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信仰的力量(外二题)] 人为什么要有信仰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6 04:44:19 点击:

      到巴塞罗那,不看圣家族教堂,可视作遗憾。教堂还在施工,可开工时间却是在1882年,至今有130年,据说竣工还遥遥无期。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好几座高耸入云的脚手架,捆绑似地矗立着,近观,需要用尽气力地仰脖,才能勉强看到顶端。
      130个春秋,世事沧桑,万物轮回,一个国家要经历多少变化?最长寿命的建设者,也难以维系如此漫长的岁月。是什么力量在支撑这一浩瀚工程,坚持百余年,并且还在建设?他们为什么如此执着,而没有改变?
      我们到达圣家族教堂时,是午后,阳光炙烤,教堂周围均围着常见的建筑挡板,门口在排队买票,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前来欲看究竟。教堂采取边建边使用的办法,礼拜堂早已开放。门口有座用玻璃罩着,里面摆放着教堂的模型,底下深颜色部分,是当年建筑师安东尼·高迪在世时完成的,上面浅颜色的几座尖塔正在建,周围很多人在细细地观看品评。
      最初,教堂开建时,经费源自于教徒们的积蓄,政府并未投入一分钱,但钱只够打个地基,底下的柱子还没露出地面,费用便花光,只好靠社会捐款来维系。其间,因经费和战争等原因,开开停停,时断时续,就这么度过130年,到今天还在建设。
      而教堂的设计者、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早已于1926年因车祸去世。为了向大师致敬,有人提议,加紧施工,到2026年,高迪去世100周年之际,让教堂完工,以此纪念这位设计大师。然而,建议却遭到多数人的反对,工程还是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要按部就班地建下去,何时竣工,谁也说不上。
      教堂开工的第二年,31岁的高迪,接手设计工作。这位天才的设计师突破基督教千年不变的建筑风格,将前任设计的新哥特式风格,改为融合伊斯兰建筑、现代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风格,采用螺旋形的基墩、双曲面的侧墙和拱顶双曲抛物面的屋顶,他将教堂视作一个森林,吸收自然界数百种树木、植物的形状原理,大胆地设计。高迪认为僵硬的直线,不符合自然规律,他设计的立柱,多呈斜置,像树木一样,上面有枝杈作支撑。耶稣、门徒的雕像,依附于教堂的外立面上,更加彰显宗教艺术的张力。等到全部工程完成后,四座象征福音使者的尖塔,簇拥着耶稣的更高尖塔,最度可达170米。
      高迪所吸收的自然元素,在教堂的侧面展示厅中尽可观看,通过模型和自然界花草树木图片的对比,我们可以找到来自于大自然的原始出处,看后定会让你大吃一惊。平时被我们忽略的大自然中的很多元素,高迪注意到了,并广泛吸纳。树木的枝杈、植物的多彩外形、动物的特殊结构,都有实物和建筑的对比照片。看到这些,仿佛作为宗教圣地的教堂,也离我们并不遥远。
      教堂的底层,还开办有建筑博物馆,展出大量的设计图纸、模型和早年施工时的照片。也正是在这些珍贵的资料中,我们才欣赏到建筑师高迪的部分影像。
      在高迪74年的人生中,这位建筑学系毕业的高材生,在西班牙设计过很多有名的建筑,像后来我们参观的奎尔公园也是出自他手。在接手圣家族教堂建设任务后,他将自己一生最后43年的聪明才智,全部运用到教堂的设计和施工中,直到1926年因车祸去世。为了完成心中崇高的目标,高迪把建筑设计视作自己的情人,投入了全部的精力,而他自己却终生未娶。
