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儿童英语 > 正文

    深圳警察试穿新警服 [穿警服的京剧名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24 04:37:13 点击:

      1      天津人爱热闹。这不,两名小贩因为丁点儿小事吵了起来,市场立刻乱成一锅粥,看热闹的群众把道路挤得水泄不通。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兴南派出所的两位民警步履匆匆地赶来化解纠纷。
      此时,旁边有人忽然指着其中一位民警,惊喜地叫起来:“咦,你不是那个名票郭盛吗?!”大伙儿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过来。“对,我是郭盛。”“我挺喜欢你唱的京剧言派老生,给大伙儿来一段吧!”他的建议惹来阵阵叫好声,有的人甚至鼓起了掌。面对这个戏剧性的场景,郭盛笑了:“对不起,我正在工作。”
      类似的场景,郭盛最近几年时常碰到,有时是在执行公务当中,有时是在8小时以外。有人和郭盛开玩笑,说他出名了,是个名人了。对于“名人”这个词,郭盛不太“感冒”,他觉得大家之所以能够记住他,还是得益于天津的戏迷们喜爱京剧言派老生的唱腔,尤其还是一个穿警服的言派老生。
      其实,郭盛这样说是自谦。在第七届“和平杯”全国票友大赛中,郭盛和另外一位民警代表天津市公安局蓝盾京剧团参赛,并取得了“十大名票”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中央电视台的《梨园擂台》节目中连连夺擂,最终成为年擂主,从而获得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名票”称号……如此佳绩,怎会不让广大戏迷、戏曲爱好者记住他?但是回想参加“和平杯”全国票友大赛的全过程,郭盛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他把最后的获奖归结为两个字:幸运。
      那次大赛云集了来自全国的5000多名票友,其中不乏参赛经验丰富或是技艺高超的选手。相比之下,郭盛不占任何优势。他紧张,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然而,奇迹般的,他和战友竟然一路过关斩将“唱”进了决赛。
      决赛来临,65名选手每人限时8分钟进行表演。轮到郭盛出场,一站到舞台上,他仿佛换了一个人,神智澄澈,心无旁骛,唱腔行云流水,表演完毕,鞠躬,下台,身后留下了热烈掌声。
      当得知自己拔得头筹,郭盛非常高兴,但胜利没有冲昏他的头脑。他说:“参赛选手的表演,我一场不落的全都观看了,很多人的水平比我高。我能得奖,是沾了言派的光。用我老师的话讲,言派是个穷派,学的少,演的少,评委们才会比较青睐我一些!”过后,郭盛将参赛的录像寄给一些名师名票,征询意见,切磋技艺,他期望“将来会唱得更好些”。
      说是幸运,但是幸运从来不会眷顾那些当人生的特殊时刻来临却毫无准备的人,只有孜孜不倦、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努力着的人才能抓住机遇,成就幸运。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印证了成功并非源于偶然。然而,郭盛认为,如果把拿第一名当作成功的象征,那么他的成功与其归结为自身的努力,不如说由于痴迷其中,才会乐此不疲,学而不倦。
      
