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高中主题 > 正文

    联系实际论述幼儿创造性的培养策略【美国大学的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策略与模式】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5 04:50:52 点击:

      [摘要] 教育改革和发展,已经是21世纪全球的重要措施。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对于经济发展,政治改革,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事关重大。创新教育对于我国中小学的教育也是关键所在。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就要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观念。因此从判断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不仅是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且也是思维理论从旧到新的转变。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创造性人才 判断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22.043
      一、 教育思想的转变:从判断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
      2011年12月,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于中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培养创造性人才是中国教育的方向。”前不久,笔者参加了美国的一些会议,美国学者也指出,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育哲学和思想的转变。美国现在最为需要的就是加强创新教育的建设,以期培养创造性人才,来适应当今世界的发展状况。
      按照中国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的理论,创新教育是一个通过认识和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并将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的过程;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的方法的运用,重在教导学生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1)
      众所周知,西方的现代教育是建筑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的。传统的西方现代教育的哲学基础是实用主义,它是建筑在判断性思维的基础上的。长期以来,西方的教育阵地,从幼儿教育,经过中小学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等,无不强调判断性思维。这种传统的教学体系强调的是,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去理解需求(claims), 然后遵循或者制造一个逻辑性的争辩,再找出答案,摈弃那些不正确的路径,而集中在一个正确的道路上。因此,传统的教学所重视的是判断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这样,传统式的教学,就要强调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判断上。但是,在生活中,无论如何,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思维方式,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所强调的是,开拓出新的想法,点燃起多种的可能性,选找出多种答案,同时找出多个途径,而不是“一条道走到黑”。下面,我不妨列出一个图表来比较一下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差异:
      判断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分析 生产,发生
      一体化/聚合 分歧/差异
      垂直型/从上倒下 水平型/侧面
      大概性/概率 可能性/机会率
      集中的 分散的
      客观型 主观型
      答案/回答 不仅一个答案
      左大脑 右大脑
      语言性 视象性
      推理性 丰富性
      yes但是 yes 和/但是
      我们从上述这个图示中可以看出,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差异。但是,作为人的思想活动来讲,这两种思维对于健全的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们必须学会分析问题,然后,我们必须要找寻解答问题的解答;再次,我们要选择出最好的解答方式和途径等;最后,我们还要检验和核查我们所选择解答方式和途径是否有效用等。(2)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还可以对与判断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进行初步的界定:判断性思维或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是有目的的,是自我较准的判断。这种判断表现为解释、分析、评价、推断以及存在的数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判断性思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思维探究工具和方法。创造性思维Creative Thinking 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的领域。众所周知,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这就需要人们付出艰苦的脑力劳动。一项创造性思维的新成果的取得,往往要经过长期的探索,刻苦的钻研,甚至百般挫折之后才能够获得。而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样也要经过长期的知识积累,素质磨砺之后才能过具备;而创造性思维则离不开繁多的推理、想象、联想和直觉等思维活动。(3)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最为理想的就是如何教会学生把这两种思维方式进行结合。从实践来讲,这两种思维绝对不是分裂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现在之所以强调创造性思维,是由于多年来,由于传统,我们似乎忽视了创造性思维。目前,世界各国的中学教育都采取了灌输式的教育,比如数学教育,我们教会学生们死记硬背一些计算公式,然后,学生们按照数学公式去作题和解题。现在,我们需要改变,从灌输式教育转到启发式教育。
      从西方现代教育的历史来看,长期以来,灌输式教学已经成为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们听,然后老师再讲,学生们背。大家周知,西方现代教育,特别是美国现代教育的鼻祖是杜威博士。他所强调的是教育的实用值。但是,时过境迁,当代教育虽然也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但是,这种使用价值观,也有所改变。(3)
      再次,我们有必要重新讨论一下伯格森和他的哲学思想。当然这是一个大题目,我们集中讨论伯格森的创造性思维的观点。1907年,伯格森发表了著作《创造进化论》,这部书中伯格森竖起了生命哲学的大旗,也使得生命哲学迅速成为传播最为广泛的哲学思潮。正如瑞典皇家学院的一位院士指出的那样: 伯格森先生的《创造进化论》——一本空前的具有决定性的著作中,以严密 而不容忽视的科学用语,传达出一部能够把握住人心的雄壮绚丽的诗篇 ,并且创造了永不枯竭的力量和富有飞腾的灵感的宇宙生成论。
      由于一些原因的影响,伯格森理论在中国一直受到批评。现在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伯格森。在讨论创造性思维时候,我们就要涉及到其它的一些问题,比如什么是创造力,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论等。下面仅就美国高等教育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个优点进行简要的介绍。   二、美国高等教育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策略和模式初析
