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搞笑短信 > 正文

    中国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吗?|中等收入群体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6 04:22:13 点击:

      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这一“红线”后,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道坎就成了迫在眉睫、不得不深思的话题。         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的GDP为39.7983万亿元。按此推算,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属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历史上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在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这一“红线”后,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道坎就成了迫在眉睫、不得不深思的话题。
      
      “陷阱”之惑
      
      最近,一组被热议的经济数据,让国人的心像过山车一样上了又下。
      据日本政府2月14日披露,2010年日本的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1月公布的58786亿美元少4044亿美元。这意味着,日本垄断长达42年的“世界经济老二”的交椅,正式被中国取代。然而,按人均GDP算,中国却只有日本的1/10,在全球仅排105位。
      中国在向着现代国家、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诸如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凸显。劳动者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住房等消费品价格持续上涨,贫富差距拉大,区域发展失衡,侵犯弱势群体利益等问题,也对经济发展构成了挑战。
      部分专家认为,中国当前收入分配形势严峻,已成为主要矛盾。如不能根治,很有可能危及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坠入“中等收入陷阱”。
      谈及“陷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迟福林列举了“中等收入陷阱”的几大诱因:“第一,收入差距有逐步增大的趋势。第二,居民消费力弱。目前居民消费力处于低水平,35%左右,历史上我们曾达到50%以上。第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第四,国民收入分配失衡,资源在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中过度向政府倾斜,甚至某些方面是严重失衡。第五,社会风险和社会矛盾有不断增大的趋势。”
      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现阶段中国的基尼系数(衡量收入差距)已经越过了0.4的“警戒线”。专家认为,现在谈“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显得学术化,而是一个现实问题。
      但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看来,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议论应用到中国没有意义,因为沿海地区已经是中等收入,且没有下降的迹象;而西部地区还远没有达到中等收入,所以也不存在这个问题。“在观察中国经济时,不能简单地看全国平均数,要看构成平均数的各个地方经济体。”
      
      如何避开“陷阱”?
      
      迟福林在十二五期间提出了“民富优先”的观点,他认为以此为改革导向,把国家的发展变成老百姓的收入,老百姓收入提高了,消费率也就提高了。而消费率提高了以后,社会的矛盾、社会风险因素就会明显降低,成功避免这样的“中等收入陷阱”。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陈友俊认为,绕过“陷阱”的“王道”是经济转型。一方面,中国要继续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将增长动力转到新能源、高科技产业上来,以保证现有的增速;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将是未来的增长极――前30年都在搞城市经济,后30年应该让农村追赶城市,让城乡均衡发展,这个过程将创造出大量的GDP。
      今年“两会”不约而同地传出一个信息:“十二五”GDP增速目标下调,不再以GDP论英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指出,中国需要强调的是投资效率而非规模,要重视创新,并让更多生产能力强的民企进入主流经济领域,“这样才能确保不停地创造新的增长源泉”。她也强调,“一些积压在体制领域的问题也到了调整的时候了,不单指行政体制,经济体制也需要再调整。”
      社会学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真正要做的功课其实在经济之外,因为社会改革并不同步。分配领域的调整刻不容缓,建立“橄榄型”社会结构,壮大中产阶层,实现“民富”和“共富”,才能从根本上避开“陷阱”。假如中国经济在“十二五”后期陷入低迷,一些社会问题将集中爆发,“将是政府难以应付的”。
      
      韩国经验:城乡协同发展
      
      1980年韩国的人均GDP是1645美元,1995年就达到了11469美元。这主要得益于市场变革,以及战略产业的保护和不断更新。上世纪70年代,韩国进行了著名的“新村运动”,政府出钱在农村修建基础设施、培养人才、发展农村经济、完善社会保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韩国最终摆脱了贫穷落后,跨进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同时将收入差距维持在较低水平。
      
      巴西秘诀:以社保刺激内需
      
      2009年,巴西的人均GDP约为8121美元,已经超出中等收入水准。而巴西央行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预测,2010年巴西的GDP又将比上年增长7.8%。巴西高速发展的背后,可以看到不断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
      巴西是典型的高税收、高福利国家。富人可以通过缴纳高额的费用享受优质便捷的私立教育、私立医疗,而穷人也可分文不花地享受政府投资的公立教育、公立医疗。尽管大多数公立机构在条件上比不过私立机构,但政府包干式的做法解决了低收入人群的后顾之忧。
      住在伊瓜苏的德尔休是一家酒店的员工。他说,老板每个月必须给他支付子女补贴,并为他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我觉得生活没有后顾之忧。” 强有力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消除社会矛盾的同时,还为强劲的内需和购买力提供了保障,刺激了经济发展。难怪有人说,“巴西人似乎对经济危机无动于衷。”
      
      泰国教训:“二元困惑”
      
      在东南亚,泰国曾经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国家,1996年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序列。但令人不解的是,时隔15年后,泰国的人均GDP仍然只有4100美元。
      为什么?一个主要成因在于其一直没能解决好“二元问题”:一是发展过程中经济转型不成功,导致城乡失衡,贫富分化;二是政局的不稳和社会阶层的对立,成了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如今以旅游业立国的泰国,是毒品和暴力犯罪、艾滋病的集中地。
      科迪卡出生在一个非常贫穷的小山村,十几岁时进城打工,在一次遭骗奸后,被一个团伙控制成为卖身女,后又在“姐妹”的诱导下吸上了“K粉”。
      像科迪卡这样从农村到城市、从穷人到富人转型路上的“掉队者”,在泰国还有很多。即便在城市,也有大量低收入人群离“中等收入”渐行渐远,他们不满、抗议甚至偷、抢,给泰国的发展蒙上了阴影。
      (综合摘编自《新文化报》、人民论坛网)

    推荐访问:国会 掉入 陷阱 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