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竹子诗_两首题竹诗的启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28 04:49:47 点击:

      读诗,有时可以悟出写作上的一些道理。   记得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首题竹诗:“一两三支竹竿,四五六片绿叶,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无独有偶。明代诗人李东阳也有一首题柯敬仲的《墨竹》诗:“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怀麓堂诗话》)这两首诗都是讲绘画技法,主张画面要力求洗炼,从疏淡简洁中突出被画事物的艺术意境和情思。仔细揣摩,它也道出了写诗的真谛――洗炼。
      
      洗炼,是一切文学艺术作品的共同要求。写诗是这样,写其他文体诸如小说、散文、新闻、通讯又何尝不是如此。“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文贵洁净”,“洁则忌多,减始能净”,“意则期多,言惟求少”。这些古人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无不强调了文章洗炼的重要。因为,只有洗炼才能言简意赅,主旨突出,形象鲜明。一篇文章要主题突出,就要象鲁迅说的那样:“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由此看来,洗炼通常总是与精短、简约依存在一起。这里的多与少是辩证关系。一篇写得洗炼的文章,看起来文字少,其实这少却胜过多,有以一当十的作用。难怪人们阅读作品,总是喜欢惜墨如金而厌恶拖泥带水。对那种“一个孤人独自归,关门闭户掩柴扉”之类的废话,不是捧腹大笑,就是嗤之以鼻。
      那么,文字是否一律都是越短越好呢?也不尽然。文章之是否洗炼,并不单纯地从字句之多寡、篇幅之长短着眼,而是要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那种离开内容的表达,一味求少求简,也是不可取的。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多而不觉其多者,多即是洁;少而尚病其多者,少亦近芜。予所谓多,谓不可删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强凫变鹤之多也。”(《闲情偶寄》卷二)事实也是这样,经过反复锤炼过的文句,不论怎么长,怎样貌似重复,都丝毫无损于作品的洗炼。有人举鲁迅的《秋夜》开头为例,如果一味求短,把原句“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删成“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枣树”。短虽然短了,但诗意也随之删去了。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在行文的时候,切不可削足适履,去斤斤计较数之多少,篇幅之长短。至关重要的是,要审慎地寻求最能表达文章主旨的语言文字,并且再三斟酌修改,务使“篇中不可有冗章,章中不可有冗句,句中不可有冗字”,在疏淡中呈现出洗炼之美。
      (摘自《新闻与成才》)
      (题图:魏在云)

    推荐访问:两首 启示 题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