      美国高等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一直非常重视,随着美国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人才创新培养一直处于不断地改革和发展之中。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大学不断地进行教育创新,提出了一些较好的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模式。下面,笔者仅就此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
      当前,美国大学教育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新的教学策略:
      一、课内和课外教育相结合。传统的教育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然而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教育总体开始加强,重视课外教育。目前,在很多大学之中,课外教学已经占到极大重要部分,比如笔者就读的俄亥俄大学,其中研究生的课程有大约三分之二为课外教学课程。美国大学认为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的个人学习之外,加强课外学习,会激发创新精神,从而强化实践能力。
      二、科学与人文教育的紧密结合。长期以来,美国大学既重视科学教育,也重视人文教育。如哈佛大学已经开始启动了新的本科生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哈佛大学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反思性的,经过良好训练的,有知识的,严谨的,有社会责任感的,独立的,创造性的思想家。”而麻省理工大学则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为:“致力于给学生打下牢固的科学、技术和人文知识基础,培养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科研与教学的结合。 很多国内教授到美国考查,讲学之后,对于美国大学中的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深感佩服。是的,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现在,美国大学,大到哈佛大学,小到只有几百名学生的私立大学,都提倡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比如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是一个很小的私立大学,目前只有1200名本科生和1500 多名研究生。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该校为本科生专门设立了夏季大学生研究奖学金,设立了高级论文研究课程,教授们还为学生提供研究助学金或研究题目工作酬金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科研活动。同时,该校还和政府,学术界,企业家们建立了合作关系,经常召开午餐圆桌会议,讨论科研计划和项目。这样的科研圆桌会议特别欢迎学生参加,特别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科研计划,而实际上,有很多本科生和研究生提出了很好的研究计划和见解等。2010年,该校获得了2500多个科研项目,获得了2亿多美元的研究基金,而且该校的78%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参加了科研活动。该校从1921年到1998年先后有26名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
      以上三种结合的策略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美国高等教育的以人为本的核心政策,一方面是继承了美国长期以来的高等教育传统,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美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和困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大学财务日益吃紧和高等教育日趋市场化,美国国内生源减少,迫使美国大学更加注重自己的服务,当前美国大越来越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因为大学毕竟应该以人才培养为本。
      本科生是美国大学生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自然就要注重本科教育。美国大学开设的课程广而多,学生选择余地就很大。例如斯坦福大学就开设了大约1800门本科课程,平均每5个学生就可以享受一门课程。美国大学重视科学基础,强调科学与教研相结合,培养优秀的顶尖人才。比如斯坦福大学要求所有的本科生学习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课程。本科生在进大学的第一学期就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课程安排,第一学年之后,本科生就选择主修专业,第二学年就开始了他们的专业基础课的学习,第三、四学年就可以集中选择专业和本科知识。这样,美国大学的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就十分强调为大学生提供渊博的知识面。为了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从进大学开始,美国大学就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丰富的综合性培养计划,使得学生在受到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获得较为渊博的知识。
      正是美国高校的这种培养理念和目标,才使得有不同兴趣的人得以充分地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且得到良好的、积极的教育,在不同的领域中取得成就。这就是美国高等级教育的“以人为本”的优点。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写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的原因。笔者认为,面临全球教育的竞争,中国高等教育也应该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结语
      目前,国内不少学者就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多、较为深入的介绍和研究,比如山东济南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谢梅 和苗青两位老师等就介绍了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三个标准模式,本文囿于篇幅,不再重复例举。
      注释
      1.张振岗,谈创新教育的实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
      2. Edward Lent, How to be a creative person, American Education STUDIES, JANUARY 15, 2011 New York。
      3. Ibid。
      作者简介
      鲍玉珩,美籍华人学者,教授,已经退休,现在从事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工作, 俄亥俄大学,Dayton 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教授。
      薛翠华,美籍华人艺术家,儿童文学作家,家庭心理咨询师。
      孙志红,女,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现青岛师范大学讲师,发表论文多篇。

    推荐访问:创造性 美国大学 培养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