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高中主题 > 正文

    格律从意,境界至尊_气质说,境界说,格律说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0 04:31:17 点击:

      能否为近体诗松绑,少些束缚多些宽松,少些管制多些自由?一直是当代诗人渴望得到的密码。其实,这一密码早为先人破译,只是有些诗人尚未通晓而已。如果,你能全面地研讨近体诗的句律、韵律、声律、联律“四美”程式所形成的稳定而又多变的艺术法则,不难发现近体诗,格律从意,境界至尊,正格与变格并存,正体与变体同在,格律与但书互补。也就是说,只有知正通变,方能宜正则正,宜变则变,摆脱约束,赢得自由,倾心抒写心中之意。
      一、变韵从意。即因韵抑意,采取邻韵入诗。变同韵相押为邻韵相押。依然具有循环往复的音韵美。
      实际,唐初即有邻韵相押之说。公元601年,隋陆法言《切韵》问世,收录12000字,隶分193韵。以河南洛阳一带语音为共同语。兼取金陵、邺城等地个别音类,把同音字聚集一起,采用反切读音,以平上去入分卷,平分二卷,上去入各一卷,一共五卷。据唐封演《闻见记》记载:“唐初礼部尚书许敬宗上书皇帝,奏请合而用之”。据查,《切韵》平声54韵,只有10韵属“独用”,其余44韵均属“同用”,允许邻韵相押。直到开元年间,孙缅将《切韵》改为《唐韵》,隶分195韵;后于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孙氏又按开合口不同,最后修定207韵的《唐韵》。如将“同用”韵合而用之,实际只有112韵。到了宋朝,以声母的清浊平分阴阳,形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五个调类。公元1008年,陈彭年、邱雍等人奉诏修改《唐韵》,收录26194字,比《切韵》用字增加一倍以上,分隶206韵,称为《广韵》。为适应科举取士,礼部颁行较为简单的《景德韵略》。公元1037年,宋仁宗命《集韵》作者丁度等人,对《景德韵略》再加刊定,改为《礼部韵略》,收字9590个。直到南宋公元1162年,毛晃《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增加2600多字,达到12190多字。到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左右,取名《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仍为206韵。这期间,“文欣”“吻稳”“问掀”“物迄”合并4个韵部,同用后只剩108韵。到宋理宗绍定二年,即公元1229年,山西平水书籍王文郁,索性又将“迪拯”、“径证”合并,且将其它“同用”韵统统归纳一个韵部,即变成106“独用”韵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直至清朝,以康熙书斋命名的《佩文诗韵》,即沿王氏106韵,其分韵用字皆是《平水韵略》规格,并被御封为《诗韵》,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平水韵》属“独用”韵,因此除首句允许邻韵相押外,其它邻韵不准相押,相押为“犯韵”。至今,《古代汉语》教科书上仍然写道:“无论律诗、长律或绝句,都必须一韵到底,而且不准邻韵通押”。这一论点,过于武断,过于片面,不完全符合古今大家的用韵之法。通常,他们是遵循“同韵相押”规则的;但在特殊情况下。当碰到“舍我其谁、非他莫属”或“千金难买、一字独秀”的韵脚字时,突破在所难免。坚守“韵必从意,韵意契合,削履适足,择韵适诗”,愈是资深名家,愈是深谙此道,古今如此。
      譬如,“诗仙”李白《五律・观胡人吹笛》: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其中“亭与声”,即属“青与庚”独韵相押。又如“诗圣”杜甫《五律・雨晴》:
      天际秋云薄,从西万里风。
      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
      岸柳行疏翠,山梨结小红。
      胡笳楼上发,一雁入高空。
      其中“农与风”,即属“冬与东”独韵相押。还有晚唐诗人李商隐《七律・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
      其中“缝与通”,即属“冬与东”独韵相押。有的古人贬李“误出韵”,或说“唐人不拘”,其实都不是。无论李白择“亭”,杜甫择“农”,还是李商隐择“缝”,都是有意识地通押。无非是变韵从意,择韵适诗。恰如袁枚《随园诗话》所云:“何得以一二韵约束为之?即约束,不得不凑拍:既凑拍,安得有性情哉?”“忘韵,诗之适也”。
      古人如此,今人依然。当代文豪鲁迅《七绝・赠人二首》之一:
