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服装广告 > 正文

    [破与立之间的彷徨与挣扎]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8 04:49:43 点击:

      摘 要:日本电影导演寺山修司的影片《死在田园》是一部元素丰富多样,镜头变换灵活巧妙的作品,在被认为晦涩难懂的同时,对其主旨的诠释也是众说纷纭。通过对该片选用充满日本特色的空间和宗教习俗等民族元素的解读,指出以往对该片的误读,同时分析其主旨,指出日本在战后新文化和生活方式冲击下,年轻一代对于幼时接受的传统文化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以及尽管对其严重不满,但不得不妥协的生活状态。
      关键词:《死在田园》 民族元素 主旨 误读
      影片《死在田园》(《田園に死す》)是日本电影导演寺山修司的代表作之一,影片以现代派的手法和精致绝伦的视像语言阐述了诗人导演的人生观和哲学观,是视觉艺术作品中的经典。寺山修司在影片中融入了大量的风格各异的元素,以至于这部影片被许多观众认为晦涩难懂。这部影片虽然被公认为是是诗人导演的个人记忆的视像化,是梦游年代和理性思考的结合产物,是导演人生观的产物,但是究其主旨,却有着多种不同的诠释。有人认为这是对寺山修司童年创伤的写照与弥补;有的观点认为这表现的是战争对于日本青年造成的心理创伤;有的观点认为这表达的是一种恋母情怀;有的认为表现的是对日本共产党人的同情;还有的认为是借电影来宣传和保护日本的传统文化,是日本的新守旧主义。不可否认这部电影充满浓郁着浓郁的日本风情,然而是否因为它的民族特点明显就能说寺山修司在弘扬和保护日本的传统文化呢?这点值得商榷。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影片中出现的民族元素以及出现的场合。
      一、充满民族特色的空间背景
      寺山修司,1935年出生在日本青森县,毕业于早稻田大学中文系。出生于青森县这个事实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在他很多电影里都有涉及,这也说明了他电影的自传体特质。《死在田园》这部电影的空间背景就置于作者的家乡青森县的恐山。
      恐山是在日本本州最北端,是日本三大灵场之一。这里由于以前的火山活动而形成的硫气孔会喷出蒸气与硫磺臭气,整座山被硫磺臭气所笼罩,而形成肃杀的景象。在信仰佛教的日本人的眼里,恐山被视为通往阴阳两界的圣地,是失去藏身之所的幽灵们最后去的地方,是连接现实世界和黄泉的山。那里有許多法师、巫女等,可提供思念亡灵,甚至跟亡灵沟通的服务。在影片开始出现的身着黑衣的送葬队伍以及夜色中怪石嶙峋烟雾缭绕的诡异的氛围未必是寺山修司刻意营造的,而是该处本身就具有诡异的气氛。这是一个生与死交融的地方,活人可以跟亡灵对话,甚至有人从外地来此与自己亡故的亲人沟通交流。所以少年在夜里离家呼喊要和父亲说话以及在巫婆帮助下和父亲交谈这些行为在当地人或者日本人看来是一种再自然和正常不过的,而在异质文化人群眼中则难以理解或者十分恐怖和诡异。从而会误认为是编剧和导演为了衬托死亡和幽灵的元素而有意为之。
      除了由火山形成特殊的乱石嶙峋的地况地貌(被称作“地狱巡礼”)给人以凄凉肃穆之感外,恐山还有几个空间背景在影片中出现多次。红衣少女将孩子捆绑在稻草之中沿一条小河顺流而下。这条河是恐山有名的三途河(“三途之川”)。在日本人的意识中,在通往地獄的路上,有一条被视为阴间和阳间的分隔线的『三途河』,一过该河就不能返回阳间。而在这条三途河的下游会有一些小孩子魂灵堆石塔为父母祈福(他们先于父母去世而让父母伤心,背负上不孝之名,也会被恶鬼欺负)于是河边有水子地藏菩萨出现,保护和安抚童魂。如果不了解这条河流所蕴含的意义,就会在看到红衣女子跳入河中追逐包着孩子的草捆时,单纯地认为女子在被迫舍弃孩子时的无奈和痛心,而不能理解一个母亲对于早夭孩子在阴间能否安然生活的担忧以及求菩萨保佑其魂灵平安的希冀。而一群黑衣白面之人经过的河上的小桥称为“三途川之桥”,是阴间和阳间的连接桥。