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再多的 也无法填补空灵魂_填补灵魂空间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4 04:48:47 点击:

      程子谓《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朱子《中庸章句序》云:“盖其忧之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虑之也远,故其说之也详。”
      
      一
      新安江上温婉宁静的夜色即将褪去,郁郁葱葱的青山迎接着征人,一叶扁舟拨开潺潺的江水,七里扬帆,江风拂面,诗人杨万里独立船头而思绪万千,征途犹如画卷般悠远绵长,一路风景却撩人的紧,百转千回,勾起了诗人永存的记忆。船到紫阳山,诗人遥望秀丽的峰峦,想起了故人紫阳先生,于是欣然提笔,成诗一首:“紫阳山下紫阳翁,今住闽山第几峰。退院归来罢行脚,被他强占一江风。”此诗颇得风趣之妙,调侃中不乏敬重,诙谐中亦显泼辣,非诚斋不能驾驭。诗题中让人浮想联翩的是一“望”字,李白诗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瀑布挂前川”,遥望是诗人心境的流放,成就了自然与情感的融合,故而李、杨之望实无本质的区别。诚斋遥望的不是妖娆的山峦、更非柔情的江水,而是曾在紫阳山赏玩的宋代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
      朱熹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终其一生,惟著书立说、教育后学为务,前后为官不足八年。在闽南为官三年多,清正廉明,颇得百姓的敬仰与爱戴。仕途的艰难使朱熹备受心灵的煎熬,在风景如画的武夷山中,他的才情终于释放了出来,没有太多世俗的羁绊,也没有留恋庙堂的那份尴尬境遇,安安稳稳的做起了著书立说的行当,这是一份收入微薄,但很保险的事业。朱熹不遗余力地传道授业、宣扬理学,真可谓应了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话儿。说起“为往圣继绝学”,朱熹有着深切的体验,在《中庸章句序》中,他力赞孔夫子的伟大,立志要继往圣、开来学。于是,博览典籍、开坛讲学,此中独取《大学》、《中庸》,合《论语》、《孟子》而成《四书集注》,不过要说明的是,“四书”之说可不是朱熹的独创,以《爱莲说》为人熟知的周敦颐早先就以此为修身立命之道,后经程颢,程颐的大力倡导,到朱熹时已形成定说。因为对“四书”做了集注,后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朱熹的声名日隆,集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谓细读经典,我想其中必有两层含义:一是品读承载了历史文化的原典,这是解读经典的主体部分,这些典籍历久弥新,不同的时代及不同的人读它,形成的人生境界和思想观念也有所不同;二是历代研究原典的著作(朱熹集注的“四书”正属于此类著作)可使人拨云见雾,或赞同,或反驳,总是带给人一种异样的快感。朱熹对“四书”的精研细磨异于常人,不仅在章节的解说上狠下了一番功夫,在字句的考证方面也颇有建树,所以后学无论以何种心态去读“四书”,都绕不过朱熹的注解。近日,对《中庸章句》又进行了一番研读,正如程朱二子所言,“忧深言切、虑远说详”,读之可终生受用,真是韵味无穷了。试取其中颇有意味的前五章“中庸”之论,及二十一后五章“至诚”之说,共十章内容,就朱熹之义,对“中庸”自身的文本进行一些探究,也可算得上是阅读带来的享受。
      
      二
      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可领会《论语》和《孟子》的精微;融通了《论语》和《孟子》的旨趣,便可知晓《中庸》的心法。朱熹读《中庸》将其放在最高的阶段,这是对《中庸》的偏爱和重视,按朱熹的意思,若不能领会《中庸》的心法,读天下书,论天下事是无从着眼的。朱自清先生的一番话使人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想《中庸》的难懂,多半是人们把它作为求取功名的手段,想到的是为自己带来的实际利益,在理解上往往多一些世俗的牵绊,偶尔有点全新的感受,也被附着于既定的诉求与目标,因而在我看来,所谓“心法”全然是“无心”之法了。《中庸》有它自己的诉求,也有自我的解脱之道,这些意念全蕴含在文本中。故而读《中庸》,看得见的是实际的话语言说,看不见的却是时刻警醒人们内心应该有所修为。