      明眸越女罢晨装,荇水荷风是旧乡。
      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
      其中“乡与江”,属“阳与江”独韵相押。又如当代“诗词大家”毛泽东《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其中“闲与丸”,属“删与寒”独韵相押。
      其实,从南北朝至隋几代,“先删”、“寒删”是允许通押的。唐以后,却变“独用”韵了。王力先生在《韵语的起源及其流变》中指出:“旧的诗韵是武断的,最初也许武断性很小,宋以后就大大地违反口语了”。又说:“唐以后诗歌用韵不复是纯任天然。而是以韵书为准绳。虽然有人反抗过这种拘束,终于敌不过科举功令的势力”。
      词谓“诗馀”,曲谓“词馀”,当属广义近体诗范畴。清朝戈载,把106韵的《平水韵略》合并成19韵的《词林正韵》,实际就是对“平水韵不准邻韵通押”的具体否定。即使用19韵的《词林正韵》衡量,古今名家也不“死守”。如“词圣”苏轼气势恢宏的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其中“壁与物”,既不是同韵,又不是邻韵,而是一个不能改的专用名词,不得不“忘韵适之”。又如当代“诗词圣手”毛泽东人仙会晤的传世之作《蝶恋花・答李淑一》,其中8个仄声韵,选择“�有”两个韵部相押。
      这种选择绝非例外,而是古今名家“韵不求工,择韵适诗”的用韵之法。古声韵如此,今声韵也是这样。如果实行韵腹韵尾相同的同韵相押,当然韵律更谐:如果使用音色相近的邻韵相押,也不失大雅。现代汉语中,“喔鹅”“衣迂…‘英雍”“知儿”ri与er音色相近)实行通押,也是诗人不受拘束的一种押韵追求。
      二、变格从意。即因声害意。则拗救变格,运用四声,调整平仄,使其合律,更要合意。仍具抑扬顿挫的节奏美。
      王力先生讲:“谈律诗必须兼谈拗救,这等于法律上的‘但书’;‘但书’应认为法律的一部分,并非法律以外的东西”。显然,拗救则是近体诗格律的组成部分,是摆脱正格拘束变格从意的绝纱方法。拗救,分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一般拗救与特殊拗救两类。拗而能救,便不为“病”。所谓拗救,就是调整平仄位置,既要合律,又要合意,声意契合。通常使用的拗救诀窍,具有规律性的可概归以下五种:
      1、本句隔位救。即指五言一拗三救,七言一拗三救或三拗五救的一般拗救形式。譬如,高适《别韦五》“欲归翻旅游”,不仅一拗三救,而且避免孤平。又如苏轼《新城道中》 “溪水自摇沙水清”,杜甫《至后》“远在剑南思洛阳”,前一句是一拗三救与三拗五救并用。后一句是三拗五救,非但避免拗句,而且避免孤平。特别是“剑”字一个专用名词很难改动,迫使第五字该仄而平,换个“思”字,结果避免一劫。
      2、本句换位救。即指五言四拗三救,七言六拗五救互换位置的一种特殊拗救形式。因为,五言四字七言六字皆属重音节,如实行平仄互换,不合“二四六分明”的口诀。但是,先贤并未墨守口诀,而是坚守“声必从意”。如王维《奉和圣制》“言陪柏梁宴”;李白《过崔八丈水亭》“檐飞宛溪水”;白居易《百花亭晚望》“日色悠扬映山尽”,这种互换位置的句式,尤其适合绝句第三句律诗第七旬,往往形成一种跌宕顿挫、铿锵有力的高古格调。
      3、对句同位救。即指五七言,除二字与句脚不可拗外,其余均可在同一位置,出句该平而仄,对句则该仄而平,形成上下同位平仄相救。这是一般拗救形式。如李白《赠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杜甫《送远》“带甲满天地,胡为君送行”;苏轼《正月二十六日偶与数客野步》‘‘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烘空红拂桑”;陆游《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青山缺处日初上,孤店开时莺乱啼”,皆是对句相救的范例。
      4、对句前位救。即指五言出句四拗,对句三救:七言出句六拗。对句五救。这是违背常格的特殊形式的对句相救。如杜甫《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杜牧《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陆游《桐庐县泛舟同归》“宦游何啻路九折,归卧恨无山万重”。这种拗救。不忌以平对平。以仄对仄,牺牲平仄相对,坚守声必从意。如中唐诗人、与白居易齐名的元稹宰相的应试之作《排律・河鲤登龙门》;“回瞻顺流辈,谁敢望同升”,第四字也是以平对平。此联虽然“特拗”,却得到朝廷认可。因此。王力先生说:“有些诗人有时候不甘受律句平仄的拘束,或故意求取高古的格调,也喜欢在节奏点上用拗。”
