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荷马的“迅急”与苏东坡的“速度” 荷马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21 04:47:55 点击:

      摘要:意大利当代小说家卡尔维诺向新千年文学推荐了6种价值,第二种为“迅速”。卡尔维诺对这一文学价值的推崇与19世纪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对荷马史诗的评价遥相呼应。钱钟书则以西方音乐术语“速度”评价苏东坡的赋,并指出苏东坡的赋与其它文体作品在文风上的根本区别,就是由荷马式的“迅急”变为“舒缓”。本文结合阿诺德对荷马史诗的评价、荷马史诗英译者纽曼对阿诺德的回应、卡尔雏诺的以马喻文等诗学思想,进一步探讨钱钟书的苏东坡诗文“速度”说所彰显的“文字艺术的快与慢”问题。
      关键词:荷马史诗;苏东坡诗文;文学的速度;比较诗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101(2012)-02-0111-15
      钱钟书认为,历代批评家们“忽略了苏东坡的赋与其它文体作品的区别,亦即是速度上的差异。苏东坡的一贯风格是‘迅急’,正如阿诺德对荷马的评价,但在他的赋中,他却放缓了速度,让人感觉到他似乎在玩赏着每一个字眼。”
      钱钟书以西方音乐术语“速度(tempo)”评价苏东坡的赋,并指出苏东坡的赋与其它文体作品在文风上的根本区别就是由荷马式的“迅急”变为“舒缓”,可以说是打通了文学与音乐的界限,又包含着中西文学的比较,确实颇有新意,笔者在《浅述钱钟书对苏东坡赋的英文评论》一文(《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3期)中对此已有阐发。本文拟结合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诗人兼批评家马修·阿诺德对荷马史诗的评论、荷马史诗英译者纽曼(Francis w.Newman)对阿诺德的回应、意大利当代小说家卡尔维诺(ItaloCalvino)的以马喻文等诗学思想,进一步探讨钱钟书的苏东坡诗文“速度”说所彰显的“文字艺术的快与慢”问题。
      一、荷马的“迅急”
      1860年11月至12月,阿诺德在剑桥大学作了3场关于荷马史诗各英译本得失的讲座,3篇讲演稿汇集为《论荷马史诗的翻译》(On TranslatingHomer)一文,后来成为西方文学批评及译介学名作。阿诺德在文章中总结了荷马史诗的四个特点,分别为“迅急”(eminently rapid),“运思与表达的爽利”(eminently plain and direct both in the evolution of his thought andin the expression of it),“思想本身的爽利”(eminently plain and direct in thesubstance of his thought),还有“高贵”(eminently noble)。阿诺德认为,和他同时代的赖特先生(Mr.Wright)及英国早期浪漫主义先驱诗人威廉·考珀(WiHiam Cowper)的荷马英译本,都未能表现出“迅急”这一特点。
      阿诺德进而指出,考珀的弥尔顿式的精致风格迥异于荷马史诗行云流水般的迅捷,这令他的译文与荷马原文之间隔着一层迷雾(between Cow—per and Homer there is interposed the mist of Cowper’s elaborate Miltonicmanner,entirely alien to the flowing rapidity ofHomer);弥尔顿的元韵诗(亦称素体诗,不押韵,每行五音步)格律精严,迥异于荷马史诗的迅急(Homer is eminently rapid,and to this rapidity the elaborate movement ofMiltonic blank verse is alien)。阿诺德还特意引用了考珀本人关于荷马与弥尔顿行文风格之别的论述:
