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巧作“仿拟”,别生情趣]国内ts美巧妖主情趣调奴下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7 04:53:47 点击:

      “仿拟”,刻意模仿的意思。这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方法,亦称“活剥”。做法是选取某名篇(多为经典作品),保留它的词语、句式、韵脚等语言形式,填补新的内容,以求得形式相似而意趣迥异的表达效果。其作用是借助名篇的影响力,吸引读者对新写内容的关注,多用于讽刺性的主题。
      中学生仿拟《木兰诗》就是一例:
      拟《木兰诗》
      浦亚男
      嘀嘀复嘀嘀,亚男握手机。
      不闻按键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查考分,心中有凉意。
      先问分多少,科科不满意。
      英语无长进,化学见粗心。
      愿为改前非,从此少后悔。
      同学问成绩,老师来关心。
      亲属常提起,父母苦操心。
      旦起无所事,暮宿无精神。
      不闻爷娘怨女声,但闻独自哭泣声呜呜。
      旦起查消息,暮至发短信。
      不闻爷娘怨女声,但闻他人成功喜盈盈。
      九年苦奋斗,关山度若飞。
      朔气扑面上,寒光照书堆。
      习题千回做,只为考题对。
      又恐伤语文,坐立不能安。
      来回万步走,心绪千层绕。
      父母来相问,亚男不敢拨电话。
      迟疑问同学,忐忑比自己。
      爷娘忙慰安,娇女眼泪擦。
      父母代查询,被女拦阻下。
      拨通一号码,嘟声无空暇。
      续拨终有果,眼泪哗哗下。
      铃声又响起,同窗来电话。
      惊奇大发现,同学不如她。
      心情豁开朗,湿巾成白花。
      生活十六年,不知悲喜变化大。
      分数本扑朔,运气也迷离;
      两者傍一起,安能辨我是悲喜?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流传于北方的一首经典民歌。诗中主人公木兰是家喻户晓的一位女英雄。她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屡建战功。胜利后,不慕虚荣,回归故里。其人其事其诗传诵千古。拟诗的作者对木兰的形象是熟悉的,她选择《木兰诗》为“仿拟”对象,虽不无调侃之意,却也透露了对《木兰诗》和木兰本人的仰慕和喜爱之情。
      《木兰诗》为五言古诗,62句,偶用长句。《拟〈木兰诗〉》也是五言,62句,语气转折处,以长句对应长句,与原诗句式保持一致,还尽量保留原诗的词语,而内容则是全新的。《拟〈木兰诗〉》演绎的是一名女学生的故事。“亚男”是故事的当事人。她与“木兰”同为女性,因时代不同、环境有别而志趣迥异。一为国家,一为自身;一为大义凛然,一为倾吐怨气,两者立意高下,品位悬殊,本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当下学生为“考分”纠结,悲喜无常却是生活的真实。作者明知两者有巨大反差,却有意为之,类似“戏说”,表现了作者面对学业重压疲于应付而又无可奈何的精神叛逆。
      拟诗对原诗的模拟是十分用心的。原诗叙述“木兰”的故事,按情节起伏,可分六个部分。拟诗一一对应。原诗第一部分4句,以“机杼声”“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的“叹息”。拟诗同样以“声”引“叹”。只是引出“亚男”“叹息”的是“按键声”(“嘀嘀复嘀嘀”)。以“手机”代替“织机”,显示了时代的变化。
      第二部分,原诗写“木兰”代父从军,“木兰无长兄”“从此替爷征”。这一部分12句。拟诗写“亚男”所思所忆,乃为“夜查考分”,患得患失。原诗第三部分又12句,写“木兰”征战“黄河”“燕山”,沙场突出女性在男装掩饰下思念“爷娘”的女儿心态。拟诗同样12句。原诗中有4句长句,“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拟诗对应的是“不闻爷娘怨女声,但闻独自哭泣声呜呜……不闻爷娘怨女声,但闻他人成功喜盈盈”,一“唤”一“怨”,适应不同的情境,折射出“木兰”和“亚男”不同的心态。“独自哭泣声呜呜”和“他人成功喜盈盈”,则和盘托出“亚男”作为小女生为考分纠结悲喜无常的痛苦心情。
      第四部分原诗14句,写“木兰”身经百战,胜利荣归,辞去封赏,“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拟诗与之对应,“亚男”面对的是书山题海,也是历经“关山”,苦苦“奋斗”。“木兰”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而“亚男”是“习题千回做,只为考题对”。“木兰”辞官不就(“木兰不用尚书郎”),“亚男”“忐忑”不安(“亚男不敢拨电话”),惶然之情,溢于言表。
