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基于道歉言语行为的性别文化差异研究:言语行为的民族文化差异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7 04:32:40 点击:

      万物归类,男女有别。两性关系历来都是生物个体间最重要的关系,也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形态的基础之一。男女两性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和角色是不平等的,传统研究历来把女性仅仅当做生物学意义上的研究对象,她们在社会生活文化中的弱者地位使得作为社会主体另一半的作用被长期忽视。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科学,对女性的关注,发端于女性主义的兴起和传播。女性主义认为,既成的权力秩序源于作为基础的文化秩序,而文化秩序只是语言秩序的一个隐喻。因此,语言始终是女性主义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赵蓉晖,2003)。
      道歉及道歉回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言语行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给予关注。但多数的研究集中在道歉的本质和道歉与道歉回应策略方面。性别因素是影响人们在日常交流中语言使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变量。性别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们在道歉及回应道歉时倾向选择不同的策略。Holmes(1995)对新西兰英语中道歉及道歉回应中性别差异的研究证明了这一观点。她发现在新西兰英语中男性和女性在道歉的原因、道歉与道歉回应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差异,并且在这些差异背后存在着社会与文化原因。李志君、秦傲松(2005)比较了英语和汉语中道歉与道歉回应策略的差异。他们发现使用英语和汉语的人们倾向不同的道歉与道歉回应策略。那么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男性和女性在道歉及道歉回应策略的选择上是否存在差异?语言性别差异又能反映怎样的社会学背景呢?
      
      一、文献回顾
      
      很多学者对道歉给予关注。但多数研究集中在道歉的本质(Austin,1962;Searle, 1969; Fasold,2000;Brown & Levinson,1978, 1987; Leech,1983, 2005; Holmes, 1989, 1995)和道歉及道歉回应策略(Cohen & Olshtain, 1981; Olshtain & Cohen, 1983; Holmes,1995)方面。
      (一)道歉的本质
      不同的学者对道歉的本质有不同的看法。Austin(1962),Searle(1969),和Fasold(2000)认为道歉属于一种言语行为。Austin(1962)认为它们属于表态类言语行为(behabitives)。Searle(1969)认为它们属于表情类言语行为(expressives)。Fasold(2000)给出了道歉这一言语行为成立的真值条件:引起道歉的言语或行为对听话者造成伤害,说话者对引起道歉的言语或行为感到后悔,以及说话者对引起道歉的言语或行为负责。Brown & Levinson(1987),Leech(1983,2005),和Holmes(1995)都认为道歉是一种礼貌行为。Brown & Levinson(1987)认为道歉是一种消极礼貌(negative politeness),Leech(2005)也认为道歉是一种消极礼貌(neg-politeness),尽管他们对消极礼貌的看法并不相同。Holmes(1995)认为道歉与道歉回应既是一种消极礼貌又是一种积极礼貌。
      (二) 道歉及道歉回应的策略
      在道歉策略研究方面,学者们认为道歉者与被道歉者所拥有的广义的社会权利(power),双方的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以及引起道歉的言语或行为对被道歉者造成损害的严重程度(the seriousness of the offence)这三方面决定道歉策略的选择。Cohen和Olshtain(Cohen & Olshtain, 1981; Olshtain & Cohen, 1983)是较早研究道歉策略的学者。他们将道歉策略分成六类:施为用意表达策略(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 简称IFID),承担责任策略(Taking on Responsibility简称RESP),解释原因策略(Explanation or Account简称EXPL),表达关心策略(Showing Concern for the Hearer简称CONC),提供补偿策略(An Offer of Repair简称REPR),和保证杜绝策略(Promise of Forbearance简称FORB)。Holmes(1995)将道歉策略分成四类:直接表达策略(Explicit expression of apology),解释原因策略(Explanation or account),承担责任策略(Acknowledgement of responsibility),和保证杜绝策略(A promise of forbearance)。李志君、秦傲松 (2005)的研究发现中美两国人在道歉策略的选择上存在差异。
      相比道歉策略的研究,学者们对道歉回应策略的研究并不充分,也没有达成道歉回应策略分类的共识。Holmes(1995)将道歉回应策略分成六类:接受(Accept),承认(Acknowledge),拒绝(Reject),躲避(Evade),无应答(No Response)以及其他策略(others)。钱乐奕、杨晖(2005)将汉语中的道歉回应策略分成五类:直接道歉(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告诫(cautions ),安慰对方(comforting the hearer),自我开脱(explaining things away) 和有条件的谅解(conditional forgiveness)。
      