      弥尔顿与荷马的行文风格的区别在于,任何一个熟知这两位作家的人在阅读其中任何一位的作品时都会深刻感受到两者的不同;这位英国诗人与古希腊诗人在中断(breaks)与停顿(pauses)的处理方面截然不同。
      阿诺德阐发考珀的观点说,弥尔顿、但丁的倒装句法(inversion)、蕴藉风格(pregnant conciseness)与荷马的直捷(directness)、流畅(flowingness)恰异其趣。在荷马史诗中,无论是最简单的叙事还是最深邃的抒情,均体现出直捷流畅的风格。阿诺德随后笔锋一转,批评考珀的英译本常常背离了荷马的风格,他还精心选取了考珀所译《伊利亚特》第8卷、第19卷中的两个段落作为例证:
      就像这样,特洛伊人点起繁星般的营火,
      在伊利昂城前,珊索斯的激流和海船间。
      So numerous seem’d those fires the banks between
      Of Xanthus,blazing,and the fleet of Greece
      In prospect an of Troy;
      不是因为我们腿慢,也不是因为漫不经心,
      才使特洛伊人抢得铠甲,从帕特罗克洛斯的肩头;
      是一位无敌的神祗,长发秀美的莱托的儿子,
      将他杀死在前排的战勇里,让赫克托耳获得光荣。
      For not through sloth or tardiness on us
      Aught chargeable,have Ilium’s sons thine arms
      Stript from Patroclus’shoulders:but a God
      Matchless in battle,offspring of bright-hair’d
      Latona,him contending in the vail
      Slew,for the glory of the chief of Troy
      阿诺德认为,第一个段落中出现的“blazing”(熊熊燃烧)一词歪曲了荷马的风格,在原文中,荷马只是朴素地描述了特洛伊人在伊利昂城外点起营火。第二个段落内容相对复杂,这段话描述阿基里斯谴责他的战马将帕特罗克洛斯遗弃在战场后,他的战马所作的答复。阿诺德认为,考珀译文中的第一个倒装句(have lliurn’s sons thine arms stript fromPatroclus’shoulders)带给读者不同于荷马的节奏感,第二个倒装句(a Godhim contending in the van Slew)带给人的这种印象比前者强烈十倍。当读者在阅读荷马史诗原文的时候,感到顺畅流利、毫无阻滞,可是在读考珀的译文时,却被打断了两次。荷马史诗中的简单段落与精心锤炼的段落,都是一样的行文朴素(simplicity)而迅捷(rapidity)。   阿诺德随后着眼于荷马史诗翻译中的韵脚(rhyme)问题,对蒲伯、查普曼的译本与原著的风格差异进行了解析。他认为,蒲伯所译的《伊利亚特》比考珀的译本更接近原著风格,因为前者的节奏更快。然而,蒲伯的节奏仍然不同于荷马。究其因,在于韵脚的运用。阿诺德认为,“韵脚的运用会不可避免地将原文中独立的句子改造为对偶句,从而改变原文的节奏。”(rhyme inevitably tends to pair lines which in the original are inde-pendent,and thus the movement of the poem is changed)他选取了查普曼所译《伊利亚特》第12卷中萨耳裴冬(sarpedon)对格劳科斯(Glaucus)所说的一段话作为例证:
      我的朋友啊,要是你我能从这场战斗中生还,
      得以长生不死,拒老抗衰,与天地同存,
      我就再也不会站在前排里战斗,
      也不会再要你冲向战场,人们争得荣誉的地方。
      但现在,死的精灵正挨站在我们身边,
      数千阴影,谁也逃身不得,(以下略)
      O friend,if keeping back
      Would keep back age from us,and death,and that we might not wrack
