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崇尚信仰 [论伊莎贝尔・阿切尔“崇尚自我”信仰之破灭]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5 04:53:31 点击: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了一个美丽单纯的美国姑娘从纽约来到欧洲,拒绝了几个可能的完美婚姻,最后嫁给了一个一无所有的艺术家,陷入了由虚伪、世故的欧洲人――默尔夫人和奥斯蒙德设计的圈套,被默尔夫人抛进了“那个令默尔夫人自己都感到恐怖的深渊”①。 作品努力发掘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来体现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再现了十九世纪欧美社会的真实生活。本文通过追溯伊莎贝尔•阿切尔“崇尚自我”信仰之形成、膨胀和破灭的过程,分析伊莎贝尔•阿切尔超验主义理想与复杂的欧洲社会现实的冲突以及伊莎贝尔•阿切尔“崇尚自我”的信仰与欧洲男权观念的碰撞,以探讨亨利•詹姆斯心目中理想的文明观。
      
      一、伊莎贝尔“崇尚自我”信仰之形成
      
      伊莎贝尔自小天资聪明,宠爱她的父亲将其送到一所女子学校就读,可不到一天的工夫,她便难以容忍学校的条条框框。后来她去了一所法国人开办的学校,但她在那里也只待了一个月。可以说,小时候的伊莎贝尔就容不下社会对她的任何束缚。她觉得自己身上蕴涵着无限的生命力,感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世界的风云变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南北战争期间,还是孩子的伊莎贝尔就对正在进行的战争表示出极大的兴奋,她会为任何一方军队的勇敢感到“万分激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变得更加充满幻想。伊莎贝尔经常坐在那间充满神秘与忧郁气氛的屋子里,这间屋子有一扇废弃不用的门。伊莎贝尔知道“这扇静止不动的门直通街上,如果旁边的窗户没有糊上绿纸,她本来可以从那儿望见小小的褐色台阶和残破的铺砖的人行道。但是,她不想往外瞧,因为这会破坏她的信念――她认为,窗外是一个离奇的、她从未见过的世界……她从未打开过那扇闩着的门,从没撕下过糊在窗边的绿纸(它是由别人来更换的),也从不让自己相信,门外就是庸俗的街道”。 伊莎贝尔宁愿面对着一扇紧闭的门,她的想象力足以使平庸的街道在意识里化作一个新鲜神奇的世界。因为 “从一扇打开的窗户,永远没有从一扇关闭的窗户往外看,看到的多”,而“只有在微妙的障碍物后,想象力才最为活跃,它给那些平凡的和隐藏的赋予未知的生命” 。“她的想象力一向不受约束,如果不把门打开,它会从窗口跳出去。”伊莎贝尔的丰富想象力终于发展成为一种信仰――“崇尚自我”的信仰。
      伊莎贝尔“崇尚自我”的信仰与自负相近,但是超越了自负的范围。“她往往带着沾沾自喜的目光衡量自己性格中的一切,习惯于不凭证据,认为自己当然正确,她对自己的错误和谬见避而不谈,她要把自己想得十全十美。”她认为一个人“要做人,做最好的人,得意识到自己处于完美的状态,得生活在光明中,生活在充满自然智慧,愉快的激情和永远美好的灵感天地中”。她认为“一个人应努力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从而使自己有一位卓越的伴侣”。伊莎贝尔“崇尚自我”的信仰是有其现实根源的。艺术哲学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终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原因。”③我们发掘出伊莎贝尔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后,就能找到她“崇尚自我”信仰的根源。
      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真正的女性”这一概念在美国非常流行。所谓“真正的女性”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虔诚、纯洁、顺从、持家。虔诚是指虔诚的宗教信仰,纯洁指女性贞洁。当时的美国妇女要用虔诚的宗教信仰来维持社会的道德秩序,要在结婚前保持女性贞洁;她们要把活动空间囿于家庭内部,做到顺从,即婚前顺从父亲,婚后顺从丈夫,就是顺从男性的统治;她们要学会做贤妻良母,要教育孩子树立强烈的公共意识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女性思想上受到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影响,现实中受到南北战争、美国工业革命和西进运动的影响,开展了蓬勃的妇女运动,其运动主体为中产阶级妇女。在一八七零年到一八九零年间有两个全国性的妇女组织――“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NWSA)和“美国妇女选举权协会”(AWSA),它们以不同方式开展争取妇女选举权活动,并就各个领域内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向现存观念和制度挑战。伊莎贝尔的出生地纽约州更是全美十九世纪妇女运动的中心。早在一八四八年七月二十日,一百多名来自全美的妇女代表在纽约州的塞涅克•福尔斯村聚会,通过了美国妇女运动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件――《权利和意见宣言》,号召全美妇女行动起来反对男权统治④。伊莎贝尔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中。
      伊莎贝尔要求了解世界的愿望表现为她渴望走出家庭,寻求更大的个人空间,这个愿望实际上折射了当时美国国内妇女运动的状况,折射了美国妇女挑战男性统治的愿望。她身上具有一些“真正的女性”所包含的特点――虔诚、纯洁,她的信仰为一种虔诚的“崇尚自我”的信仰。她非同寻常虔诚信仰和她父亲有密切关系,因为她十岁时死了母亲,由父亲带大。伊莎贝尔的父亲希望她的女儿们在孩提时代尽量多了解世界,使她们的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出于这个目的,在伊莎贝尔十四岁之前,他“已经带着她们三次横渡大西洋,虽然每次只能给她们几个月的观光时间。即使他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时,他还是让孩子们尽量获得一切享受, 他使她们要什么有什么的单纯意识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伊莎贝尔的父亲给了她最大的保护,帮助她形成了“崇尚自我”的信仰,并保护了她的信仰,使她的信仰从未遇到过挑战。父亲死后,莉迪娅姨妈收留了她并把她带到欧洲,不仅为她推开了一扇门,还引导她走向欧洲那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为她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使她那“崇尚自我”的信仰得以充分的发展和膨胀。
      