      抛开历来对中庸实用主义的解读,《中庸》带来的是非功利性的,这一层面的意义,从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即可领悟,“性”在朱熹看来就是“理”,这是朱子绕不过去的字眼。其实“性”、“生”本来是相通的,喜怒哀乐为人所固有,既是上天赋予,也是与生俱来,此处的“性”决然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秉性。遵循人的自然秉性是保持人格独立的前提,孔子有一句话说的好:“君子不器”,君子不要像器物一样只有一种用途,我想也包含了君子不要被固定的思想所束缚,要有自己的个性在里面。所以说,人人都要秉持自己的本性,如果发生背离,或是剑走偏锋,这就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来规范,教育的现实意义就体现出来了。“教”可以是春风化雨,也可以是耳濡目染,还可以是润物无声,它的潜在力量在起初并不带有功利性目的,而是出于本心的吁求。
      说到《中庸》的君子境界,“慎独”无疑被至高无上的推崇。就原文之意,“慎独”与孔子所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同。谨慎小心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层面,我想并不合《中庸》的本意,恰巧是“有所畏惧”才会“有所作为”,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你能够看到;常人有所迷失的时候,你是清醒的;细微之处能够深切地体察自己的行为,做到有通观全局的预见性,这样才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朱子对“慎独”的理解足以让我释怀,在幽暗细微之处,人所不知而我却明澈真理,洞见事物的因由,显见是比别人高了一筹,这样看来,君子的确要时刻警醒自己,不可偏离正道。
      不过在朱子解说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探究,“慎乎不睹”与“惧乎不闻”是“慎独”的表现,君子可为,常人也可。需要注意的是,通行的观点认为君子不该看的就不看,不能听的就不听;或者说不要以为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君子就可以有不良行为。然而从语法学的角度出发,我总觉得“慎独”的真实意思是“不慎睹”、“不惧闻”,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君子不怕看到、不怕听到,关键是君子看到、听到后应该有所警觉,汉代袁康说“见微知著,睹始知终”,再精微细小的事物终有显见的时候,君子对其应该抱有“不惧”的态度,从事物的发展变化中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练就超越于常人的敏锐眼光,这样才会使自己的陋习扼杀在隐微之中,独省其身而有所作为。
      《中庸》也提到了“中和”的概念。如果说“中和”是情感因素由内而外的征象,那么“中庸”就是将这种征象道德化、理念化,正如朱子说的那样,“中庸”之中,实质上兼有“中和”之意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做到“中庸”,因为每个人的秉性不同,在处理问题上难以把握“节度”,不偏不倚就变得可望而不可及。做不到不等同于不做,古往今来,上至帝王,下至一般的臣民,莫不为达到“中庸”之境而费尽心思,以至于形成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一切事物都要讲究“和”,“和”实际上就是“中庸”的体现,人际之间要讲求和谐相处,社会才会成为和谐社会。
      “和”可以理解为和谐、和睦、平衡、融洽,符合天地万物发展的规律,顺其本性而为之,自然能够保持事物的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从“中”的本体到“和”的普适性,最为核心的就是坚守自我秉性、坚持客观原则。好勇善斗、性情鲁莽的子路有一次问他的老师孔子,怎么样才算是真正的“强”,孔子说精神的力量远远强于健壮的体力,君子之强在于“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真正的强是和顺但不随波逐流,刚柔相济但却柔中有刚,宁死而不改变志向和操守,永远坚持自己的信念却不动摇,这就是“无过不及”的中庸之道,是真正的强。孔子还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大体上一样。“中和”融入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离我们并不遥远,自我的成就及达到的人生境界,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漫无边际地抱怨生活时,是不是应该反省自己是否摆正了位置,顺着人生道路正常地行进。
      
      三
      中庸之道徜徉于“守中”和“用中”之间,形成力的平衡感,稍有不慎便走向极端化。不足者,消极应对、畏首畏尾,失去上进的大好时机;过度者,不左不右、逃避矛盾,拒绝对是非做出评判,两种人生态度都是对“中庸”的误读和误解。作为君子,学会“守中”的同时还要会“用中”,这是与“小人反中庸”形成鲜明对比的。按朱子的辨析,因为君子有高尚的德行,所以随时都会处中。正如上文对君子“慎独”的理解,君子不怕看到、不怕听到,而是看到听到后会时刻警醒自己,谨言慎行,自然能够“守中”和“用中”。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常常死守“中庸”之道,压抑自己的秉性,不讲原则、不求上进。更有甚者,在是非面前充当起墙头草,东倒西歪,没有一点儿自己的主见,在矛盾面前做起和事老,不管对错,绝不支持任何一方。表面上看,这样的行为似乎与“中庸”很靠谱,实际上却披着“中庸”的虚伪外衣,貌似不偏不倚、不伤他人,骨子里绝然是放弃原则和立场、丧失人格的表现。