      In this life’s human sea at all,but that deferring now
      We shunn’d death ever,/lot would I half this vain valour show,
      Nor glorify a f01ly so,to wish thee to advance;
      But since we must go,though not here,and that besides the chance
      Propos’d now,there are infinite fates,&c
      阿诺德认为,查普曼由于押韵的需要(以第五行最后一字“advance”与第六行最后一字“chance”相押),改造了荷马的句式,从而“彻底改变和破坏了原文段落的节奏”(“entirely changes and spoils the movement of thepassage”)。为了清楚显示译文效果和原文效果的差别,阿诺德还从希腊文原文直译相关段落如下:
      我就再也不会站在前排里战斗,
      也不会再要你冲向光荣的战场:
      Neither would I myself go forth to fight with the foremost,
      Nor would I urge thee on to enter the glorious battle:
      对比查普曼的意译与阿诺德的直译可以看到,荷马的行文直截了当,不像查普曼的译文那样曲折。阿诺德分析此句的上下文关系说,荷马在此句后稍作停顿(也就是在句末加上冒号),随后从语态和文意上作出“转折”(an opposed movement):
      但是——上千个死的精灵正挨站在我们身边,
      But-for a thousand fates of death stand close to us always——
      阿诺德认为,荷马在构造这一诗行的时候,希望以“最快的速度”(the most marked rapidity)摆脱前面的诗行,但查普曼为了押韵,却把前后诗行紧密结合起来。当人们读到查普曼译文中的“chance”一词时,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与上文的“advance”一词相对照,并随之将阅读视线拉回到以“ad-vance”结尾的前一诗行。这不是荷马的节奏。“按照荷马的节奏,读者应该将前面的诗句抛诸脑后,毫不停歇地往下阅读。”
      押韵诚然可以通过强化句子间的对偶关系以彰显彼此间的相对“独立”(separation),整饬的对偶也确实富有上佳的修辞效果,这正是蒲伯译文的特点,却完全背离了荷马的风格。蒲伯的译文未能表现出荷马的直截了当,这正是他的失败之处。荷马习惯于以由此及彼的移动(moving away)令句子与句子分离,蒲伯却喜欢以对偶(antithesis)显示句子间的相对独立。阿诺德自信地宣称,他所引用的查普曼的译文,就是最好例证。
      二、苏东坡的“速度”
      钱钟书在评论苏东坡的文学风格时,参照了阿诺德对荷马诗风的评价。在他看来,苏东坡诗文的总体风格是荷马史诗般的“迅急”,只是在赋这一体上,放缓了速度。换句话说,苏东坡的一般诗文犹如急管繁弦,其赋作则犹如轻柔慢板。
      根据上文所述,荷马史诗般的“迅急”,是一种直截了当、顺畅流利、促使读者不停往下阅读的文风,既不像弥尔顿、但丁的诗作那样由于喜用倒装句法而使行文曲折,也不会像查普曼那样由于押韵的需要而强化句子间的对偶关系,进而迟滞了行文的速度。
      钱钟书认为,在苏东坡的笔下,赋这一文体获得了自由,整齐一律的正步操练变成了闲庭信步,有时甚至是天马行空。如果说庾信向人们展示了如何在词赋的严苛对偶格式下体现出婉转优美的话,苏东坡则成功地柔化和融解了这种僵硬的骈偶形式,磨光了其棱角,使生硬的对偶调和无间。按照阿诺德对行文速度的评判标准,苏东坡突破僵硬骈偶形式,犹如天马行空般自如挥洒的赋作,应属“迅急”文风。钱钟书却认为,苏东坡的赋作节奏“舒缓”,有如慢板。
      为什么两者会在文风判断上出现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呢?
