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服装广告 > 正文

    [以“走转改”精神,采写“走转改”典型] 工匠精神高中议论文800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5 04:53:46 点击:

      我们这样获得中国新闻奖  编者按:10月24日,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291件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44件,二等奖90件,三等奖154件。
      大众报业集团4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大众网作品《党旗漫卷中国红——走进56个民族家庭大型接力式采风活动》(作者:林忠礼、李冉、张峰、邢玉军、刘国栋、王磊)获得一等奖;《大众日报》的通讯《小胡同走出大记者——“张刚现象”启示录》(作者:李海燕、郭静;编辑:胡伟)获得二等奖;《大众日报》的消息《近6亿元房地产项目被叫停、按世界文化遗产标准重建台儿庄古城:舍了房产换遗产》(作者:逄春阶、齐淮东;编辑:张鸣雁)获得三等奖;《青年记者》的新闻论文《新闻领域弄虚作假现象探析》(作者:伊秀丽;编辑:杜鹃)获得三等奖。
      本期特约请部分获奖作者谈获奖体会,供业界参考。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大众报业集团又喜获大丰收,有四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大众日报刊登的通讯《小胡同走出大记者——张刚现象启示录》获得通讯类二等奖,回顾采写过程,感悟良多。
      2011年12月初,接到了大众报业集团领导布置的任务,要把齐鲁晚报的老典型“胡同记者”张刚,作为山东省新闻界“走转改”的典型再度推向全国,我受命采写通讯报道。
      时隔5年再写张刚,我心情十分纠结。一方面,集团5年前发现张刚这个典型时,即受命采写了张刚的人物通讯,对张刚比较熟悉、比较了解;另一方面,正因为这种既是采访对象、又是同事的熟悉与了解,反而容易陷入固有的印象和材料,很难跳出来,报道容易旧瓶装旧酒、了无新意。带着这样的纠结,我开始了采写工作。
      细节,更多的细节
      ——在熟人的陌生化过程开掘深度
      像19年职业生涯中的其他许多次采访一样,开座谈会、与张刚聊、与张刚接触过的人聊。和一般采访对象不同的是,作为记者的张刚,他的作品、他的博客等也需要翻一翻,看一看。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很快,写作提纲拟出来了,一周之后,第一稿写出来了,一切看上去似乎十分顺利。
      就在自己也觉得顺利得有点不合情理的时候,负责这个项目的大众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郝克远回馈了修改意见:太顺溜了,太平,所有的细节都似曾相识,没有泪点,不感人。一听,我就明白,担心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由于此前写过,太熟悉,难免又在老路上走了一遍。
      写“走转改”的典型,没点“走转改”精神还行?下定决心,重新打鼓另开张。抓住张刚再聊,重新挖掘张刚的采访对象、救助对象,重新挖掘张刚在社区的熟人、结下的亲戚,把熟悉的张刚陌生化,就像对待一个从不认识的张刚。同时,也做张刚的工作。张刚是位极其朴实厚重的人,从采访开始,他一直重复的几句话就是,真没什么,没有了。我反复说服他,从现在开始,咱们不是同事,是不认识的人,你从头给我讲讲你的生活经历、工作经历,工作、生活中那些重大的转折点和事件,以及你的想法和感受。写第四稿之前的最后一次补充采访,我请张刚把他的妻子也请来,三个人坐在一起慢慢地聊,几次听得我热泪盈眶。
      一次又一次的挖掘,细节,更多更生动的细节,在这个由熟悉到陌生,再由陌生回归熟悉的过程中,张刚的形象新鲜起来,丰满起来。第二稿出来,项目组的领导和同事们的评价明显改观,感人多了,也新鲜多了,和5年前的张刚比,能看出他的成长了。
      立意,更高的立意
      ——在四易其稿的思索中提升高度
      交上第二稿之后,正忙着记者站杂七杂八的工作,郝总的电话又到了,明天到新闻大厦来,开个小会,讨论一下张刚的稿子。
      一进会议室,心里一沉。这阵势,郝总、齐鲁晚报蓝海总编辑、大众日报总编室刘加增主任,还有张刚和晚报协助我做采访工作的郭静记者都在坐。立刻明白肯定是稿子不成,还要改。心里的沮丧无以复加。自己也算是老记者了,可这活干的,让大家一遍遍跟着麻烦,失职啊。
