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清明上河图》:宋朝河山的画里春秋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8-24 13:25:05 点击:

      张择端,字正道,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宋徽宗年间供职于翰林图画院,专攻界画宫室,尤其擅长描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是北宋末年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其作品大多失传,存世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东京梦华录》《圣畿赋》《汴都赋》等著作的最佳图解,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不仅继承了北宋前期历史风俗画的优良传统,还精进了久已失传的中国古代风俗画。
      盛景重现
      《清明上河图》本是进献给宋徽宗的贡品,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主要描绘了北宋都城市民的生活状况和汴河上店铺林立的热闹场面以及运载东南粮米财货的漕船通过汴河桥涵的繁忙景象。作品气势恢宏,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共绘有587个不同身份的人物、13种动物、9种植物、56只牲畜、20余辆车轿、20余艘船只,细致生动地再现了十二世纪北宋都城汴京的城市风貌。
      画家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所绘城廓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往还之先后,皆曲尽其仪态而难以数记,全画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且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出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独特的审美视角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使其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皆被奉为经典之作。
      “清明”之争
      《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是指清明节吗?目前,有关专家学者对此考证尚存在三种观点:
      清明节之意
      文物鉴定专家郑振铎、书画鉴定专家徐邦达等认为,画面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取名为《清明上河图》,其含义就是清明节去河边。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禁火食寒食,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人们便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暖身。《清明上河图》就是人们上河边、扫墓归来后的狂欢景象。
      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幅画不但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还有宋徽宗的题诗,诗中有“水在上河春”一句,也说明这幅画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
      清明坊之意
      对春景之说首先提出怀疑的是开封教师孔宪易,他在1981年的《美术》杂志上发表《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疑》一文,共列举了8项理由,认定《清明上河图》所绘的是秋景。
      其一,画卷右首有驮负10篓木炭的驴子,而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每年农历十月,汴京始“进暖炉炭,帏前皆置酒作暖会”,孟元老和张择端生活在同一时代,《东京梦华录》是研究北宋汴京风土民俗的重要资料,所述史事应当可信。
      其二,画面上有一农家短篱内长满了茄子一类的作物,更为有趣的是几名孩童赤身嬉戏追逐,这些都不可能是在清明时节出现的。
      其三,画面上的人物拿扇者有十多人,有扇风状,有遮阳状,而初春用扇极为少见。
      其四,草帽、竹笠在画面上多次出现。草帽、竹笠是防暑避雨用具,画中没有下雨,肯定是防暑之用,而根据当时汴京的气候,清明节似无此必要。
      其五,画中多处酒肆的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东京梦华录》中佐证:“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
      其六,面中有一处招牌上写着“口暑饮子”的茶水摊,如果“口暑饮子”中的“暑”字不错的话,足以说明它的季节。
      其七,河岸及桥上有好几处小贩的桌上都摆着切开的西瓜,而汴京的早春乍暖还寒,不可能有西瓜一类的鲜果。
      其八,画面上有乘轿、骑马者带着仆人从土坟向城中行进,细细分析,这些人虽有上坟扫墓的可能,倒不如说是秋猎而归更为恰当,而从画面的种种迹象来看,说是秋季更符合实际。
      据此,孔宪易认为《清明上河图》的“清明”是指清明坊,汴京城划分为一百三十六坊,外城东郊区又划分为三坊,其中第一坊就是清明坊。
      清明盛世之意
      持“清明盛世”观点的著名鉴定专家史树青说:“清明并非指清明节这一天,而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清明即政治清明。”
      北宋时期“偃武修文”,经济趋于繁荣,《清明上河图》中展现出的繁盛景象正鲜明地体现出“偃武修文”的时代特色。
      此外,长期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上河”二字的含义也有诸多解释,主要有几种观点:其一是认为“上河”指“河的上游”;其二是认为“上河”是“逆水行舟”之意;其三是认为“上河”即“上坟之意”;其四是认为“上河”即“赶集上街”之意。这些疑问至今没有定论,仍有待继续探索。
      繁华背后
      《清明上河图》虽然场面热闹,但近年来有专家表示其所表现的并非繁荣市景,而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画家张择端表面描绘盛景,实则曲谏忧国,在画中埋下了很多不为人知的玄机。
      惊马
      卷首,一群頗有声势的队伍踏青而来,后有马夫殿后,夫人坐在轿中,轿顶插满花草,官人坐于马上,中间是担着东西的轿夫,轿子后面的第一个仆人的身上背着打猎收获的两只野鸡,旁边墙上还趴着两个小孩在观望。不知是何缘故,路上一匹马受惊狂奔(前半身因残破而缺失),三个马夫赶忙在后追赶,周围的人顿时慌乱起来,老人急忙招呼在路边玩耍的小孩回家,另一持杖老人慌忙闪躲,酒馆旁的黑驴被惊马吓得乱跳,店内的食客闻声张望,这是张择端在画中描绘的第一处险象伏笔。
      望火楼
      望火楼建于高处,是当时观察火情的阁楼。汴京城中每一坊都有望火亭,楼上需有人轮流值班眺望,楼下还有屯兵驻扎,一旦发现火情,便可及时组织灭火。然而,画卷中唯一的一处望火楼却形同虚设,楼内是歇脚的长凳,楼下开满了酒馆,这表明北宋末年的消防系统已失去应有的功能。

    推荐访问:河山 宋朝 春秋 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