      2
      
      和戏剧结缘,还是郭盛很小的时候。
      母亲抱着刚满周岁的小郭盛来到戏园子看戏,台上,戏演到高潮,台下,小郭盛扔掉手中的玩具,高兴得手舞足蹈;爱好京剧的父亲驮着小郭盛去上班,嘴里有滋有味地唱着,车后座上,小郭盛也在咿咿呀呀地哼着。
      由于父母是双职工,幼儿园离家又远,不方便接送,小郭盛就被反锁在家中。母亲不放心,一天抽空回去看看小郭盛在干什么。透过窗棂,母亲“噗哧”笑了,只见小郭盛正在聚精会神地扮戏呢!小郭盛头上的官帽做得挺别致,仔细一看,啊,那是自家的一顶棉帽子,帽子两边用铁丝插上了帽翅,毛巾充当髯口,戏服则是一块毛毯。这孩子,大热天的再焐出病来,快脱下来!母亲进门心疼地数落小郭盛。不热,不热!小郭盛摆脱了母亲,继续哼唱。扮戏成了学龄前的小郭盛最大的乐趣。
      上了小学,小郭盛总是捧着收音机聆听至深夜,耳机常常把他弄醒了。母亲叫他吃饭,他装腔作势甩甩胡子,迈着方步,踩着锣鼓点,嘴里哼哼唧唧,半天走不到桌边来。母亲看着父亲笑着摇头,咱孩子发神经了。该过生日了,小郭盛找父母要的礼物别开生面,他最想要唱戏用的高底靴……
      小小年纪就喜欢上了国粹艺术,作为戏曲爱好者的父母挺开心,同时他们也惊喜地发现,小郭盛不仅会听,而且有“唱”的潜质。他的嗓子好,模仿力强,虽然认字不多,但是大段大段晦涩拗口的戏文听过几遍就会,而且模仿得惟妙惟肖。
      后来,在天津市几个颇有名气的票房中,经常出现一个少年的身影,他背着书包提着饭盒,雷打不动,几乎天天前来。这少年就是上了初中的郭盛。说是唱戏玩,大多数时间,郭盛都是老老实实地坐着认真仔细地听和看。在那里,很多人都成了当今的名票。从他们身上,少年郭盛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更加被京剧艺术所深深吸引。
      对于这个票房里岁数最小、资历最浅的票友,票友们逐渐熟悉并被他对京剧的痴迷所打动,渐渐喜欢上了他,纷纷向他传授技艺。有了这些票友的帮助,少年郭盛如鱼得水,贪婪地汲取着来自各方面的营养,演唱水平提升很快。一次,一位姓董的老师听完郭盛演唱的《上天台》片断后,认为他的嗓音更接近言派,便建议他学习言派。董老师是个戏篓子,她特别喜欢有志学戏的小孩子,经常招呼一帮小戏迷到自己家里玩。孩子们叽叽喳喳争先恐后地说着,唯有郭盛不言不语地坐在旁边,但是抽冷子提出的问题,使董老师对相貌清秀的小郭盛刮目相看。正是这位董老师将郭盛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想方设法买来言派的磁带,迫不及待地按下播放键,当声波流淌,郭盛的心也随之一震。这就是言派吗?唱腔清新别致,旋律丰富多采,行腔委婉细腻,韵味独到动听。一次次的聆听,郭盛也逐渐沉浸在言派典雅清纯、新颖脱俗的艺术世界里,如痴如醉。在欣赏和学唱言派唱腔和念白的过程中,充满灵气的郭盛逐渐领略到个中三昧。不久,无师自通的他成了学校、少年宫、票房等筹办各种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并且崭露头角。
      有一年,南开区第三文化宫举行一场消夏晚会,闻讯赶来的戏迷里三层外三层。当时,郭盛和天津市一位知名的老演员同台演出折子戏《调寇》,老演员演寇准,郭盛扮演八贤王,行话叫里子,实际上就是配角,全过程只有4句唱腔,然而对京剧艺术内行得颇为挑剔的天津戏迷们却把掌声和喝彩声慷慨地送给了台上的少年――当时还在上初中的郭盛。这掌声和喝彩声长久地留在了郭盛的记忆深处。戏迷的认可对少年郭盛的艺术成长无疑是天大的褒扬与鼓励。
      
