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个人写作 > 正文

    小学科学优秀教学论文:论证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过程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1-06-22 07:11:31 点击:

     第二章 论证教学的基本思想

     第一节

     论证是一种批判性思维过程

     一、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由批判和思维两个概念组成。《现代汉语词典》对“批判”解释为“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分析判别,评论好坏”,对思维解释为“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进行思维活动”1 。因此,批判性思维可以理解为对他人或自己的思想、言论或行为作出系统地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认识活动过程。

     武宏志等认为批判性思维可分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倾向两个维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校准六种基本能力(见图 2-1)。批判性思维倾向一般表现为求真、思想开放、分析性、系统性、自信、好奇心、明智。2

      图 2-1 批判性思维能力 美国教育资助委员会的大学学习评估工程(CLA)具体罗列了很多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技能。这些技能为:判断信息是否恰当;区分理性的断言和情感的断言;区别事实和观点;识别证据的不足;洞察他人论证的陷阱和漏洞;独立分析数据或信息;识别论证的逻辑错误;发现数据和信息与其来源之间的联系;处理矛盾的、不充分的、模糊的信息;基于数据而不是观点建立令人信服的论证;选择支持力强的数据;避免言过其实的结论;识别证据的漏洞并建议收集其他信息;知道问题往往没有明确答案或唯一解决办法;提出替代方案并在决策时予以考虑;采取行动时考虑所有利益相关的主体;清楚地表达论证及其语境;精确地运用证据为论证辩护;符合逻辑且言辞一致地组织论证;展开论证时避免无关因素;有序地呈现增强说服力的证据。3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7 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990,1237. 2

     武宏志,周建武.批判性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8. 3

     [美]布鲁克·诺埃尔·摩尔,理查德·帕克著;朱素梅译.批判性思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4.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是对思维的思维,是为了考量他人或自己的思维是否符合逻辑。批判性思维的目标在于做出明智的决定、得出正确的结论。鲁莽地得出结论,或者不规范地、不假思索地任凭下意识做出决定,都不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包含论证的要素,主张、证据和论证过程;体现了论证的结构,辨识和把握得出合理结论所需要的因素,形成猜想和假说,寻求证据,做出逻辑判断,得出结论;包括对论证的评估,评估主张、评估证据、评估论证。因此,论证是一种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从个体独白的角度思考论证,批判性思维是对自我认知过程的思考与评价。从对话框架中思考论证,批判性思维是群体对认知过程的思考与评价。根据思维的批判性,可以将人分为“有批判性的人”和“无批判性的人”。“无批判性的人”是指不去推敲某种事物与他人的主张、推理过程,而全盘接纳他人主张的人。论证是利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以检验思维是否符合逻辑。论证活动是要培养“有批判性的人”,能对他人或自己的主张、推理过程进行分析、评判的人。论证活动能促进人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发展。

     二、科学发展中的批判性思维 科学以实证为基础,运用逻辑为手段,合理的质疑为出发点。批判与质疑的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品质。科学的发展是论证与批判的有机融合过程。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继承、批判、发展的过程。下面以大地构造学说的发展为例,说明科学发展中的批判性思维。

     案例 1:大地构造学说三部曲 4

     1.大陆漂移说

     1910 年的一天,魏格纳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轮廓线有惊人的相似性。次年秋天,他又在一本文献中看到有人根据古生物学的证据,提出巴西和非洲曾有过陆地连接的观点,这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他开始搜集资料,查找海陆漂移的证据。1912 年,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学会上做了题为“大陆与海洋的起源”的讲演,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并在 1915 年出版了《海陆的起源》一书,系统阐述了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认为,在地质历史上距今 3 亿年的古生代,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大约在 2 亿年前,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潮力作用及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作用,浮在大洋壳上的大陆壳便相对落后并分崩离析。

     魏格纳从古生物学、地质学、古气候学三个方面收集了大量证据。古生物学方面,主要是大西洋两岸存在的许多生物有亲缘关系;在地质学方面,主要是大西洋两岸岩石、底层和皱褶构造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在古气候学方面,主要是指出两极地区曾有热带沙漠,而赤道地区有冰川的痕迹。

     大陆漂移说一提出,向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大陆固定论提出了挑战,在地质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地质学家认为他们正在经历一场地球科学革命。很多地质学家对大陆漂移说提

     4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609-615.

