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儿童英语 > 正文

    安顺地戏面具【安顺地戏面具及三位代表性传承人】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3 04:49:28 点击:

      一、历史背景  1381年,朱元璋为了平定西南边陲,调集30万大军征讨云南的梁王(元)。到达安顺地区后,后续的粮草供应成为一大难题,朱元璋任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一举夺取云贵。之后“诸蛮”持续叛乱,为了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朱元璋采取安抚和征剿并用的措施,只留五分之一的军队驻扎在哨卡和城里,其余的军队便分散到各地开垦土地,自己解决粮食供应问题。明军每占领一个地方,就设置卫、哨、所、岗,大量屯军和屯田,使军队和当地百姓共同生活相互融合,形成了以“屯、堡”为中心的村落,然而,明朝军队和当地的苗族及布依族不断发生冲突,不得不边劳动边训练,并在屯堡之间建立碉堡。明军的征南大将军傅友德还专门修了通往各屯堡的驿道,在傅家寨至今还能找到一些当年的物品,傅友德的衣冠冢也在不远的雷打坡。
      二、“地戏”的形成、仪式、传说
      中国傩文化是从北方到东南,再到西南及长江中下游等地传播开来的,形成了乡傩、村傩、宫廷傩等。戴面具表演的“傩舞”“傩戏”,是“驱疫逐鬼”的一种宗教或祭祀神灵的仪式,傩以祈求庇护为核心。由于是军队带过来,贵州安顺地区的傩面具就形成了军傩,军队既劳动又操练,演化为了军旅文化,即跳神,这是中国古代傩文化的一支。“屯堡人’将古老的“傩戏”从江南带到贵州安顺地区融合社火,形成了戴面具表演的“地戏”,并逐渐在屯、堡、卫、所中传播开来。“屯堡人”初到安顺落户时留下了“离乡不离腔”的祖训,所以,几百年来在这一心理影响下,形成了古朴而较难改变的民风。除安顺城外,由于相对封闭,很少受到外来影响,比较完整地延续了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保留了兼具神灵崇拜和文化娱乐功能的地戏。“地戏”在贵州跨越了明、清、民国和当代六百多年的历史。据载,地戏旧时称跳神,是一种头戴假面露天表演的古老剧种,数十名男演员身着简单戏装,在一锣一鼓打击出的各种节奏中,配以弋阳腔的说唱打斗,表演历史故事,歌颂英雄人物,是一种寓演武、祭祀、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其唱腔高亢,舞蹈原始,动作粗犷,美感强烈,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戴面具表演的地戏艺术,主要以武戏为主,如以杨家将故事为题材的《五虎平西》《二下边关》等。在每场演出之前,都要举行开箱仪式,此仪式非常隆重而神圣,代表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崇拜,并祈祷战死的英雄灵魂升天。地戏演出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演出前除了开箱请出“脸子”(即傩面具)外,还有开财门、下四将、杀四门和扫场等活动。
      开箱仪式即将存放在木箱内的面具请出来,每一个面具代表一个特定人物,请面具即请戏中的英雄人物。盛面具(脸子)的箱子为神柜,上贴红纸黑字“开柜大吉”,神柜前摆上香案、供品,点燃红烛。神头全副装扮,双手举香上前拜道:“一柱清香请上天,惊动老神仙。”将香插入香炉,捧着一只活鸡再拜道:“这只鸡不是平凡的鸡,请你到来吃开箱鸡,祝全村人大吉大利。”随后神头扶箱喊道:“一开金银满堂,二开荣华富贵,三开福多喜多,四开四季发财,五开五子登科……八开大富大贵,开柜大吉。”随即撕开封条,开启柜盖。“脸子”用软纸包裹,神头取出一面脸子嘁道:“小鸡”,扮演小鸡的小演员上前领取,随后不同的演员领取不同脸子,这时,鞭炮声响起,众人装扮完毕,开箱仪式结束。
      接着是开财门仪式,妆扮好的演员雄姿勃勃,排成两列队伍,前面锣鼓开道,彩旗飘扬,众演员边走边表演,绕街而行。家家开门迎客,观看热闹,小孩子们随着队伍欢呼雀跃,一片喜庆景象。行至一家门前,队伍停了下来,表演者装扮成戏中各式人物到门前说吉利话,唱贺词,边唱边跳。几个回合后,主人开门“纳吉”,献上礼品,全村人兴高采烈,放起鞭炮,吹吹打打,一派欢乐祥和气氛。