      误解和偏离“中庸”的本意是可怕的。没有了“中庸”的最高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品行就会受到质疑,一旦放弃了基本的原则和立场,一个人内心就会充满邪恶,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为一己之利而颠倒是非、混淆视听,整个社会国家都会失去安定的秩序,这样的结果孔子不愿意看到,我们现代人也不愿意。在孔子的时代,“中庸之道”已受到严重的威胁,所以孔子大声疾呼“道其不行矣”,小人当道,君子就没有活路,在道德滑坡的困境中,我想“中庸”需要突破误解,自我解脱,将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挖掘出来,填补我们曾经失落的道德灵魂。
      “中庸之道”并非玄而又玄、高不可及,能够坚守原则和立场,积极地面对生活,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我想这就是“中庸”所隐含的真义。而“守中”与“用中”也并不是保守的代名词,是非面前积极促成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不偏不倚、公正无私地坚守做人的原则和立场,敢于指出他人错误和改正自己的不足,这就是“中庸”所体现的道德内涵,也是我们当代人所需要的精神支柱。言之易而为之难,要在日常的行为处事中做到“中庸”,需要的是我们真心诚意的勇气和毅力,不为自己的私欲所牵制,不为他人的荣誉而嫉妒,君子向善,成人之美。这样看来,我们缺少的是彼此之间的“诚信”,力所能及的“诚意”,以及实实在在的“诚心”。
      要达到“中庸”,则必先“诚其心”,这是中庸之道的大前提。《中庸》自开篇的前五章提出“性”和“教”的关系后,直到二十一章时再次涉及到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细心地去品味和琢磨,自然会发现“致中和”与“至诚”有着同样的功效,都可以助长万物的演化繁育,是达到“中庸”之境的桥梁和途径。有人说“诚”是《中庸》思想体系的核心观点,可以连接物我、通贯天地,是常人道德修养的本家功夫,这种思考不无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诚心,没有诚心,事情不可能做好;然而有了诚心,没能发挥到极致,同样是不可取的。温家宝总理有一句很感人的话:“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很难保证每个人都会真心诚意的付出,毕竟付出需要代价,但是希望总会出现在前方,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付出真心,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不自欺,不欺人”,这样也就做到了“至诚”。
      一个饱含虔诚之心的人,上天也会眷顾他,正所谓“心诚则灵”。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的宗教的仪式里,都有一个祷告的过程,这是抛弃杂尘之念的真心面对,或是赞美,或是祈求,亦或是忏悔,在那样的场合里,虔诚之心自然不用说,敞开的是一扇心灵的大门,涤除的是一些邪恶的念想。通过这种仪式,心灵明净,至诚不息,可以知晓世间的不平事,预料到事物发展的未来,所以《中庸》有一个很贴切的形容叫“至诚如神”,当一个人达到“至诚”的境界时,就能够洞悉周围的一切,做到心中有数,继而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讲,为了达到“至诚”,我们不得不常常反省自己,剔除心灵的阴暗面,保持一个明媚的、阳光的心理状态。那么,做任何事,就不怕不能胜任,而怕的是能否做得完美。
      做到“至诚”的人,可以完全发挥自己的本能,通晓人世间的各种现象,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复杂的事情,《中庸》称之为“尽其性”。然而在《中庸》看来,一个人达到“至诚”后并非停滞不前,“至诚”有一种向外的张力,这种张力表现为自我的修养得到完善时,还要通过各种途径迁移、影响到他人,使他人的道德修养也趋于完善,进而成就万物的发展。因此,《中庸》倡导的是人要有所担当,为自己活着的同时也要为他人活,所谓“诚己诚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善意地帮助他人,使他人也得到进步,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和使命感的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四