      西班牙人的浪漫情怀,像热血一样,渗透到每一分子的骨血里,奔涌流淌,高迪也不例外。圣家族教堂,被许多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教堂。在他去世后的80多年里,教堂还按他设计的样式在施工,几年前,连同高迪设计的其他几处建筑一道,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西方最美的建筑,最复杂的建筑当属教堂,西方人把对神的敬畏,融入了建筑之中,不惜成本、不惜时间、不惜代价地进行建设。梵蒂冈的圣保罗大教堂,气势恢宏,美轮美奂,融入了米开朗基罗等一批建筑大师的心智。德国的科隆大教堂的建设更是让人匪夷所思,一建就是600多年,在如此长的时间里,每一个建设者心里都清楚,无论怎么活,也无法看到教堂竣工的那一天,但他们还是要坚持把接力棒,传给下一个继任者,一代接着一代,直到竣工的时刻。
      我以为,在建筑学领域,除结构原理和风格样式外,还应有个超然于一切技术原理之上的理念,那便是建设者“为何而建”的命题。建设者,若是为钱而建,那只能算作是一个建筑物;若是为心目中圣洁之所而建,那才是一处永恒的精神世界。
      再回过头来看神州大地,遍地开花的火热施工现场,时不时地可以看到:“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大干100天,拿下硬骨头”、“三年任务两年完”等等标语横幅。重点工程、攻坚工程、献礼工程、形象工程,名目繁多,比比皆是。无论什么项目,口号宣言总会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很多项目加班加点,提前竣工,为的是要在某个时间节点去献礼。与此同时,也不断有媒体报道,一些重大工程,尚未落成剪彩,便出现坍塌、倾倒、下沉、开裂等质量问题。
      “百年大计”有谁会去订兑那些承诺呢?
      记得多年前,曾和同事一道去赤峰采访,当地的一位林业干部,用浓重的口音向我们介绍道:“我们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干!”班子换届了,领导人更替了,走了一茬又来一茬,可当初制定的宏伟蓝图却始终没变,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植树几十年,最终把一个风沙肆虐的沙地,绿化成为全国领先地区,国家林业部最后发出号召:东学赤峰,西学榆林。
      如此简单的道理,在相对偏僻的赤峰听到,并被他们坚持下来,实在是难得。不知这一理念,他们能否坚持百年呢?
      标语中的百年大计和圣家族教堂的百年工程,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不能等同静观。圣家族教堂的建设,政府不投入钱,也没有行政干预,却坚持了这么久。工程质量估计也应该没什么问题,否则,一个“半拉子”工程,何以能坚持百多年呢?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表面上接手的是工程,背后却怀揣着一种精神和信仰的力量,他们不要政绩、不要名声、不要回报,唯一得到的是心理上的满足和精神上的安慰。所以说,一个群体性持久的力量聚合,是需要信仰做支撑的。
      弥撒声和赞歌声,时不时地透过教堂高高的五彩玻璃窗,飘向屋顶,飘向正在生长着的尖塔,直至云端。圣家族教堂到底什么时候竣工,谁也说不准,但他们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泸沽湖畔的“风景”
      到丽江,很多人要安排去趟泸沽湖。从那里到泸沽湖,要经过宁蒗县,这是整个路程中必经的一个县。到泸沽湖几乎全是盘山路,车程要七个半小时。我们到达时,已是晚上九点半钟,除外面汽车灯光能照到的地方,其他什么也看不见。漆黑的夜,让人无法望见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沟壑,有种朦胧感。
      酒店是湖边洛水村开发兴建的,名为“女儿国大酒店”,还未见到泸沽湖的真面目,我们似乎就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到如今还不被大多数人所知的泸沽湖,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她的美尚处在未经打扮的原始美态中,其最吸引人的有两点:一是秀美的湖光山色,其他地方难以领略到;二是闻名遐迩的摩梭人“走婚”习俗。
