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儿童英语 > 正文

    “90后”艺术类大学生群体心理行为特征调研 90后群体消费特征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3 04:51:02 点击:

      摘要:随着一届又一届“90后”学生踏入大学校门,“90后”大学生在高校学生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群体有着市场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所赋予的显著特点。而作为艺术类院校的高校生,又具有不同于普通文科、理科生的一些独特性。如何针对这一特殊的群体,探索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是当前高等艺术教育者需要思索的重要课题,为此建议:辅导员要创新工作方法;建设与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注重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大学生要建立独立人格。
      关键词:90后艺术类大学生;心理行为特征;调研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208-03
      一、调研目的
      1.名词解释
      “90后”——“90后”是“80后”的派生词,泛指1990年以后至2000年之间出生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目前多数尚未成年。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90后”的思想与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不同。虽然社会上不乏对他们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渐渐得到许多人的认可。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类考生是指报考艺术类院校艺术专业或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考生,这类考生与其他类型的考生不同,除了要参加高考外,还必须参加所报考学校或者本地区组织的专业考试。该类考生必须是专业考试合格且高考成绩达到该院校录取分数线才能被录取。我们常说的表演、美术、音乐等都属于艺术类考生报考的专业。
      心理行为——研究个人独特的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的稳定性特征,同时也探讨人格形成的心理因素和对人格特征进行测量、评估和培养。
      2.调研目的概要
      目前,全国在校生中,“90后”大学生比例已占据近70%;“90后”艺术类大学生兼具艺术类大学生、“90后”年轻人的“双重人格”。经调查研究:在鲁迅美术学院“90后”的比例为75.6%。可见,对于鲁迅美术学院等艺术类院校来说,如何总结出艺术类大学生和“90后”人群的综合性群体性格心理特征,并找出两种概念范畴交叉和矛盾的规律,从而根据他们的群体特征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90后”艺术类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希望本次调研能够为现阶段艺术类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本次调研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3份,有效回收率为96.5%。受访者均为“90后”艺术类大学生。
      二、调研方法
      调研方式:抽样调查、实地访问、个案研究。
      调查时间:2012年3至5月份。
      调查对象:鲁迅美术学院90后大学生。
      问卷形式:问卷为50道选择题(包括部分选项的主观作答),问卷总共发放200份,发放对象全部为“90后”。
      三、调研结果
      1.兼具艺术类大学生、90后年轻人的“双重人格”,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
      “90后”学生在物质需求方面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拥有电脑、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接近八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条件使得他们的成长道路大多较为平坦和顺利。他们的知识面宽见识也较广,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敢于挑战。调研显示,90后大学生更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喜欢与人交流,他们交流的主题广泛,谈得最多的是有关时尚潮流的话题。他们求知欲较强,勇于争论和大胆设想,但认识常常有片面性,不能正确辨别是非,鉴别能力较差。甚至有同学认为凡是新鲜的、外来的东西就是正确的,凡是传统的都是陈旧的、俗气的。近几年高校圣诞节、情人节过得很热闹,而传统的节日几近淡忘。
      调查中,有62.5%的学生认为责任就是“对于自己的所做所为,要说到做到,勇于担当”,说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能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面对和承担责任;但也有8%的“90后”认为“不应该被责任所束缚,不能委屈自己,做人要开心快乐”。
      调查显示,有34.5%的“90后”大学生缺乏理想和人生规划;32.2%的人不相信梦想和信念会对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但却有77%的“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信心满满。在接受调查的“90后”艺术类大学生中,有62%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这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和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已然促进了“90后”大学生的心态很开放和易于接受新鲜事物”。
      2.心理抗挫能力弱,人际交往存在欠缺
      “90后”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深感自身总是摆脱不了对父母和他人的依赖,很多事情都是在父母和他人的安排和帮助下完成的,很少自己处理问题和相关事件。他们的适应能力弱还体现在他们身体素质较差,在军训期间每天请假、受伤和病倒的学生占全体学生的10%以上。其次是在心理方面表现脆弱,抗压能力也不强。在军训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掉眼泪,甚至偷懒,以逃避军训;在干部选举落选时,很多学生承受不了,找老师哭诉,认为自己是最好的,甚至有的学生一蹶不振。他们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更加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忠诚感,人际关系应对力和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来到大学校园,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真心朋友,遇到困难时会因无人倾诉和分担而感到“空虚”和“无助”。关于“遇到挫折后”的心态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艺术类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的人表示自己心理会留有阴影,并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有5%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
