•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广告合同 > 正文

    [生态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合力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括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5 04:49:44 点击:

      摘要: 以生态学的思维和方法观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质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合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合力可在合力场域、合力形态、合力层次和合力方式等方面实现功能转变,提升合力效果。从宏观社会大生态系统、中观教育生态系统、微观思想政治教育微系统的不同层面和视角科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合力体系,可以有效破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瓶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合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9-0017-0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简称中央16号文件)颁布实施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但不可否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中仍然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究其原因主要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的缺失。笔者认为,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动力与张力的和谐表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的共振与共生,形成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合力,可以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生态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合力的内涵
      1.生态学与生态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学起源于生物学或地理学,主要是指“研究一定地域(或空间)内生存的所有动植物之间、动植物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后经现代哲学构建,逐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文明观,并为其他相关学科提供理论指导。“作为哲学层面的理论体系,生态学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动态网络结构,超越了机械论的世界观而转向整体性、系统性和动态性的世界观”[2]。
      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即为生态学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和运用生态学思维和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两个层面,它分别具有实体论和方法论的意义。所谓生态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结构关系中,运用整体性、多样性、开放性和整合性等思维方式,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构成要素的生态作用关系及其与外在社会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一种动态平衡及和谐有序的运行状态之中,以期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1]。
      2.生态合力——生态学视阈下的系统合力
      生态学揭示了生态系统的整体统一性、丰富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强调整体性的结构与功能,强调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及强调功能互补、相互联系和互为协调,含有系统、和谐、共生和动态平衡之意。生态学最为核心的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整合性”,将系统中的每一要素都合理地内存于生态整体的结构中,使它们各自的活动都符合生态整体的要求。从根本上说,生态学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本质是“生态整合”,或者说是“生态合力”。与传统合力相比,生态合力是一个更具有系统性、多维性和动态性的概念,即在场域结构上,生态合力强调要素与其外部相关者的整体性;在作用方式上,生态合力强调生态中各要素之间多向交互的结合与融合;在追求目标上,生态合力强调主体及其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和协调发展的共生关系。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合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合力是在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处不同层次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汇聚、包容和观照不同层次生态系统中包括人在内的各个生态元素,并进行整体性的统一协调、功能互补和交互循环,以形成共同的着力点,进而构建和谐、平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系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以生态合力来观照和审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难发现,当前高校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将整体生态割裂和对整体生态疏离的倾向,存在主客二元对立、信息交流封闭、时间空间分割、环境氛围不浓、管理协调不力、教育
      过程前后不衔接和教育主体左右难共振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必须通过生态合力机制的构建,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生态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功能转变
      1.合力场域:由封闭向开放和循环转变
      合力场域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发生作用的网络或形态结构。传统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工部门的事,所谓的合力只是学工部门的分工合作问题,缺乏与高校其他部门和与社会大环境的沟通交流,因此其合力场域是封闭的。而生态合力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要素以及要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流通,所以生态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吸引全校教职员工和全社会力量来共同关注、共同参与。这就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由学工系统延展到了高校内部其他部门甚至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开放有序、循环促进、充满活力的强大网络场域体系。
      2.合力形态:由静态向动态和平衡转变
      合力形态是指合力各要素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和运动状态。传统合力的要素形态是静态的,缺乏与外界环境的动态协调,因此当外界系统发生变化时,往往不能及时反馈到内部各子系统中。如传统合力单纯强调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一致性,但教育内容往往跟不上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生态合力的内部要素都是动态性的变量,内部要素之间及其与社会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信息的流动过程中,并相互调节达到动态平衡的契合点,通过经历“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整体和部分的发展和演进。这种动态性来源于国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来源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内容等自身要素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微系统要随时接受这种变化并进行自我调适,以达到动态平衡。其动态平衡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生机涌现的前提。
      3.合力层次:由要素向结构和功能转变
      合力层次包含要素整合、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显示了系统整合由低级到高级的形态。要素整合是把各具特性和功能的组成要素求同存异,匡正在一个特定体系之内,使其冲突消饵和融合发展;结构整合是将系统的特定结构进行合理优化构建;功能整合是系统整合的最高层次。其中以要素整合和结构整合为基础,不同功能围绕终极目的发挥作用,形成整体合力。传统合力只注重要素整合,如注重目的与方法和内容与环境的统一等,其结构单一,效果不明显,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合力则已经实现了向结构整合和功能整合的转变。如:采纳主体间性理论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的教育主客体结构,实现了结构整合;确立了社会需要、学校需要和个体需要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使其功能更为全面和完善,以较好地实现其功能整合。   4.合力方式:由配合向结合和融合转变