      3
      
      随着年龄渐长,言派艺术的精髓也融入了郭盛的血液和生命。他,儒雅,淡定,从容,举手投足流露着一股书卷之气。此后,郭盛走进了天津市公安局的大门,成了一名人民警察。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对京剧艺术依旧痴心不改。妻子赵杰对此深有体会。因为郭盛热衷此道,两口子以前可没少吵架、拌嘴。
      赵杰与郭盛都是彼此的初恋,这是两人婚后才知道的。当介绍人把郭盛带到赵杰面前时,赵杰笑了。她喜欢警察,而面前这个警察长相斯文,还正经八百地穿着一身西装,可见相当重视这次相亲。接下来,两人谈兴甚欢,头一次见面不知不觉竟然聊了3个小时。赵杰挺满意,对介绍人提前打的预防针不以为然。介绍人说小伙子不爱说话,特蔫,看来不太像。
      一回生,两回熟。第二次见面,郭盛把赵杰领进了戏园子。台上,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台下,赵杰看得别有一番滋味。她觉得郭盛挺有意思,在这个浮躁的追求感官刺激的时代,喜欢国粹的年轻人可不多见呀。可时间一长,赵杰觉出不是味了。郭盛派出所工作繁忙,两人见面的时间本来就少,因此每次相约赵杰异常珍惜。热恋中的女孩子自然希望和男朋友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然而郭盛的表现每每让赵杰苦恼不已。两人一到公园,只要一听到胡琴声,郭盛的魂立刻飞走了,再转眼人就不见了,原来他扎进了一群老头老太太中间听戏呢,气得赵杰扭头就走,直嚷着要和郭盛分手。话虽如此,赵杰却舍不得郭盛。因为在不知不觉中,郭盛已经走进了赵杰的心里,他身上所具有的某些特质深深地吸引了赵杰。
      两情相悦,热恋3年修成正果。当赵杰真正走进郭盛的生活,她才了解自己的丈夫痴迷京剧到了何种地步。别人家音响里流淌出来的是西方大师们的华丽乐章,而她家的音响里从来都是锣鼓梆子家伙点,正宗的东方艺术。只要郭盛在家,音响里时而高亢时而低回的京剧唱腔就没有停歇的时候,不管他是做家务,还是看孩子;晚上,担心影响妻子睡眠,郭盛把MP3插上耳机收听唱段。有时候赵杰以为郭盛睡着了,没想到,他会突然坐起来,在黑暗中比比划划,对着口型……
      每天早上,郭盛坚持跑步,到公园里喊嗓子;工作闲暇,上下班路上,戴上耳机听戏;回到家里,和儿子争电视,锁定戏曲频道不让调;累了,压抑了,来一段;美了,高兴了,还来一段……此时的郭盛兴之所至,徜徉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然而当人执著于某件事物的时候,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些事物的存在。赵杰最不满意的事,就是和郭盛结婚10年,除了新婚时外出旅游一次,此后两人再没有携手同游过。剔除了工作的因素,郭盛喜静不喜动,他觉得能在家听听戏、唱唱戏是人生最大的享受和快乐,何必非得出游,这个观点和天性好动的赵杰格格不入。一到节假日,两人就会为此怄气。吵架,磨合,再吵架,再磨合,时光荏苒,赵杰全面而深入地解读了郭盛。她理解了郭盛。
      京剧是郭盛唯一的爱好,也是他生命的全部。
      如果没有蓝盾京剧团的诞生,郭盛的日子也许就这么一成不变地过下去了,可以说蓝盾京剧团给了穿警服的戏迷们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一个提高艺术素养的契机。郭盛的机遇就此而来。
      