      二、伊莎贝尔“崇尚自我”信仰之膨胀
      
      伊莎贝尔跟随姨妈来到欧洲,来到英国的花园山庄。在花园山庄那宽阔的草坪上,伊莎贝尔的姨父丹尼尔•图谢先生、他的儿子拉尔夫•图谢以及拉尔夫的朋友沃伯顿勋爵茶兴正浓。图谢先生是一个银行家,患有严重的痛风病;拉尔夫因为一次感冒而患有严重的肺病;沃伯顿勋爵是英国权贵,他“一年有十万英镑收入,拥有五万五千亩土地,在议会天然占有一席”。正当他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时,拉尔夫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她“身材修长,穿一身青色衣服,一眼望去,显得俊俏秀丽”,姑娘说她是拉尔夫的表妹伊莎贝尔,她刚到花园山庄就独自来寻找姨父和表兄。当拉尔夫了解到表妹的情况后,随口说到“她收留了你”,这话刺伤了表妹,她马上回答,“你的意思是她收留了我,是的,她喜欢当保护人,她也待我非常好,但是……我更重视我的自由”。伊莎贝尔的言谈举止让拉尔夫很快就领教了她“颇能自主”,也给沃伯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姨父在与伊莎贝尔相处一段时间后,认为她“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头脑灵敏”,对她充满慈爱。拉尔夫认为表妹是一个有趣的姑娘,她的到来可以弥补某种无法容忍的孤独和厌倦。可以说伊莎贝尔有趣就是因为她“颇能自主”,她“崇尚自我”的信仰中就包含了“颇能自主”的成分。
      来到欧洲的伊莎贝尔很快向人们宣布了她的信仰。她说:“我自己判断事物,我觉得哪怕我判断错了,也比没有判断光荣一些……我要自己选择命运,了解人生的一切,不限于别人认为我可以知道的那些。”在同姨妈的朋友默尔夫人关于“自我”的争论中,她认为自我同社会相对立而存在。她说:“任何属于我的东西都不能成为衡量我的尺度。相反,那是一种限制,一种障碍,一种完全偶然性的东西我的衣服可以表现我的裁缝,但并不表现我:首先,我穿它们并不完全是我的选择,它是社会强加给我的。”伊莎贝尔太自负了,她坚持自我判断,坚持自我选择,坚持可以脱离社会的自我独立,所有这些充分地表明她是多么“崇尚自我”。有趣、漂亮的伊莎贝尔正是沃伯顿勋爵心目中“那种有趣的女人”,于是他就向她求婚了。
      沃伯顿的求婚让伊莎贝尔感觉到“一个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巨子正在孕育一个意图,要把她拉进他所生存和活动的体系中去,而这种生存和活动的方式不如说是令人反感的,有一种本能告诉她,事实上她有自己的体系和轨道”。她拒绝了沃伯顿,因为“这不符合她一向怀有的或者现在可能怀有的任何理想,不能满足她自由地探索生活的要求”。伊莎贝尔害怕与沃伯顿联姻,害怕沃伯顿身上所体现的社会强制力会吞没她“崇尚自我”的信仰。