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高中主题 > 正文

    [战地记者归来谈利比亚] 利比亚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6 04:21:45 点击:

      3月初环球时报(环球网)战地记者邱永峥接到了一个新任务,与搭档郝洲一起赴战乱的利比亚。邱永峥最早拿到的是卡扎菲儿子赛义夫以私人朋友身份发出的邀请函,赛义夫称将负责他们的吃住行以及人身安全,但同时限定到达西部由卡扎菲控制的首都的黎波里后,没有军方陪同不能离开旅馆。邱永峥拒绝了邀请,随后从埃及与利比亚的边境进入利比亚东部。3月12日抵达反政府武装控制的城市班加西,在随后的20多天时间里,他们采用新闻报道、微博、电话连线等方式,将这场远在千里之外的战争拉到了中国人的眼前。4月4日,结束了26天的工作,邱永峥平安回到北京。从险象环生的战场归来,邱永峥并没有英雄般的豪言,他说:“我也怕死。真正处于那种环境中,危机面前,怎么应对才是你会想的。危机解除了,你才会疲倦,才会后怕。”
      
      不敢穿防弹衣戴头盔
      
      随着战事的升级,危险步步逼近。3月19日夜里3点多钟,邱永峥和郝洲在房间内睡觉,利比亚政府军情报部门特工向酒店里扔的一个手榴弹在他们所住房间的窗台下爆炸。反政府军的进攻势头一度很猛烈,邱永峥和搭档跟着反政府武装向卡扎菲的老家苏尔特推进。在途中,一位反政府武装的指挥官刚刚接受完邱永峥的采访,10分钟后就被一枪打中头部丧生。
      在战区,记者最重要的是首先保护个人安全,但这次去利比亚,邱永峥和他的同事放弃携带安全设施,虽然他们有一套美军标准配备的防弹衣。而后的事实证明,他们的判断正确了。邱永峥解释说:“原因很简单,利比亚政府军和反政府军,很少有人穿着防弹衣和戴头盔的,一旦记者穿了这么一身装备,在战区会显得特别突出,好像戴了一个‘重要人物’的标签,很可能成为交战双方的攻击目标。”
      也有人问邱永峥,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是不是需要携带武器,或者记者证管用吗?他笑了,“没有人会看记者证,但作为记者,你决不能配武器,拿起武器你就不再是记者了,一定是交战的某一方。不过,如果足够有钱,倒是可以配辆装甲车保护安全。”说罢,他扬了扬眉毛。邱永峥认为在当地找一个好向导并取得当地人的信任,其实是安全保护最重要的一环。他回忆,当年在阿富汗采访时,有个日本记者经向导介绍说可以采访塔利班领导人,结果至今未归,而这次在利比亚,又有中国电视记者把一个骗子当做反政府武装最高司令采访了。“这些其实都是非常难以避免的,战地记者,从你一下飞机的那一刻起,便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同行虽然会谈天说地,但彼此都是竞争关系,带着各自国家的政治立场为国家利益服务,所以一切都要靠自己,资料准备充分,采访后多方核实。后来那个骗子又跟别的记者说他是中央情报局特工,他们就像在演大戏,每人都有个角色。”
      
      战争中充斥着混乱
      
      邱永峥深入反政府武装控制区,他说,反政府武装其实一直非常无序。很多人都是从来没有拿过枪的平民。他们能拿起枪,却不知道自己要干嘛。多国部队实施空中打击后,特别是3月28日到4月1日之间,政府军把军装一脱,换上老百姓的服装,于是双方交战,根本不知道谁是政府军、谁是反政府武装。政府军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对付西方战机。空袭误炸后老百姓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空袭第一天,全城鸣枪庆祝。几天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平民被误伤,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收拾东西就往埃及边境方向逃。
      邱永峥说,“战争的乱象还表现在媒体上。利比亚国家电视台曾有一条快讯,内容是政府军已经攻入班加西城内。但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是,利比亚政府军三辆卡车的突击队员在离班加西城只有三公里的地方被反政府武装摧毁,车上大概一百多名突击队员全部死亡。剩下的几个人被送到医院去抢救。利比亚国家电视台还宣布利比亚政府军已经在班加西的反政府武装总部升起了绿色的国旗,但我们看到画面的时候,就在反政府武装的总部里采访,根本就没有国旗。利比亚国家电视台还播出了一个反政府武装司令尤尼斯将军回归的黎波里的报道。电视画面上甚至还出现了他跟卡扎菲热情拥抱的情景。但播那个画面的时候,我们就跟尤尼斯在一起,正在采访他。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再混乱和危险,采访还得进行,这是战地记者的责任。3月28日这天,无疑是令他记忆深刻的,利比亚堪称油田上的国家,当地每升油6毛钱人民币的价格就可知,石油在这里不是什么稀罕物。然而,那一天几个加油站都没油了,着急的除了使用耗油量极大皮卡车的反政府武装,还有就是得悉苏尔特开战要去抢新闻的各国记者。邱永峥感慨说:“那时候,抢新闻其实就是抢汽油,没有油,啥也干不了,有的外国女记者抢不到油,急得在路边直哭。那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很多非常有经验的西方战地记者,早有准备,储备很多桶油在他们奔驰商务车的后备箱里。”
      
      记者比部队走得快
      
      战争的惨烈,焦尸的恶臭这些让邱永峥难以从记忆中抹去,与西方媒体记者的交流也让他感触颇深,同时也感到,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的媒体、中国的记者不能缺席。
      在战地报道方面,邱永峥看到大通讯社的记者非常敬业,跟随反政府武装进程时,有的西方记者一度比反政府武装走得还快。“他们为了抢新闻真的是非常卖命,综合素质很高,那种危险再大也一定要去,去爆炸最前线的精神不由得你不敬佩。”另一方面,邱永峥在和一些西方媒体交流中发现,他们丝毫不避讳在报道中掺入自己的价值判断。“我跟一个西方非常主流的媒体记者的关系很好,我跟他交流过,他们做新闻的价值观判断,70%是事实,30%是价值观。这可能让大家非常意外,但所有西方媒体都非常明确。用他们的话来说,价值观根植于骨髓,不能够改变。他们说我们来这里不是看热闹的,一定是为了我们的价值观和自己国家的利益。”
      比如,西方媒体在报道中揣测,卡扎菲一旦战败,会把油田全部炸掉,但邱永峥看到的实情是,交战双方都非常有意识地保护石油设施,他们很清楚,这是他们的命根子。“战争带来的人道灾难。我也和西方记者争辩过,你们说战争是保护平民,避免人道灾难。可是这些天来,恰恰是西方军事介入令双方旗鼓相当,越打越凶,让战争持久化。”
      从利比亚归来,邱永峥的一大感触是,“待在和平环境的时间长了,不觉得怎样,习惯了。但看了太多流血、牺牲的战争场面后,你会发自内心地觉得,和平真好。”在战场上,看到利比亚政府军还算先进的坦克装甲部队,在面临空中打击时,像一阵风一样地被摧毁,邱永峥感慨地说:“我觉得,一个国家如果只讲经济不讲国防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同时,一个国家讲国防,只讲陆军,没有空军和海军,不注意三军平衡,在现在的战争环境下,等于不存在国防。” (源自《北京晚报》)

    推荐访问:利比亚 战地 来谈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