      二、数据的采集、分类与分析处理
      
      本研究采取民族学语料收集方法,采集尽可能多的真实语料。为此,采取两种研究手段:第一种方法是观察法(observation),即研究者通过实地观察周围所发生的真实的道歉及道歉回应行为收集语料;第二种方法是调查问卷法(questionnaire),更具体的说叫做会话完形法(DCT,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
      为了使此研究具有广泛性,选择受试时充分考虑受试的地域、年龄、职业、文化等因素。研究者过去的同学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他们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如私企老板,国企干部,教师,技术人员,销售人员,工人),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以及不同的社会网络。这些同学以及他们的朋友们成为本研究最好的受试者。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以Email的形式将问卷发给这些同学,并请他们在自己身边邀请10位朋友(5男5女)填写问卷,然后以书信或Email的形式寄回给研究者。另外,研究者也邀请了其他的朋友或同学填写问卷。经过这样的努力,最大程度地保证本研究收集到的语料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为了用观察法收集语料,研究者设计了“道歉及道歉回应记录卡”(见附录一),邀请了研究者的家人、朋友和同学帮助收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的道歉及道歉回应行为,并告诉他们当他们的身边发生道歉及道歉回应行为时,请他们将这些真实的语料记录下来。
      由于方法本身的限制,用观察法并不能在短期内收集到大量的语料。因此本项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作为收集语料的第二种方法。权利(power)、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以及引起道歉的行为对被道歉人造成的损害程度(the seriousness of the offence)影响人们对道歉策略的选择。本研究在问卷设计时充分考虑以上方面,将权利分为上级(P+)、平级(P=)和下级(P-),将社会距离分为熟人(D-)与陌生人(D+),将引起道歉的行为对被道歉人造成的伤害程度分为轻微(S-)与严重(S+),调查问卷中各变量的分布见表一。根据以上分类,参考在观察法中收集的语料,研究者设计出12种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形成一份“道歉及道歉回应调查问卷”。小范围的问卷试填以后,对问卷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使调查问卷更加清晰明了,形成最终的调查问卷(见附录二),然后邀请受试进行填写。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表一:“道歉及道歉回应调查问卷”中的
      变量分布
      
      
      
      
      
      注:S1,S2,……S11,S12指问卷中十二个不同的场景。对道歉研究来说S9,S12,S4,S5为P+ ,而对道歉回应研究来讲S6,S3,S7,S11为P+,反之亦然。
      最终本项研究共回收70份有效的“道歉及道歉回应记录卡”,260份有效“道歉及道歉回应调查问卷”,其中女性填写的问卷137份,男性填写的问卷123份。研究中的受试来自9个不同的省市(安徽,福建,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山东,陕西,天津),他们从事不同的工作(教师,学生,国家干部,公司经理,私企老板,技术员,售货员,普通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年龄在13~60岁之间,学历从初中毕业到硕士毕 业。
      采集到的数据根据统一的标准进行科学的分类。参照Cohen 和 Olshtain(Cohen & Olshtain, 1981; Olshtain & Cohen, 1983)对道歉的分类,另外增加一“其他”项,本研究将收集到的道歉策略分为7类:施为用意表达策略(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 简称IFID),承担责任策略(Taking on Responsibility简称RESP),解释原因策略(Explanation or Account简称EXPL),表达关心策略(Showing Concern for the Hearer简称CONC),提供补偿策略(An Offer of Repair简称REPR),和保证杜绝策略(Promise of Forbearance简称FORB)以及其他策略(Exceptions简称EXCP)。参照Holmes(1995)和钱乐奕、杨晖(2005)对道歉回应策略的分类,并结合收集到的具体语料,本研究将道歉回应策略分成7类:直接回应道歉(IFID, Illocutionary Force Indicating Device),告诫(Cautions ),安慰对方(Comforting the Hearer),有条件谅解(Conditional Forgiveness),拒绝(Rejection),接受(Accepting)和其他策略(Exceptions)。
      为了使分类更具有客观性,研究者邀请了另外4位同事组成科研小组,应用统一的分类标准,单独地(back to back)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类过程中如果不同的人针对同一语料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那么大家就对此进行讨论,直到达成一致意见。最后,每一项语料都被归入最合适的一类。
      分类以后,受试使用的道歉及道歉回应策略被转换成不同的数字。然后将这些数字输入计算机,利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14.0 进行对应(correspondence)分析。第一步分析道歉策略的性别差异:首先将收集的所有道歉策略数据输入计算机,以检验在道歉策略的选择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综合),然后将调查问卷法(Questionnaire)收集到的数据分为不同的类:P+ (S4 + S5 + S9 + S12), P= (S1 + S2 + S8 + S10), P- (S3 + S6 + S7 + S11), D+ (S1 + S4 + S6 + S7 + S9 + S10), D- (S2 + S3 + S5 + S8 + S11 + S12), S+(S1 + S3 + S6 + S8 + S9 + S12), 以及 S- (S2 + S4 + S5 + S7 + S10 +S11),将各同类数据分别输入计算机,检验在何种情形中道歉策略选择的性别差异更明显。第二步用相同的方法分析道歉回应策略的性别差异:将收集的所有道歉回应策略数据输入计算机,以检验在道歉回应策略的选择方面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综合),然后,将调查问卷法(Questionnaire)收集到的数据分为不同的类:P+ (S3 + S6 + S7 + S11), P= (S1 + S2 + S8 + S10), P- (S4 + S5 + S9 + S12), D+ (S1 + S4 + S6 + S7 + S9 + S10), D- (S2 + S3 + S5 + S8 + S11 + S12), S+(S1 + S3 + S6 + S8 + S9 + S12), 以及 S- (S2 + S4 + S5 + S7 + S10 +S11),将各类分别输入计算机,检验在何种情形下道歉回应策略选择的性别差异更明显。
      
      三、数据的分析结果与讨论
      
      在SPSS 14.0的帮助下,计算机输出如下道歉及道歉回应中的性别差异结果(见表二和表三)。
      表二显示,在汉语中男性和女性在道歉策略的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32.810 > 12.592, p=0.000 12.592,p=0.000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文化差异 道歉 言语 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