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为什么说教育思想具有评价功能 [由贺麟教育思想说起]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7 04:41:57 点击:

      贺麟是哲学家,与梁漱溟、冯友兰、牟宗三、张君劢等人,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之“新学”的代表人物。新儒家之新,在于他们的开放意识,都能从中西方文化比较中重新认识儒家文化,甚至认为必须吸收人类先进文明的新鲜血液,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有生命力。新儒家不是僵化地力挺儒家文化,而是在立足于现实与放眼世界中,彰显那些在他们看来仍有现代价值的东西。新儒家们大都接受过西方文化的洗礼,都实事求是地承认西方文化中那些领先于中国的优秀方面。于是,吸收西方文化的先进东西与梳理后的中国传统文化融通,从而“更化”出新的儒家文化,成为他们终生努力奋斗的目标。这样的治学精神,很能衬托出今日提倡“国学”的那些专家教授的偏狭:盲目地拿中国古代文化与全球化中的人类现代文明抗衡,且不知天高地厚地喊着“未来的世界,必是儒家文化的独领风骚”——这现象很容易使人想起,晚清国门被炮火轰开时,朝廷里那些夜郎自大者的吵吵嚷嚷。事过一百多年了,仍有人重蹈清末徐桐之流的覆辙,不过是新世纪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上,多了几个复古派罢了。新儒家较之当前那些鼓噪“六艺”(易、诗、书、礼、乐、春秋)进中小学教材的所谓“国学”家们,心胸要宽广得多,思想也开放得多。例如教育,新儒家无一例外地都接受了从西方借鉴来的新式教育,他们对发展中国现代教育都有自己的贡献,且不无新的建树。像贺麟就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很有学术个性的教育家。
      贺麟学贯中西,对介绍西方文化做出过重要贡献,这样的文化修养和学术经历,使贺麟的教育思想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又不乏人类现代文明的教育理念。贺麟认为“教育是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完整的、健全的人”。他是新儒家,能有这样的观念变化,实在让人敬佩。贺麟谈教育的文章大都写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虽然近七十年过去了,今天读了仍感到受益匪浅,特别是在教育创新的声音此起彼伏的时下里,重新解读贺麟的教育思想会产生迷途知返、重整旗鼓的震撼,进而感到那一代人在中西方文化交汇中,完善起来的中国现代教育传统是那代教育家智慧的结晶,里边蕴含的教育思想有着永久的价值。由于历史时代不同,教育宗旨和教学理念的表现方式可能有别,但就其本质的方面却是一脉相承的,否则文化断裂与社会退化在所难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教育必须续上中国现代教育传统的香火,当代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应是中国现代教育传统的发扬光大。
      以贺麟为代表的那代教育家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上有着许多融合中西方文化后的真知灼见。他们提倡并身体力行的“培养完整的、健全的人”的思想,不是教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他们的全部教学中的一种价值观实践,一种理念追求。贺麟认为,学校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主要在于“学”,如何做人是在天长日久的“学”中养成的。“学”的含义是丰富的,最主要的方面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书,这是“学”的第一要务:在读书中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优化学生的道德品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儒化学生的气质形象,开阔学生的胸怀与眼界,树立学生的远大理想。受贺麟先生思想启发,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学”中,笔者当年从教时,录下了几则指导学生读书的笔记:
      读韩愈的《祭十二郎文》,知人世间有这样感人肺腑的亲情,亲情是人情的起点,一个缺了亲情的人,断不会有人情,世上的冷漠无情,源于亲情的寡淡。读李密的《陈情表》,知孝道是人世间最基本的道德,一个人若无孝道,则枉为人也,离禽兽不远矣。两篇文章中关于亲情与孝道的叙述,情真意切,字字是血,句句是泪,无一语不感人肺腑,读后不能不潸然泪下,肝肠寸断,不能不“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成为终生效法的楷模。
