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风吹岭下】 风吹岭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07 04:24:54 点击:

      乐道,川南纳溪的一个千年古镇,坐落于风吹岭下,永宁河东岸。因川滇公路从永宁河西面穿过,所以岑寂美丽、山环水绕的乐道古镇并不为外人所知。   初春,我们从酒城泸州出发,经纳溪过渠坝,踏着青石板路行约两公里,来到永宁河边,对面,便是我迫不及待想一睹为快的乐道古镇。
      乘木船渡河,船工肖师傅告诉我,从前,乐道是云贵经永宁河入川的水陆大码头,泊船最多时每日可达大小船只二百多艘,商贾云集、人流如织,可谓盛极一时,如今,上、中、下码头清晰可见,由于公路运输快捷便利,永宁河河运从此衰落,多年来,这些码头已然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只有这一两条渡船还在叙说着乐道码头曾经的历史和辉煌。
      乐道古镇并不大,但是它的美丽、古老、传说、纯朴、热情……,却让我们留恋、铭记。
      在古镇徘徊、走访,磨得光滑的青石板古街,引人平端生发感慨,街两旁的吊脚楼和木屋,又给我们无数猜测,镇中的禹王宫、戏楼、茶社、酒馆,让我们想起了古镇人从前的憧憬和悲欢,而古镇场上头尾两棵黄桷树,冠盖如林,粗如巨柱,繁茂的叶儿在微风中翻动,仿佛在诉说着古镇千百年来的故事和传说。
      是的,有关古镇的故事和传说有许许多多,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状元桥和抗战小学的故事。
      状元桥不仅与清代状元骆成骧有关,就连乐道这个地名也与骆成骧紧密相连。
      据有关资料和当地老人讲,光绪二十六年(1990),骆成骧领命前往贵州秋闱乡试主考,那时从京城入黔,入四川沿长江乘船经泸州至纳溪走永宁河一靠兴隆场(现在的乐道),再弃舟上岸,转走陆路古驿,既近又安全。骆成骧一行正是沿着这条线路行走,那天,骆成骧一千人马刚下榻古镇,忽闻飞马传报,母亲病故。骆闻之,痛不欲生。忠孝仁义、国事家事、是非分明、善恶有别,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士大夫的人生信条。骆成骧也不例外。这位有中国“穷状元”之称的骆成骧,一生清廉,对国家和民族多有贡献,然至死贫得不能入棺安葬,这是后话。为了不耽误乡试考期,为朝廷和国家选拔好人才,骆成骧只好在古道上祭母吊孝。当地县令、百姓被骆状元爱国爱母的“忠孝”之心所感,一同设香案,遥祭母亲在天之灵。
      祭典中轰鸣的铁炮把古镇旁的龙石桥桥身震裂,在悲哭中,苍天也为之恸容。倾盆大雨,下个不断。直到祭典完毕,雨过天晴,骆成骧谢过众乡亲,才匆匆离去,奔赴贵州。
      古镇人为感念骆成骧的忠诚仁厚和孝顺之心,把古龙桥修复后更名为状元桥,把兴隆场改为骆道场,久而久之就叫乐道场了。
      如果说状元桥的故事彰显了古镇人敦厚善良、重情重义的个性的话,那么有关“抗战小学”的传说,则宣扬了古镇人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那种爱国爱家的大无畏精神。
      在镇尾不足百米的地方,状元溪旁,风吹岭下,便是名震川南的第一所山乡“抗战小学”。赤红色的大门,白墙青瓦木轩窗,宽敞明亮的教室,同时可容十二个班教学,宽阔的操场前方,两米高的讲台上立下四根石柱,每根柱子上分别刻有“打倒日本鬼子”、“建国必成,教育英才”、 “还我河山”、 “收复旧河山”等字样,这些石刻,历经半个多世纪,仍清晰可辨,引发我们无限遐想。
      这所抗战小学,创建于一九四O年,由当时乐道乡乡长曾子平先生倡建。曾子平,泸州师范学堂恽代英先生的学生,其思想深受恽代英的影响,有爱国抱负和理想。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华北平原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并扬言灭我中华。为激发人民抗日救亡的精神,培育后代抗日救国的思想,曾子平先生“为乡人所利,动建学之愿,筹集国币六十万”,从一九三八年开始,在乐道场之上“凿山为基,下带溪流,上枕山麓”,历时两年建成。学校建成后,曾子平先生曾亲自撰写校训:
      学文习武
      报效祖国
      抗日到底
      光复山河
      节假日,曾子平先生随同学生一道,渡河来到修建中的川滇公路,为筑路军民送水递茶,有时也进行慰问演出。从此,寂静的深山沸腾了,琅琅的书声响彻乡野,抗战的歌声经久不息。一批又一批学生,毕业后走向了抗日的前方。今天,当我们来到保存完好的学校旧址,看到这些石刻和校训,听到老人们的讲述,我不禁故乡的先辈和人民。
      美丽的山水不仅孕育了识大体顾大局的人民,也培养了他们的热情大方。在古镇就餐时,他们端出了古镇最具特色的菜品让我们品尝:抗战折耳根、乐道古肉、乐道古鱼、乐道脆皮鸡、乐道土鸡汤、乐道清水豆花、乐道哑巴香香肠……,并拿出乐道养生酒助兴。同行的作家们都说菜品是绝对的绿色食品,酒更是美酒,如果有一天这里成了旅游景点,这些菜品定能名扬天下。饭后,老板拿出文房四宝,向作家们求字,词赋家何开四先生略一思索,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水乐道”的一幅墨宝一挥而就,老板和众人齐声叫好。
      我们匆匆而来,即将匆匆而去,风吹岭下,迷人而美丽的古镇依旧,她的传说,她的故事,已烙上我们深深的记忆,一生一世,难以忘却。

    推荐访问: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