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敦品厚学,承前出新 厚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2-06 04:23:29 点击:

      赵逢明,1934年出生于河南安阳。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著名书法家、教育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曾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理事。出版有《王羲之行书习字帖》《书法创作指南》《赵逢明诗词联集》《听琴耕砚》等多部著作与作品集。

      赵逢明先生在他勤于书艺创作的同时,亲执教鞭数十年,培养了大批的书法人才。在长期的书法教学实践中,先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他把这些经验和主张融入自己的诗词楹联的创作当中,并把这些经验直接贯穿于他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梳理起来,赵逢明先生书法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取法,居高声远。先生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坚持从古人入手的教学思路,坚决反对那种为成绩而成绩的急功近利教学,倡导夯实基础,走好每一步。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曾说“作书勿学时人,尤勿看所学之人执笔挥洒。盖心既好之,眼复观之,于是自己一生,只能作次一名家之拾遗者。”取法时人,一直为书法教育者所不齿。孔子在教育学生时就明确提出了“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只有取法高了,才有可能达到艺术的顶峰。赵逢明先生一直秉承这样的教育理念,这在他的诗词楹联中早有体现:“临遍王李擒龙象,博览晋唐变古今”,“书法何须追怪异,源头学到当识时”(《七绝•次韵即和顺义贤契》),向古人学习方为正途。近些年中国书坛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对于他们的成功,先生给了很高评价。他认为,这些人可以学,但向他们学什么?应该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而不是学他们的面貌。他们的成功,不是靠学现代人,而是向古代经典汲取营养,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先生的学生当中大多数都是由唐入晋,进而博采诸家。
      二、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对自己书法艺术风格的定位,赵逢明先生更主张要“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形神兼备就是不仅追求字形的外在美,还应注重线条质量和整体气息的美感和韵味。每当先生看到一些以怪异、扭曲、哗众为能事的作品时,总是直言批评,立以为戒。“方圆肥瘦各有姿,也有源流也适时。偏有写字如画画,画图何不找画师?”“笔下无力墨如烟,乱麻朽绳绕一团。须知广厦平地起,无基楼阁似垒卵”(《观书法展有感打油三首》之一、之三)“书法全凭笔下瞧,岂看双手与双脚。若赏舌端能写字,请君驱车到吴桥”(《论书法打油一首》)。如何才能做到形神兼备、雅俗共赏?赵先生提出了“传统本是源头水,书中有我称上乘。书法有神亦有形,神形兼备墨腾龙”(《学书歌》)。在教学过程中,赵逢明先生一直强调临帖要临得像,只有精确模拟古人的点画结构,才能充分理解和领会古人笔下的风神。在临摹的同时,先生还强调赏读,以反复的感知体会法帖中的气韵、境界、格调,从而提高对古帖的把握能力。
      三、木秀于林,百花齐放。在中国历来有“文人相轻”之说。其实归结起来,正是由于书法审美标准的多样性才造成了在书法赏评过程中标准的不统一。在书法创作中这种不统一表现为喜好的不同、追求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这种不统一往往成为老师一家面貌向学生的延续:老师主张什么样的风格,学生一般都会朝那个方向发展。这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个性需求也限制了书法的发展。在赵逢明先生看来,书法的审美具有多样性,书法学习也就应该鼓励百花齐放的风格取向。在其几次师生展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弟子书法追求的多元化,这是对先生教学理念最好的诠释。对于那些已经固定了面貌或追求的学生,赵先生则侧重对其施以理念性的引导,帮其明确完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道闻先后愧为师,委婉雄强各任之” (《七绝•次韵即和顺义贤契》),在鼓励学生们风格多元化的同时,先生还强调,要有自己独到之处,不仅仅是与别人风格不同,还应该把这种不同强化为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的获得依靠长时间对经典作品的研习、思考和总结。“王虞褚欧功夫深,颜素苏黄笔墨新。更叹经卷书法好,前朝埋没多少人”(《古风•阅唐人写经》)。
      四、诗书并重,学以养书。中国书法不仅仅是把汉字较好地写出来这样简单,它更多地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化的精华,表现的是作为书家全方面的修养。一位真正的书法家,他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学、美学、历史等等多方面的素养,才能够更好的丰富自己笔下的艺术语言,提高自身的艺术品位。 “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在其他的姊妹艺术中也早有论述。赵先生在书法教学中十分重视学生字外功的训练。一起出游常常是师生对句,指景为题。不能对者自是羞愧,暗下决心读书炼句。在他的学生当中许多都是诗文皆佳,这在历次师生展的文辞内容上早有体现。在赵逢明先生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楹联作品。参加书法展览,他总尽可能书写自己的诗文作品,在他看来“如若下笔必唐宋,书家何言达性情”(《学书歌》)。赵先生曾撰过一幅对联: 雅兴飞来文墨好,真情露处赋新诗。他自己是这样做的,对学生也是这样要求的。在书法教学中,他一直将这种学术主张贯穿始终。此外,先生还是二胡的演奏高手,年轻时曾有“首席”之誉,他的二胡弟子许多早就是文工领域的翘楚。
      (责编:刘贤)

    推荐访问:出新 敦品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