      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这是何等的气派!作者的豪情壮志尽显高山流水间。唯其这样的壮怀,则愈显文中忧世无奈的悲怆。“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真是天象兆人间啊!阴风霪雨又怎能载尽作者感时忧世的情怀和愁绪呢·“薄暮冥冥,虎啸猿啼……忧谗畏讥,满目萧然”——一个胸怀天下、志存高远的地方官员,遭贬中面对如此黑暗的世界,除了“感极而悲者矣”,还能有什么作为呢·无奈中,只有难抑的悲愤和无尽的怆然涌于笔端。正因为有了前边的铺陈,文章结尾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便愈发光彩照人起来,作者的形象也因此顶天立地了。
      有人说,中国文人善于借高山长河抒怀寄情,多有雄文大作,例如这篇《岳阳楼记》。然而往深处想去,总觉得:莽莽崇山的雄伟,茫茫大漠的苍凉,滚滚长江的浩荡,郁郁林海的深邃……难道不是神奇多姿的大自然怡养了文人的精神境界和审美情操·所以,谁说不是洞庭湖畔的壮观气象,使作者的境界与情操得到升华呢·《岳阳楼记》堪称千古名篇。写出这样文章的作者,让人想到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那种义薄云天的壮怀,那种情系万民的忧乐,感动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读王勃的《滕王阁序》,朗朗上口中不忍释卷。那华美的辞藻在和谐的声调中将描写、议论、抒情溶为一炉的精采,让人过目难忘,熟读成诵。一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巧夺天工的神来之笔,让人惊异中眼界大开,拍手中豪情波涌,能不全身心地去拥抱无限壮美的大自然·历代文人往往看重文中的“老当益壮,穷且益坚”的情操,“空怀报国之心”与“无法请缨”中的“不坠青云之志”,及“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哀叹,却忽视了作者出于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的真情——唯大自然陶冶出的那种博大而又深沉的爱,才孕育了《滕王阁序》永不消褪的流光溢彩。今人常常悲叹爱的匮乏,进而侈谈爱的培养,却都流于空泛不见成效。其实爱心的培养,都是从爱一草一木开始,到爱山山水水,到爱整个大自然,最终落实到爱大自然的一员——人类身上,从而养育出一棵博爱的心,于是,人的视野、境界、情操,在其博爱中变得宽广崇高起来。《滕王阁序》中琳琅满目的文辞、恣肆汪洋的文采、一气呵成的灵感、下笔如有神的才情,无不源于作者爱心的勃发。唯有热爱自然,心系自然,崇尚自然,人的心胸才装下了那个”无限遥深的宇宙”,才有了接近释迦、基督的大爱,自身的境界便愈发崇高起来。   读李清照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使人陷于深深的思索中:项羽为什么不过江·江东沃野千里,卷土重来仍可期啊!然而怅叹“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的项羽,终于没有过江,以死谢罪江东父老乡亲,以死完成了一个知耻者的英雄形象。“不肯过江东”,铸就了项羽千百年来岿然屹立的形象,引一代又一代墨客骚人无尽的咏叹。知耻不仅是先秦贵族精神的品质,也是永恒的做人底线,人一旦不知耻了,什么事干不出来·不知耻是所有社会问题之一。
      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会感到作者艾青不愧是“吹卢笛的诗人”。芦笛声声,散发着农耕文明落日前东亚农夫那年复一年疲惫的喘息;芦笛阵阵,弥漫着劳作在“辛苦而贫困的旷野”上的农民那无望的忧伤、无尽的悲情。艾青“爱这土地”,不仅仅暗含着其土生土长的“恋母情结”,更重要的是,他在中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异中,看到了中国农民太多的苦难、太多的不幸。人是应该有理想的,然而理想只能像艾青这样立在生长于斯的土地上,而不是脱离现实的空想,就像中国先哲所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托尔斯泰的《复活》,对人性,对人生,多了一份认识,多了一点思索,更多了一种反省。人都可能犯错误,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这是全人类的共识。在基督教文化世界里普遍认为,人来到世上原本就是为了赎罪的。《复活》拥有永恒的普世价值,全书蕴含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可或缺的品质——忏悔,是避免重返“历史的错误”的不二法门,也是人犯错误后的唯一出路,是重新扬起生命之帆的希望所在。有人说,“一个不善于拷问昨天的民族,是没有明天的”。这话很有道理,然而拷问不是问罪他人,而是个人乃至全民族的忏悔。于是觉得,教育不应该把心思都用在让学生去做什么,而是让学生明白不应该做什么外,自由地去做什么,一旦做错了,不仅仅是批评,更重要的是引导其对错误的反省,由其反省深入到灵魂的忏悔,人只有忏悔后,灵魂才能得到净化,精神才能得到重生,身心才能健康成长,人才能真正成熟起来。
