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广告合同 > 正文

    《洛丽塔》:不可靠的叙述者 不可靠叙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3 04:50:30 点击:

      摘 要:《洛丽塔》中的叙述者是亨伯特,这个叙述者是不可靠的,他总在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的罪恶。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对这部作品做出正确的道德层面的言说。  关键词:纳博科夫;《洛丽塔》;不可靠的叙述者
      作者简介:张倩(1978-),女,汉族,山东省济宁市人。执教于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古典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02
      因受到道德层面的非议,《洛丽塔》最初曾几度遭到美国出版商的拒绝,以至于纳博科夫不得不将其拿到法国出版,引起巨大反响后方才有了美国版。几十年来,《洛丽塔》早已步入经典的行列,再对其进行道德上的指控显然站不住脚,因为一部败坏道德的作品不可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不过,如何从道德上对这部作品进行言说依然是个尚未肃清且相当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如何看待亨伯特和洛丽塔这两个主角以及他们之间的故事。事实上,很多研究者在这一问题上陷入了谬误的泥沼。
      纳博科夫曾谈到,“不管约翰·雷说了什么,我既不读教诲小说,也不写教诲小说……《洛丽塔》并不带有道德说教。对于我来说,只有在虚构作品能给我带来我直接地称之为美学幸福的东西时,它才是存在的。”1(500)受作者本人言论的影响,很多批评者认为《洛丽塔》超越了道德,只能从审美上而不能从道德上对其进行审视。著名作家苏童这样评价:“乱伦和诱奸是猥亵而肮脏的,而一部出色的关于乱伦和诱奸的小说竟然是高贵而迷人的,这是纳博科夫作为一名优秀作家的光荣。他重新构建了世界,世界便消融在他的幻想中,这有多么美好。”2(P195)
      审美超越道德?美学史并不支持这种观点。尽管主张将审美与道德区分开的不在少数,但他们从来都没有彻底从道德关怀中抽身出来。德国古典美学的巨擘康德提出审美自律,把美学从道德、神学的钳制中解脱出来,但他并不认为审美和道德毫无关系,相反,“美作为德性的象征”,3(198)关乎人的自由和尊严。19世纪末的唯美主义者宣扬“艺术至上”,旨在把人从庸俗、刻板的现实生活中解放出来,追求生命的充盈和人性的完满,正是在对那个时代束缚人性的道德教条的批判中,他们表达自己的道德诉求。后现代主义美学以戏仿和反讽为武器对道德进行更猛烈的消解和颠覆,而众所周知,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反道德恰恰是为了给民主和自由铺平道路。审美享受和道德评判并不冲突,很多有着明确的道德诉求的文学也带给了我们“美学幸福”,如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和莫里哀的《伪君子》。纳博科夫的话很可能遭到了误解,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对文学中道德说教深恶痛绝,现实主义因而受到牵连被讽为一种“坏的美学”。4(245)这种背景下纳博科夫申明“不写教诲小说”很自然,并不意味着道德关怀的退场。所以,纳博科夫又说,“我相信总有一天,有人会对我的作品作崭新的评价并且宣布,纳博科夫远不是轻浮的北美黄鹂鸟,而是旨在鞭挞罪恶与愚蠢、嘲讽粗俗与残酷——而且极力主张温柔敦厚的人,把无上的权利施与才能和自尊。”5(P187)“美学幸福”是什么?绝不是超然地面对那个畸形的情欲故事并沉迷在亨伯特式的快感中,如果那是纳博科夫追求的,《洛丽塔》真的就无法摆脱诲淫的罪名了。它应该是纯熟地驾驭语言、挥洒文字带来的快感:细腻的心理刻画、灵活多变叙述策略、无处不在的戏仿和隐喻、奥妙无穷的命名游戏……还有对存在的追问唤起的深深思索。乱伦和诱奸本质上是丑恶和猥亵的,无论怎样讲述也不可能变得高贵、迷人和美好。主张超越道德层面解读洛丽塔的论者,往往主动向亨伯特靠拢,把获得亨伯特式的审美快感当成“美学幸福”,背弃了美学的基本常识。
