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广告合同 > 正文

    除了互动、联动,还有什么动 滚动,生动,互动,联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3 04:57:50 点击:

      在刚刚结束的中共十八大报道中,北京电台新闻广播充分发挥广播特色,进行了多项创新尝试,使时政报道呈现出新的面貌。这些创新尝试概括起来,就是“四动”:滚动、生动、互动、联动。
      一、滚动关注,大会新闻贯穿全天
      从广播传播特性角度说,声音传播的机动性、快捷性,使广播可以迅速发回第一现场的新闻报道。广播制作灵活、相对成本较低,可以随时改变节目播出计划。因此,对于广播媒体,最有效提高时效性的手段是实时的新闻播报。广播的优势在于,广播节目的采制播出不需要像报纸、电视那样经过多重工序才能实现,在新闻现场,只需要一部手机便可以向台里发出最新的报道。因此,广播媒体有提高时效性的最大可能性和可操作性,关键问题是能否打破常规的思维,及时插播最新消息。
      为了充分发挥广播的机动与快捷,北京新闻广播对节目架构进行了开放性的设计:全天十二档《整点快报》节目是这个新闻电台第一时间快报新闻的最佳出口,从早上7点的《北京新闻》开始,《新闻大视野》、《资讯早八点》、《新闻2012》等重点新闻节目科学地分布于全天各个时间段,这些节目将新闻的深度和速度进行了最佳结合。遇到重大新闻事件,这些节目都可以打破常规随时连线直播。
      十八大召开当天,早上7点的《北京新闻》开始关注十八大,主要介绍代表团的构成,以及此次大会的主要议题,可能出现的新闻亮点等。这是对接下来开幕报道的铺垫。上午8点,《资讯早八点》节目现场连线前方记者,此时距9点大会开幕还有将近一个小时,连线中记者现场介绍了大会的准备情况、代表入场的情况,以及关于十八大的最新消息。这个报道一方面以记者的眼睛传递所见所闻,为关注大会的听众提供一手信息;同时为本频率即将于9点转播的十八大开幕式提前预热。而9点开始的现场转播,把开幕式的盛况第一时间向听众传递。转播于十点半左右结束后,《整点快报》节目马上连线在大会堂采访的记者,介绍报告亮点;同时连线各路外围采访的记者,了解全市各界关注十八大的情况,这样的连线报道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让听众跟随会议的进程,同步了解大会的热点议题和新闻。此外,中午时段的《新闻天天谈》、傍晚时段的《新闻2012》也在以不同方式报道盛会,对报告进行解读和分析,形成了全天滚动关注的态势,使相关报道贯穿全天,成为全天热点。这一报道方式和报道规模,在十八大会议期间贯穿始终。
      二、生动诠释,录音报道喜闻乐见
      声音传播除了快捷,还有生动传神的特点。如果说快捷主要通过现场连线实现,那么生动传神则主要通过广播最具特色的报道方式——录音报道来实现。也就是说,广播新闻工作者不能仅仅满足于“快”的传播——传播的快捷意味着听众听到了,知道了这条新闻;还应追求更好的传播效果。
      北京新闻广播在这次十八大报道中策划了两个典型栏目——“我在十八大现场”和“十八大代表时间”。前者是一个录音特写栏目,要求记者抓细节、抓典型音响,以细腻的笔触报道党代表履职的过程。音响是这个广播特写栏目的核心,记者通过抓取会场的声音,加上自己的现场描述,勾勒出一个个场景、一个个画面。其中一篇报道倍受好评:北京团讨论会场,十八大代表、首钢焊工刘宏说起自己因无学历报名焊工培训班被拒的经历,同是十八大代表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两位书记当场表示将要研究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等问题,甚至“抢着”请刘宏到本校进修。本台记者敏锐地抓住这个对话,寥寥几句介绍、短短几段录音就把代表畅所欲言的履职过程,以及现场和谐融洽又热烈的气氛表述得恰如其分。
      “十八大代表时间”栏目侧重通过代表围绕某一主题的观点、发言,体现党内的民主氛围;也体现代表们对于十八大报告精神的理解。简单地说,就是把时间交给代表,用代表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依据广播声音传播的特点设计的栏目——直接采用新闻当事人的声音比记者转述更具可信度;代表个性化的表达比播音员的播报更具特色,避免收听疲劳,增强可听性。会议期间,北京代表团几十位代表通过记者的话筒传播了自己的声音,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由于上述两个栏目策划独到,形式新颖,成为本台十八大报道的最大亮点。归根结底,是因为我们抓住了广播报道的本质:以音响动人,以细节感人。
      三、互动交流,形式多样传达民意
      在这个媒介竞争白热化的时代,科技发展赋予广播又一个竞争的有力武器——实时互动。不论是在日常节目中,还是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都可以有效应用。在网络、电话和手机短信出现以前,听众只能靠写信与电台进行反馈、交流;现在有了更方便快捷的方式,听众可以很方便地与广播节目中的主持人、嘉宾及时沟通。广播从以往点对面的传播发展到点对点的沟通,传受双方有了最快捷、最直接的沟通渠道。