      第五部分又16句,原诗生动地再现木兰还家的喜悦之情,“当户理红妆”“著我旧时裳”“对镜贴花黄”,恢复女装,面对战友,感受亲情,“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故事的传奇色彩令读者惊呼奇迹,敬仰之情油然而起。拟诗以“电话”为纽带,“查询”被“拦阻”,“拨通”又无声(“嘟声无空暇”),“续拨”带来“眼泪”,“铃声又响起,同窗来电话”“同学不如她”“心情豁开朗”,忽悲忽喜,为“分”纠结,态度可怜之至,又心胸狭小之至,应试教育里的中学生神情恍惚以至于此。
      第六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4句,原诗以“雌兔”自比,以“雄兔”陪衬,“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喻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取得成功。拟诗借原诗“扑朔”“迷离”之词(分数本扑朔,运气也迷离),以同样句式书写“亚男”无所适从、悲喜无常的痛苦情怀。
      拟作和原作形式相同而内容不同,这是“仿拟”的标志。内容不同而有意义,“仿拟”才有价值。《拟〈木兰诗〉》与《木兰诗》形式相同,而意义各异。《拟〈木兰诗〉》反映应试教育对中学生的残害,也是有意义的,但与《木兰诗》的爱国主义情怀相比,高下有别,相去甚远。从习作的角度说,一名初中生能试作“仿拟”,实属不易。但对“仿拟”的内容要求不可轻视,这是需要强调指出的。
      借助各篇,运用“仿拟”的修辞方法,常见于名人名作。书载毛泽东1958年有《试仿陆放翁〈示儿〉》七绝:“人类今闲上太空,但悲不见五洲同。愚公尽扫餮(tiè,贪食。)蚊日,公祭毋忘告马(马克思)翁。”(陆游,号放翁。其《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鲁迅1925年作“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萁在釜中泣:我烬(jìn,烧剩的余物)你熟了,正好办教席。”(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当年鲁迅先生揭露女师大校长杨荫瑜等镇压学生运动所写的一首诗。鲁迅解释说,“据考据家说,这曹子建的《七步诗》是假的。但也没有什么大相干,姑且利用它来活剥一首”。“教席”是指当时杨荫瑜等在北京西安饭店宴请众人,商议开除游行学生之事。鲁迅指出,“活剥”《七步诗》是用来“替豆萁(指学生)伸冤”的(见《华盖集·咬文嚼字(三)》)。
      “仿拟”名篇,要注意保留其基本语言形式(看得出脱胎于某一名篇)。由于内容有变,“仿拟”的语言形式也允许作某种变化。例如,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在2005年一百岁时曾戏作《陋室铭》。铭曰:“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昏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志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作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对应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暗相呼应,新翻内容,老人达观心境,情趣风生,洋溢于字里行间。“仿拟”的成功全在于内容的重大和深邃。如果内容浅薄,止于玩笑,“仿拟”就会失去意义。例如,有学生戏作:“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流下三千尺,摸摸口袋没带钱。”又有人作:“穿别人的鞋,走别人的路,既让别人没鞋可穿,也让别人无路可走。”前者“活剥”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纯粹是无聊的玩笑;后者由但丁名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翻造而来,意义消极,反映的是极端利己主义思想。两者均不可取,但当引以为戒。
      “仿拟”的表现方法虽略带调侃的意味,却是积极的修辞手段。《拟〈木兰诗〉》是一次尝试。提升主题意义,充分发挥“仿拟”幽默、讽刺的表达功能,增加文字情味,这才是正道。

    推荐访问: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