      美国著名评论家特里林代表了另一种立场,认为《洛丽塔》讲述的故事并不违反道德。他声称那是一个伟大的爱情,“没有一个情人像亨伯特那样绝望,没有一个女人像洛丽塔那样优雅迷人。在本书中可以看到:残忍、哀伤、情欲、罗曼蒂克和真正的爱。”6(23)他还指出,亨伯特和洛丽塔在现实中不可能结婚,他们的爱因而可能是一种纯粹的爱。特里林的观点比较极端,谬误之处也很明显,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把建立在情欲和强迫上的爱当成是真正的爱,洛丽塔千方百计摆脱亨伯特的控制并断然拒绝回到他身边最明白不过地表明了这一点。一些温和的论者则小心翼翼地为亨伯特辩护,诸如:亨伯特对洛丽塔的爱至死不渝、令人感动;7(103)是洛丽塔引诱了亨伯特;8(316)亨伯特不是个恶魔,年少时的创伤使他染上了“恋童癖”,他也是个受害者,并在作恶中为人性的坚守做出了很大的努力,9(107-114)等等。这样一来,亨伯特就可以免于道德上的指控,也以此为《洛丽塔》做了道德上的辩护。然而,这些批评者没有意识到自己中了亨伯特的圈套,在《洛丽塔》中亨伯特是叙述者,而这个叙述者是不可靠的,他在千方百计地掩饰自己的罪恶。
      亨伯特开篇就撒了一个慌为自己争取同情,将其畸形的欲望解释为年少时受到感情创伤所致。像亨伯特那样陷入一场热恋中的青少年不在少数,没有任何依据表明这种恋情的终止会导致恋童癖。第九章中,亨伯特明确告诉我们他懂得精神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嘲讽:“我发现耍弄一下精神病大夫真是其乐无穷:狡猾地领着他们一步步向前;始终不让他们看出你知道这一行的种种诀窍;为他们编造一些在体裁方面完全算得上杰作的精心构思的梦境……”1(54)如果你从精神分析出发对亨伯特的变态欲望表示理解和同情,你也受到了他的耍弄。至于序文中约翰·雷博士把《洛丽塔》当成精神病学界的经典之作的说法,根本不能作为依据,因为他也是一个不可靠的叙述者,并不代表作者的意见,本文第二段引用的纳博科夫的言论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事实上,纳博科夫本人对精神分析也很反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不止一次地对其进行讽刺。“你永远可以指望一个杀人犯写出一手绝妙的文章。”——亨伯特一开始就给出了他在为自己做辩护的暗示,可惜很多批评者轻率地忽略了。
      我们可以宽容一些,尊重不同的审美观,不在恋童癖的问题上为难亨伯特,美学上不是有人提出趣味无争辩嘛。可是,亨伯特却不像我们这样懂得“宽容”和“尊重”。他引但丁、彼得拉克等名人为同道,以艺术家自居陶醉于自己的炽热情欲中,对“小仙女”以外的妇女肆无忌惮地加以侮辱。亨伯特的两任太太瓦莱里亚和黑兹太太都是善良的、优雅的、有修养的女性,但亨伯特使用的字眼是“白痴”、“厚颜无耻”、“大婊子”、“老娘们”、“又老又蠢”……只是因为她们已经不是能唤起他的情欲的小仙女,尽管她们曾经是。瓦莱里亚的婚姻有名无实,她选择逃离,和一个职业、外形都无法和亨伯特相比但能够给她爱和温暖的男人开始新生活,这在情理上无可指责。亨伯特的反应是气急败坏,“倒不是因为我对这个滑稽人物,亨伯特太太,有什么特别的喜爱,而是因为合法不合法的结合问题应当由我一个人来决定。” 1(44)多么的蛮横、霸道,更不要提亨伯特那些无比恶毒的诅咒。亨伯特告诉我们:黑兹太太知道他对女儿的情欲,无耻地对此加以利用,诱使他和她结婚,后来看到亨伯特的日记后情绪极端激动,惨死在车祸之中。——她本来就知道亨伯特和她结婚的目的,何以还会如此激动?不合逻辑啊!这是因为亨伯特撒了谎,他扭曲了黑兹太太的形象,以便使粗心、盲从的读者视她的死为咎由自取,从而减轻自身的罪责。“黑兹家的那个娘们”对他的阻挠其实是一个母亲出于爱对女儿的正常管教,不知疲倦地装修布置房子以便抹去洛丽塔的痕迹其实是这个可怜女人的款款深情的流露,揭掉亨伯特的谎言,黑兹太太的死亡就符合情理了。   叙述者最大的谎言应该是:洛丽塔引诱了他。亨伯特是以炽热的情欲的目光打量洛丽塔的,他毫不隐瞒这一点,相关的精彩描写也是这部小说饱受赞誉的原因之一。在这样的眼光中,调皮率性的洛丽塔对于一个新房客的好奇和正常接触都被涂上了情色意味,她和母亲一样被亨伯特歪曲了。亨伯特告诉我们,他并不想伤害她的童贞,希望在克制和尊崇中满足自己的情欲,可是,放荡、堕落、已经不是处女的洛丽塔主动与他发生了关系。自己年少时与安娜贝尔之间的性关系无比美好,而洛丽塔与同龄人的性关系则被贬得如此不堪,这就是亨伯特的逻辑。的确,洛丽塔对待性的态度不严肃,但和放荡、堕落并不沾边,她主动与亨伯特发生关系更多的是青少年叛逆心理的展现、一种在向成人世界宣示自己存在的方式——“急于想让我对粗暴的少年世界获得深刻的印象”。1(209)对于性和性快感本身,洛丽塔并没有太大兴趣,甚至非常厌恶,所以后来她拒绝了奎尔蒂组织的淫乱,并因此被驱逐而流离失所。洛丽塔的“不解风情”也曾让亨伯特大为光火,当他燃烧着炽热的情欲把洛丽塔抱在怀中时,“她总坐在那儿,完全是个典型的孩子,用手挖着鼻孔,一面埋头阅读报上比较轻松的版面,对于我的痴迷陶醉毫不在意,仿佛那是一件被她坐在身子底下的东西,是一只鞋、一个布娃娃、一把网球拍的柄,她懒得离开。”1(258)欲望强烈、处心积虑的亨伯特,嫖宿少女、公车上揩油的亨伯特,被钻进自己精心设计的圈套的洛丽塔给引诱了,真可谓巧舌如簧。
