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工作计划 > 正文

    [走向生命尽头的宗藩体制] 宗藩体制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23 04:52:01 点击:

      【摘 要】本文认为近代以来,由于世界局势的变动,传统的中朝宗藩体制经历了一个瓦解过程。本文具体梳理了这一过程,分析其原因并对之做出了评价。  【关键词】宗藩体制,近代,中朝关系,瓦解
      一、宗藩关系的概述
      东亚自秦汉以来,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了以中国为中心所谓“天下秩序”。我们把这种天下秩序称为宗藩体制,这种体制到明清时期臻于完善。宗藩体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播了中国大陆的先进文明,密切了各藩属国(特别是朝鲜)与中国的关系,保证了其政权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因素。而作为与中国大陆关系最为密切的藩属国之朝鲜便是在该体制下成功运作的光辉典范。
      随着近代西欧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在东方的中国和朝鲜传统的中朝宗藩体制日渐成为了列强侵略进程中的“绊脚石”。因此中朝之间这种传统的宗藩关系一开始便受到了列强先进近代条约体系的猛烈冲击。清朝末年,随着列强侵略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传统的中朝宗藩体制也最终瓦解。
      简而言之,近代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过程实质上是一场殖民侵略国家与腐朽的满清王朝在朝鲜半岛围绕宗主权问题而进行的力量角逐过程。然而作为亚洲新兴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最终成为了这场斗争的最大赢家,取代了清对朝的宗主国地位,逐步将朝鲜纳入自己的殖民地版图。
      二、近代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过程
      纵观中朝近代历史,近代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经过明治维新改革的日本逐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其将魔爪首先伸向朝鲜,此时它已经把“侵略吞并朝鲜”定为本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他们深知吞并朝鲜是实现其大陆政策的首要目标,而割断朝鲜与中国的传统关系才是其实现吞并朝鲜的首要任务。然而清政府似乎还未认识到日本的险恶用心及其问题的严重性。他们认为“朝鲜虽隶中国藩服,其本处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该国自行专主,中国从不与闻,今日本国欲与朝鲜修好,亦当由朝鲜自行主持”。在中国的让步之下,1876年2月27日,朝日双方在江华府签定了《江华条约》,它标志着日本从此迈出了撕开中朝宗藩关系的第一步。由于清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大大刺激了各列强争夺朝鲜的野心,从而使朝鲜的政治、经济、领海主权、贸易主权、关税及司法主权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朝鲜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在朝的影响日益扩大,清王朝的宗主国地位从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朝之间传统的宗藩体制逐渐开始受到猛烈的冲击。
      第二阶段,这一时期中日双方围绕宗主权的加强与削弱的斗争是互有攻守的。日本侵朝步伐的加快令清朝统治者大为震惊,特别是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以后,清统治者对日的防戒之心更是大增。现实的历史情形使他们更加认识到朝鲜战略位置的重要性。1882年7月,朝鲜汉城爆发了“壬午兵变”。1882年8月30日,朝日两国在清朝没有干涉的情形之下签定了《济物浦条约》,通过该条约日本取得了在朝的驻兵权,这是处于宗主国地位的清王朝所万万不想看到的,传统的宗藩体制的危机进一步的加深了。而后,通过中日签定的《天津条约》,使日本虽败尤胜。可以说该条约的签定是日本外交上的重大胜利,这使得它在破坏中朝宗藩关系的进程中又向前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大步。
      第三阶段,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及日本在东亚的争夺日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英俄、日俄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此时列强间矛盾的激化也给清政府提供了一个加强其宗主权的有利时机。为此清政府采取了一套更为积极的措施。并通过驻朝官员袁世凯加以贯彻实行。可以说这一阶段,朝鲜的政治、外交、财政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清政府的蛮横干涉。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巩固中国的宗主权地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激化了朝鲜内部的阶级矛盾,抵制了朝鲜近代化的进程。然而,欧美列强及其日本的侵朝步伐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在日本的蓄谋下终于导致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然而这场战争最终却以清政府的惨败告终。1895年,中日两国签定了《马关条约》。根据该条约的规定,中国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至此,中国自汉以来所形成的宗藩体制最终走到了其生命的尽头,并在列强殖民侵略的进程中彻底的瓦解了。中国由此也丧失了其最后一个藩属国,日本侵略者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绝对胜利。
      三、中朝宗藩关系瓦解的原因
      传统的中朝宗藩关系的瓦解绝非一种偶然现象,它的瓦解实质上是由当时社会中极为复杂多方面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如果说西方及日本殖民势力的强大极其对朝鲜内政外交的全面干涉是传统宗藩体制瓦解的重要外部因素(当然朝鲜开化派新思潮的兴起对其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非常之微小),那么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清王朝势力的衰退、朝鲜内部矛盾的激化便可看作是该体制瓦解的重要内部因素。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推行殖民统治。于是晚清帝国的大门被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随后帝国的藩邦也在列强的侵略扩张面前国门洞开。远东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很快走上了近代化道路,一跃成为远东强国,并效法西方列强,奉行侵略扩张政策。而作为东亚封建宗藩体制核心的宗主国,清王朝国力日益式微,无力抵抗列强的入侵,更无力维持宗藩体制的存在了。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宗藩体制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被列强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它的解体。诚然上述因素对于瓦解中朝宗藩关系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当时西方列强以近代条约体制为契机大肆对外侵略掠夺的形式下,中朝之间仍以这种落后的宗藩体制维持两国关系的作法显然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大力推进两国的现代化建设乃是当时的当务之急。然而腐朽的满清政府却仍以维持该落后关系为目的,忽视对朝的政治经济改革,大力压制开化派的进步思想。特别是袁世凯统治朝鲜的十几年中,其政治经济上的蛮横干涉做法日益激起了朝鲜政府的不满,民族自主的意识逐渐增强,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可看作是最终导致中朝传统宗藩关系彻底瓦解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评价
      宗藩体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并积极宣传中国的文化。强调以“和”的中心—外围权力结构模式。古代中国标榜自己为“正统” “中心”,而分布在周边的地区、国家则被称为“蛮夷”,形成一种“统而不治”带有鲜明藩属关系的中心—外围权力结构模式。这样的模式是无疑是松散脆弱的。直到清末,中国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以前,中国并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外交。中国对外关系采取的制度和欧洲传统外交存在巨大的差异。中朝贡制度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在对外关系上的表现,是中国向海外各国推广中华传统封建礼制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实行以朝贡-册封制度为核心的宗藩体制是基于中国当时的强盛国力和先进文明。但这一制度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和不平等性,双边关系带由浓厚的等级制色彩。随着清朝末年中国的衰落和民族主义的兴起,宗藩体制不可避免的趋向崩溃,进入了历史的坟墓,逐渐被条约体系所取代。
      【参考文献】
      [1] 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 林龙飞.晚清宗藩体制的解体[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3).
      [3]徐万民.中韩关系史(近代部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推荐访问:体制 尽头 走向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