影片中另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是“极乐滨”,这是恐山宇曾利湖畔一片美丽的白沙滩,一望无际,本来是水天一色、宁静无波的湖水映照著平稳安详的山光水色,宛如佛家口中的极乐世界,是以取名叫做“极乐滨”。这片美丽祥和的风景与隔着不远的“地狱巡礼”形成鲜明对比。一群黑衣白面人走下三途川桥后来到湖边的白色沙滩上寓意死后进入极乐世界。在影片中夜里巫女在这片沙滩扭动身体恣意狂舞,间或血红的天空和波光粼粼的水面衬托着白色的沙滩,卖神坛的人和少年擦肩而过。以血红色的天空和黑色的群山为背景下的曾宇利湖湖水和白色的沙滩的确有此岸地狱彼岸天堂的美好之感,红与白画面意义也是死与生的交接。宇曽利山湖是座水质整体上呈酸性的火山湖,湖底不断有硫酸水素的喷出,随着季节、阴晴、日照角度和酸碱度不同,湖水变幻着多种不同的颜色。后来少年被迫与女子发生关系,镜头中出现的泛着红色波光的水面应该是一种自然的色彩,而非拍摄技术原因所刻意为之。
      寺山修司原始完整地再现了恐山的自然风光,如果此举只是使该部影片呈现出自传的性质,描绘寺山幼年和少年的生活环境,可能只是对该片比较浅层次的理解。恐山本身的灵场性质以及“地狱巡礼”“三途河”“极乐滨”三个地点的中传达的无一不是生与死之间的交接与对比的隐喻。
      除了自然空间元素外,电影中还存在两个人文空间元素,即小山村和马戏团。与古代中国和古欧洲希腊这些开放型的文化圈不一样,日本进入9世纪就成为一个闭锁的文化。这种闭锁不仅表现在国与国之间,在一国之内也呈现出多层次的闭锁。在传统日本人的观念中,内与外的界限是相当清晰的,居住在一个圈子内部的人和外部的人区别非常鲜明。恐山这种较偏远的山村就更为如此。遥远的外部的人如果不是“神”(神、中央任命的地方官、游历的高僧)的话,就是“非人”(乞丐、各种艺人、妓女以及妓女兼巫女)。[1]在这部电影中寺山修司的确是按照这种传统的观念来塑造小山村和马戏团的。马戏团的落脚之地里村子较远在树林之中,而日本人始终未能摆脱原始的对森林的恐惧。他们认为,森林的深邃、幽远是神秘的或者是妖气十足的[2],如《六个梦》中狐狸嫁女就是以高大茂密的森林为空间背景。马戏团这一外来事物在闭锁的山村居民本身具有神秘的气息,也因此吸引了少年的我频频光顾,满足好奇心。同时马戏团的成员也被塑造成了一群“非人”——穿着充气衣,只要充气就会很满足,被掐死仍然微笑不叫嚷的“空气女”;矮小猥琐的侏儒男子和其他荒淫不羁的男男女女。与此同时山村里的居民身着黑衣,死气沉沉。外部“非人”的恣意生活尽管荒诞却五光十色充满诱惑,内部“人”的生活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这无疑又是生与死的对照,从而传达出少年的我对外部的向往,对突破传统的束缚和生的渴望。   二、民族宗教习俗元素
      寺山修司在这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民俗和宗教元素,还专门聘请青森县籍日本民俗学者田中忠三郎为民俗顾问。有人认为他这是要在二战后宣扬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抚慰青年一代心灵上的创伤。笔者却以为寺山修司运用民俗和宗教元素的意图恰巧相反,不是守旧,而是破旧。
      影片开始出现的送葬之人身着黑袍像一只只黑色的乌鸦。乌鸦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吉利的动物,在日本文化中是“神”的使者和代言物,日本文化中留下后嗣的人死后都会变成神。这群像乌鸦一般的村民是掌握发言权的“神的使者”他们不救人反而夺人性命,逼迫红衣女子杀死孩子。恐山上寺庙众多,供奉保护孩子的地藏菩萨,且寺庙神圣不可亵渎,然而就在这庙中少年的“我”被侵犯夺去童贞。红色在日本传统文化中是禁忌之色,曾宇利湖的湖水在少年被侵犯时呈现绚烂的红色,这片天堂般的湖水带给我们的却是少年地狱般的的痛苦挣扎之感。
      在日本东北地区的青森、秋田、岩手三县为中心流传着一种民间信仰,用布保住一根约30公分的木棍,做成朴素的神化人人偶,通过人偶传达神的旨意。影片中好几次出现了这种木棍上的简单人偶,这些木棍人偶的出现无一不和死亡联系在一起。难道神示是要人死去?如果这样,神是否才是带来厄运的源头?
