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升旗讲话稿,知来处,明去处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1-07-19 07:07:51 点击:

     升旗讲话稿

     知来处,明去处

     从《万历十五年》《明朝那些事儿》到《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唐朝穿越手册》,从易中天、王立群到袁腾飞、马伯庸,近几年来,历史热一直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历史、研读历史。历史是什么呢?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我从大家的试卷和默写中深刻感受到你们对历史的任性打扮。

      复旦教授葛兆光说历史是中国人的宗教。其他国家民族的宗教所蕴含的意义和作用,在中国人心里,历史都能提供。孔子曾说过“知我罪我,其惟春秋”。我们没有圣经却有古典;我们没有神殿却有宗庙;我们没有神的教谕却有历史的教训。我们没有最后的审判却有历史的裁决;我们没有永遭惩罚的地狱却有遗臭万年的历史耻辱柱;我们没有进入天堂的永恒至福却有写入青史的千古留名。历史让我们明道德之善,辨是非对错,更重要的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

      那我们每周升旗仪式又来自历史何处?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国歌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体现。每天清晨,在校园里,伴随着旭日的第一道霞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如今,这个周而复始的固定仪式成为每位师生心中一道圣洁的风景。1949 年 7 月,《人民日报》等报纸发布征集国旗图案的启示,短短一个多月,筹备会就收到了应征国旗图案 2992 幅,五星红旗可谓千里挑一,旗面为红色象征洒满热血的革命,旗上的五颗五角星及其相互关系象征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国歌中那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那是饱含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1997 年香港回归,安文彬为保证 7 月 1 曰零时零分准时升旗,跟英国谈判 16 轮,只为 2秒,这 2 秒代表的是民族尊严。如果说,帝国侵略让中华大地陷入了黑夜,那我们华夏子民则如繁星般自东方而生,努力闪耀着自己的光芒,然后点亮这片黑夜。待到新时代的太阳升起,天明,我们便将自己的光芒悄悄地隐匿在了这无尽的光明下。中华民族的历史便如这宇宙规律,一次次度过黑夜,又一次次迎来光明,在轮回中成长,生生不息。

      如果你问我学历史为了什么?对于每位中国人是为了做一名合格的公民,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余温,在过去汲取养分,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总能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古有丝绸之路,今有一带一路,古有女子三从四德,今有男子三从四德;高跟鞋曾是男子发明,画眼线来自埃及法老,唐朝已经有了假发片,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温度,不是亭台楼阁的华丽丽,而是接近生活的烟火气。

      学习历史不是为了预言未来,现代社会发展太快,预言未来太困难。历史无形无色,却决定了我们的社会从何处来,往哪里去,这是每一个人需要回答的问题。陈独秀曾言:“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对于当时的青年来说,青春,意味着一种生机勃勃、百折不饶的人生,意味着一种以天下为己任、饱藏奉献的精神,

     意味着一种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许愁,扎根土壤,汲取营养,成为一本厚重的书,而不是看似琳琅满目实则浮华无物,祝愿大家 200 天后轻松走进考场,高考成功。

      星光不负赶夜人,时间不负有心人。老师们与你们同在,谁家水调唱歌头,朝云起,晚云留,同学们,月考加油!

    推荐访问:升旗 去处 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