      笔者以为,这是由于他们的关注点不同。钱钟书以《前赤壁赋》为例指出,苏东坡在“苏子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以下段落,有意采用了“慢镜头”般的舒缓节奏。这就是说,“何为其然也?’’之前的段落行文速度较快,此后的段落行文速度较慢,犹如“慢镜头”。
      兹将前后段落照录如下: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沂流光。渺渺兮予怀,望关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如果以阿诺德的眼光来看,这两个段落与查普曼的译笔相似,其中固然有散句,但对偶、押韵的运用都很明显,因此同属曲折迟缓文风。钱钟书却认为前一个段落行文速度较快。照钱钟书的思路来推断,这两个段落的文风之所以会出现转变,关键在于对疑问句的运用。首先,作为前后过渡的“何为其然也?”是一般疑问句,此后紧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两个反问句。这三个接连出现的疑问句,显然有一种逐步将读者引人思考状态的效果,行文速度也随之放缓。换言之,诗文中的疑问句有助于减慢行文速度。这和阿诺德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在阿诺德看来,会减缓行文速度的是押韵、对偶、倒装等修辞手法。
      笔者以为,钱钟书和阿诺德对影响行文速度的因素的看法,对于科学地分析文学作品的节奏、风格,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但也不能一概而论,还要看具体情况。事实上,押韵、对偶、倒装及疑问旬的运用不一定会减缓文势,除倒装句之外,押韵、对偶和疑问句的运用有时还有助于加快行文速度。屈原《天问》自“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始,至“吾告堵敖以不长。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终,全诗近400句,几乎全由疑问句构成,共对宇宙演化、社会历史、家国命运提出170多个问题。句式以四言为主,间杂以三、五、六、七、八言,大体上四句一节,每节一韵,且“何”、“胡”、“焉”、“几”“谁”、“孰”、“安”等疑问词交替变化。诵读此诗,固然处处引人深思,但从总体行文风格来看,却是整饬中见变化,端凝中显雄放,势如潮涌,几不可遏。
      再看苏东坡的两首诗作: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百步洪(其一)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崄中得乐虽一快,何意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挠挠师所呵。
      这两首诗的运思和行文速度都相当快捷,颇具代表性地体现了苏东坡的“迅急”文风。第一首诗为七言律绝,首句用邻韵,采“孤雁人群”格,第三句末字采“仄平仄”格,首二句相对偶,末字皆平声,亦为变格,可见作者写作此诗时的意兴盎然、豪放不羁,不愧是文豪“醉书”。全诗以寥寥四行诗句传神再现了杭州西湖在暴雨前(“黑云翻墨”)、暴雨中(“白雨跳珠”)、暴雨后(“望湖楼下水如天”)的景象,涵盖全面,层次丰富,却又衔接紧密,转换迅捷,给人以痛快淋漓、豁然开朗之感。韵脚的呼应(“山”,十五删;“船”、“天”,一先),对偶的运用(“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并未稍减行文快捷。
      第二首诗为七言古风,用“五哥”韵,除“蛇”字借邻韵(六麻)外,大体一韵到底。全诗表现徐州百步洪水势湍急、行船险峻景象,并由此感悟光阴易逝,人生匆匆,唯有心无所住,心无挂碍,才能在岁月变迁中保持超然淡定心境。全诗由写景而入禅悟,文势超逸,一气呵成,读来极为畅快。清代学者汪师韩评论此诗说:“用譬喻人文,是轼所长。此篇摹写急浪轻舟,奇势迭出,笔力破余地,亦真是险中得乐也。后幅养其气以安舒,犹时见警策,收煞得住。”纪晓岚评点说:“语皆奇逸,亦有滩起涡旋之势”。汪、纪二位的评语均突出了苏诗的“势”。“势”这个概念,既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中国古典诗学中的重要范畴。孙子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又说,“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可见,在孙子看来,“势”是一种不断蓄积和增强的力量。唐释皎然论文章之“势”说,“高手述作,如登荆、巫,觌三湘、鄢、郢山川之盛,萦回盘礴,千变万态(文体开阖作用之势)。