      核心部分是下四将、杀四门,正反双方派两名先锋在场中舞蹈,进行表演的开场,即是驱鬼保平安的意思。正式演出要“设朝”,即请神,演出期间无论是一堂戏还是几堂戏,一演就是半个月甚至一个多月,每天一折,可长可短。最后是“扫场”仪式,为演出过程中夺关斩将的阴魂进行抚慰祭奠,以唱的方式扫除妖孽、祭奠英灵,整个演出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安顺地区周官屯的确切历史已无从查考,只在墓碑残片上记载了几句话,即:洪胡周,项本金,秦杨二姓随后跟。除此之外,还留有一口大钟,将此地的建制等全部刻在上面,以及各家的家谱等,这是周官屯近代史的一个见证。周姓在本地是大姓,过去曾流传一句话:“周家住半街,人人不敢挨”,形容周家有很大的势力。过去能在这个地方生活下来,必须有一技之长或有一定的官职,周家祖上曾出现过武官,能拉硬弓,后来,周官的村民则主要以雕刻面具为主要生存技艺。
      周官屯制作面具的历史已有一二百年,最有名的是胡五公。胡家有24把雕刀的传说,其中可能有一定渊源。相传,在清代,胡氏的6世祖胡大奉学问渊博,但每年的科考均不如意,于是他便放弃考科举,到一个叫六堡的地方办私塾,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这里的村民,但他从不收取任何报酬I,当地村民为了感谢他,就将一块叫老劲坝的地送给了他,作为他去世后的坟地。胡大奉请风水先生作“风谶”,即祷告、祈福,这块地被24个小山包围绕,正前方有两座大山,是一块风水宝地。然而,风水先生在祷告时将原本想好的话说错了,原来是“两匹白马上云州,二十四个顶子果”,即两匹白马直冲云天,胡氏家族应该有24个人在朝为官,风水先生却说成了“两匹白马上云州,二十四把小雕凿”。胡氏后人觉得既然祖上有这个意思,就不再考虑做官的事情,以祖上留下来的雕刻技艺为谋生手段,胡家的木雕手艺也就承续下来。也怪,近百年来,胡氏家族没有一个做官或考上大学的,只有一个上过中专。
      胡家为了保住这门谋生的手艺,就利用晚上或关上门偷偷地在家雕刻,而且传男不传女。后来,因为胡家招了一个上门女婿,名叫秦朝安,秦朝安的妻子胡氏去世后,他就回到了自己原来的村子,将雕刻脸子这门手艺也带到了秦氏家族。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秦朝安传授了很多徒弟,最早的徒弟有胡永发和秦朝安的两个儿子——秦廷达、秦廷兴。雕刻这门手艺逐渐传播开来,成为了安顺屯堡地区传承雕刻脸子的一个转折点。雕刀也由24把拓展到了_上百把,从规格和种类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过去只有圆凿、平凿各12把,现在有线凿、斜刀、镂空凿、反口圆凿、串底凿(浮雕用)等。   三、代表性传承人与技艺传承
      目前,安顺地区地戏面具雕刻的代表性传承人主要集中于胡、周、秦等家族中。
      胡姓传承人叫胡永发,男,汉族(屯堡后裔),1941年生,安顺市西秀区刘官乡周官村人。他1977跟随秦朝安学习木雕技艺,是胡姓工艺外传后第一个学习木雕技艺的雕刻艺人,也就是秦朝安的第一个外姓门徒。胡永发雕刻的面具不计其数,特别是“少将”的刻画最为生动,曾参与雕刻过几十个村寨的地戏面具。
      周姓传承人是周祖本,男,汉族(屯堡后裔),1945年生。他1977跟随胡少南学习木雕技艺,曾在广州花都华侨木艺厂贵阳前景公司工作,参与了贵阳青岩古镇的牌坊、龙宫水利厅宾馆、六枝中华公园牌坊、安顺地区文化局、天台山风景区等古建的制作,以及云南、内蒙、上海等许多文化公司的项目工程。周祖本从1977年下半年起,开始跟随师傅胡少南学习面具雕刻,时年23岁,最初学习制作龙柱、脸柱、龙鼻等,师傅雕刻时,他就在旁边看。那时,周祖本在茶场当会计,师傅当厂长。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雕刻脸子,因为那属于“四旧”。于是周祖本就和师傅偷偷地雕,后来被公社书记发现了,说这是搞牛鬼蛇神,不准再雕。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雕刻脸子才开始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周祖本用心琢磨雕刻的技术和诀窍,他创作的第一堂脸子是为坪坝北岩定制的。师傅看了以后觉得可以,以后就带领徒弟出去做,一个传一个,想学做面具的人越来越多。多年来,周祖本带领徒弟不断地制作,已雕刻了无数堂脸子。