      合力方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在特定条件下整合的方式和程度,按照整合程度的高低可分为配合、结合和融合三种方式。配合为最低层次的整合,强调辅助地位和从属作用,未完全认同或全情投入;结合为无缝对接,强调高度认同且地位和作用平等,但原有方式或形态未改变,属于物理聚集;融合为最高层次的整合,即原有要素、子系统方式或形态完全改变,并融汇成结构功能更为强大的全新形态,属于化学反应。传统合力强调配合,要求学校其他部门配合学工部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生态合力则采用了结合与融合的方式,例如: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与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和工作生活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个方面,等等。
      三、生态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科学构建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宏观层面的社会大生态系统、中观层面的教育生态系统和微观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3]。要在三个层面合力的基础上,注重不同层面生态要素的交互与流通,科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合力体系。
      1.基于社会大生态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1)基础合力: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范畴,必须深深扎根于当前我国国情、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中。因此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建设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基础,其基础合力则体现为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社会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基础合力作用所形成的良好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发展态势的前提。但是在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必须对此作出积极的调整和回应。
      (2)环境合力:包括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有完善的制度保障和良好的氛围,因此,要大力加强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舆论环境建设,形成环境合力。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很多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中央16号文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17个文件,是运用合力规律形成政策合力的最好体现。同
      时,16号文件实施以来,中央高层高度重视,社会舆论高度关注,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环境,被誉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春天”。但是与此不相适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法制环境建设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立法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综合利用舆论的渗透性、政策的惯性和法律的刚性,形成环境合力,才能获得发展的强大支撑。
      2.基于教育生态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1)横向合力: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教育生态系统的横向合力是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方向上的统一要求、时空上的密切衔接和作用上的协调互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由学校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并形成合力,以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学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和主渠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起着决定性作用,并能主导协调社会力量和家庭力量开展思想整合教育。家庭教育是父母及家庭成员以血缘亲情为基础进行的教育,主要教育内容是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着力建设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成长的亲情氛围。社会教育是把社会因素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力量范围内加以整合,共同促进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一个各自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必须明确不同分工,加强协调配合,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应。
      (2)纵向合力: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
      教育生态系统的纵向合力是指要根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律和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成长规律,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科学设置德育课程,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努力拓展德育途径,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使大中小学德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形成分层递进和有机衔接的教育序列。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生动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丰富情感体验,突出行为养成;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知识性强、吸引力大、视野开阔和促进思考等特点,注重道德认知;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政治性特点,与学生成才紧密联系,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突出针对性与衔接性,才能始终保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3)多维合力:包括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教育生态系统的多维合力就是综合协调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功能,用明确一致的教育目的、主题鲜明的教育内容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把高校中不同教育力量和教育途径整合成内部科学和谐、功能强大的高校内部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系统[4]。教书育人就是所有教师都要自觉承担起思想政治教育的神圣职责,在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育人就是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校管理之中,体现管理工作的育人导向,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服务育人是指学校的服务部门和服务人员在为学生提供服务过程中,以专业的服务精神及良好的服务意识对大学生施加积极的思想影响,实现育人功能。只有多管齐下、多方着力和多维聚焦才能形成全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
      3.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1)目标合力:包括社会需要、学校需要和个体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高校德育活动的指向和最终归宿,对整个思政工作起着指导、调节、激励和控制的作用。目标合力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必须同时兼顾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发展需要和个体发展需要,形成同向聚合力,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就社会需要而言,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时代性与先进性;就学校需要而言,应依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培育个性化、特色化的校本德育文化;就学生需要而言,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只有形成目标合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既具有思想引领性,又具有现实贴近性,才能真正为学生所认可和接受。   (2)主体合力: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学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主体合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指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应各司其职和分工合作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二指要发挥学生主体性,挖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理论课教师应在提高第一课堂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是指专职辅导员、校(院、系)分管及从事学生工作的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他们应在具体组织、协调和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参与政治理论课和人文哲社课程第一堂教学。而在现代学校制度和主体间性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其自身参与的能动作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内容合力: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内容合力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同构成部分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要各自发挥作用力,并通过协调与整合形成的综合作用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其内容合力主要表现为思想教育所形成的核心力、政治教育所形成的主导力、道德教