拒绝了沃伯顿的求婚后,伊莎贝尔想到马萨诸塞州几家著名纺织厂老板的儿子古德伍德一直在追求她。这位优秀的美国人靠经营纺织业发了大财,“他的见识和意志使他们在激烈的竞争和不景气年代仍保持欣欣向荣的局面”。而伊莎贝尔认为“他是她认识的最坚强的人,是纯粹由镶嵌着美丽的、金箔的钢片组成的――这些钢片非常多,她看到他那些不同的组成部分,就像她在博物馆和画像上看到的武士身上盔甲的不同组成部分一样”。同样伊莎贝尔拒绝了古德伍德,因为她认为他的那些“钢片”、那些“盔甲”会束缚她“崇尚自我”的信仰。
      虽然姨父图谢先生临终前曾担心,“一个年轻女子有了六万英镑,可能成为猎取财产的人追逐的目标,结果伤害了她自己”,但伊莎贝尔最终还是获得了图谢先生所赠的六万英镑遗产。这笔巨额遗产可以满足伊莎贝尔的很多需要,可以让伊莎贝尔“崇尚自我”的信仰得到进一步的膨胀。
      此时的伊莎贝尔是那么漂亮、又那么单纯有趣,六万英镑的遗产使她那么富有、独立,众多的追求者也令她眼花缭乱、头晕目眩。她本来对自己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幻想,“她可以在没有中看到有,在黑暗中看到丰富”,此时的她更是忘乎所以。正当她“崇尚自我”的信仰日益膨胀时,奥斯蒙德出现了,他是图谢夫人的一个客人,住在意大利,也是默尔夫人的老朋友。默尔夫人向伊莎贝尔介绍奥斯蒙德说,“他没有职业,没有名声,没有地位,没有财产,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一切……他是一个天生就该出人头地的人物”。奥斯蒙德的一无所有令伊莎贝尔感到好奇,令“崇尚自我”的她感到无拘无束,并对他产生了好感。尽管伊莎贝尔的亲朋好友都反对她嫁给奥斯蒙德,可她坚持说,“我喜欢奥斯蒙德没钱,我为自己的富有而高兴……奥斯蒙德是一个在贫穷面前保持尊严的人,视富贵如浮云的人。他从来不想往上爬,从来不想出人头地,世俗的荣誉不在他心上”。
      伊莎贝尔认为像她这样不顾一切地选择了奥斯蒙德,会使其他一切关系破裂,这不是她的悲哀和痛苦,而事实上是一件使她的命运闪闪发光的事。她尝到了这种选择的甜头,她那“崇尚自我”的信仰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膨胀。她可以怀着谦卑的心情俯伏在他面前,她也可以怀着自豪的心情与他结婚,因为她不仅有所收获,她也有所贡献。
      伊莎贝尔的热情、抱负、理念和她对独立自主的高度评价,所有这些构成她“崇尚自我”信仰的基本元素。而对于一无所有的奥斯蒙德来说只要成了伊莎贝尔的丈夫,他就可以“大捞一把”。因为在当时,已婚妇女的财产归丈夫所有。自认为找到了一个值得倾心相爱的人,伊莎贝尔怀着谦卑和自豪的心情把自己和自己的财产都献给了他。
      如果说伊莎贝尔的美丽是她“崇尚自我”信仰的原始资本,那么英国勋爵和美国工业巨子的追求无疑是她“崇尚自我”信仰膨胀的催化剂,六万英镑的遗产更令她忘乎所以,使她那“崇尚自我”的信仰膨胀到了极致,以至于最终走向破灭。
      
