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调查报告 > 正文

    我国大学生理财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16 22:30:03 点击:

    摘 要:通过对广东部分高校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得知,当代大学生理财特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其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多数大学生月均消费在600~800元,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况;他们的理财行为呈现群体性差异化的特征。表现出的问题是:经济来源单一、消费结构不合理且缺乏理性消费、还存在不少理财误区等。为此,我们为不同类型大学生拟定了三种理财模式,即富裕型、温饱型、贫困型三种理财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理财;现状;特点;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1-0067-03

    大学生理财是一个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的研究课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利用互联网调查和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广东各类型高校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调查其经济来源及结构、支出水平及结构等内容的基础上,运用金融学、现代理财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分析,以期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一、大学生理财收支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为了弄清大学生理财收支现状,我们于2008年8月至11月以及2009年1月至2月这两段时间,对包括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内的广州地区的十几所高校以及粤北地区的嘉应学院、粤东地区的汕头大学、粤西地区的广东海洋大学等各类型高校的在校学生采取互联网调查和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的内容分为三大类问题:第一类为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就读学校、生源地区等;第二类为收支情况,包括经济来源及水平、支出去向及水平;第三类为理财情况,包括对理财的认识、理财产品的选择等。调查共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1 900份,回收有效率为96.15%。调查对象(含部分硕士生)的年龄在19岁至27岁之间;生源地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地区;家庭背景来自各行各业和社会各阶层。在调查对象中来自农村、城镇和城市的比例分别为28.48%、31.84%和39.68%;其中男生占49.68%,女生占50.32%。现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1.当前大学生的收入来源及收入水平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从调查结果可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可支配费用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供给;2)勤工俭学;3)依靠各种投资活动(如股票、自主创业等);4)“三金”(即国家助学贷款、贫困助学金、奖学金);5)其他来源。各来源的比例分别为89.12%、l8.16%、3.67%、l3.68%和l0.16%。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当前大学生可支配费用总体上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状况,即每月400元以下的占12.72%,400元~800元的占58.48%,801元~1 200元的占21.76%,1 201元~1 600元的占4.56%,1 600元以上的占2.48%。

    2.当前大学生支出水平及消费结构状况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大学生日常消费构成及支出水平状况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消费类型的不同也决定了不同的消费结构,详见表1。

    以上调查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和可支配费用情况基本相符,也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状况。大学生的月消费人均在400元~800元,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在消费能力、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上也有所差异,如来自沿海或大城市的学生的消费水平普遍高于来自中西部或小城市的学生。总体上大学生每月的消费总额普遍与家庭经济情况相匹配。我们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类型分为:1)富裕型。这类人的家庭大多数条件较好,在消费方面毫无顾忌,往往是出手阔绰,喜欢购买名牌,超前消费,情绪化消费,炫耀消费,攀比消费,追求不切实际的奢侈和气派,浪费现象严重,消费也缺乏理性,在网络、旅游、人情、恋爱等方面消费过大,而知识消费较少。2)温饱型。这类人大多数家境不算富有,但也算得上“小康”。他们虽然也喜欢名牌,但花费会有节制,月末会有节余。在维持基本生活费用的基础上,重视知识消费。3)贫困型。他们每月的生活费只维持在一个最低水平,常常要为下一个月的生活费而奔波。他们非常节俭,把一切费用都压缩到最低,偏重知识消费。

    3.当代大学生理财行为的群体性差异化特征

    由于目前我国还存在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家庭、不同专业、不同类型高校和不同年龄层的大学生的理财状况也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区别。我们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差异类型:

    (1)男生和女生之间的理财差异

    根据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财差异,详见表2。

    表2 男女大学生在部分消费项目上的差异

    上表表明,在消费结构上,女生基本生活消费的整体水平低于男生,女生在购物上的花费较大,尤其对着装要求较高,比较讲究外观。近年来旅游消费也成为女生消费的热点,有55.33%的女生选择在假期出游,这一比例要比男生高。男生的消费重点则集中在网络游戏和恋爱等方面,尤其是在人情消费中的花费较多,每月人情消费超过l00元的男生占30.88%,而女生只有27.50%。在通讯消费上则男女生的整体消费水平大体相当。在理财意识上,有51.83%的女生有记账和编制预算的习惯,而男生中这类人只有32.85%。对待理财产品的选择,女生更趋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

    (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之间的理财差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校大学生的可支配费用来源、消费结构和理财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就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较少有机会去参与课外兼职等活动,因此,他们的融资渠道很有限,对家庭的依赖性较强。有超过90%的低年级学生的可支配费用仅仅来源于父母供给。而高年级学生,随着对环境的逐步熟悉,知识的不断积累,再加上高年级的课时较少,使他们有机会去拓宽自己的融资渠道。因此,高年级学生的可支配费用来源也比低年级学生广泛,如家庭供给、勤工俭学、依靠各种投资活动(如股票、自主创业)等是他们可支配费用的主要来源。另外,低年级的学生一般在基本生活开支上花费较多,而高年级的学生不仅将开销用于基本生活开支,而且还用于扩展自己的视野范围,他们在知识消费、恋爱消费、人情消费上要比低年级的学生多。而且理财知识也要比低年级学生丰富,因此他们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相对来说更成熟和理性。

    (3)财经类院校与其他类型院校学生之间的理财差异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财经类院校就读的学生对理财的认识要比其他类型院校的学生清晰和准确。

