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广告合同 > 正文

    [艰苦卓越的艺术家徐悲鸿] 徐悲鸿在艰苦的环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3 04:49:41 点击:

      摘 要:徐悲鸿是一个忠于艺术的画家,他认真研究中西方文化知识,改革中国画的传统。在中国画方面和西洋画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和他的勤奋努力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和他的开拓精神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艺术家;中西方绘画;改革;美术教育
      作者简介:孙晓光,性别:男,1976年9月22日出生,籍贯:通化,工作单位: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职称:讲师,学历:硕士。
      [中图分类号]:J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24--01
      徐悲鸿(1895—1953),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出生于江苏宜兴,从小就受到家里浓烈艺术氛围的熏陶, 9岁开始学习绘画,后留学法国,学习素描和油画,曾遍临摹欧洲文艺复兴及其以后诸大师的真迹,历时八年,废寝忘食,苦心孤诣。青年时代的徐悲鸿,在中西绘画技法上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从20世纪20年代末期从事美术教育事业,先后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解放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直到去世
      徐悲鸿的艺术融中西绘画于一炉,精深博大。他之所以决定向不同体系的东、西方两大绘画领域进军,是因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处在中西艺术交融、艺术思想复杂多变的时期,徐悲鸿在中西艺术的实践中,感到近代中国画坛的衰落和不振,要对中国画进行一场历史性的改革。在法国留学期间,就思考中国画的改革,在《中国画改良论》中,他说“古法之佳者存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补之,西方绘画之可采入者融之。”规划了中国画的美好蓝图。这正是徐悲鸿从事艺术实践的纲领,话中包括了深刻的辩证思想,即反对因循守旧、不图进取的保守派,也防止全盘西化的盲目崇拜。为中国画找到一条正确的路。
      改革中国画的宏伟目标一经确定,徐悲鸿便在这片荆棘重生的园地里开拓前进,他清醒的认识到,要达到改革的目的,绝不是一两个画家能够胜任的,必须造就大批人才,经过一代代的努力才能实现。因此他回国后立即投入美术教育阵地,他认为学习美术严格的造型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他把学习素描放在了首位,即使是学习中国画的学生也不例外,他一边实践一边写了大量的文章,来阐述自己的主张,徐悲鸿先后发表了《中国现代美术之回顾》、《新中国画建设之步骤》《当代中国艺术问题》等文章,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并和反对派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历史的事实证明了,他的主张是对的,同时在他的教导下为新中国培养出大批的艺术人才。
      作为一个胸襟广博的艺术家,徐悲鸿在绘画创作上提倡“尽精微,致广大”。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即推崇阎立本、吴道子、李思训、王维、张璪等大师的画作,而且对五代、两宋的大家如范宽、李成、米芾、徐熙等都十分称颂,他尊徐渭为“近世画之祖”,誉 陈老莲“天才卓绝”赞八大石涛“才气横溢,不可一世”他不遗余力的收集任伯年的作品,视《八十七神仙卷》为生命。他徜徉在中国绘画的海洋里,虽然徐悲鸿喜欢现实主义的画风,但他却不排斥现代的诸流派,他喜欢荷兰的画家梵高,认为他的绘画是和感情融为一体的,其夸张的形象也很合理,他的艺术是在用生命谱写爱的歌。另外他还对法国野兽派的代表马蒂斯的画作很感兴趣,喜欢他绘画中的装饰性效果。作为一个艺术家他不带门户偏见,冷静地去思考,认真而努力地去做,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也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
      徐悲鸿的作品分为国画和西画两个部分,西画又分为素描、油画,中国画分为人物和花鸟。他在法国留学的时候导师是达昂先生,在达昂的教导下,徐悲鸿的素描和油画都有了长足的进展,他造型严谨,色调丰富,显现了深厚的艺术功力。他的画一方面继承了西欧古典艺术严谨的、完美的造型传统,另一方面,也无意识的吸收了印象主义对光、色的表现。而更为可贵的是其精深的造诣与庄严肃穆的人生观、民族观紧密的结合,他认为:“艺术应该维持真理,艺术本身也应体现真理。”所以,徐悲鸿油画的价值更多是在于他的作品与时代脉搏息息相关,与民族的安危,人民祸福和艺术兴衰休戚相关。《田横五百士》是他油画作品中典型的代表,这幅画是颂扬高风亮节的中华民族传统性格的作品。故事取材于《史记、田儋列传》。汉王刘邦统一天下之际,给退守孤岛的田横发出最后通牒,逼其进京,否则全岛父老乡亲将有灭顶之祸。为保全乡亲生命,田横毅然带随从进京赴命,在京自杀殉节。《田横五百士》的画面正是田横和乡亲分别的那一刻。这分明就是凶多吉少的进京,而田横是那样坦然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之气。场面宏大,气氛悲壮,震撼人心,与罗丹的《加莱义民》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中国油画史上较早而且重要的历史画。
      另外,徐悲鸿的国画作品也很多,他在技法上融会中西,清新活泼。以画马见长,画法采用大写意,泼墨与勾勒互用,中锋焦墨勾出马头、马身,粗笔扫出马鬃、马尾,大块泼墨写出颈、胸、腿脚。笔飞墨舞,水墨交融,而马的精神与气质都从娴熟的笔墨技法中活脱脱的表现出来。徐悲鸿画马显然把西画关于光的分析与中国画的水墨渲染法结合起来,墨色层次分明,立体感很强。例如他的《奔马图》 《群马》等。这些作品中的马各具形态,在技法上和形式上他的马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从传统绘画中脱出的第一人。传统绘画的底子和西方绘画的妙悟是徐悲鸿在新中国画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两个最基本的条件,而《马》可算作这一成功的明证。《马》的创作是以中国画的形式出现的,画面干、湿、浓、淡、轻、重、缓、急皆全,体现了中国画家精心的追求;而马的造型却是西方的,比例、动态、结构关系,甚至骨骼的体现,无不显示对素描的理解力。传统笔墨与西方造型的结合,体现了他画的奔马上,他开创了中国画走向写实主义的先河。
      综上所述,徐悲鸿的艺术体现在东西方绘画两个方面,他的作品是根植在民族的土壤上,而发展变化的。他改革了中国画的传统,同时也努力地去创新,他孜孜不倦的精神和探索科学理念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另外他的写实主义画风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李福顺. 《中国美术史》[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王震. 《徐悲鸿艺术随笔》[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张玉英. 《徐悲鸿谈艺录》[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0
      4、艾中信. 《徐悲鸿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 高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教材编写组 .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推荐访问:徐悲鸿 艰苦 艺术家 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