或极天高峙,奉焉不群,气胜势飞,合杳相属(奇势在工);或修江耿耿,万里无波,欻出高深重复之状(奇势互发)。古今逸格,皆造其妙矣。”释皎然的这一“明势”之论区分了文章之“势”的三种表现形式,一是“萦回盘礴,千变万态”,一是“气胜势飞,合杳相属”,一是“万里无波,奇势雅发”。《百步洪》第一首可以说是兼有前二者,既有“萦回盘礴”之奔放多变,又有“合杳相属”之峻拔高远。此诗前幅“摹写急浪轻舟、奇势迭出”,正是它的奔放多变处,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不断蓄积和增强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后幅“养其气以安舒,犹时见警策”,则是它的峻拔高远处,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由前幅的“萦回盘礴”之势转化而来的“气胜势飞”的笔力与“奉焉不群”的反思力。
      与《百步洪》第一首相比,《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第一首虽篇幅短小,却同样体现出苏东坡擅长蓄“势”、造“势”的艺术特点。“望湖楼下水如天”之开悟,正是由前文峻急之势导出,因而给人以豁然开朗之感。钱钟书认为苏东坡的赋以外的诗文具有荷马史诗式的“迅急”文风,向之论者又尊其为豪放派词宗。笔者以为,“迅急”也好,“豪放”也罢,均和苏东坡擅长蓄“势”、造“势”的艺术特点不可分割。蓄“势”、造“势”之法有多种,从《百步洪》第一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第一首两诗来看,迅捷的场景转换与磅礴的博喻排比是蓄“势”、造“势”的有效手段。   钱钟书在评论苏东坡诗歌艺术时指出,苏东坡“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讲究散文的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彷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应接不暇,本相毕现,降伏在诗人的笔下。在中国散文家里,苏轼所喜欢的庄周和韩愈就都用这个手法;……在中国诗歌里,《诗经》每每有这种写法,像‘国风’的《柏舟》连用镜、石、席三个形象来跟心情参照,‘小雅’的《斯干》连说‘如跛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翠斯飞’来形容建筑物线条的整齐挺耸。但是我们试看苏轼的《百步洪》第一首里写水波冲泻的一段:‘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四句里七种形象,错综利落,衬得《诗经》和韩愈的例子都呆板滞钝了。其他像《石鼓歌》里用六种形象来讲‘时得一二遗八九’,《读孟郊诗》第一首里用四种形象来讲‘佳处时一遭’,都是例证。”钱钟书总结说,“上古理论家早已著重诗歌语言的形象化,很注意比喻;在这一点上,苏轼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钱钟书可能是第一个运用“博喻”这个概念总结苏东坡诗歌艺术特点、并以此解说《百步洪》第一首之艺术手法的诗评家(宋洪迈、清查慎行、赵翼等人分别以“韩苏两公为文章,用譬喻处,重复联贯,至有七八转者”、“联用比拟,局阵开拓,古未有此法,自先生创之”、“形容水流迅驶,连用七喻,实古所未有”评价《百步洪》第一首广取譬的修辞特点,均未借用始见于宋人文评的“博喻”之名),也是第一个将“博喻”法与“沙(莎)士比亚式的比喻”相类比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者,他的“车轮战法”之喻,及对《百步洪》第一首里写水波冲泻一段所作点评(“四句里七种形象,错综利落”),都很精到。不过,他只注意到了“博喻”手法对于“诗歌语言的形象化”的强化作用,却没有提到“博喻”手法对语势和行文速度的影响。笔者以为,“博喻”法通常是“比喻”与“排比”这两种修辞手法的结合,钱钟书所引《诗经》“小雅”里的《斯干》及《百步洪》第一首中的相关段落,都是明证。“排比”法以若干意义相关、结构语气相近的语句排列一起,有助增强语势和节奏感。“博喻”法“一连串把五花八门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思维跳跃与转换的速度本就迅捷,再以“排比”法相辅翼,更可加快行文速度。
      诗中的“博喻”法还能借助押韵、对偶,进一步加强洪迈所谓“重复联贯”之势。如《百步洪》第一首中的四句七喻: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此四句诗,“坡”、“荷”同韵,末二句对仗工整。按照阿诺德的看法,押韵和对偶的运用会减缓行文速度,并使文风曲折迟缓。但从苏东坡诗中的这个片段来看,押韵、对偶并没有减缓行文速度,而是强化了行文的“重复联贯”之势,所以更见其“迅急”。从总体来看,全诗循古风,一韵到底,气盛韵谐,亦无凝滞之感。