      周祖本雕刻的地戏脸谱最具有代表性,其面具形象生动、工艺精湛、刀法细腻、线条流畅、比例适合、深浅适中,尤其在细部有独到之处。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将多种脸子或多种龙的形象结合在一起,制作成体量巨大的龙柱或脸柱,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拓展。北京、上海等地都有周祖本的徒弟,徒弟教徒弟,大约有一百多人,可见,其技艺传播广泛。
      秦姓传承人为秦发忠,男,汉族,1972年生,贵州安顺人。他1993年初中毕业考上贵州花溪电子工业学校,后因家庭困难辍学。他从小跟随祖辈秦朝安学习傩面具雕刻,一是杰出的雕刻师,也是安顺地方民俗学者。1996年他开始对傩文化、屯堡文化调查,收集整理十几部屯堡地戏说唱历史剧本,对屯堡服饰、屯堡建筑、屯堡民俗、宗教信仰、屯堡地戏颇有研究,参与了二十几个村寨的地戏面具雕刻。
      安顺地区吉昌的下寨只有一堂老的脸子,据传出自胡五公之手,已有一二百年,1980年洗过一次。周官屯的脸子雕刻,传承有序,能够考证的最早的是胡朝佐,然后有胡五公、二窝老者、胡志湘、齐二、胡朝南、胡义闻等。
      安顺地区从事“睑子”雕刻的民间艺人很多,主要分为黄炳荣派、周官屯派、西屯齐二派、双堡罗姓派、下苑吴氏派。从传承上看,明代的“脸子”已很难见到,最早也是最有名的是清末的雕匠齐二和胡五公,稍后的艺人是约生活于清末民初的吴少怀和罗建章。吴少怀以木工和雕刻为生,所制作的“脸子”面相神奇怪异,色彩变化丰富。后辈人中,有一批从事“脸子”制作的高手,并在风格上相互影响,形成了面相奇特、诡异怪诞的特点。现在的中青年一代,由于思维比较活跃,在“脸子”的雕刻方法上又有新的突破。
      在学习的过程中,好学者几个月就能学会,每做一个就请师傅看看,直到师傅认可,然而,这只是初步的,要想做得好,就要不断地修炼。师傅最初教雕刻首先从选木头、量尺寸开始,一般情况下,所选木料的尺寸要长一些,留有余地,比如九寸的脸子必须按一尺的木料雕刻,不够尺寸的木料抛弃不用。雕刻时,一手拿斧子,一手拿凿子,先用手掌测量一下尺寸,再按手掌的上部位置雕凿,雕刻五官位置比照自己的脸部,从下往上逐步推进,然后再细雕五官,最后打磨、打龙胶、上颜色。
      周祖本创作时,用力将直径约三十多厘米木桩劈开,把树皮扒掉,量好尺寸,开始砍坯子,制作时,他实际上已经酝酿好了整体印象。脸子的基本造型用手比照自己的脸的宽窄、比例、尺寸、大小,再在木坯上比一比就出来了。然后,找到坯子上:的中心点,仔细地雕刻,懂得雕刻技巧的人不需要描画,心中有数,而且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法做。比如雕武戏人物,“吃人心吃多了眼睛都红了”,依此可以发挥想象力,雕出的脸子就能更形象。由于以前的脸子没有留下来,所制作的形象主要依据书本和戏剧中的唱腔想象构思而来,比如三国演义人物,都知道关羽的是红脸膛、丹凤眼,曹操为白脸等。
      脸谱的画法基本上靠师傅的传授,在教的过程中,师傅会逐步分段地告诉徒弟,什么地方上什么颜色,比如画耳翅,可分为龙耳、龙凤耳、葵花耳等,画刘备是什么脸、什么盔,在教的过程中就会详细说明。如画关公,有四道盔、丹凤眼,画三国的吕布,吕布在演出中被称为“白虎下凡走一遭”,师傅会将戏中的情景传授给徒弟,设计出相应的画面,所以也需要创作者经常听戏,从中体会剧中人物。艺人们还可从收藏的说唱本中了解,或请有文化、声音好的人坐在火堆旁一起唱一段,而有的雕家本身就会跳、会唱,周祖本就是这样的会唱、会跳、会雕刻的面具艺人。正因为民间艺人不会画,靠斧、凿创作形象,所以,人物造型生动,神秘而精彩。
      四、地戏脸子的市场与销售
      从销售方面来讲,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面具逐步走出了本地,销售量激增,但仍时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至于许多不懂雕刻的人都来参与,结果导致面具艺术水平差异极大,缺少文化含量的地戏面具泛滥,价格也高低不一。一直到90年代中期,面具市场上才趋于平稳,人们的选择也倾向于理性,产品可分为旅游商品、家居饰品,从文化角度来说,有文化宣传品、艺术精品等。