      片中女子将孩子弃入水中之前,河面上飘过两个捆在一起的布娃娃。当地人在孩子生病的时候做人偶成为孩子的替身,放在河中顺流而下,将孩子的疾病带走,祈祷孩子身体健康。在旁人为孩子祈福时,这名红衣女子却要亲手将孩子扼杀,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其后一座女儿节的豪华祭坛顺流而下,在女儿节这天将女儿杀死又是多么痛苦和可悲的选择!日本人在三月三日於家中摆設「雏坛」,上放置华丽的人偶娃娃,以宫廷中荣华富贵的生活为设想,表达对女儿的祝福。这是女孩充分享受快乐和祝福的节日,然而一个女婴在所谓神示的逼迫下被母亲投入三途河中。两厢对照之下更突出“神”的可怕、对人性的破坏以及传统势力对人冲破束缚渴求自由的阻碍。
      在日本爱情与死亡的结合----“殉情”,是一种有一定历史且较常见的现象。这在中国人看来难以接受,而日本人对之颇为欣赏——死在日本是一种绝好的解脱方式。无论两个人的关系怎样的“不伦”,只要他们勇敢地死了他们就变成神了,而神是不能受到指责和批评的。日本的文学戏剧中以殉情为主题的作品不胜枚举,如歌舞伎《殉情曾根崎》(后被改编成电影)、《失乐园》。如果简单地因为殉情的一方是共产党员就认为寺山修司在表达对共产党的同情,似乎过于简单。这应该是日本人心底里所追求的寂灭般的自我毁灭,在死亡中达到相互的占有和幸福。这对情人无法在现实的世界里共同生活,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力更改让他们选择殉情,这恐怕也是少年在看到他们殉情而死的现场后虽然眼神有些震惊但面部表情仍平静的原因。这实质上是对社会现状不满的一种无声却有力的控诉,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影片还运用了歌舞伎的基本元素——白面。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概念,当出现虚幻的现实中不存在的人物时他们往往被赋予这种抹白的面孔。涂成白色面容的少年的我,是成年的我弥补记忆而幻想出来的。死亡的人再次出现也是白面,因为他们已经不存在了。在日本文化中尽管鬼神面目狰狞,他们却能为民除害,消除厄运,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影片中山村小卖部的门口贴有一张大大的“鬼”字;“我”逃离家庭时,母亲的身边也放有鬼神的面具;少妇叙述往事时也出现了鬼面具。传统信仰中应该保佑幸福生活的鬼,带给买拨浪鼓的少妇的是不得不杀死孩子,带给母亲的是儿子的逃离和憎恨,带给少妇的是母亲的死亡和自己出卖肉体才能获取生存。这不禁让人困惑,鬼神究竟能不能保佑我们的生活,传统信仰的存在是否合理?
      寺山修司在他的第二部电影作品《死在田园》中成功运用了各种充满浓郁恐山民族风情的元素表达他对于传统信仰传统道德束缚的复杂心情。传统信仰和道德实际带给人的是痛苦和折磨,并非是所宣称的彼岸的幸福。是要破除传统追求新的生活还是保持传统与之妥协生活,贯穿整部影片的生死交接和对比,突出了寺山修司在破与立之间徘徊挣扎,这可能正是他这部光怪陆离又奇异诡秘电影想要传达和表现的。

    推荐访问:彷徨 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