     出质疑,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和日月的引潮力太弱,根本不足以推动如此巨大的陆地做出长距离的漂移。同时,魏格纳本人不是专业的地质学家,也容易使人们对他的理论产生不信任感。1926 年,在美国召开的一次大陆漂移讨论会上,与会的 14 位著名地质学家只有 5 位支持漂移理论,2 人弃权,7 人反对,结果大陆漂移理论遭到了否定。

     2.海底扩张说 古地磁学研究发现,北美和欧洲各有着一条形状相同但方向不同的磁极迁移曲线。由于地球只有一个磁场,这种双重曲线只能被解释成大陆漂移造成的。

     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海底的岩石相当年轻,只有 1 亿多年,而海洋动物至少有 5 亿年历史,也就是说海底比海水年轻。这说明海底的岩石处在一个变动的过程中。

     1961 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等人提出了海底扩张理论。他们认为,在大洋的中脊有一条裂谷,地幔中炽热的熔岩从这个裂缝中溢出,达到顶部后向两侧分流。熔岩冷却后形成新的海底,并推动原来的海底向两边扩张,大陆和海底便一起随着地幔流体漂移。

     海底扩张说进一步支持了大陆漂移说,解决了漂移的力量来源问题。

     后来几年,关于横断大洋中脊转换断层的研究,以及深海钻探所获得的大量资料,进一步证实了海底扩张说。

     3.板块构造学说 由于海底扩张,地壳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了较大的位移,但大陆的整体形状并没有大的改变。这又是为什么呢? 1965 年,加拿大地球物理学家威尔逊最早提出“板块”一词。板块构造学说在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产生了。

     板块构造理论认为,整个地球表面是由几个坚硬的板块构成的。由于地球内部温度和密度不均匀分布,地幔内的物质发生了热对流。在热对流的带动下,各大板块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有的被拉开,有的被挤压。所谓大陆漂移,其实是板块在地幔上的漂移,不仅大陆漂移,大陆所附着的海底板块也在漂移。板块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新形式。

     从大陆漂移说,发展到海底扩张说,直至形成板块构造说,科学家做出各种假说,区分观点与事实,对魏格纳的解释提出质疑和批判,并不断寻求各种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开展富有说服力的论证。这一过程中,科学论证与批判性思维相互结合,推进了科学理论的发展。

     三、科学论证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

     学生的论证活动是一个批判的过程。学生科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认知上的缺陷和逻辑上的错误,在论证活动中,合理的质疑与评判,有助于形成逻辑清晰、结构严谨的知识体系。

      (一)观点是否清晰 在科学课的论证活动中,就论证的问题,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观点。清晰的观点,就是作者希望大家接受的信息。观点不清,论证活动就缺少明确的目标,就会弄不清楚作者到底在

     说什么。遇到观点不清时,教师可以追问,“你的观点是什么”,或者问“所以呢?” 比如在《铁生锈了》这节课中有一个比较铁和铁锈的活动,为什么要比较铁和铁锈呢?比较是为了判断铁锈和铁是否是同一种物质。如果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物质,就证明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因为铁生锈产生了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锈。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明确观点的重要性,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提出问题“铁生锈是化学变化吗”这一问题后,需要设计明确观点的环节,将明确观点落到实处,并据此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斜面坡度与省力关系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得出结论,做出的描述中经常会出现“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的错误结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是学生在研究之前缺少观点的展示,学生研究中获取了数据,但并没有成为证明观点的证据,数据与观点之间是割裂的。

     (二)概念是否明确 语言是论证的载体。自然语言丰富而生动,这一特点成为某些艺术功能的基础,比如相声、笑话、幽默等。由于自然语言的歧义和含混,成为扰乱论证的一个源泉。因此,在科学论证活动中,需要评估论证中每个阶段的语言是否存在歧义,评判关键性概念词意是否明确。

     比如在《斜面的作用》一课中,对于斜面坡度与省力关系的实验,首先需要界定坡度的概念,坡度是指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一个夹角,夹角大坡度大,夹角小斜面坡度小。在明确了坡度的词义以后,研究就会清晰。

