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总结 > 正文

    [解说员的语言与传播效果]解说员的语言和仪态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1 04:50:19 点击: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为了传承这种优秀文化和精神,我国的博物馆,纪念馆,名人故居也是非常多的,在北京就有国家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鲁迅故居等等。而解说员作为博物馆的宣传与教育的中坚力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解说员的解说从传播学角度可以理解为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这就要求解说员不仅外形优越,更需要在解说过程中正确运用解说语言,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
      一、运用体态语
      作为解说员首先应该注意体态语,一个微笑、点头、眼神都可以在解说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
      例如在历史解说方面,一般是以时间为线索,所以有很多解说员解说刚开始就是“xxxx年xx月x日,某某出生于哪里”接下来每一句的开始都是时间。这就在听觉上容易给受众造成重复感,疲倦感。对于解说员来说,这就是一个人的背诵,一个人的传播。而受众与解说员之间就有了距离,从而使受众的接受效果大大减弱。甚至有的受众在刚开始就因为这种解说语言而排斥整场讲解。
      但如果解说员在开始就正确运用体态语,便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其实一个优秀解说员的解说应该从接待的最初,刚接触受众的时候开始。在见到受众的那一刻,首先要表示尊重,其次可以微笑、点头、以及用日常生活用语与受众交流。比如对于较普通的受众,可以再接待的途中问一问:“您是哪里的,您对哪方面感兴趣”等等。以聊天的方式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这时受众也会很放松很期待你的解说。同时这样也为接下来正式的解说做了一个很好的前期铺垫。
      二、把握观众“愿望”
      进入正式的讲解内容后,有了前一步的铺垫,相对于这一步观众就有了“听您讲的愿望”。对于这个“愿望”作为传播者的解说员一定要尝试着长时间的把握,不可在讲述途中,忽略受众感受,而只关注自己的解说内容是否说完,如果这样传播效果会大大减弱。
      例如,解说员在刚开始以时间为线索做解说,只根据展厅内容而忽视受众的话,受众的接受时间超过三分钟,接受效果就会失效,表现为受众不在听解说,而自顾自的看,甚至与周围的人交流。解说员在此刻需要做的就是立刻调整自己的解说方式与语言,将流失受众拉回来。
      那么如何调整呢?针对这个问题有四个有效方法
      1、对于年龄较小的受众,解说可以根据他们的背景等,向快要流失的受众,提一些问题。这种问题分为交流性问题和内容性问题。交流性问题就是解说员与受众进行简单的交流,这个交流所涉及的内容与解说内容关系不是很密切。但是它的作用是很大的。例如在文物解说时,如果这个时候受众正在流失,解说员可以在这个时候先提“文物”来自哪里。然后,与受众进行交流,问一问“大家来自哪里”。如果有人回答的地方与文物的来源地相同,那么你就可以与他交流这个文物的一些内容,如果受众回答的地方与“文物”来源地不同,那么你就可以通过说“那么大家可能对于接下来这件文物不太了解,这一件文物有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之类的吸引性语言来提升受众对这一“文物”的关注度。
      另一种问题就是内容性问题,这一问题对于受众并不是普遍适用的。一般来说,只有对于了解解说内容并对此感兴趣的精英知识分子适用。如果受众刚好是这样层次,解说员就可以就解说的具体内容与交流,例如讲解历史类的“解放战争”。这个时候解说员就可以在展厅这一板块的有限的内容之后挖掘深层的内容,与之交流。比如“国共双方具体的力量对比,在军队数量、战略武器、占领城市等各个方面数字比较”这些深层次的内容是很容易引起精英知识分子的兴趣的。
      2挖掘展厅内容,在长期解说中积累经验,发掘观众对于展厅内容的兴趣点,在受众即将流失的时,抛出“兴趣点”。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兴趣点”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在平时的解说中就要积累经验,要学会观察、体会、思考。一定要针对不同的受众,设置不同的兴趣点。比如受众是小学生时,所设置的“兴趣点”就不能太难太深,可以针对小学的教育程度来决定。而对于层次较高的受众群体,就不能设置大家都了解的“兴趣点”。否者“兴趣点”的作用就会失效,甚至会造成受众流失速度的加快。
      3在语言方面可是以提高声调,运用强调、反问等引起受众注意。这一点不仅在减少受众流失方面有作用,而且在整场解说中都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正确运用这些技巧可以提升语言的新鲜感,其次受众对于这样的语言在听觉上是非常舒服而且容易极大地提升受众的“就受愿望”。比如在解说“文物”时,文物的背后经常是有故事的,在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对语气、停顿、重音、内在于、情景再现等这些语言技巧要求是非常高的,正确运用将会使受众充分接受,使得传播效果达到最高。
      4眼神的交流,同第三点一样,这一点在整场解说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解说员为受众做解说时,是面对面进行解说交流,这是一种人际传播的。所以在解说中“反馈”也是传播过程的一个内容,这个“反馈”就可以表现为表情、眼神。尤其是眼神。解说员与受众进行眼神交流,能最快的了解到受众的“反馈信息”。眼神交流还有另外一个作用——“拉回流失受众”的有效方法。受众将要流失时(将要流失的受众一般在后排),解说员与其做眼神交流(这种交流是以解说内容、板块内容以及文物背景为出发点的)。用这一方式可以使受众重新燃起接受愿望。
      三、深刻体会内容 把握亮点
      解说员对于自己解说的内容,一定要深刻掌握。在每次解说中都要有亮点。所谓亮点就是最出彩最抓人的地方。这是解说员的一种能力,需要在平时解说中多多钻研、发现运用。
      发掘解说亮点的原则
      1、受众定位原则
      即根据受众的年龄、背景、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来确定具体受众的兴趣点,并在解说中设置兴趣点。在此处详细解说,与受众交流。其他的部分就要略说。一定要做到详略得当
      2、感动定位
      发掘伟大人物、历史背后、文物背后的感动层面内容,运用语言技巧生动讲述。首先要感动自己、震撼自己。才能打动受众。例如,优秀的解说员在解说“伟大人物的艰苦朴素精神” 时会说的受众泪流满面。
      还应注意的是:缺乏感动自己的能力,在年轻解说员和经验丰富的解说员中都有表现。年轻解说员因为体会不多,感动很少,解说往往会很平淡。经验丰富的解说员能够把握重点亮点以及受众,但因为长期解说,“感动”容易在解说中减弱,甚至消失。针对这种现象,解说员要时刻体会感受。将自己融入解说中,培养感动与感受,使得每一次讲解都是一场“感动”的洗礼。
      3、盲点定位
      也就是说在内容侧重方面,对于受众都了解的简单带过,对于受众不知道且感兴趣的做详细解说。这一点是建立在受众定位之上的。
      4亮点选择原则:少而精
      亮点一定要少而精,一般是3到5个。但是讲述内容要有侧重,正确权衡亮点与重点,整场讲解中,重点一定要讲到(重点和亮点一大部分是重合的)。亮点属于锦上添花。
      四、备稿
      最后要说明的就是备稿,分为狭义和广义。这与播音主持艺术中主持人播音员的备稿有异曲同工之处。狭义备稿即在讲解这一场的前一天或前十分钟针对受众做解说的重点选择,而广义备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体现解说员内涵与水平至关重要的一点。这就要求解说员应该多多涉猎。平时多注意积累相关方面知识,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解说水平,使传播效果最大化(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参考文献
      [1] 《传播学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播音主持艺术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推荐访问:解说员 效果 传播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