      亨伯特把自己装扮成一个痴心的情人,但实际上洛丽塔不过是他发泄情欲的对象。对本国极权主义有着切肤体验的伊朗女性学者阿扎尔·纳菲西指出,“我提到亨伯特是个反派,因为他欠缺对别人和别人生命的好奇心,即使至爱洛丽塔也引不起他的好奇。亨伯特和大多数独裁者一样,惟有他自己对别人的观感才是他关心所在。”10(50)洛丽塔的没有父亲的童年、失去母亲的痛苦以及她的成长和未来亨伯特全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作为欲望对象、永远不会长大、构想出来的洛丽塔,“我疯狂占有的并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创造物,是另一个想象出来的洛丽塔……没有意志,没有知觉——真的,自身并没有生命。”1(95)亨伯特使出各种手段,恐吓、贿赂,迫使洛丽塔随时随地满足他那旺盛的情欲。在学校教室里,“我在多莉身边坐下,……解开大衣;花了六角五分,外加对于参加学校戏剧演出的许可,让多莉把她那染了墨水又有粉笔灰的、指节发红的手放到课桌下面。”1(312)洛丽塔患病发烧,“我却无法抗拒那种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剧烈的能量,尽管在我怀抱里呻吟、咳嗽、颤抖的是一个十分倦怠无力的洛丽塔。”1(313)令人心碎、不忍卒读的文字!如果我们对亨伯特稍稍有点戒心,就会识破他把洛丽塔描绘成一个庸俗狐狸精的谎言,就会有一个脆弱无辜、孤独无依的洛丽塔浮现出来。亨伯特告诉我们,倘若要他在初次强暴洛丽塔的名为“着魔的猎人”的旅馆的墙壁上绘画,他会画上“一头老虎追赶一只极乐鸟,一条令人窒息的蛇完全缠绕住小猪剥了皮的躯干。会有一位苏丹,脸上现出极大的痛苦(可以说跟他做出来的爱抚并不相符),正在帮助一个臀部好看的小奴隶爬上一根缟玛瑙柱子。……会有一块火蛋白石在一个泛起阵阵涟漪的水池中融化,最后一次震颤,最后一次敷色,刺眼的鲜红,令人难受的粉红,一声叹息,一个畏缩的孩子。”1(211-212)这儿亨伯特没有撒谎,通过这些隐喻性的画面如此清晰地坦白了他和洛丽塔之间的真实关系。我们还要坚持审美超越道德、拒绝道德评判吗?
      当然,纳博科夫不是为了表达对一个乱伦者的谴责而创作出《洛丽塔》,这部内蕴丰富的作品还有许多其他的解读视角,但意识到叙述者的不可靠、做出正确的道德评判是进行其他解读的一个前提。有必要附带说一下,“不可靠的叙事者”是纳博科夫常用的一种小说手法,在他的另一部才华横溢的作品《微暗的火》中同样有着精妙的运用。
      参考文献:
      1、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M]. 主万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苏童.虚构的热情[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康德.判断力批判[M]. 邓晓芒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 [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M]. 张金言译. 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5、[美]纳博科夫.固执己见[M]. 潘小松.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
      6、 冯羽.眺望世界的彩色窗口——纳博科夫生平与创作述略[J].南京高师学报,1996,(3):23
      7、 王建平.超越道德界限的不伦之恋[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101-104
      8、 郭佳.《洛丽塔》的悲剧性解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7):315-316
      9、 白劲鹏.论《洛丽塔》主人公的精神力量[J]. 外国文学研究,2011,(5):107-114
      10、 [伊朗]阿扎尔·纳菲西.在德黑兰读《洛丽塔》[M]. 朱孟勳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推荐访问:叙述者 不可靠 洛丽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