     (三)证据是否充分 在《谁选择了它们》一课中,教材选择了三种狐狸来说明动物的体型大小、形状与生长环境相关,并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烧瓶来模拟,以此来说明同一物种在越冷的地方个体体积越大,外形越接近球形。这就是伯格曼法则。这样的理由充分吗?搜索相关资料,发现北极狐的体型并不是最大的,显然这不是一个好证据。那么伯格曼提出这个法则是基于什么证据呢?北极熊比棕熊体积大,身体更接近圆形;北极狐比沙漠狐身体更接近圆形;西伯利亚的北极旅鼠比北极边缘地区的旅鼠身长长;同一种兔子,北极兔子的长度比苏格兰兔子长。但我们知道,简单枚举法并没有穷尽,归纳的结论具有或然性,因此可能是错误的。伯格曼做一个模拟实验来说明,因为在同等温度下,体积越大,散热就越慢,而相同体积中的球形的表面积最小,也最利于保暖。这样结论更具有说服力了。这时,还得思考,有没有反驳的意见呢?有的,生活在非洲炎热地区的黑人长得又高又大,显然这与伯格曼法则是相悖的。科学理论的表述是有一定条件的,这也反映了科学理论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在科学结论的描述时,采用“材料厚度越大,抗弯曲能力越强”的方式来说明两者之间的正相关性。这种“越……越……”的句式在科学结论的描述中要慎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这样描述的理由充分吗?在研究有限的三组、四组的数据后就能推论出这样的结论吗?比如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铁芯粗细的关系时,将结论描述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大”是值得商榷的。

     因此,在论证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证据是什么,评估证据是否充分。

     (四)数据是否真实 在科学论证活动中,十分注重证据的获取过程,证据有否支持结论。在现有的大班额情况下,分组研究是常用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汇总全班各组数据,分析数据有否支持结论,已成为科学教师的共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面临着复杂的教学情况,时间不够,数据与预设不一致,学生出现篡改数据,教师选择性的呈现小组数据,这对科学本质的认识、科学态度的形成和科学概念的建立带来极大的破坏。

     在汇总数据时,采用各小组按完成进度随机板书的方式能节省汇报的时间,但不足之处是会影响其他小组的研究。还有一种方法是小组将研究结果先写好,然后全班汇总。通过全班数据的汇总,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科学具有可重复性,自己小组的研究结论得到其他小组的支持,提高了结论的可信度。不同数据将推动论证走向质疑与辩驳。

     学生研究的数据是否真实?其关注点,并不是数据是否正确,是否与教师的预设一致,是否与科学研究的数据一致,而是反应孩子的真实研究状况。由于测量工具、实验材料的差异、周围环境、学生操作等多种原因,实验研究中出现各种“异常数据”。为了了解“异常数据”产生的原因,教师需要采用“下水”实验的方法进行预查排摸,同时在教学中真实地关注孩子的研究活动,了解“特殊数据”产生背景,避免学生篡改数据的现象发生。

     汇总全班数据的好处是反应孩子研究的真实面貌,会出现各种“异常数据”,这些异常数据是教学的资源,反应了孩子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对“异常数据”的回避,将错失教学的良机,教学只能顺着教师的设计走下去,论证活动停留在表面,变得肤浅和单薄。对“异常数据”的真正关注,尊重了学生自身的“逻辑起点”,教室里的论证才能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

     因此,在论证教学中,教师要汇总全班数据,引导学生关注数据的真实性。

     比如,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空气吗?将一组种子放在有水有空气的环境中,叫做实验组;把另一组种子放在有水没有空气的塑料袋里,叫做对照组。经过 2 天时间,看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因此学生得出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空气。

     面对这样的特殊数据,显然与我们预设的结论相反,也与已有的科学知识不符。怎么办?教师基于已有的数据,认同了学生的论证过程和结论。不过也有几个学生提出这个实验的设计存在问题,在实验组中塑料袋内还有空气,水中也含有少量空气,这些空气会影响种子的发芽。但这只是分析,并没有得到证据的支持。怎么办?限于精力,课堂教学已经过去,以往的教学也许到此为止了,以后在执教这节课时,可能又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怎么才能保证盛放绿豆种子的容器中只含有极少量的空气,或者没有氧气呢?一种方法,用拔暑气的罐子来抽走罐内空气。另一种方法,在集气瓶中燃烧竹条,...

    推荐访问:是一种 批判性 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