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高中主题 > 正文

    一棵婀娜多姿的合欢树|婀娜多姿的意思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8-12-28 04:44:14 点击:

      1984年7月29日,在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开幕式上,来自一百四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健儿沉浸在《欢乐颂》的海洋中,   “欢乐啊,美丽神奇的火花,   天国的女儿,……
      在你温柔的羽翼下,
      四海之内都成兄弟。……
      亿万人民,拥抱起来,
      象那久恒运转的星体,
      象英雄一样快乐地走向胜利。
      这音乐,这盛况,激起人们心头滚滚的巨浪;这自由、团结的呼声,是时代的最强音,它激励着体育健儿们从胜利走向胜利。
      感谢德国的两位巨匠――席勒和贝多芬,是他们把这朵永不凋谢的鲜花献给了全人类。《欢乐颂》将如同日月星辰,永留人间。
      十八世纪德国伟大诗人和戏剧家席勒于1785年完成了他的光辉诗篇《欢乐颂》,这时法国大革命一触即发,沉闷的大地预示着急风暴雨的来临。席勒用他的《欢乐颂》抒发了法国人民要求自由的心声。《欢乐颂》问世三十八年后,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在逝世前四年,用他最后的全部激情为席勒的《欢乐颂》谱曲,《欢乐颂》成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合唱部分的歌词。直至今日,第九交响曲仍象一棵婀娜多姿的“合欢树”,生命力无穷。全世界的文学及音乐爱好者,尽管国籍、民族、肤色、语言各不相同,《欢乐颂》却把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息息相通。
      诗人席勒生于1759年。他的一生饱受穷困和疾病的折磨。从十三岁起,他就被禁锢在路德维希堡卡尔・奥金公爵军事学院的高墙深院里,受到刻板的与世隔绝的教育。直到1782年,即诗人写《欢乐颂》的前三年,23岁的席勒在友人的帮助下才得以逃出了威滕贝尔格小公国,挣脱了暴君卡尔・奥金公爵的精神枷锁,呼吸到了外间自由的空气,真正走上了由他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他虽然衣食无着,生活毫无保障,但公国外的空气使他的智慧萌发,精神振作,犹如鱼儿得水,久旱的大地普降甘露。他深深懂得,这自由、这欢乐来之不易,于是更加勤奋创作。
      席勒在人世间只停留了短暂的四十六年,他未能亲耳聆听贝多芬为他的《欢乐颂》所谱的曲子。席勒逝世后十八年,即1823年,“音乐之圣”贝多芬终于下定决心为《欢乐颂》谱上他酝酿了一生的音符。他更高地举起席勒为之奋斗的自由旗帜,使之倍生光辉。
      贝多芬一生坎坷,他没有幸福的童年,从四岁起,严厉的父亲就把他整天钉在一架羽管键琴前面,或和一把提琴一起关在家里。十七岁丧母,然后是小妹夭折,父亲越发酗酒。贝多芬成了一家之主。直到二十二岁才离开波恩到维也纳跟海顿研习钢琴。从波恩经法兰克福到维也纳,一路上经历了许多风险,还得偷越有德国驻军的一个城市,这时法军已占领美茵兹。贝多芬偶然有机会亲眼看到写着“自由”、“平等”、“博爱”和“共和国万岁”等口号的法兰西共和国的三色旗,看到那唱着马赛曲的自由的人民,听到“共和国万岁”和“自由万岁”的呼声。这一切给贝多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自由始终存在于贝多芬的心扉之上。
      在对自由和光明的执着追求中,他的一部又一部作品相继问世了。他一生共写了大小256部作品。这些作品详尽地真实地记录了这位自由战士的一生;这些作品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颗晶莹璀璨的瑰宝。
      
      真是苦尽甘来。《第九交响曲》偏偏是贝多芬经历了他一生最痛苦的时刻诞生的。在血与泪、苦与痛中,贝多芬却偏要讴歌欢乐。《第九交响曲》经过贝多芬三十多年的深思熟虑,无论从哪方面都更成熟、更完美了。在谱曲时,他选择了席勒原诗中的36行,屏弃了原诗中“忍耐”、“宽恕”的部分。《第九交响曲》与以前的八首交响曲大不相同。无论是《第三交响曲》或《第五交响曲》都不能与它相比。它是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全部成就的一个总结。贝多芬认识到,传统的乐器已无法充分表达他的思想感情,他要开创一条新路,于是他把第四乐章配成由管弦乐、独唱、合唱组成的一首全民解放、团结友爱的赞歌。《第九交响曲》共分四个乐章。第四乐章以一段漫长的引子开头,经过一番重复之后,出现低音弦乐器齐奏的宣叙曲,接着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反复轻声奏出《欢乐颂》的主题,其他的乐器在上面有力地响应。当欢乐的主题开始出现时,忽然所有的乐器都静了下来,大提琴单独奏出《欢乐颂》的主题,“欢乐”自天而降:
      “欢乐,美丽神奇的火花;欢乐,美丽神奇的火花。”
      在乐队重复之后开始时急遽的音符带来了歌唱,出现了男中音学着大提琴的朗诵调:“噢,朋友,毋须这些声音,且来听更美、更愉快的歌声。”男中音号召,合唱队响应,在合唱之前,先由乐队传出诗的意境。合唱是由四个独唱演员和四部男女合唱组成。欢乐的节奏由远而近,然后大声唱着:“亿万人民,拥抱起来……”乐曲终了之时,欢乐颂的歌声迸发出来,如同大江的水汇流入宽阔的海洋,有如两条巨大的河流,融汇成一片音响的大海,欢乐抓住了生命,颂歌转为赞美诗。《欢乐颂》的主题和赞美诗交织在一起,这是一种征服,一种斗争。在这些沸腾的乐章内,我们可以感到贝多芬的脉搏、呼吸和气质。这如醉如狂的激情,如浩浩荡荡的大军,又如大雷雨,如神圣的宴会,又是爱的兴奋。他张开手臂,大声疾呼:“人类啊,愿你们永远欢乐!”贝多芬自己历尽艰辛,却把甘露洒满人间。
      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卡德剧院首次演奏。歌声象雪崩似地传播开去,凯旋之势不可阻挡。剧院里震耳欲聋的掌声、喝彩声震天动地,气氛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人们以长时间的雷鸣般的掌声欢迎贝多芬出场,狂热的骚动甚至惊动了警察。听众时而唏嘘落泪,时而欣喜若狂,当雄伟的乐曲在庄严的合唱声中结束时,激动得泪流满面的听众欢呼、跳跃,纷纷把帽子、手帕抛向空中、……可惜,这欢呼沸腾的巨浪,耳聋的贝多芬听不到;这场面,席勒也未能亲眼看到。《欢乐颂》从十九世纪初期起,一直鼓舞着人们去争取独立、自由、幸福和光明的未来。
      (摘自《课外学习》1985年第6期)
      (题图:刘江宁)

    推荐访问:婀娜多姿 一棵 合欢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