      读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摆在了面前: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存在,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另一种流行的翻译:“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应该考虑的问题。”当追求“凡人幸福生活”的文艺复兴,在纵欲主义的不断泛滥中历经三百年的时间,发展到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时,人类对自身的解放产生了怀疑,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迷惘。面对欲望的烈火燃尽后苍白的现实,人类开始自问:难道欲望的无限满足就是人类从上帝那里索回“人的尊严”之所在·正是在这个“需要巨人的时代”里,莎士比亚横空出世,他以“哈姆莱特命题”总结了人类的精神困境,这一命题导出的“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唤醒了人类重新思考人的尊严及人的生存意义。
      如何做人——不能不读书,在贺麟那代人中已成教育共识。贺麟甚至认为,“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然而今日的教育界,“教书匠不读书”已非个别现象,学生怎么可能读书呢·教师不读书,那面目肯定“可憎”起来,师生关系又怎能不冷漠紧张呢·何况教师不读书,讲课只能照本宣科。难怪学生纷纷抱怨:这样的课还用教师讲·不如我们自己看看书好了。于是,教师的不受尊重,学生的普遍厌学也就不足为奇了。贺麟那代教师,有着这样的共识:教师由于自身的原因不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应该看作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有辱神圣的教育事业。但当代教育界这种观念已经很淡薄了。其实教学生如何做人,不仅仅在指导学生读书中,教师的品质形象方面发挥的“言传身教”也是非常重要的。
      贺麟再三强调,教育工作者应该看重自身的“师范”意义,这是“为人师”必有的自尊与自重。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的垂范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学生的影响深刻而又久远”。所以,教学生学习如何做人,除了指导学生读书,那个时代教师都十分注意自己的人格魅力、气质形象和学问修养对学生产生的直接影响。这里边没有什么大道理,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常识;不管是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还是普普通通的中小学教员,都能终生恪守这个人人皆知的常识立场,都能从自我做起,严以律己,都能“教一辈子,学一辈子”,都能自觉而又积极地实践“道高为师,身正为范”,他们十分清楚:人从少儿始都有模仿的天性,青少年都有崇拜偶像的特点,而教师最容易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在培养如何做人上,偶像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胜过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所以,那代教师十分看重偶像的意义和作用,十分注意自己的形象。教师能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是他们教学工作中深感骄傲和自豪的事。那个时代的学生走入社会后,每当取得功名成就时,都会想到当年培养过自己的老师,师生之情溢于言表,且终生不废,这与时下的师生感情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
      贺麟认为学校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不可能一劳永逸,“学”中做人是终生的事,所以学校在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上,不能搞急功近利,不能搞短期行为,不能搞大干快上,不能希冀立竿见影,不能奢望短短几年学校教育,就能使学生品质良好地定终身。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指导思想,必须立足于人的一生。它决定了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及教材选用,这些都应当以学生的终生受益为前提。贺麟的这一思想有着普遍的的价值和永久的意义,对急功近利的当代教育既正本清源,又指点迷津。
      既然学校教育不是一劳永逸的事,那么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读书,便应该从长计议了。换言之,读书应该着眼于人生观、价值观、审美情操、博爱精神、人间情怀、悲悯意识等元素构成的精神家园的营造上,所以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然前提是教师必须读书,必须对“书”备课,这样就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新的学问修养要求,所谓“教一辈子,学一辈子”。

    推荐访问:说起 思想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