      周祖本刻的面具过去卖得比较便宜,即一二是十元一面,最多20至25元,现在卖到了几百元。从精神层面讲,艺人们最受尊重的时候是20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那时,如果艺人的雕刻技艺被认可的话,人们就会经常带着酒肉到艺人家中看望他,或请教文化方面的知识,艺人们受到充分的尊重。在经济方面,相对较好的时候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当时平均工资为400元到500元,而年轻一点的艺人一两天就能雕刻一个,卖价40至50元不等,一个月的收入为700至800元,而现在即便价格有所提高,但艺人们的月收入还是比较低。秦发忠带头成立了傩面具文化产业,组织了许多艺人进行雕刻,2000年至2005年有87人,现在有27人,许多人在家里做。周祖本和胡永发只创作艺术作品,不做产品。   从创作方面讲,雕刻艺人在传承雕刻技艺的同时,还融合了国内外的雕刻技术,无论是哪个国家或地区,只要有图样或有需求,都可以制作出来,在技术上超越了本地区传承的原始文化技艺。它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吉祥类,即表现人们精神寄托的图案作品。第二类为面具,包括当地的地戏脸子。在创作中,艺人们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符号,又对这些文化符号进行解读,用自己的思维、理念、水平进行重新阐释,从审美及使用角度看,它变成了创作者的生存之道,即作品以市场为导向,来寻求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生存的根本,这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
      五、地戏脸子的用途、工艺、艺术特点
      20世纪80年代,政策放开以后,演唱地戏也兴盛起来,需要演出用的脸子越来越多,许多村子集资成立雕刻队伍,一起制作面具,需要什么就刻什么。另外一种情况是,需要刻哪一堂面具,或跳哪一堂神,或哪一个剧本,将主要人物的名单抄出来,跟艺人商议整理这些面具的可行性,之后就按这种程式来做。面具刻好以后,通知定做人,村子里就准备红包、猪头、香、腊、纸、烛等物品,请雕刻艺人给面具开光,之后再祭神才算结束。
      刻一个脸子最少要四五天时间,包括修饰、上色等全部完成,一般情况下,一个星期制作一面。一堂戏的脸子根据剧CA,物的多少而定,-多则六七十面,少则几面。在演出中,人物角色的转换往往靠换面具和兵器来体现。除此之外,民间艺人还有许多说唱书,如《粉桩楼》《三国》(《三下河东》等剧目。传下来的演出形式主要在两个时间段进行,一个在春节,庆祝新年,一个在秋季,跳米花神,以此来祈丰收、庆丰收。地戏队及雕家往往在农闲时,抑或茶余饭后,就会聚在一起讨论地戏演出的角色、人物的处理方法、其他地戏队的特色等,在闲谈中不断完善和提高,形成了一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欣赏与艺术传承的生活方式。
      “脸子”的制作材料通常为丁香木或杨木,丁香木因其“木质细腻,质地紧密而轻软”,是雕刻“脸子”的上好材料,在当地称为神木,非常适宜雕刻用材,但现在已经几乎绝迹。早期所用的颜色是在岩石中提取的,即矿物色,当地可提取赭石色等,用熬制的牛皮胶调制。现在用的颜色为广告色,混合乳胶制作,干透以后上多遍清漆或桐油,使之看上去清新光亮,但桐油必须过滤才能达到清澈的效果,故制作很不方便,所以现在基本上用罩清漆的方法。