      钱钟书评价上引诗句说,“四句里七种形象,错综利落,衬得《诗经》和韩愈的例子都呆板滞钝了。”笔者以为,苏东坡诗中对“博喻”法的灵活运用,和他在赋作中“成功柔化僵硬的骈偶形式,使生硬的对偶调和无间”,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实上,押韵、对偶、博喻、迭问(笔者以为,屈原《天问》式的层层设问法,可称之为“迭问”法)等修辞手法均有其通则、成例可循,但运用之妙,腾挪之巧,就端看作者的笔力、才气与变通了。苏东坡笔力雄肆,才气四溢,又擅长灵活机变,所以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当其采“博喻”法摹写急浪轻舟之时,能“错综利落”,变化多端,而不显“呆板滞钝”,胜过《诗经》和韩愈成例,正可与屈原式的“迭问”相辉映;当其循押韵、对偶成规而为七绝、古风、词赋之际,又能笔势飞扬,圆转自如,韵脚、骈偶等“羁绊”,不但无阻天马行空之势,反为之平添姿采。这就是大文豪的大手笔!阿诺德所谓“迅急”,可喻其奔放雄肆,钱钟书所谓“舒缓”,可喻其优游不迫,诚可谓收放疾徐,操控有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三、自古美文如名马
      前文指出,阿诺德总结了荷马史诗的4个特点,前3点分别为“迅急”、“运思与表达的爽利”、“思想本身的爽利”;阿诺德同时认为,弥尔顿、但丁的倒装句法、蕴藉风格与荷马的直捷、畅达恰异其趣。在荷马史诗中,无论是最简单的叙事还是最深邃的抒情,均体现出直捷流畅的风格,无论是简单段落还是精心锤炼的段落,都是一样的行文朴素而迅捷。
      阿诺德的上述观点是其文学“速度”说之要义。探讨文学的“速度”,也就是探讨文字艺术的快与慢。叙事也好,抒情也好,都有快慢疾徐的讲究,何时当快,何时当慢,快慢如何协调,都需斟酌考量;如果把握不好行文的快慢,难免会在节奏或章法上出现呆板、单调、收放无序、结构紊乱等弊病。证之音乐,也有“速度”上的讲究。孙梅《四六丛话》日:“左(思)陆(机)以下,渐趋整炼,齐、梁而降,益事妍华,古赋一变而为骈赋。江(淹)鲍(照)虎步于前,金声玉润;徐(陵)、庾(信)鸿骞于后,绣错绮文,固非古音之洋洋,亦未如律体之靡靡也。”其所谓“洋洋”、“靡靡”,实以吾国之传统乐理以论赋韵。在古琴演奏中,也有“骤急”、“清徐”之别,正如西洋音乐中有急板、快板、行板、柔板之分。钱钟书在评价苏东坡赋的节奏时,径自借用了西方音乐术语“速度”(tempo)。“tempo”一词为意大利文,原意为“时问”,复数形式为“tempi”,乃常用音乐术语。音乐中的急板、快板、行板、柔板,即是速度上的区分。
      阿诺德在总结荷马史诗特点时所谓“迅急”,即是一种急板式的行文风格。综合阿诺德的观点,荷马史诗的“迅急”取决于三个要素:其一,与弥尔顿、但丁相异的的“直捷”、“流畅”;其二,“运思与表达的爽利”;其三,“思想本身的爽利”。这三个要素分别指向言说方式、思与言的关系,以至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层层深入,直抵本源。
      《伊利亚特》英译者纽曼(Francis w.Newman)在回应阿诺德批评的专书《荷马史诗翻译的理论与实践:驳马修·阿诺德》(Homeric Transla,tion:In Theory and Practice:A Reply to Matthew Arnold)中,虽然对阿诺德以“流畅”(flowing)评价荷马史诗的行文风格表面上予以肯定,但却语带揶揄地作了补充说明,并为自己的译文巧加辩护,煞是有趣。试译如下:   但我愿意礼尚往来地恭维阿诺德先生,不惜得罪其他批评家。他确实知道流畅与平滑的区别,而他们不知道。山洪奔腾而下,固然流畅,却不免汹涌恣肆;这就是荷马。法国朗格多克省运河上的“海神台阶(指入海口的多级水闸,——译者注)”是平滑的,却并不流畅:你无法连贯地逐级而下。如果将蒲伯的平滑归于此类,似乎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我常常觉得,这种责难也不算太严厉。为了押韵,蒲伯不得不频繁更换主格,因此,荷马史诗中那些被亚里斯多德称为“绵延相属”(long-linked)的段落,在蒲伯笔下就变得诘曲支离。此外,我们所用的语言(指英语,——译者注)缺乏展现流畅风格的良好结构。有一项法则不为希腊人所知,即,演说中自然分割句子的方式,必须和诗歌的音乐性划分相吻合。对一个审慎而忠实的译者来说,要在一首长诗的翻译中始终遵循这一法则,实属不易。本人在这个方面也不算很成功。但是,当批评者在评价我的译文“不够流畅”之前,请他估算一下那些确实存在缺陷的例证所占的比例,并指明它们是否出现在重要的段落。