      泸沽湖为高原断层陷落而形成,有点类似吉林长白山或新疆天山的天池,是一处高原上的湖泊,面积有5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5米,无污染,湖水清澈,最大能见度达12米。因形似马蹄,状如葫芦,因而得名。湖泊四周山峦叠翠,云雾缭绕,碧绿透明,波光粼粼,大概西王母的瑶池也不过如此吧。
      乘坐当地特有的猪槽船,划行湖面,感觉不只是在欣赏风光,还有一种陶冶性情的意蕴。猪槽船并非独木舟,比独木舟略宽,是用多条木板拼成,形似猪槽。红嘴鸥追赶着猪槽船,争抢游人抛洒的面包渣,其接食的准确度着实让人称叹。伴随着“哗哗”的桨声,猪槽船犁破湖面,留下长长的“人”字纹。
      划船的摩梭女看上去有五十来岁,粉头巾遮盖了大半个脸,面庞黝黑,普通话讲得很好,也愿意和游人交谈。她一边划船,一边用摩梭语给我们唱情歌。声音尖细,富有节奏,这大概就算原生态吧。远处的天空飘着云朵,蓝天纯净,水波微漾,我们边喂红嘴鸥,边聆听摩梭女美妙的歌喉,确有心旷神怡之感。一会,湖心岛就在眼前了。湖中有五个岛,我们要去的里无比岛是第二大岛。
      里无比岛上有座神庙,摩梭人每逢旧历六月四日前后,要坐猪槽船到岛上诵经。文革期间神庙被毁,现又在原址建起经堂,庙里有四个和尚,均为摩梭人。
      泸沽湖名声远扬,还不只是她的湖光山色,还有另一道风景。泸沽湖畔是人类母系氏族的最后遗存,那里的摩梭人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阿夏婚”,也叫“走婚”。这些过去在历史教科书上才能看到的社会婚姻形态,在滇西北高原上活生生地存在着,延续着。
      所谓“走婚”是指以爱为基础,男女相悦,男子暮来晨往,在女方处过夜,所生女子归女方抚养,生父和子女不在一起生活,男子和女方在生产、生活和财产上没有必然的联系。在摩梭人家庭里,舅掌礼仪母掌财,每家都有个老祖母,是这个家庭的统治者。老祖母的床摆放在离火塘不远的地方,有雕花装饰,为全家最讲究的家具。床下有箱,放钱物,由老祖母掌管。
      火塘是一片用石头隔起来的方形区域,不足一平方米,正面供放着佛像,火种由老祖母看管,是不能熄灭的,象征着家族薪火相传。
      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简单说就是“男不娶,女不嫁”。这种延续的婚姻制度,很难用好与不好来简单地形容。你说它好,一夫一妻制早已被文明社会所采纳,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流;你若说不好,它却在那个封闭的区域里保留了几千年,到今天成了人类早期婚姻形式的“活化石”。他们生活美满,少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这引起外界的浓厚兴趣。
      很多人是戴着有色眼镜来看这件事的,以为走婚很可笑,愚昧落后。但在摩梭人看来,这很正常,没什么丢人的,他们谈起自己的走婚经历时,大大方方,没有什么害羞或隐瞒,倒是我们这些从所谓“文明社会”来的人,反而感觉不自在了。
      泸沽湖的开发不过十多年时间,这期间,发生的一起另类“走婚”,足以令社会学家瞠目。
      海伦是个背包族,广东姑娘,在泸沽湖还未开发时,只身来到让她感到有些神秘的摩梭世界。在那里,她碰到了摩梭小伙子大郎。纯朴憨厚的大郎成了海伦的向导,给她介绍摩梭人的生活习俗,陪她在山地上纵马,领略来自大自然的清新,海伦觉得在这个神秘的世界有她生命中所缺乏的东西,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放松。她觉得这个摩梭小伙不仅忠厚,而且还透着一点野性的美,打内心里产生几分欣赏。
      兴之所至,海伦开玩笑说:“晚上你来我这里走婚吧。”
      “好啊。”大郎随声附和。
      夜幕降临,仙境般的泸沽湖进入朦胧的夜色里,让海伦没想到的是,原本是一句玩笑,而他果真来了。开始时,海伦有些惊讶,紧接着便将他让进房。短暂的沉默后,两颗年轻的心紧紧地贴在了一起。
      回广东不久,海伦发现自己怀孕了。按摩梭人的规矩,男方是不负责任的。心急的海伦忙给大郎打电话:“我怀孕了,你看怎么办?”