      “脸子”的制作方法是将大树锯成一尺左右的木节子,从中间劈成两半,将后面挖空,再在弧面上进行雕刻。一般先雕刻出毛坯,再进行细刻,高明的雕匠不用打草稿,可谓胸有成竹,只需弹一根中线,并且锯成三个锯口,按盔沿、鼻底、口裂三个部位顺势雕刻,也就是绘画比例中的三停五眼法,由粗到细,逐步完成。匠人们所用刀法很少用冲刀,而是刀口向内,逐遍深入,也许,这样更容易把握造型的准确性。一件好的雕刻品需要二三个月才能完成,上色、描画非常讲究,因为一个“脸子”就代表一个特定人物,要在雕刻中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像京剧脸谱一样,每种色彩造型都能从面相刻画上分辨出所代表的角色,所以,“脸子”的面相非常丰富,即便是同一出戏中的角色,不同的雕匠就会有不同的刻画方式,因此,“脸子”是创作性很强的艺术品。据说染胡子很费功夫,尤其是染红胡子需要采用特殊工艺,这也是民间艺人的绝招之一,秘不示人。雕家在制作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尽可能真切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对人物形象的感受,在夸张、变形中反映出对象的真实性。这里包含着构思、提炼、探索的过程,几百年的历程凝结出精纯、幻化与程式相结合的艺术精品,令人叹为观止。
      在制作上,安顺地戏的“脸子”越来越精致,从头盔的装饰上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而且“脸子”面相丰富、自然、精美,手法大胆夸张、神气活现、个性鲜明。刻法之多样令人目眩神迷。主将的刻法就分五种,称“五色相”,即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除此之外还有道人、丑角、小军、动物、避邪、老虎、呼雷豹等形象。“五色相”中武将的面相最为丰富,也最为夸张,在眉毛的刻画上有一句术语叫做“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棵线、武将烈如焰”。武将,眼球暴突,鼻翼和眉弓大多刻成两个肉疙瘩,嘴角的开法或“天包地”或“地包天”,反面武将多刻獠牙,以狰狞威猛之态显示其性格特征。
      在色彩上,面具主要用红、黄、蓝、绿、粉等颜色,而脸上的花纹以纯色搭配,单纯而热烈,各种图形在五颜六色中求变化,造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例如:《封神》中的风林,黄色面部上画成红眉毛、红鼻头、红脸蛋、洁白的牙齿、圆而突出的黑眼珠,再配以红底、金龙、蓝翅、白花龙头、绿色龙尾,给人一种刺激、活跃又不失庄严的强烈感受。素面人物则多在盘龙盔、凤翅盔和耳翅上下功夫,红、绿、黄、白、蓝等几种纯色并用,丰富中求变化。面具中用蓝、绿冷色者较多,常常表现青面獠牙、神秘怪诞的角色,以表达“地戏”中特有的肃杀气氛。老将和武将常常绘有动植物花纹和抽象图案,设计大胆而新颖。武将的纹饰就更多,如《岳飞传》中的金兀术,红黑的脸上,烈眉上扬,一条火龙从鼻头直接连到盔顶,暴睛、黑须,狰狞可怖。不过,戏剧的种类及人物的特征差别很大,在其他的角色中,可随民间艺人的不同理解和偏爱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多变的生动形象。例如《薛丁山征西》中的“脸子”鸡嘴道人、鱼嘴道人,既像人又像鸡、鱼,尤其是鸭片壳壳、老歪、夹嘴的“脸子”形象甚为滑稽可笑:绿色脸上插一撮红毛,圆圆的红嘴、小蓝帽、紫黑瓜脸、红歪嘴、旋转发髻、大小眼、刀形眉毛、蓝白花脸、黑须毛、两排大牙夹樱桃、黑帽白顶、红脸蛋,似笑非笑更可笑,所以“脸子”在戏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六、结语
      安顺地戏面具,是以地戏表演需求而刻画出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丰富的内在美感,无论是文将、武将、丑角、小军这些形象,还是线条、色彩、体面构成的相互关系,都体现出对比与和谐、立体与平面的浑融之美。面具的狰狞的面目,给人一种神秘、恐怖、勇猛、刚强的力度美感,这种美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精神。敬仰神灵是地戏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支撑力量,也是“屯堡人’对先人的崇敬和纪念的绝好方式,毕竟对英雄的崇拜是一个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地戏面具艺术既有审美性又有现实性。

    推荐访问:安顺 代表性 传承 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