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高中主题 > 正文

    社会工作职业化 亟需关注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3 04:24:55 点击:

       由于社会工作理念引入时间较短以及各种政策不到位,社会工作在我国境内缺乏社会的认同,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社会基础尚未形成。但从现实来看,社会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迫切需求却与日俱增。
      
      社会发展急需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在我们周围的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其中大量表现为社区服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正逐渐被市场经济所取代,过去社会成员固定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已被打破,大量的“单位人”向“社会人”、“社区人”转变,同时,“单位”剥离的社会职能,大部分转移到城市社区来承担,城市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逐步增加。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区已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托盘”,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但现实与这一需求之间的差距很大。以上海为例:目前从事社会工作的主要是在社区中从事服务的人员,这些社区服务工作者一般可分为专职的和非专职的两类。专职的大体分布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敬老院、职介所、法律事务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各种社区服务机构中,人数约3.6万;另有兼职人员约8万。从人数上看,似有一定规模,但从年龄、学历、专业等角度看,则远不能适应社区建设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据上海市民政局和华东师范大学社区研究中心对上海城市社区工作者素质现状的抽样调查显示:社区工作者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专业结构不理想。在6千多位被调查的对象中,大多数职业心态积极乐观、具有吃苦奉献精神、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他们普遍缺少专业性、智力型的社区服务知识与技能,而这正是社区急需社会工作者提供专业服务的必备素质;而由此带来的优质服务,对于改善和提高城市居民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改善社区的人口素质与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上海虽然拥有一支专职、兼职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但其内涵发展水平较低。由此,培养一大批受过专门训练的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工作者,既是社会工作队伍建设的需要,也是高质量、高水平、高层次满足社区发展需求的必由之路。
       除此之外,社会工作的重要性也在社会发展的众多方面体现出来。
       贫困问题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社会救助也依然是民政工作的一大任务。其次,失业和半失业现象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无论是市场经济本身的特点还是企业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指引,这些因素都会出现一定规模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而合理控制失业的比例,妥善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条件,积极安排失业人员的重新就业,是政府和社会需要共同关注、认真解决的一个问题。再次,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反映了经济的繁荣、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口的死亡率迅速降低,寿命普遍延长;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赡养比提高,与老年人相关的服务保障成为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亟须采取措施,认真对待。另外,青少年教育等问题,也是当前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原有的应对上述种种问题的机构发生了这样那样的变化,不再能够圆满地回应现实的需要,这就必然在客观上提出了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专业化的迫切要求。早在前几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就提出,上海的民政工作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相适应,与特大型城市的特点相适应,加快建立“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社会事业体系”,明确要求“进一步探索建立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等社工职业等级技术评定制度,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需要”。这是基于当前经济发展、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城市特点的客观需要。
      