      三、伊莎贝尔“崇尚自我”信仰之破灭
      
      婚后成为奥斯蒙德夫人的伊莎贝尔逐渐对生活有了认识,并不断反思自己以前对生活的看法。她发现自己最信任的朋友默尔夫人,这个“实际、自私和急功好利精神的化身”操纵着她的婚姻,也操纵着她的命运。对于自己的丈夫奥斯蒙德,她意识到在他的文化修养、他的聪明能干、他的优雅风度的背后,隐藏着他的自私自利,就像在遍地鲜花中隐藏着一条毒蛇。她曾经以为他对一切名利地位无动于衷,但实际上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不计名利地位的人, 她从没看到一个人像他这样念念不忘别人的成就。她心目中的贵族生活是广博的知识和充分的自由相结合, 她认为知识将给人带来责任感,自由则使人感到心情舒畅。但奥斯蒙德“不仅反对她的任何想法,而且要把它们连根铲除”。奥斯蒙德爱好“旧的、神圣的、传统的一切”,并把传统看得至高无上。尽管伊莎贝尔是一个“行动自由,随心所欲,不受约束,反对按部就班,按习俗行事的人”,但奥斯蒙德要求她按照传统观念行事,要求她崇拜他,“毫无保留”地喜欢他。伊莎贝尔发现婚后生活不能满足她的愿望,不能使她“崇尚自我”的信仰得以充分膨胀,“仿佛奥斯蒙德怀着幸灾乐祸的心情,有意识地把他接触到的一切东西变得枯萎,使他看到的一切在她面前失去光彩,有意识地把灯一盏一盏吹灭”。“她发现婚后生活的无限远景,实际上是一条又小又黑的死胡同,而且是一条没有出路的死胡同。它不是通向幸福的高处……它倒是通向地底,通向受束缚、受压抑的领地”。伊莎贝尔要求广泛地认识人生,渴望亲自见识世界,但是她的理想在婚姻的牢笼里破灭了,她“崇尚自我”的信仰使她受到了惩罚。
      当伊莎贝尔在美国产生“崇尚自我”的信仰时,她仅凭内心的体验来认识世界,她对自己的潜能充满信心,她是一个典型的爱默生超验主义者。超验主义是美国十九世纪文艺复兴领袖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所倡导的一种独立精神,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传统礼教和文化束缚⑤。伊莎贝尔像爱默生所提倡的那样判断事物,幻想可以脱离社会的自我独立。她因自己的美丽开始膨胀“崇尚自我”的信仰,又因获得姨父的巨额遗产而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我行我素地嫁给奥斯蒙德。婚姻的不幸让她质疑自己的判断,质疑她眼中的一切皆美的世界。伊莎贝尔的超验主义理想在婚姻中受到了打击,婚姻使伊莎贝尔失去了独立和自由,使她不再相信自己有无穷的潜力,使她放弃了“崇尚自我”的信仰。
      伊莎贝尔的反思标志着她“崇尚自我”信仰的破灭。她虽然有强烈的自我反省意识,也知道她与奥斯蒙德的关系是非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但她不能拒绝只能认可这种关系,因为“结婚包含某些义务,这跟它能带来多少乐趣不相干”。在十九世纪欧洲的男权社会里,男性是社会的中心,女性充其量只能充当证明男性价值及其存在的符号和工具⑥。女性的一切正常、一切应有的权利都被压抑和剥夺了,她们没有说话的权利,也没有表达自己权利的机会和场合⑦。由于男性逻各斯中心主义普遍存在并占据统治地位,女性逐渐成为被统治、被压抑的对象⑧。来自美国的女伊莎贝尔“崇尚自我”信仰的破灭表面上看是由于伊莎贝尔太单纯而陷入欧洲人的圈套所致,实质上是由当时欧洲男权社会中女人没有地位,没有权利的社会环境所导致。伊莎贝尔“崇尚自我”信仰的破灭反映了十九世纪欧洲社会对女性的压迫,标志着她自我身份的丢失。
      十九世纪的欧洲虽然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又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人们在思想上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由于欧洲历史悠久,特别是中世纪长期的教会统治,在欧洲文化中沉淀下来很多腐朽的传统观念,妇女受到巨大的压抑并在生活中处于服从的地位。与欧洲相比,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美国公民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阶层,他们到美国是为了追求自由和平等。超验主义思想反映了当时的美国人追求自由渴望平等的愿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带着“崇尚自我”信仰的美国少女伊莎贝尔来到欧洲时,她的少女身份没有对她产生压抑,她“崇尚自我”的信仰也没有受到压抑,她可以表现自己的个性。伊莎贝尔“崇尚自我”的信仰体现了美国文明的单纯,单纯的她因为有人保护而没有受到社会环境的困扰,她的姨父和表兄喜欢她,因为他们是亲戚,还因为他们欣赏她身上所体现的那种单纯的美国文明。姨夫给她的六万英镑遗产可以让她“崇尚自我”的信仰得以膨胀,但无法改变她属于女性这个事实,更无法改变女性在欧洲必须接受男性统治的社会现实。
      虽然伊莎贝尔是一个“崇尚自我”的女人,但是她在婚后必须承担婚姻的责任,那就是她必须服从丈夫,她必须献出自己的一切,包含献出她的信仰。至此,我们已经知道伊莎贝尔的妇女身份注定她“崇尚自我”的信仰会在欧洲破灭,因为欧洲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绝对统治决定了女人被降低成男人的对象,被铸造成了男人的另一性,即第二性,她不能和男人一样具有自主选择和自主设计的权利⑨。伊莎贝尔决定与奥斯蒙德结婚,就意味着她要顺从奥斯蒙德,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他,去充当证明他男性价值及其存在的符号和工具。
      
