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儿童英语 > 正文

    [让闷骚发光的设计周] 发光法8周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4 04:47:08 点击:

      在小说《七兄弟》中,作家阿莱克西斯·基伟对芬兰人的形容是:“他不说话也不亲吻。”沉默的芬兰人与那些习惯向陌生人打招呼的西方人相比,有着凝练于北欧严寒气候的内敛性格,这让人们在对北欧设计产业的归纳中,也为芬兰赋予了因节约社交精力而让设计实践更专注的因果关系。在设计产业有着长久布局的芬兰的确是国际设计领域的一颗明星,人们通常也愿意用夸张的语言将这个民族的各特质相结合来称颂它的业界地位。
      和一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芬兰的设计既不时尚也不流行,它所传达出的设计理念更多地是一种全民性的参与和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宽泛设计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赫尔辛基为中心,芬兰开始迅速从一个农业社会崛起为现代化社会,设计业虽不是其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设计的思想被充分利用在各个社会职能中,成为支撑芬兰社会平稳与塑造国家身份的驱动力。赫尔辛基设计周也在这样一种融入广泛设计理念的城市肌理中自然而然地破土而出。
      近年来,设计周逐渐成为世界各城市的流行项目,约80多个城市会通过举办一年一度的设计周活动来展示灵感创意。在设计产业与民间设计力量高度紧凑的赫尔辛基市,相较于它的百年设计传统,只有八年历史的赫尔辛基设计周似乎有些姗姗来迟。相比于米兰、巴黎的活动规模和宣传力度,赫尔辛基设计周延续了芬兰人性格中的内敛,它的“体量”中规中矩,合作机构的名单规模中也看不到漂亮的数字。但赫尔辛基依然凭借低调、根深蒂固的设计情结得到ICSID(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认可,被评选为“2012年世界设计之都”,为今年的赫尔辛基设计周带来更多的关注。
      赫尔辛基设计周起始于该市对芬兰设计之年的庆祝,在总监卡利·考克曼(Kari Korkman)的管理规划下,首届赫尔辛基设计周借助芬兰设计之年的关注度,让设计周项目有了一个不错的开端。但尽管卡利·考克曼从一开始就希望将这项设计活动面向所有城市居民,并试图表达出将精英主义从设计概念中移除的愿景,最初设计周的关注群依然集中于业内和高端受众群。这样的局面发生在举国搞设计的芬兰,对卡利·考克曼来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民间不乏灵感和手艺兼备的能工巧匠,他们的创意展现在服务设计、城市设施设计、公共交通设计等等城市各个职能部门,但这些匠人处事低调,缺乏一个平台来收纳他们的灵感。
      卡利·考克曼和他的设计周必须要激活他们。一些推动参观者与设计更近距离接触的活动接踵推出:参观设计师工作室、开放赫尔辛基封闭的地标建筑、搭建设计大卖场、规划赫尔辛基设计街区等等一系列举措都在试图将赫尔辛基设计周发展成芬兰乃至整个欧洲的年度节日。这不仅是一个商业活动对传播力量的渴望,也是芬兰重建国家形象的战略部署。
      被苹果和谷歌颠覆后的诺基亚,以一种因保守而落寞的符号形式烙印在芬兰工业设计的门面上,这让尴尬的芬兰官员们在外交中更情愿谈《愤怒的小鸟》,而不是谈他们只有在与外宾见面时才拿出来顶替iPhone的诺基亚手机。一个原本只有十几人的小APP团队(《愤怒的小鸟》发布初期的公司人数,目前增至数百人)苦苦支撑着芬兰的外交面子。可见,被设计界推崇至神坛的芬兰设计也有短板,或者说也有“短路”的时候。
      对设计周的推动是挽回颜面的一种努力,或者我们可以认为它和《愤怒的小鸟》一样,两个“种子选手”都被赋予了重建芬兰国家形象的使命。伴随着这种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需求,赫尔辛基设计周的主题也出现了具有指向性的变化,从最初对赫尔辛基本土设计风格的纯粹追求,到开发城市封闭区域,邀请外来游客对赫尔辛基进行全方位的了解,设计周的主题走出了开放路线,而参展的设计师也从单一的西方世界延伸到了亚洲和美洲。在赫尔辛基设计周的主要活动场所老海关仓库和线缆工厂,工业设计、时装秀、论坛、音乐会等各色活动在一周多的时间里轮番登场,在这数十项设计活动当中,故事营销已经是赫尔辛基设计周的老传统,设计师们通过讲述每个设计背后的故事,来给那些看似模糊、复杂的设计思路进行情节性的梳理,并且这些故事还会被主办方邀请的作家收录,并编撰成一个出版进行系列。另外,PechaKucha也是一个十分受欢迎的常设项目,这种发源于日本并在全球数百个创意城市展开的演讲活动,又称为20×20创意演讲,它要求每一个现场演讲者自备20张PPT,并在20秒的时间内进行有关创意设计方面的演讲,这种快节奏的演讲让每段演讲内容变得精简扼要,有效避免了那些冗长到让人打瞌睡的尴尬演讲。参加演讲的设计师来自各个国家,不同风格设计理念在这里的碰撞火花,也充分体现了芬兰设计周的“开放”意愿。
      到了2012年,“革新”成了衔接“开放”的设计周主旋律。世界经济、气候、政治、技术的变化,迫使人们的思考方式做出调整,这是顺应全球化发展、获得竞争优势的良性逻辑,而“环保”似乎是前瞻未来的一个必选项,无论是功能性、材质、包装还是可回收性上,环保属性都深得设计师们青睐。其实对于这个长期处于冬季的千湖之国,特殊的自然环境让芬兰风格早已因环保、简洁的设计而享誉国际,而面对2012年赫尔辛基设计周的“革新”议题,芬兰的设计师们主要在保持简约风格的同时突出产品的多功能属性,并对芬兰文化进行更深入地探索,力图在最简单的产品中传达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痕迹,例如今年设置的芬兰桑拿房设计项目,便是对堪称芬兰国粹的桑拿进行的文明追溯。对于芬兰人来说,桑拿房是他们社交的一个重要场所,他们习惯在这里互吐心声,甚至会以在桑拿房饮酒的方式宴请朋友,就连酒吧里也会专门设置公共桑拿房。芬兰人希望通过以擅长的设计与自己所热爱的生活情调相结合,在世界设计领域内留有自己的独特一隅,这也许和西欧引领国际潮流的时装设计、汽车设计比起来既小众又不酷,但这就像前文我所提到的那样,芬兰人的设计与时尚和流行的联系并不紧密,但它体现的是一种独立气质,一种立足于设计的生活方式。而赫尔辛基设计周给了这个以设计见长的闷骚民族一个面向全球的窗口。

    推荐访问:发光 闷骚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