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中医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8-19 20:40:05 点击: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3--01
      中医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归结为“痞满”之症,患者临床常伴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该疾病的发病人群和发病比例较大,且在人群中的发生率较高,多受饮食、个人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制约,患者病程多变,且会反复发作,给人们心理生理带来极大伤害。脾胃虚型为中医辩证治療思想中的重要疾病分型,同时对指导临床科学用药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常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中,往往产生少量的不良反应。本次研究中,为探讨中医对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选定患者作为实验观察对象,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医学实验观察法,查证我院2013年12月-2016年12月以来我院中医内科收治的100例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策略和路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男患者22例,女患者28例,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35.05±2.25)岁。观察组50例,其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26例,年龄10—62岁,平均年龄(35.15±2.15)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年龄大体分布和基础情况不明显,不具统计学研究价值(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西医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药联合治疗,观察比对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西医对症支持治疗以莫沙比利高选择性 5一HT4受体激动剂口服治疗、或抗幽门螺杆菌药物主要有枸橼酸铋钾(即丽珠得乐)、克拉霉素和替硝唑联合治疗,药物选用和剂量严格医嘱和说明书。
      中医药联合治疗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治疗为主。补中益气汤加减以黄耆、甘草(炙)各1.5g, 人参(去芦)0.9g ,当归身0.6g(酒焙干或晒干),橘皮(不去白)0.6~0.9g,升麻0.6~0.9g,柴胡0.6~0.9g,白术0.9g。日一剂、水煎服,煎成300ml,分两次服。穴位敷贴治疗贴贴于肚脐,每24h更换一次。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DAS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率比较以%表示,以检验,当卡方值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1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78.0%(39/50),治疗不良反应0%(0/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11/5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所示: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为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受进食后胃底容受舒张发生障碍、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协调紊乱及内脏高敏等等因素影响[1]。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消化吸收功能低下,则胃肠运动迟,脾胃不调而致消化不良。中医辩证治疗策略思想中,将其分为脾胃气滞、肝胃气滞、脾虚气滞、脾胃虚寒、寒热不调五个证候,西医药常规治疗中,以多潘立酮片为代表性的药物,在治疗中往往效果不佳[2]。
      本研究的治疗实践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100%(50/50)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78.0%(39/50),治疗不良反应0%(0/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0%(11/50),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中医药汤剂还是穴位贴敷和针灸治疗,都在直接程度上被证实疗效显著,效果突出的有效治方法。在现有的实践平台上,表现为脘腹胀满、排气不畅、嗳气、大便干燥、腹痛隐隐、纳食减少、神疲乏力、动则尤甚、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质淡、脉细弱中医主治法中,以健脾养胃,益气生血为主[3]。中医汤剂升阳、穴位贴敷和针灸通经活络。患者因脾气亏虚,运化无力所致病。中医藏象学中对脾与胃相为表里,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统摄血液,是机体对饮食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精微的主要脏器[4],中医药治疗特色思想中,以气化运机实现肺患者的科学辩证治疗,对患者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突出的临床治疗功效,尤其可以减弱西医药长期治疗产生的毒副作用,以利患者机体的及早康复,降低复发率。
      综上所述,中医在脾胃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蒙丽,陈如卉,黄兰花.中医护理方案在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2):66-68.
      刘倩,肖艳平,郭庆.日光浴联合五音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2,(15):35-36.
      孙群.穴位敷贴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4):29-31.
      胡学军,何桂花,钟子劭.广州地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性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475-478.

    推荐访问:临床 脾胃 消化不良 症状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