      中庸之道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总是在历史的积淀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是我们无法摆脱、无可回避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由于视野的局限性,对“中庸”的真意进行误读,使它本来清晰明了的言说体系,带有了极端的、诡异的色彩。通过上文粗浅的分析,我们可以为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叫好,它使我们带有了人性的光芒,舒卷自如的超拔境界,真心诚意的生活态度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如此一来,我们便从上文的解读中有了几个小小的启发。
      实际上,中庸之道并不神秘化,她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或隐或显的“操纵”着我们的行为,在比较显性的层面上,“中庸”倡导的是一种人性的理念,尤其告诫我们,做人做事要有道德的底线,应该有所畏惧。孔子说自己敬畏天命、敬畏大人、敬畏圣人之言。孔子的三畏不是胆小怕事、软弱无能的表现,恰巧在现今流行无知无畏、只畏特权、只畏金钱的时代里,犹如当头棒喝,促人警醒,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所敬畏,有敬畏就会尊重和重视,对待事情就会不偏不倚,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才会创造协调有序的社会环境,这是中庸带来的秩序启示。
      中庸之道也不绝对化,而是要做到“时中”的境界。“中庸”不是人性的弱点所在,因循守旧、害怕冒险、缺乏创新不是“中庸”的表现。个人的欲望无限的膨胀时,要知道适可而止、及时收手,学会“转身”,这就是顺应了中庸之道。善与恶、好与坏只在一刹那间,切不可模式化、绝对化,死守所谓的“真理”,在不正确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这也就好比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喜欢有所得,而痛心于有所失,得不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去得到,往往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这种“执着”违背了人际之间的平等原则,并不是人们所向往的。中庸之道教会我们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既不要消极面对周围的一切,也不要无原则地追求自我的私欲,这是中庸带来的心态启示。
      中庸之道更不功利化,一个胸襟博大和气度宽广的人,能识大体,却又不拘小节,不为名利所累,不为世俗所牵。就像是王国维评价诗人那样,“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要有所追求,必须“入乎其内”,深入体味生活的辛酸苦辣,积极的、合理的获取报酬和荣誉,“中庸”不是缺乏个性,更不是变相的急功近利,它是一个人体现社会价值的永恒诉求。人又不能迷失方向,我们还需要“出乎其外”,以超越常人的识见和眼光,不做违背道德和良心的事情,不为眼前的小小利益损害社会国家,更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为非作歹,极力掩藏自己的非分之想。中庸之道在于“隐恶扬善,执用两中”,这才是有大智慧的人所能够达到的境界。
      中庸之道不是形式化,而是实实在在的要诚心相待,真心付出。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这是考验人能否始终如一的做好事情,即使默默无闻也绝不后悔的君子境界。违反常理、行为怪异,做事非要出风头、要轰动,这些人欺世盗名,享有的是一时的快乐,遭受的却是长久的唾弃。做人要正道直行,一条阳光大道走到底,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向着美好的目标迈进,没有损害他人利益,也没有危害社会秩序,这就是真心诚意做贡献的表现,唯有对自己真诚了,才会对他人真诚,对社会真诚。在人际之间形成真诚的对话与交流,在商业活动中就会形成诚信的观念,也不会出现诸如毒奶粉、假疫苗等损人利己的行为,社会自然会处于和谐发展的状态。可见,中庸是将个人的修养外化为社会国家的治理,自己的修养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素质就会提高,正如孔子所说的那样,真正的强是精神力量的强,是国民素质的强,这也正是中庸真理所在。
      【责任编辑 黄哲真】

    推荐访问:填补 灵魂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