      4
      
      警察唱戏,天津市公安局蓝盾京剧团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家,剧团的宗旨既是为弘扬国粹艺术,也为丰富公安民警的业余生活。郭盛先后代表剧团、代表公安机关,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为公安民警争了光、添了彩。
      说起勇夺中央电视台梨园擂台赛2005年度总擂主,郭盛还是激动不已。夺冠时,他看看坐在身边的琴师王鹏,再瞧瞧背对着自己的蓝盾京剧团团长吴青,郭盛知道吴大姐的眼里有泪水。当比赛录像在2006年春节期间播出后,郭盛也从此一举成名。
      那是参加了在全国戏剧界颇有影响的“和平杯”京剧票友赛,第一次参赛的郭盛以言派的《卧龙吊孝》获得了第一名。几个月后,凭着比赛时的一盒录音带,本来名不见经传的蓝盾京剧团竟然收到了中央电视台梨园擂台赛节目组的邀请,邀请郭盛参加打擂。这一邀请立即引起了蓝盾京剧团的重视。为了帮助郭盛在擂台赛中取得好成绩,大家各尽所能。琴师王鹏为了能让自己适应郭盛的唱腔,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许多名师。团长吴青专门为郭盛请来了老师,对他进行全面的训练。
      郭盛终于从“完全自学”而有了自己倾慕已久的两位名师。两位恩师的指导加速了郭盛的成长。他们一位是天津艺术名家张文轩老先生,一位是青岛的言派名家任德川老先生。两位名师虽然年届高龄,但为人师表,给郭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帮郭盛练气,张先生让他蹲着唱,自己也陪着,一蹲就是数十分钟。任先生教戏也是一丝不苟,一招一式、一字一句决不慌腔走板。郭盛也异常珍惜跟老师学戏的机会。那段日子,由于长时间的练习,郭盛的腿站僵了,脚练酸了,但他丝毫不觉得苦,反而甘之如饴,心情异常舒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郭盛当上了周擂主、月擂主,并进入争夺年擂主的决赛。
      “为了警察的荣誉,我们拼了!”这是蓝盾京剧团全体团员的心声。
      为了确保在大赛中取得理想成绩,郭盛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练习中。在那段时间里,他的嗓子、王鹏的琴都用到了极限。本来《卧龙吊孝》、《让徐州》等言派曲目是郭盛练了又练的,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央视对参赛者的剧目提出了新要求,让他唱《骂王朗》。
      《骂王朗》是一出传统剧目,已多年无人演唱,团里很多同志费尽周折,也只找到了一盒录音带。距离比赛只有10天了,曾经多次为郭盛辅导的任老师此时远在山东,找他根本来不及,怎么办?为了找到能够辅导郭盛的老师,蓝盾京剧团紧急行动,终于在天津市京剧院联系到了曾经与言派名家张少楼、言少朋等配过戏的温玉荣老先生。老先生为郭盛详细讲述了这出戏,并将当年自己与那些名家配戏时的全部心得,一一告诉了郭盛。
      以往,郭盛都是穿着西装参赛,而决赛那天郭盛是穿着警服去的现场。无意中手碰到了警服上的绶带,郭盛的心便开始狂跳。穿着这身警服站在台上,他不是诸葛亮,也不是老家人薛保,他首先是警察!为了警察的荣誉,他不能输给任何人。其实心脏狂跳的又何止是郭盛,4岁就登台演出、可谓久经沙场的王鹏也紧张得满头是汗。在台下观战的吴青大姐更是吃了一粒速效救心丸才稳住了心跳。警服让郭盛感到了压力,警服也为郭盛带来了意外的收获。决赛开始了,虽然另外两位参赛选手都带来了强大的亲友团,而和郭盛一起来的只有团长吴青和另外两位团员,但是当主持人介绍到郭盛这位穿着警服的参赛者时,台下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警服为郭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人气,为他取得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先皇啊――”一声道白后,郭盛在掌声中出场。随着王鹏的琴声,郭盛唱出了第一句,此时琴声、喝彩声让他忘却了紧张,他显得从容镇定。“这警察真了不起,年纪轻轻的能唱好言派”、“警察就是行,卧虎藏龙啊”……观众的议论给了吴青团长极大的安慰。让社会了解警察,是她、是蓝盾京剧团最高的追求,现在他们终于做到了。
      郭盛成了名人后,各种机会纷至沓来。有的戏院许下高薪,请郭盛去唱一场,被他婉言谢绝。“学海无涯,一山还比一山高,我刚取得了一点成绩,怎能在观众面前献丑卖弄,再说这是我的一个爱好,一个乐趣,我不会靠它去赚钱。”这是郭盛的理由。在得到众多荣誉后,他依然保持清醒,依旧是以前那个平凡却做事认真的警察,一个热爱着言派京剧艺术的警察。去年,天津市的戏曲晚会和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几乎同时向郭盛发出了邀请。由于央视准备让郭盛在一个联唱节目中唱“京歌”,他觉得唱歌和唱戏是两回事,因此放弃了这个能在亿万观众面前露脸的好机会。
      用郭盛的话说,我知道,一站在舞台上我就兴奋,但是我也深知这个舞台是谁给我的。没有蓝盾京剧团,就没有我郭盛。我要珍惜这个舞台,珍惜这个机会。剧团有实力,领导又支持,团员们相处融洽,只要它存在一天,我就能站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娱人娱己,不亦乐乎!
      如果没有擂台赛,郭盛或许仍会做着自己分内或分外的事情,擂台赛让他的生活不再平静,也让他的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
      