      电话的另一头,传来大郎憨厚的声音:“你放心,孩子我会抚养的。”
      大郎的回答,出乎海伦的意料。她对摩梭人有了新的认识。话语间,泪水湿润了眼眶,她决定一定要到大郎身边去。
      不久,泸沽湖畔迎来一位不走的“外面人”。他们开始了幸福的生活,办旅游,在丽江古城开一家“海伦酒吧”,生意兴隆。两人有时住泸沽湖,有时在丽江照顾生意,他们的孩子已满9岁。
      摩梭人的“走婚”一直是人们热衷议论的话题,很多人充满着好奇,不远万里纷至沓来,原以为母系氏族婚姻,落后于当今几个时代,可海伦和大郎的故事却默默地给着另一种答案。
      泸沽湖横跨云南、四川两省,环湖公路靠北面立着个木杆搭成的大门,算是省界。过云南的小洛水村不远,便可见到四川境内的一户摩梭院落,房子较新,比一般人家大许多,四合院建制,大门高大,有点像难以攻破的山寨。大门外的公路旁树着一块大牌子“摩梭文化大使杨二车娜姆阿妈家”。
      游人一车一车地到来,杨二的舅舅熟练地应付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先是让进老祖母屋,简要介绍一番后,便让客人到二楼参观所谓的杨二婚房,接下去到佛堂,要求人们磕头。最后的项目,是兜售他家织的土布。整个过程,如同流水作业。每一批游客来,他家都按人数与旅游部门有所分成。
      世代居住在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早年很少与外界往来,是游客改变了这里的一切。在与世隔绝的湖畔,偏偏出了个杨二,她的自我闯荡,离经叛道,让多少追赶时尚的人士汗颜。   我问导游,如何看待杨二。同为摩梭人的她说:“泸沽湖畔的老人对她是有些看法的,年轻人很佩服,毕竟她是第一个走出去的摩梭人,也因为她,泸沽湖才出了名。”
      一个杨二,一个海伦。一个要走出去,看看外面世界有多精彩,去感受现代婚姻所带来的幸福和羁绊;一个要闯进来,寻求一片特有的宁静,感受仙境般的美景、纯朴的风俗,体验自己祖先们曾经有过的婚姻习俗。
      神秘的泸沽湖啊,你盛满的不只是一湖净水,在你宽广的胸怀中还承载着另类的风景:蓝天白云、青山黛瓦、历史遗存、文化融合,还有叛逆者的足印和外界永远好奇的目光。
      孔府的“包浆”
      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到曲阜,拜谒孔庙孔府,但还能有什么其他方式呢?
      这是一个秋日的下午,我们从济南出发,行程约两小时,抵达曲阜。导游小姐对孔孟文化烂熟于心,并且没有一句“荤段子”,是我所见到的导游中素质最好的一位。可见儒家文化的正统性,深深地影响着那里的年轻人。
      参观孔庙孔府,不比游览寺庙道观,不用过多地去关注佛学常识,可心中还是抱着一丝探寻的愿望。
      按现在的眼光看,孔子不过是一名民办教师、短时间的地方官、“没有多少著作”的学者。他虽出身较为显贵,但从小失去父亲,母子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也算清苦。做过小官,后辞官回家教书。履过要职,但官场险恶,很快被排挤游走他乡。他的传奇经历是,足足用14年时间,周游卫、陈、蔡、宋、楚等国,历尽艰辛,风餐露宿,到处游说自己的学说,结果却少有接受。无奈,晚年回到家乡鲁国,5年后,以73岁的高龄辞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学说思想,影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2000多年,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法宝。他的思想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重要财富,乃至于影响到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
      先让我们看看这位圣人的长相。很多人看过孔子的画像,一定难以产生亲近感。孔子像是根据《史记》等古籍记载描绘下来的,古代传家们对孔子的描述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慈祥老者形象。他并不是浓眉大眼、慈眉善目的定势,和我们习惯上所崇敬的伟人形象相距甚远,长相令人难以恭维。冷峻凶煞的孔子抄着手,露出两颗门牙,面部肃然。史书上说孔老夫子长眼,高额骨,奔儿头,嘴露齿,鼻露孔,脑袋塌陷,腰长腿短。纵使这样,并没有影响孔子孜孜以求地传播他的学说,扩大自己的影响,最后成为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历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或昏庸幕僚想名垂青史啊,皇帝想把江山万代永传,文官绞尽脑汁辅佐主子,欲翰墨春秋;武官疆场拼杀流血,想建功立业;文人耗尽心血笔耕创作,寻史留名;贪官揽藏社会财富,欲传于子孙万代,等等,可他们耗尽一生的心智,也没人能达到孔子的影响力。孔子没有把持江山,没有拼命沙场,也没有著书立说,更没有刻碑勒石,可他的学说和思想却传得最远、影响最大。他以73岁的年轮,影响了中国乃至于世界2000多年。是什么原因使然?