      But in tum I will compliment Mr,Arnold at the expense of some othercritics,He does know,and they do not,the difference of flowing andsmooth,A mountain torrent is flowing,but often very rough;such is Ho-mer,The“staircases of Neptune”On the canal of Languedoc are smooth,butdo not flow:you have to descend abruptly from each level co the next,Itwould be unjust to say absolutely,that such is Pope’s smoothness;yet often,I feel,this censure would not be too severe,The rhyme forces him to so fre-quent a change of the nominative,that he becomes painfully discontinuous,where Homer is what Aristotle calls“long-linked,”At the same time,in ourlanguage,in order to impart a flowing style,good structure does not suffice,A principle is needed,unknown to the Greeks;viz,the natural divisions ofthe sentence oratorically,must coincide with the divisions of the verse musi-cally,To attain this always in a long poem,is very difficult to a translatorwho is scrupulous as to tampering with the sense,I have not always been sue-cessful in this,But before any critic passes on me the general sentences that Iam“deficient in flow”,Iet him count up the proportion Of instances in whichhe Can justly make the complaint,and mark whether they occur in elevatedpassages
      纽曼的这一段自辩性文字有以下3个要点,一是“流畅”文风与“平滑”文风的区别,二是蒲伯译文不如荷马原文“流畅”的主客观原因,三是自然分割句子的方式与诗歌的音乐性划分之间的互动性。
      纽曼认为,荷马史诗具有“山洪奔腾而下”般的“流畅”,蒲伯的译文则犹如“海神台阶”,表面“平滑”,实则障碍重重,缺乏荷马史诗的连贯文气与“汹涌恣肆”的气势。蒲伯的译文与荷马原文之所以会有这种风格上的差异,是因为蒲伯出于押韵的考虑,割裂了荷马史诗中的长句,从而令“流畅”的文风变为欠缺内在连贯性的“平滑”文风。这是蒲伯译文不如荷马原文“流畅”的主观原因。从客观的语言结构上来看,古希腊文比英文更宜于组织起连绵不断的长句,这就令荷马史诗的英译者在试图忠实再现盲诗人荷马所特有的迅急爽利的思维与表达风格时,遇到了难以逾越的语法障碍。按照阿诺德的看法,荷马不但思维清晰明快,而且还能将其同步转换为清晰明快的文学语言(“eminently plain and direct both in the evolu-fion of his thought and in the expression of it”),这固然是因为荷马拥有出色的表达天赋,另一方面也确乎和他赖以思考与言说的语言结构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与语言结构的关系,是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与人类语言学(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中的核心问题。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认为,我们所掌握的词汇不但限定了我们对经验的传达,也限定了我们对经验的认知,所以他说,“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我的世界的界限。”