      5
      
      平日里,郭盛给人的印象是不温不火,不大像常年在基层工作的警察。也许就是因为他的这种好脾气,再加上能写一手漂亮的字,所以参加工作没多久,他就被安排做了值班内勤。值班、接待这工作虽说有些枯燥,但郭盛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这与他自幼喜欢京剧有关,京剧中特别是传统剧目中那些程式化的东西对他影响很大,使他养成了做事遵循程序、有板有眼的习惯。而让他最终能在值班室坚持下来的,还是一位不知姓名的老人,老人让他看到了值班室内的另一番天地,更洗礼了他的心灵。
      那是个清静的日子,闲坐在值班室里,郭盛觉得有些无聊。就在这时,值班室的楼梯处出现了一位老人。老人年近八旬,手里拄着根用树枝做成的拐杖,一条腿全靠那根拐杖支撑着。郭盛赶紧站起来扶老人坐下。派出所暂借在一栋商务楼的四楼,楼梯很陡,别说是老人,就是年轻人一口气爬上来也得喘上一阵。老人喘息多时之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零散的钞票:“警察同志,请你点一点,看是不是八块三。”郭盛用手扒开,看了一眼,连零带整是八块三。“这是…… ”“这是我捡的。”
      老人详细地讲述了捡钱的经过,然后郑重地要求郭盛为他办一个手续。老人大老远地跑来,爬上四楼就为这几块钱。
      老人很健谈,他年轻时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现在每月几百元的退休金是他和老伴唯一的经济来源。但是他从没去找过单位,他说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再说与那些长眠在异国土地上的战友相比,他知足了。这是一位乐观的老人,也是一位有着坚定信念的老人,他说自己这一生认死理,坚信党的领导,从不贪图不义之财。八块多不算什么,但这不是他的钱,它应该有属于它的去处……
      老人送来的那钱一直放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里,从没人来认领过,但郭盛却愿意它永远留在那里,只要它在那里一天,就会觉得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有这样一位老人在自己身边,就如同灵魂中多了一部净化器,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
      干公安工作,郭盛不输给任何人。他家的书房里有两个柜子,一个装的是郭盛在公安工作中曾经获得的荣誉,有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业务能手种种奖项,另一个装的则是近年唱戏、参赛获得的各种荣誉,其中还有一本“国粹网络教育学院”的教授聘书。看着这些荣誉,郭盛总觉得有点遗憾:当一个柜子里的荣誉增加了,另一个柜子的荣誉就减少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这么多年来,他四处演出、参赛,虽然同样为了工作,但是派出所事务繁杂,警力有限,一个萝卜一个坑,自己干得少了,就要旁人多分担一些。然而每逢郭盛请假,所领导总是非常痛快地答应。因此,对于派出所的领导和同事,郭盛也常怀一份歉疚之情。
      这就是穿警服的戏迷郭盛、名票郭盛,对他的为人处世,认识他的人有弹有赞,对此,郭盛总是付之一笑。他笑言,我痴迷戏曲,痴迷京剧,这成就了我,有时也害了我……
      发稿编辑/陈如山

    推荐访问:京剧 穿警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