      3.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思维独立自信,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90后”乐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善于调适自我,总体上健康而阳光。“90后”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更加活跃,想法独特,标新立异,不走寻常路,体现出人们通常观念中的“个性张扬、叛逆”等特点。如在班干部的选举中,每个班均有超过75%的同学走上讲台演讲竞选,他们较“80后”学生更敢于发表自己很多相关的想法,表现活跃。“90后”的大部分大学生都热情、开放、充满活力,善于言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热情、开放、能言善辩是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他们表现得比较沉默,不善言辞。让人感觉比较清高。他们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希望别人打扰,讨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的管自己的事情,90后与80后大学生一样,恋爱比较超前,不少学生在上大学前就谈过恋爱。大部分学生认为校园恋情“应该受到正确引导”,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不应受到限制,任其发展”。   4.恋爱率呈上升态势,关注社会主流思想,但价值观更务实
      调查发现,“90后”艺术类大学生与家人沟通的最大障碍,就是所谓的“代沟”,近四成学生认为“家长总是管制自己的行为自由,忽视他们的心里想法。但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八成“90后”大学生在选择文体明星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自己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
      此次调查还发现,有51%的“90后”大学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接近8%的同学谈过多次。令人关注的是,“90后”大学生对于早恋和婚前性行为问题的看法,并不是“谈虎色变”。在受调查学生中,约有20%的学生表示赞成,并认为“快乐就好”;另有36%的学生在表示赞同的同时,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调查报告认为,这充分表明了“90后”艺术类大学生特立独行的思考和生活方式。
      5.爱学习、善于运用网络信息,电子产品不离手,但内心有时较空虚
      调查显示,在“90后”学生中,有61.4%的学生仍喜欢读书,并长期保持读书的习惯,每月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书籍、文具等学习方面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4.5%;而每月主要消费在娱乐性支出、电子产品以及化妆服饰等方面的学生,比“80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36.8%、19.8%和20%。其中,手机、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则相当普及。“90后”大学生中,100%的学生配有手机,近九成学生拥有电脑,而购买了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接近七成。
      “90后”是网络上最活跃的人群之一,也因此受到深远影响。他们从小便在家中或网吧遨游网络,在时下流行的各大论坛、博客、微博中,“90后”甚为活跃,他们对种种时尚和新鲜信息了如指掌,也由此深受影响。调查表明,有超过70%的人都有上网经历。对于他们而言,网络世界甚至比现实世界更为重要。正是互联网带来的这种便利,使得他们在获取知识信息方面出现“浅阅读”文化现象,他们一方面知晓大量社会信息,同时也产生一种莫须有的空虚感。而且,网络会使他们的虚拟沟通能力远远超过实际沟通能力,形成一种在网络中的虚拟人格,严重影响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四、调研建议
      基本调研建议:与时俱进,创新“90”后艺术类大学生教育方法。
      1.辅导员要顺应时代变化,创新工作方法
      “90后”艺术类大学生本质和主流是好的,由于他们心智尚不成熟,认识水平也有限,看问题难免偏颇甚至极端。但他们反对平庸的说教,渴望坦率、真诚且充满感情的教育。辅导员在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时,要以朋友的身份面对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说到学生的心理。切忌盲目性和板着面孔训人,而且每次说理教育要说得有水平,有新意,说到学生的心坎上,这样学生觉得你既是严师又是挚友,才能事半功倍。
      2.充分利用网络新载体,贴近学生实际,建设与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对于学校来说,要加强校园网建设,及时发布校园时事、新闻;建立以理论知识、团队活动交流为特色的青年网站;以学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为特色的社团网站等等。在内容上,要注意新颖、丰富,并随时更新,避免内容的空洞、说教,增强网站吸引力。对于班级来说,建立班级网站,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建立班级QQ群,这样可以减少师生面谈的拘谨和尴尬,艺术类大学生更乐于在网上和教师进行交流,可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教师的引导采用网络传导也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3.注重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
      “90后”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自身正处于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的时期,他们面临着环境的适应、经济的负担、学业的竞争、能力的挑战、角色的转化、人际的困惑、恋爱的波折、职业的选择等全方位的现实问题。因此增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在培育“90后”大学生健康心理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从艺术类高校的现实情况来看,对学生进行的心理教育主要是团体和个体心理咨询,一方面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另一方面经过个体的现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促使大学生个体在实践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通过团体和个体心理咨询,围绕不同主题对大学生予以专项训练,帮助他们建立团体意识,学会倾听与诉说,学会与他人分享、交流经验,使他们尽快走向成熟。
      4.要在大学毕业前建立独立人格
      “90后”大学生个性更加独立,在独立思考与选择上,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90后”艺术类大学生,他们自信张扬,内心充满激情和梦想,他们很少有什么口号,而是更注重实际、实用,他们蔑视形式,不屑口号。这些都是他们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显著特点。
      通过在学校未来4年的学习,要培养他们具备多种能力,以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这些能力包括:逻辑思考能力、研究分析判断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人际相处能力以及跨领域的第二或第三专长等等。实践智慧根源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正义精神和对社会负责的精神。因此,“90后”艺术类大学生在走向社会、迈向成功之前,尤其需要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朱鹏飞.浅议“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新西部,2009,(14).
      [2]林良盛.“90后”大学生特点及其教育引导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李麟浩.探究“8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J].科技风,2008,(10).

    推荐访问:艺术类 调研 群体 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