(“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of my world”)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dward Sapir)和沃夫(Benjamin Lee Whorf)则通过跨语言的研究发现,是语言上的差异造成了思维上的差异。萨皮尔断言,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和所经历过的,主要都来自于我们社会的语言习惯。沃夫进一步指出,我们对世界的印象是通过我们大脑来组织的,主要是通过我们大脑中的语言系统来组织的。简言之,这两位语言学家都认为语言决定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个假设称为萨皮尔一沃夫假设(Sapir-Whorf hypothesis),也称为语言决定论(linguisticdeterminism)或语言相对论(linguistic relativity)。该假设的一些证据来自颜色命名领域。世界上的各种语言在所使用的基本色的术语数上有很大的差别,例如,英语中,基本色的术语有11个(黑、白、红、黄、绿、蓝、褐、紫、粉红、橙和灰),而另一些语言,如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达尼人所说的语言中,只有两个基本色术语,简单地在黑白(或明暗)之间作出区分。因而,沃夫认为讲英语的人与达尼人对颜色的认知和思维是不同的。沃夫还认为,侯琵族(Hopi)的语言中动词没有过去时,因此侯琵族人思考和追忆往事不是件容易的事。   萨皮尔、沃夫的学术发现极具启示性,却也有其偏颇处,如动词过去时与回忆的关系。和侯琵族语一样,汉语中也没有动词的过去时形式,但丰富的时间副词与时态助词的搭配使用足以灵活地表现各种时间阶段。“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名句。句中淡淡着一“曾”字,即把读者的思绪推到了悠远的过去。
      综括而言,纽曼为自己的《伊利亚特》英译本所作的自辩虽然是对阿诺德的反驳,语气中透着揶揄与嘲讽,但对看清阿诺德文学“速度”说的内涵与实质,却不无裨益。从阿诺德对荷马史诗“迅急”文风所持的赞赏态度来看,他和百余年后的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一样,都将“迅速”看成值得推荐的文学价值。区别在于,阿诺德只是从批评荷马史诗的诸英译本未能精确传达原文风格的角度,着重肯定了荷马所特有的迅急爽利的思维与表达风格,而卡尔维诺则是以一部西方文学史为背景,把“速度”上升到了核心文学范畴的高度,并以“马”这个意象作为思维迅速的象征:
      作为速度,甚至是思维速度象征的马,贯穿着全部的文学历史,预告了我们现代技术观点的全部问题。
      卡尔维诺的灵感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豪薄伽丘的一篇短篇小说,其中的一个有趣片段生动揭示了叙事艺术与骑术的相通性:
      “奥莱塔太太,您和我骑在一匹马上要走挺长一段路呢,我给您说一个世上最好的故事吧。您愿意吗?”那太太回答道:“劳驾请您说给我听吧,真是再好不过啦。”这位骑士老爷大概说故事的本事比剑术也好不了多少,一得应允便开口讲起来,那故事的确也真好。但是,由于他时时把一个词重复三四次或者五六次,不断地从头说起,夹杂着“这句话我没有说对”,人名张冠李戴,把故事说得一团糟。而且他的语气十分平淡呆板,和情景、和人物性格也绝不合拍。奥莱塔太太听着他的话,好多次全身出汗,心直往下沉,好像似大病骤来,快要死了,最后;她实在再也受不了这种折磨,心想这位老爷已经把他自己说得糊涂不堪,便客气打趣他说:“老爷呀,您这匹马虽是小步跑,可是用劲太大,所以还是请您让我下马步行吧。”
      奥莱塔太太的外交辞令真是太妙了,她没有正面批评“骑士老爷”拙劣的叙事技巧,而是旁敲侧击、声东击西,以坐马不适为由请求下马步行,不伤和气地打断了“骑士老爷”的“世上最好的故事”;她对“小步跑”与“用劲太大”之间的戏剧性矛盾的揭示,又令读者在嘲笑“骑士老爷”之余,直观地感悟到讲故事和骑马一样,不能一味用蛮力,要根据具体情况,该用劲的时候用劲,该放手的时候放手,这样才能保持协调性和良好的节奏感,也才会给人舒展自如之感。
      王安石写过一首咏马的古风,其中有这样两句:“骅骝亦骏物,卓荦地上游。怒行追疾风,忽忽跨九州。”这两句诗分别状写名马骅骝的优游之态与怒行之疾,颇见风范。为文之道亦如名马之行,可以速则速,可以久则久,优游无碍怒行,怒行何妨优游?如果能够深谙此理并运用如神,那就进于妙道了。
      乱曰:自古美文如名马,不许伧夫乱着鞭。

    推荐访问:迅急 苏东坡 速度 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