      原来,修改后的第二稿送到大众报业集团总编辑傅绍万那儿之后,傅总给出了两页纸的修改意见。核心词是“立意”,要有更高的立意,对“走转改”对“新闻人、对新闻作品、对新闻媒体”的意义要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张刚这一典型在当前媒体发展阶段、媒体生存状态以及对集团发展建设的典型意义要有更深刻的理解。
      传达完傅总的意见,项目组的领导和同事们又纷纷谈他们的理解,帮我分析症结所在。我心情深重地听着,把那手写的两页纸收好,回去再细看、细琢磨。
      虽然那阵子正让工作上的其他杂事缠得焦头烂额,还是决心重头再来。卡帕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同理,新闻作品写得不够好,一定是你对材料的占有不充分、对人物或事件的理解角度还不够新、不够高。抱着这样的想法,再次补充采访,重新结构篇章,第三稿出笼了。
      说实话,第三稿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完全进入了所谓的马拉松赛跑中的“墙”状态,即达到了极限,完全没有任何感觉。以往的写作中,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就是恨不得以头抢地,却再想不出一个词来。交稿的时候,我甚至负气地开玩笑说:“千万别让我再改了啊,会出人命的。”
      玩笑归玩笑,当刘加增主任打来电话说,傅总看完第三稿之后觉得还是不在状态,没写出想要的东西,需要再改时,我反而放松了。先大睡一晚,把缺的觉都补上。然后约了张刚和他妻子再次补充采访。因为约在新闻大厦采访,采访前临时决定先去请示下傅总,想弄清楚他想要的这个稿子到底是什么样子。在傅总办公室一共坐了十分钟,傅总交待得非常明确,写人物,一个你把他放在什么大背景下,再缩小一下是你把他放在什么场景下,再就是你突出他的什么特点。具体到张刚这个人,大背景就是新闻界的“走转改”这项活动,对新闻人、新闻作品、新闻媒体到底提出了什么要求,张刚身上体现了哪些?再就是用生动的细节和故事把张刚身上体现的这些内容表达出来。我若有所悟,琢磨着这几句话预备离开,临走,傅总开玩笑说:“听说你都改烦了,你也算大牌记者了,除了我,别人都不好意思让你这么三番五次地改了吧?不过,好作品都是下硬工夫磨出来的,谁写都是这样。”
      第四稿的写作,我只能用水到渠成来形容。最后补充采访完张刚和他妻子,我连夜重新拟定了提纲,结构就是追问张刚,他要做一个什么样的新闻记者,写什么样的新闻作品,支撑和成就张刚的,又是什么样的新闻媒体。到凌晨4点钟,8000字的初稿写出来了。上床大睡,上午10点起床,继续修饰润色。因为要准备其他媒体和大众日报刊发的两个版本,又按要求修订出了7000多字的全版和4000多字的精练版。下午4点多,把最终的定稿传给了领导们。
      当听说反馈回来的意见是领导们都非常满意,可以安排刊发了,我的感觉居然是既如释重负,又若有所失。
      支撑,全方位的支撑
      ——获奖是个系统工程
      2011年12月30日,《小胡同走出大记者——张刚现象启示录》在《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省内各主要媒体同时刊发。随后,《中国记者》等也转载了这篇报道。山东省记协、中国记协都以简报的形式转发了张刚的先进事迹。张刚,从一个个体成长为一个群体,最终成为山东新闻界的一个“现象”,张刚的影响力,齐鲁晚报的影响力,大众报业集团的影响力,再度得到彰显。
      稿子刊发后,不少新闻界的领导、前辈、同行以及一些读者,都对这个稿子赞誉有加。这个稿子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后,收获的祝贺更多,我却非常不好意思,最终的稿子不错我承认,但这绝非我一个人的功劳。这并非假意谦逊,而是发自内心。因为作为大众报业集团“精品战略”的亲历者,我比谁都更清楚“获奖是个系统工程”这句话的含义。中国新闻奖一二等奖我已获过四次,每一件作品,从题材的选定,到稿子的组织采写、修订,一直到最后刊发的时机、版次,以及评论的配合、后续的追踪报道等等,这绝对是总编辑坐阵指挥亲自调度、项目组团队作战的结果,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绝不可能出现目前这样的好效果。那些因为可以署名而站在了前台的人,更多的具有符号意义,象征着整个团队的努力和实力。而大众报业集团在“中国新闻奖”领奖台上可以成为“大众报业现象”,并具有可持续性,再次证明了系统工程的良性运转。
      在这里,我以自己从前说过的话做结:“获奖就像植物开出了芬芳的花朵,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美丽,而是为了赞美脚下的土地。”

    推荐访问:采写 典型 精神 走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