      从11月7日大会开幕前一天起,北京新闻广播《新闻热线》就开辟了“市民寄语十八大”栏目,及时反映社会各界对十八大的期盼心情,为大会的召开营造喜庆的社会氛围。11月7日至大会结束,《新闻热线》播出“市民寄语十八大”30余条,通过普通民众的视角,反映了北京最近10年在文化、科技、环保、就业、医疗、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巨大进步;以及百姓对于十八大的希望和期待,以基层民众的声音与会上代表的观点,形成会上会外的呼应,以百姓身边的故事诠释党的政策,摒弃官话和空话,使得时政报道亲切感人,贴近可听。比如一位残疾人谭先生在节目中说:
      ……作为一个残疾人党员,我所经历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过去1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残疾人的待遇不断提高。像我们,政府把旧车给我们换成了环保的机动轮椅车,而且在我家安装了扶手,方便出行。连卫生间都配备了浴凳和扶手,都是免费的,不锈钢的,相当漂亮。拐杖也是免费发放的。而且最近两年拨发一定数额的油价补贴款。像我这种65岁以上的老人,比较重的残疾人,每个月还给了100块钱的助残券等等。听了报告以后,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目前微信、微博的采用,进一步拓展广播的互动渠道,增加了听众参与节目的机会。前者是有声版的短信,突破了传统短信的无声缺陷,特别适合广播采用;也弥补了热线电话容易占线的不便,以及人工24小时接听的耗费。而微博可以实现节目中的实时互动,也可以实现节目之后的互动交流。这种交流更为贴近、真实和顺畅,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广播的互动方式,乃至节目制作方式。时政报道作为广播媒体重要的报道内容,更多运用新的互动方式将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应持续探索和改进。   四、联动传播,网络广播拓展空间
      传统广播作为一种大众媒介,它以电波为载体,仅仅依靠声音进行传播,供受众收听。如前文所述,声音传播有其优势,但劣势和短板也显而易见:过耳不留、转瞬即逝、传播方式单一、难以深入报道新闻等等。网络的出现为传统媒体展现了新的发展机遇,广播与网络的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劣势。
      网络时代的报道已经突破了单一媒介传播手段的界限,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纷纷利用多媒体手段报道新闻。广播与网络结合的传播方式是“视听兼备”的。网络广播的节目既有收听功能,又可配以文字内容,有效满足用户听和读的双重需要,弥补了传统广播节目仅有声音而无图像和文字的缺憾。广播上网后,部分节目内容可以在网页上用文字表达,还可配发图片、甚至配发视频信息。与传统广播听众相比,网上用户不但可以同样收听音频广播,还可以浏览节目内容和主持人介绍等文字、图像形式的信息,或通过超链接手段获取节目的背景资料,更可以通过BBS、聊天室和电子邮件与主持人及其他网友交流讨论。对一些重大的活动、特别节目,广播电台与网站可以同步进行直播,并在直播中进行视频传输,突破在网上进行单纯音频广播的界限,真正实现声音、图像、文字三合一的多媒体传播效果。由于视觉比听觉的信息保留率高,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使广播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此次十八大报道,北京新闻广播通过与北京电台自办网站“北京广播网”合作,强化“网台联动”的力度,继续丰富多媒体传播的报道样态,采取了音频报道、博客、微博、图片等等多媒体报道方式。会议期间,记者运用微博、博客,及时播发新闻信息;同时,《北京新闻》播出的报道在北京广播网专题页面上进行二度推广,供网友随时点播。新媒体与传统广播媒体形成互补的报道格局,从单一的声音报道向多媒体报道方向转变。
      可以说,北京新闻广播有关十八大的报道内容都可以在北京广播网找到;而传统广播节目中没有的内容,比如图片、文字、报道背后的花絮也在广播网上找到了出口。广播网成为没有时限的十八大资讯中心,信息接收者不再只是被动地接收,听众可以在节目上网后立刻收听,也可以在1小时、1天,甚至1年后收听节目。广播摆脱了“线性传播”实时收听的限制,也提高了媒体资源的利用率。在这种联动传播格局下,有效地提升了传统广播时政报道的传播效果,也大大拓展了广播媒体的发展空间。
      (作者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新闻采访部副主任)

    推荐访问:互动 联动 生动 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