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广告合同 > 正文

    【妙法与索引】妙法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3 04:57:14 点击:

      正如文章题目所限定的,刻画金岳霖先生独特的“这一个”是《金岳霖先生》一文的主体和核心。但仔细品读全文,也可发现不少“逸笔”。就形式而言,这些“逸笔”既有大段落的,如第二段后半部分、第八段一整段;也有只言片语的,就像散落的珠子,随处可见。就篇幅来说,这些“逸笔”占了全文字数的五分之一多,成了本文一大“景观”。
      对这些“逸笔”,有老师认为这只是汪氏风格的具体体现,一向如此,本无深意,不必细究。笔者以为能称之为风格的,绝非一般学生作文的“跑题”,自然是美妙而有价值的;况且作为文本一大突出特征,实有面对和探究的必要。
      一、 “逸笔”乃妙笔
      细细体味文中某些“逸笔”可知:“逸笔”实乃妙笔,体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如作者在写了金先生与王浩的对话后,又写了王浩的习惯、形貌及其成就。王浩管吃饭后打篮球叫“练盲肠”,相貌颇“土”,剪光头,后来成为国际知名学者。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了一个幽默、特立独行且有较高成就的王浩形象。这个形象与金先生颇有几分神似。有其师必有其徒,由其徒可见其师。写王皓是为了以此衬托出金先生的风度与魅力。这是“众云烘月”的手法,表面上旁逸出去了,实际上还是围绕着刻画金先生的形象展开的。
      而写闻一多、朱自清的衣着以及闻一多大骂蒋介石的情形则非衬托之笔。因为衬托有高低、主次之分,而通过两位先生的衣着及其闻先生大骂蒋介石的情景可知他们也是纯真率性、脱略形骸的真名士,与金岳霖先生相互辉映,有互相阐发、暗示之妙。是谓“辉映”之笔。
      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一再提到:“西南联大的教授应该好好写一写。”话语中包含了应该写的希冀和不能尽写的遗憾。但我们阅读完本文,西南联大教授的整体风采与神韵却分明地映现在我们的脑海里。也就是说,作者已经写出了这一群体,只是不像常人所用的手法——欲写一个群体,就逐个描写,平均用力,最后总结;而是详写金先生一个,略写闻一多、朱自清几笔,再顺带出沈从文、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的只言片行,点面结合,西南联大教授群像自然清晰呈现。这实在是高明之极的写法。化用教材“版块语”(一花一世界)则是“一花几叶一世界”。
      二、 “逸笔”显深意
      这些“逸笔”不仅体现出作者高妙的写作技法,更显露出作者丰富的意图。如作者在描述了王浩的习惯及形貌后,进一步介绍自己赠画于他的情况,作者详细介绍了画作的具体内容:青头菌、牛肝菌,一根大葱,两头蒜,还有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并强调火腿是很少入画的。这些内容与金岳霖先生乃至西南联大教授无丝毫关联,可谓“离题万里”,有何深意呢?况且王浩是山东人,“以慰王浩异国乡情”最好的应是山东特产或祖国的其他典型特产。但作者特意给他画上了一块很大的“宣威火腿”这一云南——“西南联大”所在地——的特产,意在暗示“西南联大”才是王浩、作者等那一代学子的精神之乡、灵魂之家,表达了作者对“西南联大”的感恩、怀念之情。
      又如在介绍林徽因的时候,顺带了一笔:“现在的年轻人多不知道林徽因。”其潜台词或是:现在的年轻人应该知道林徽因!知道她的作品、文采、纯真率直的风采。这句话有意抑或无意表达了作者对林徽因纯真率性为人风格的仰慕,以及对当下世人的几丝期许。
      再如在介绍王浩身在美国,写了记念金先生的长篇文章之后,又加了一笔:“我没有见到。”似乎在暗示自己相对封闭的环境和身处其中“不自由”的心境。
      而作者一再宣称要好好地写一写联大的教授,固然有怀恋和缅怀之意,当然也有为当下世界少有此种风流的感慨。
      概言之,这些“逸笔”传达了作者某些精微的、已经意识到的抑或潜藏的心理感受:这里面有对大师的无限敬仰,对“西南联大”的深切缅怀,对大师远去、风流委顿的感伤,也有对当下世风的感慨,更有对当下世人的几丝期许……这些“逸笔”彰显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成为进入其中的“索引”。
      探析文中“逸笔”,可以鉴赏作者高妙的写作技巧,领略作家独特的心灵奇观,把握丰富的写作意图,故而具有极大的教学价值。引导学生好好品析之,本课的教学才算圆满!
      (浙江省绍兴县柯桥中学;312030)

    推荐访问:妙法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