      是文化思想的力量!
      来到孔庙,遇到个有趣的现象。从外往里走,牌坊大门一层又一层,外层为明代、再金代、元朝、再宋朝,越往里,年代越久,有点像鱼皮花生,先包裹的面粉被后包裹的掩盖在里面,一层层的,新在外,旧在内,而果仁却是在核心部位。仅从这一点看,便能窥视历朝历代对孔庙孔府的重视程度,这些后来的建筑遗存,何曾不是孔府的亮丽“包浆”呢。
      孔庙始建于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78年,是鲁哀公下令把孔子生前居住的三间房子立为祀庙,后经唐、宋、元扩建,到明清时基本定型。现已成为历代王朝祭祀孔子的庙堂,孔庙占地14万平方米,南北长1120米,建筑包括五店、一阁、一坛、两庑、二堂、两斋堂、十七碑亭、54座门坊,共466间,孔庙与故宫、避暑山庄并称为我国三大古建筑群。2000多年来,先后经历过15次大修,31次中修,数百次小修。现存最老的建筑是宋代的文奎阁,是一处藏书楼,但几经沧桑,阁也不是完整的宋代建筑了,起码从门窗看就有明末清初的风格。主体大成殿为宋代的建筑,气势磅礴,庄重雄伟,也是几次毁掉,几次重建。现存的是清代建筑,是皇帝特批仿照故宫的大殿建造的,它与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
      从建筑上看,越古老的部分,包容吸纳了越多的岁月印痕:建筑老旧,油漆剥落,风格古朴,地砖磨损,碑石裹着厚厚的一层包浆。每个时代的建筑,折射出那个时代对儒学的重视程度。历代帝王,大多都不能忽视孔府的存在,批地拨款,扩建维修;册封孔子后人,给予丰厚的待遇;帝王本人也不辞辛苦地来到曲阜进行祭拜,即使是皇帝本人难以成行,也会派要员去朝拜。皇帝到曲阜拜谒是从刘邦开始的,以后各朝各代来了许多,其中乾隆帝就到孔庙、孔府、孔林拜谒达八次之多。当然,历史上也有“焚书坑儒”、“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等足以使孔庙孔府捣得稀巴烂的做法,并且在那个时代形成全民性运动,对儒家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好在,度过那个慌乱的年代后,人们多是认识到那些做法的愚昧和粗鲁,不足以代表历史上对孔子的全部态度。
      严格说来,孔子是一介书生,他的命运实在坎坷。历史上需要他时,被捧到天上;嫌弃他时,又被踩在脚下。这是孔圣人生前万万没有料到的,他所推崇的“仁”和“礼”有时无情地远离着他。
      参观孔庙孔府,让我想起早些年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怪现象。每每涉及一种思想或是做法,当得到朝廷的推举时,教科书上就会给出结论: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统治地位,麻痹人民的手段。特别是涉及到上天、鬼神、祈祷等,总是说他们是在利用封建迷信,麻痹人民,为其统治地位服务。感到十分不解的是,古代的科技文化还不够发达,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特别是对上苍、鬼神的认识,还很不到位,许多人是相信,部分是模棱两可。那么皇帝也是人,他也会囿于时代的束缚,不可能超越那个时代,而站在很高的地位上,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到头来去愚弄人民。若真如此,他不就成了无神论者或唯物主义者?