      结语
      
      亨利•詹姆斯以最直接体现现实生活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美国少女伊莎贝尔在欧洲的遭遇,试图展现美国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冲突,探寻社会文明的本质。他选择一个受超验主义影响而产生“崇尚自我”信仰的美国少女作为单纯的美国文明的代表,通过探究婚姻中妇女的地位变化来展现复杂的欧洲文明。纵观伊莎贝尔“崇尚自我”的信仰由产生、膨胀到破灭的过程,可以看出,欧洲男权社会的传统是伊莎贝尔“崇尚自我”信仰破灭的根本原因,伊莎贝尔•阿切尔超验主义理想与复杂的欧洲社会现实的碰撞,折射出美国文明的精髓――平等、自由与欧洲男权中心主义的冲突。
      (责任编辑:水 涓)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委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05ES97)
      
      作者简介:王跃洪,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潘克林,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① 亨利•詹姆斯:《一位女士的画像》,项星耀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小说前言 pp.12-13。以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引文皆出自该书。
      ② John Auchard, Dialectical Marriage in Silence in Hen-ry James [M].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hiladelphia, 1986, pp.58-59.
      ③ 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p.46。
      ④ 王恩铭:《20世纪美国妇女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pp.1-37。
      ⑤ 常耀信:《美国文学简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2, pp59-64。
      ⑥⑦ 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pp188-211。
      ⑧ 邱运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pp.234-238。
      ③Simone D. Beauvoir, The Second Sex, Jonathan Cape, London,1972, p.273.

    推荐访问:贝尔 破灭 崇尚 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