      社会工作职业化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推动
      
       从国内外经验看,社会工作有其自身的特性。一是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是一种中性的社会行为,应当与政府工作有机衔接,同时又相对独立,是一种独立的工作领域;二是尊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是一种平等的人际交流和社会服务;三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主动应对,能在人们面临精神物质困扰时提供帮助,避免产生对自身和社会不利的后果,是一种积极的社会管理,能以专业化、社会化来应对各种人群的和社会的问题(如青少年问题、老年人问题、家庭问题、贫困救助问题等);四是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操作性技能性强、注重工作效果的方法,是一个专业化很强的工作领域。
       社会工作职业化是当代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加快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以人为本、与政府工作相对独立的社会问题主动应对机制和网络,就是要改变当前政府统包统揽社会问题的局面,改变社会管理和服务行为行政化手段单一的局面,改变面对社会问题被动防范、被动管理的局面。进一步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稳定,就是要发展专业化的工作方法,改变凭热情工作的简单方式,就是要进一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广泛深入、积极有效的群众参与机制。但是,我们的社会工作至今尚未从原有的职业分类体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仍然在传统的职业框架中进行,社会工作并未取得应有的职业地位,而社会工作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地位,才有利于推进其职业化发展。
       在《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中,一位美国学者是这样评论社会工作的:“一种新的职业已经并且正在我们鼻子底下日渐成熟,这就是社会工作。人们过去曾把社会工作想象成一种手挎菜篮子去帮助穷人的活动,现在,社会工作是一种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艺术的手段去解决各种各样社会问题的职业。”这无疑能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实践告诉我们,社会工作可以帮助社会成员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起到“诊疗”的功能。社会成员的困难和问题既有个体性的,也有群体性的或社区性的,社会工作不但可以通过分析受助者面临的困难,向其提供直接、具体的帮助,而且还有可能从社会制度的角度着眼,通过帮助改变他们所处的不利环境来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这种“诊疗”是社会工作的一个方面,其目的是解决受助者的困难,通过“诊疗”活动,使受助者具备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和能力,如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贫困家庭救助、贫困地区的发展等,都需要提供“诊疗”性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也可以预防社会问题的产生,增强社会预应力。“诊疗”是在困难和问题发生之后,社会工作所起的作用,虽然十分必要,却是被动的;然而社会工作还具有防患于未然、起到预防功能的作用。它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科学的研究预测社会变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警报,增强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巨大变化的适应能力。如,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会产生职工转岗、下岗、再就业的问题;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会出现新老社区组织变化的问题、环境污染的问题等。这些问题的预先提出,可以使人们提前做好包括资源积蓄应对准备,健全和强化社会环境中的互助系统,形成社会支持网络,以便及时作出有力反应,也可促使那些可能造成新问题的责任者预先采取措施避免问题的发生。
       社会工作还可以帮助开发社会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弱势群体的发展方面,社会工作尤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弱势群体的各种资源都比较短缺(这种资源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有人帮助寻找、挖掘社会资源去帮助他们发展。社会工作者就有责任以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为宗旨,动员各种社会条件和社会力量,援助处于困境中的社会弱势成员,这些援助包括通过物质方面的帮助、法律方面的保护,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照、内在智力潜能的激发等,促使弱势群体以个体的或群体的形式得到发展。
       社会工作更有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功能。社会成员都希望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以及正常的生活和发展的机会。但任何社会总会有一些成员,一旦他们的正当需求不能被满足甚至被社会漠视时,往往就由此产生社会的不安定。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动员社会力量全面关注社会成员正当需求的满足,既利于维护社会成员的应有权益,又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可以预见,社会工作一旦被社会广泛认可,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确立它应有的职业地位,社会工作职业化必将蓬勃发展。
       而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被社会认可,往往与社会工作行政部门的政策性引导与推动措施有关。这些政策和措施,应包括对从事社会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认定制度、培训考试制度、福利待遇、职业职称晋升制度等,其中职业认定是前提。职业政策是人们职业选择的导向。从人力资源职业管理角度看,影响一个人职业选择的因素虽然很多,但职业锚是一个关键。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每一个希望从事某一职业的人,都会根据自己的“职业锚”,了解自己希望从事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从业者要求、从业者收入状况及工作条件,还包括对这一职业未来的展望等等,根据职业政策作出自己的选择。目前在我国,社会工作尚未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更遗憾的是,使这一职业合法化的职业政策久呼不出,就连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基本薪酬制度也没有建立。那么,专业社会工作者赖以生存的职业基础都没有,社会工作职业化又何以能推进呢?
       专业社会工作是社会进步的产物,社会的发展已经要求它朝职业化方向发展。因此,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完全有必要先行一步。因为,上海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比较重视社会的同步发展,专业社会工作在上海有较好的基础;上海还比较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近年来,每年都公布一次年度专业人才开发目录。“目录”具有很强的政策导向,它包括专业类别,主要涉及岗位、专业背景、产业导向、地区导向等。因此,尽快地将“社会工作”列入专业人才开发目录,既可明确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有很强的专业要求,又可起到政策导向作用,供人们进行职业选择。一种职业进入专业人才开发目录,实际也是这种职业岗位的开发。职业岗位的发展必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社会工作职业岗位的设立是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的保障,如果没有社会工作职业岗位的建立,就好像有教育的社会需求而没有设立教师的职业岗位一样,社会工作者将失去基本的工作平台。
       为改变“有社会工作之实,无社会工作之名”的现状,可以先在一些社会工作属性较为明确的机构中设置社会工作职业岗位,如在社区、养老院、监狱、医院、学校以及公益性社团组织中,明确哪些岗位是专业社会工作岗位,以后还可扩大到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去,让“社工”参与企业诸如劳资关系、员工福利、员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人事管理工作,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参与企业管理。这看来是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的一条较为理想的途径。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 职业化 亟需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