      动辄“麻痹人民”,其实是时代的痕迹,是一种政治思维,是不符合实际的。统治阶级的信仰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民众的集体信仰趋向。一般来说,首先是他们自己信,觉得对社会的进程有益,值得推广。其次是能够为其江山社稷服务,觉得对社会和民众有好处。如果非要用“麻痹”的概念,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他们在“麻痹人民”的同时,首先“麻痹”了自己。而我们也多在“麻痹论”下,出现了对历史的认识扭曲。   从历代皇帝到孔庙的祭拜、题词和推崇看,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帝王们,特别是孔子大力提倡的仁义、礼教和中庸思想,成了他们韬光养晦、修身养性的最好哲学。偶尔,有一个或几个皇帝不信,甚至抵触,也属正常,但2000多年来,多数朝代还是把儒家思想当成自己所信奉的精神支柱,乃至于推广到普天之下。孔子不信天、不信地,不谈鬼神,只是从塑造人的灵魂入手,推崇礼教,讲究仁爱,注重实际,很少谈及虚幻的、不着边际的事,所以实用性很强,针对性也很强,人们易记便学,因此才得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的认可。
      中国古代提倡立功、立德、立言,可很多人没有做到,而孔夫子做到了。
      拜谒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弘扬。皇帝前去,既代表自己,也代表一个国度的信仰趋势。试想,如果单从人性的角度看,皇帝乃一朝天子,他若不愿去,谁还有什么办法呢?就是说,他从心底是十分尊重孔子的,是确信的。如此看来,又何来“麻痹人民”之说呢?
      在孔府黑色的大门前,我凝望着门上的一对大大的狻猊铺首良久,岁月的风尘吹拂、氧化了那本该泛绿的青铜,厚厚的包浆包裹着狻猊的面庞,可一双大眼睛还在怒目而视,在打量着古往今来的朝圣者。
      孔府是孔子后世嫡系长孙居住的府第,史上称作“衍圣公府”。这个府第的特殊性在于它的无可竞争性,也就是说天生该谁住就谁住,一定是孔子的嫡系长门长孙居住,其他的后代即便是再有影响也无权居住。大门正上方悬挂的蓝底金字“圣府”匾额,为明代严嵩所书。严氏虽为奸臣,但书法功夫了得,来孔府的人都暗叹其书法功力。大门两旁的明柱上挂着纪晓岚所书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的“富”字上没有点,寓意富贵无头;下联的“章”字中间露头,寓意文章通天。
      府第里面有个“后堂楼”,是孔子七十七代孙衍圣公孔德成的住室,也是1936年他和孙琪芳结婚时的新房。游客成堆地扒着窗子往里看,房内的桌子上摆放着一张照片,从照片看,两人结婚时,孔德成穿着清式服装,孙琪芳穿着西式裙装,显示出两人各自要遵守的习俗风范,也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孙女士是留学美国的,西方的教育,使她在成婚的庄重场合也没有委屈自己。几年前,孔德成在台北去世,衍圣公制暂无接续。
      我拍了很多孔府的门窗格子和石碑的照片,上面的包浆裹挟着其原有的色彩,有些被摸得流光铮亮,露出了本色。我想,孔庙、孔府、孔林确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宝贵财富,孔庙的“鱼皮花生”还会包裹怎样的新层面?还会有下一代的衍圣公吗?
      责编 沈 伊

    推荐访问:信仰 力量 外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