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关于氢氧化铜及有关反应的实验探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8-14 17:00:06 点击:

      摘要:中学化学教材中对Cu2+与OH-反应的生成物的叙述,存在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会对教学产生误导。通过实验探究,揭示了Cu2+与OH-反应的生成物随时间、浓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提出了溶解性表中对生成物相应符号的合理表述。指出了Cu(OH)2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教材的局限性。建议对Cu(OH)2的制取从量化着手,才能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并对其量化的具体操作进行了举例说明。
      关键词:Cu2+与OH-的组合;溶解性表;氢氧化铜;量化操作范围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2–007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中学化学教材中,对于Cu2+与OH-反应的生成物都叙述为Cu(OH)2。酸、碱、盐的溶解性表(下称溶解性表)中,Cu2+与OH-的组合对应的符号是“不”,根据表中的含义可知,“不”对应的物质也是Cu(OH)2。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可溶性铜盐溶液与碱溶液混合时,除了看到有蓝色沉淀之外,还会看到有绛蓝色溶液、绛蓝色悬浊液以及蓝色沉淀变黑等多种现象。不同的现象对应着不同的物质。Cu(OH)2的有关问题是化学教学的内容之一,不同物质及其现象的出现,会干扰有关教学的顺利进行。例如,向20滴0.1 mol·L-1的CuSO4溶液中加入10滴0.2 mol·L-1的NaOH溶液时,其生成物是浅蓝色(接近浅绿色)的物质,而且并非絮状,显然不是Cu(OH)2。但根据教材内容,不仅会将碱式硫酸铜误认为是Cu(OH)2,而且会将其浅蓝色(接近浅绿色)误认为是蓝色,将其非絮状误认为是絮状。这样,对物质的颜色和状态的印象、概念的形成以及判断标准的形成都会产生干扰或误导。因此,为了教学需要,必须弄清楚不同现象分别对应什么物质,这些物质分别是在什么条件下制取的,才有可能避免与教学无关问题的出现,为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1 實验探究
      实验1 (1)取2支小试管,分别编为1号和2号。向1号中加入20滴0.1 mol·L-1的CuSO4溶液,再加入12滴0.2 mol·L-1的NaOH溶液(吸取两种溶液时,分别用相同型号的胶头滴管,以减小其体积之差,下同),振荡后静置。向2号试管中加入20滴0.1 mol·L-1的CuSO4溶液,再加入50滴0.2 mol·L-1的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两个试管中,上部都是无色液体,下部都是沉淀。1号中沉淀为浅蓝色,2号中沉淀为蓝色。1号试管放置几十天(塞紧试管口,以防水分蒸发)也不变黑,而2号试管放置1小时后,蓝色沉淀中出现了黑色,而且黑色越来越深。
      (2)再取2支试管,分别编为3号和4号。向3号试管中加入浓度和体积与1号中完全相同的两种溶液,振荡。向4号试管中加入浓度和体积与2号中完全相同的两种溶液,振荡。显然,3号和4号中的生成物应该分别与1号和2号中的生成物相同。分别用酒精灯加热,当刚出现沸腾现象时移离火焰,等待片刻,再接触火焰。如此反复,使液体温度保持在80℃与沸点之间。可以看到,3号试管如此加热几分钟都没有黑色出现,而4号试管加热至还未沸腾就出现变黑现象,当刚沸腾时,就全部变为黑色的液体混合物了。
      实验2 取2支小试管,分别编为1号和2号。向1号中加入20滴5 mol·L-1的NaOH溶液,再加入5滴0.5 mol·L-1的CuSO4溶液,振荡后静置。可以看到上部出现绛蓝色液体,下部出现蓝色沉淀(蓝色因受绛蓝色的影响而不明显)。十几分种后,液体还未澄清,沉淀就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向2号试管中加入20滴14 mol·L-1的NaOH溶液,再加入3滴0.5 mol·L-1的CuSO4溶液,充分振荡。可以看到试管中只有绛蓝色的溶液。
      实验3 取2支小试管,在1支中加入20滴0.1 mol·L-1的CuSO4溶液,向另1支试管中加入50滴0.2 mol·L-1的NaOH溶液,同放于80℃以上的水浴中加热数分钟,使两种溶液的温度都升至80℃以上。趁热将NaOH溶液倒入装CuSO4溶液的试管中。可以看到,液体混合时立刻变黑,静置后分层,上部为无色液体,下部为黑褐色沉淀。
      实验4 取1支小试管,重复实验2中的2号实验,使其用量和操作与其完全相同。得到绛蓝色的[Cu(OH)4]2-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原混合液总滴数(23滴)6倍(138滴)的水,振荡后静置。1天后倾斜试管观察,试管底部和试管壁上是黑色或黑褐色的沉淀CuO(因分布多少和疏密不同,其颜色有所不同),从其上部看到液体由绛蓝色变为无色。而实验2中2号试管中的绛蓝色溶液放置约10~40天,溶液颜色仍未改变,但其下部有很少量黑色沉淀出现,而且逐渐增多。
      2 问题分析
      (1)实验1中:①1号和2号试管中沉淀的颜色不同;②3号和4号试管中的沉淀,在加热时产生的现象不同。说明1号和2号试管中的沉淀是不同物质。由资料[1]可知,Cu(OH)2受热易分解,在溶液中加热至80℃,就变为黑褐色的CuO。由此可以推知,4号试管中的沉淀是Cu(OH)2,进而可以推知2号试管中的沉淀也是Cu(OH)2。
      3 归纳总结
      由上述内容可知:
      (1)Cu2+与OH-反应的生成物随时间、浓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其生成物有多种,Cu(OH)2只是其中之一。Cu(OH)2只能在一定时段内存在,是过渡性物质。
      (2)溶解度概念中,温度是一定的。而在溶解性表中,又规定了其温度为20℃。所以,在20℃时,对于Cu2+与OH-的组合:①如果两种离子在混合液中的浓度一定,仅从时间变化的角度来审视,在溶解性表中的符号应该是“不(变)-”;②如果不考虑时间因素,仅从浓度变化的角度来审视,在溶解性表中的符号应该是“不(或)-”。而在实际教学中,在判断复分解反应或离子反应能否进行时,两种情况都是存在的。综合起来,可以用“不,-”来表示。

    推荐访问:氢氧化 探究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