      育所形成的基础力、心理教育所形成的内驱力和法制教育所形成的保障力,它们在共同教育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联系、渗透、互补和重组等形成合理的作用力结构,实现内容的整体优化和协调发展[5]。同时通过一定方式和手段与主体合力、方式合力等紧密结合,使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系统的整体合力的一部分,参与到整体合力的构建中,并使其发挥更大效用。
      (4)载体合力:包括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
      载体是主体和内容付诸实施的承载体,是联接主体与客体的桥梁和纽带。思想政治教育微生态系统的载体合力是指把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视做一个系统,科学规划和充分挖掘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目标差异设置、内容错位安排和课堂相互联动形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综合平台,以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第一课堂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效果,同时统筹建构融心理健康教育课、职业发展教育课、军事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应进一步加强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主题教育为主的第二课堂建设,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特别重视向第三课堂即网络虚拟社会的延伸,契合学生特点,利用网络优势,依托易网和微博等大力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学生网络素养。载体合力作用发挥的关键是课内课外的联动、网上网下的结合与显性隐性的互补。
      (5)方法合力:包括柔性方法、刚性方法和弹性方法
      方法合力是指针对特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对象采用特定的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为一个微生态系统,必须综合采用柔性、刚性和弹性等多种互补互促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柔性方法即思想教育方法,通过思想引领、榜样示范、深入谈心等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效。刚性方法即依法管理的方法,应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化和规范性的建设,凡是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事项,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弹性方法即民主管理方法,对于没有明文规定的事项,由学生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自主管理。当然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来说,必须综合采用上述方法,注重思想教育与依法管理及民主管理的有机结合,以便更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四、生态学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现实价值
      1.是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然之义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为“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可以认为,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基本内核是系统观点,也可说是生态论观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系统和生态内涵。生态学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科学构建和作用发挥正好契合了这种内涵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应然之义。
      2.是破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
      中央16号文件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快速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正如全国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座谈会中指出的,“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全方位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可见,全员育人的机制和氛围尚未完全建立,并且随着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单项资源已被挖掘殆尽,缺乏新的亮点和增长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重的发展瓶颈,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合力机制的构建,实现了资源整合、结构优化和功能完善,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破解发展瓶颈。
      3.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实效性问题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状况的根本问题,也是困扰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难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呆板,途径单一,方式简单,学生认可程度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较差。构建生态学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可以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形成全员重视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可以进一步促进各要素和子系统的多向流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满足学生需求,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程度和认可程度,等等,如此必然大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增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阈中的“环境”与“生态”辨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
      [2][美]威廉?K?弗兰克纳.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M]. 黄伟 合,等,译.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3]邱柏生.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关系[J]. 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4]王琴华,储著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整体形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5]沈仕雄.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力的协调与整合[J]. 哈尔 滨市委党校学报,2011(1).
      [6]邱柏生.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的方法论意义——兼论 生态德育研究的方法论指向[J]. 思想教育研究,2011(8).
      [7]盖光.生态学方法与系统整体性的生态思维[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8]刘社欣,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理论与实践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9]董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力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
      [10]骆郁廷,储著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整合[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11]季海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动态生成——以新 媒体语境为视阈[J]. 南京社会科学,2009(10).
      〔责任编辑:赵 滨〕

    推荐访问:生态学 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