      5、一平双位救。即指七言律诗,对句第五字该仄而平,既救本句第三字,又救出句第六字,形成本句自救与对句相救、一般拗救与特殊拗救相结合的绝佳拗救形式。如陆游《夜泊水村》“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出句一平六仄,对句三字又拗,诗人巧妙地在第五字该仄位置上,使用一个平声字“无”,既救本句第三字,又救出句第六字,达到“一平双救”避免孤平之目的,实在是十分精彩。
      综上所述,特殊形式拗救,为大拗大救;一般形式拗救,为中拗中救或小拗小救,只要不出孤平、三平脚、三仄脚(五言一字平声、七言三字平声的仄仄脚句式不计),也可拗而不救。拗救,只能解决平仄失间、失对问题,失粘只能留在变体中去解决了。
      三、变体从意。即给韵律与声律松绑的同时,句律与联律也要松绑变身,方能格律从意,境界至尊。
      当代“诗坛泰斗”著名学者霍松林教授在《简论近体诗格律的正与变》中指出:“新时期以来,近体诗创作十分活跃,却过分拘守格律,知正而不知变。”实际是说,近体诗正格是固定的,变格则是灵活的;正体是稳定的,变体则是多变的。如果不通晓变体律诗,一辈子将拘守正体的约束之中,无法全面继承先人留下的作诗之法。
      现将先贤自成一格、经常运用的十二种变体律诗归纳如下:
      1、六言律诗。即“减字瘦身”的变体律诗,由每句7言变6言,由每首56字变48字。虽然句律有变,但是齐言句式的方阵美,一点也没改变。如刘长卿《蛇浦桥下重送严维》:
      秋风飒飒鸣条,风月相和寂寥。
      黄叶一离一别,青山暮暮朝朝。
      寒江渐出高岸。古木犹依断桥。
      明日行人已远,空馀泪滴回朝。
      2、三联小律。即“减联瘦身”的变体律诗,由每首4联变3联,中联仍须对仗,成双配对的修辞美依旧保存。如韩愈《李员外寄纸笔》: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免尖针莫并,茧净雪难如。
      莫怪殷勤谢,虞卿正著书。
      又如李白《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
      桃竹书筒绮绣文,良工巧妙称绝群。
      灵心圆缺三江月,彩质垒成五色云。
      中藏宝诀蛾眉去,千里提携长忆君。
      3、折腰体。如王维《渭城曲》第三句“君”字,应与第二句“舍”字相粘,结果未粘,像中腰折断,故称“折腰体”。
      4、蜂腰体。即颔联不对仗,只有颈联对仗。如李白《五律・挂席江山待月有怀》,杜甫《七律・咏怀古迹》即是。
      5、偷春体。即首联与颈联对仗,颔联不对仗。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即是。
      6、拗律体。如崔颢《黄鹤楼》前四句几乎都是拗句,颇有古风格调;后四句都是律句,对仗又很工稳,形成古律参半:虽有拗有律,整体仍以律句为主,故称“拗律体”。按照“不以意运法,转以意从法,则死法矣”(沈德潜《说诗啐语》)的审美观点,此诗“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三)。严羽《沧浪诗话》评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李白尤慕,作诗仿之。
      7、拗体。如杜甫《白帝城最高楼》,只讲对仗,不讲平仄,律拗了,故称“拗体”。
      8、散律。如李白《夜泊牛渚怀古》,只讲平仄,不讲对仗,弃骈求散,故称“散体律诗”。
      9、隔句对。如自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第一句与第三句对仗,第二句与第四句对仗,故称“隔句对”。
      10、吴体诗。如杜甫《愁》,平仄的相对、相粘不太遵守,但大体仍有平仄的运用,诗圣自称“吴体诗”。
      11、对式律绝。如孟浩然《春晓》、柳宗元《江雪》,不仅押仄声韵,而且平仄只讲相间、相对。不讲相粘,故称“对式律绝”。
      12、押仄声韵律诗。近体诗正格一般押平声韵,而有的律诗则押仄声韵,如李白《慈姥行》,韦应物《对雨寄韩库部协》即是。
      从上述“三变三从”可以看出,近体诗艺术法则,既是严谨的,又是宽松的;既是稳定的,又是多变的。只有领悟正体与变体两种艺术法则,才能全面驾驭格律,做个“当正则正、当变则变”的自由诗人;当句律、韵律、声律、联律与立意发生冲突时,才能格律服从立意。即敞开不断变化的情怀,张开无所不到的想象翅膀,飞向高天阔土,猎取一拍即合的物象,契合通感意象。然后。用通感意象组成极具个性的方面意境,再用方面意境组合蕴含共性的整体境界,从而彰显一座带有人生哲理、天人感悟的“思想高峰”。把这“高峰”用汉语载体写入诗中,毫无拘束地呈现读者面前,这便是诗人的真知灼见和崇高境界。

    推荐访问:格律 至尊 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