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服装广告 > 正文

    【《论语十则》探疑】论语十则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5 04:42:29 点击:

      《论语十则》一文,课本上对《论语》作了这样的解释: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对孔子的注释是: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唈(现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查阅七八九年级“语文”只挑选了《论语十则》、《大道之行也》两篇文章。再查阅“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初审通过”的七年级“中国历史”,发现在11课《百家争鸣》中对孔子创立儒家学派作了42字的说明,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用了91个字,解释“仁”用77个字。对孔子整理《诗经》、编定《春秋》、编定《论语》用61个字。介绍孔子游列国办私学等用了138个字,提出一个问题是:“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你认为这句话对吗?”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学生,对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了解仅此而已。而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办起孔子学院,掀起了孔学热潮。那些举办“孔子学院”的国家,为什么会如此崇拜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孔子?中外有如此之大的反差,不免叫人产生疑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张凤娟主编的《五经四书》,前言上说:——在人们的意识中,“经”是至高无上的书。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人文科学的方方面面:《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先秦诗歌总集,传为孔子删订——熟悉“五经”,就熟悉了中国古代社会物质和精神的各个方面,古人将其作为进入社会,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修基础。——成了读书人必读经书。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精神构架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此书如此之好,七八九年级学生多读几篇又有何不可?
      关于“仁”的格言,《论语十则》只选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②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论语十则》中有:①“……学而时习之……”;②“……传不习乎?”;③“温故而知新……”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知之为知之……”。在思想品德修养方面,《论语十则》选有: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③“见贤思齐……”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⑤“……松柏之后凋也”等七则。
      孔子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其创办学校的宗旨是“化民易俗”的“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个“大学”应是“大家来学习”。那么,大家来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要使光明的德性得以彰明。要求人人彰显光明德性,要想实现这个伟大理想,必须全民参与,所以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办学的目的是提高全民的文明精神素质,使之建立一个和谐安定的理想社会,他有“大同”“小康”的政治抱负,他有“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的精神气质,他有“不食嗟来之食”的民族气节,他有“苛政猛于虎”的疾呼……总之,孔学的内容是浩如大海,让人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
      七年级《历史》上对“仁”的解释是:“仁”指个人的人格和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根本是要彼此尊重对方人格。依此解释,适合七年级学生学习的有关“仁”的格言很多:例如:①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②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③子曰:“巧言令色,鲜为仁。”④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我想若选①可以教育学生读书要树立理想,切莫贪图安逸。选②可以从反面说明“仁”对个人的重要性。选③可以向学生介绍不仁的外在表现。选④也好对学生进行“仁”的教育。课本所选两条都是要求学生终身做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终身行之”。要学生终身牢记的倒不如要求学生知道爱什么恨什么。在品德修养上、内容上“见贤思齐”与“择善而从”意思相同,且同时出现“焉”,而这两个“焉”的用法不相同,又因文中已有了虚词“之”的多种用法。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制订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的教师标准,他提出了“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他提出了对学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的作业要求,倡导“豫”“时”“孙”“摩”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特长要“长其善而救其失”,还总结出“后禁”“后学”“杂施”“独学”“燕明”“燕辟”六个教训,他严格要求学生,“玉不琢,不成器”,就连学生发问都要这样:“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他这样关爱学生:“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在教与学的诸多格言中,应有尽有。而课本所选学习态度和方法的1和2应删去一个,因为都强调了“习”一个内容。如果想把学习上的学、习、思、知更具体更细化的话,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加上去或作为课后练习,在学习态度和方法上对学生可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还有孔子的“道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的好学精神,“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何有于我哉。”的谦虚美德,“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君子风度……
      孔子文化的诸多方面内容不选,却选《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孔学在义务教育阶段却让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如此之少,且又重复?实是叫人不解。
      总之,孔学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思想之魂、文化之魂,孔学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根本。我想:孔子办学在明明德,化民易俗。今天的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学科,不只是让学生识几个汉字懂得几个词语而已,也应该把“明明德”放在首位,让学生脱胎换骨,以达到更高的境界。教材选录孔学时,除不重复外,还要增加一些与中学生相适应的内容,或是借鉴一下外国的孔子学院的教材。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陶河中学)

    推荐访问:论语 十则 探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