    另外,在获取理财知识途径上,不同类型院校的学生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4)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之间的理财差异

    由于我国存在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同地区家庭的收入也不平衡,这就决定了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之间存在不同的消费能力和理财观念,详见表3。

    表3来自不同地区大学生的每月可支配费用情况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无论是生活费还是花费都要比农村学生高许多。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的独立性要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要强,不需要父母提供生活费的人数比例要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高,占总人数的18.85%,而城市的大学生这一比例只有7.69%。另外,我们通过调查还发现,不同地区、拥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存在不同的风险偏好。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理财产品的选择上要相对保守和谨慎;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青睐基金股票等较高风险的理财产品。

    (5)不同时间段学生之间的理财差异

    我们通过比较2008年8月至11月和2009年1月至2月这两段时间取得的相关数据发现,学生对理财产品的选择上有以下两个变化:1)理财产品由原来的集中于选择股票基金转向青睐银行存款、国债等风险较小的安全型品种;2)对理财活动的重视程度有下降迹象。

    二、当代大学生理财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理财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现将问题归纳如下:

    1.经济来源单一

    调查发现,在大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来源方面,主要依靠父母供给的占89.12%,由勤工俭学、依靠各种投资活动(如股票、自主创业)、国家“三金”以及其他途径提供部分经济来源的占有比例较少。

    2.消费结构不合理且缺乏理性消费

    主要表现为:1)资金结构安排不合理,人情消费、恋爱消费过大,学习消费较少。2)消费缺乏理性,容易受广告或促销的影响,往往只注重商品的外形,有冲动消费、片面追求品牌、追求时尚及攀比心理等现象。

    3.存在不少理财误区

    1)个人理财概念模糊。通过调查显示,有33.36%的大学生认为理财就是生财,将理财等同于投资或者投机。还有部分学生存在“学生钱少,谈不上理财”、“富人有钱不需理财”等误区。2)投资理念不够成熟。在我们问及“你对哪种理财产品感兴趣”这一问题时,有54.40%的人选择了基金股票,有23.60%的人选择了房地产,而且还有将近10%的人选择了黄金。许多学生对这些高风险的金融产品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认识,甚至还有部分学生借款炒股。3)财务规划意识淡薄,缺乏消费计划。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只有8.80%的人会记账和编制预算。4)对信用卡认识不清。一部分大学生仅仅把信用卡视为时尚的象征而盲目申请信用卡。5)少数学生金钱观发生扭曲,唯利是图,不惜用违法手段来获取经济收入[1]。

    三、对在校大学生理财模式的探讨

    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技能,它将直接影响他们将来的就业观念甚至生活方式和态度。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财观,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指导大学生正确的理财行为,培养良好的理财能力,促进校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我们试图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四个方面有针对地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全方位构建符合其自身特点的科学的理财模式。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要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金融理财机构应营造科学理财的舆论氛围,根据大学生这一阶段的理财需求和特点,设计相应的理财产品和制订理财规划。从家庭角度看,家长也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和科学的理财观念,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使个人消费标准与家庭实际生活水平相适应,变“满足消费”为“适度消费”。从高校角度看,各高校的管理者要把理财观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中,把科学理财观教育贯穿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从而帮助大学生掌握理财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科学的理财观。从学生个人角度看,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求学成长期,这一时期以求学和完成学业为主要目标。因此,该阶段应多充实有关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逐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掌握科学的理财方法,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和理财原则,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进行分析和诊断,学会省钱的窍门,提高理财能力[2]。

    为此,我们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初步设计了如下三种理财模式:

    1.富裕型大学生的理财模式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划定月可支配费用在1 200元以上的为富裕型大学生。针对这一类型大学生的特点,我们设计了“C&I”的理财模式,C代表消费(Consumption),I代表投资(Investment)。具体来说,将生活费分为6份,其中的1/2用于基本消费,1/3用于投资,1/6用于其他费用或应急。

    2.温饱型大学生的理财模式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划定月可支配费用在400元~1 200元的为温饱型大学生。这类大学生虽不算富裕,但总的来说生活还算殷实[3]。理财观念的正确与否决定他们的消费行为和负债情况。为此,我们为其设计了“1+1+1”的理财模式[4],即懂得生活+懂得兼职+懂得投资。

    3.贫困型大学生的理财模式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划定月可支配费用在400元以下的为贫困型大学生。由于受自身资金的限制。我们为其设计了“开源节流”的理财模式。鼓励贫困大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勤工俭学来拓宽自己的融资渠道,如利用家教、导游、导购、餐厅服务、市场调查和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等兼职,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对于那些勤工俭学收益较丰的学生,可利用银行存款、定期国债等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将自己有限资金合理分流,通过利息来使自己的资金不断增值。

    大学生群体千差万别,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而且每个人也有着不同的收入来源和不同的消费习惯,因此,每个人的理财方案也就不尽相同,需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我们希望通过对以上三种大学生不同理财模式的初步探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学会计划消费,合理用钱,提高理财素养,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促进高校的稳定与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曹素芳,彭兴富.加强大学生理财观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3).

    [2]田文锦,孙大维.金融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丘铧:大学生消费理财全透视[J].大学时代,2006(8).

    [4]孙秉欣.大学生理财教育论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0).

    〔责任编辑:赵 滨〕

    推荐访问:现状 思考 理财 我国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