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调查报告 > 正文

    基于SCL-90的农村初中新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分析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7 15:50:11 点击:

    摘  要:为了了解农村初一学生心理适应状况,探讨影响其心理适应的因素。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查工具,对平乡县第三中学初一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此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初一学生心理适应较好,心理健康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明显,但要提高初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进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初中新生  因子分析  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了解农村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SCL-90作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卫生测查工具,已广泛用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1]。

    一、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

    用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查工具,对平乡县第三中学初一学生进行调查,并进行研究分析。对平乡三中七年级14个班级进行施测,共获得有效问卷536份,其中男生277人,女生259人。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際关系敏感、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这九个因子中,有139人至少一个因子在2.0以上,被认为有症状,其中女生人数是56人,占有症状人数的40%;九个因子中有8~9个因子在3.0以上,也就是说症状比较明显,需要对这部分学生进一步了解,并且在了解中对确有这方面症状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干预措施,如小团体辅导或个别咨询,必要的话还要找班主任家长甚至任课教师配合辅导。具体情况如下:

    1.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有待加强。

    2.从表一中我们可以看到:2.0以上也就是有症状的学生占整体学生人数的26%,其中占3.0以上为6.7%。

    3.女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优于男生。

    从表一的统计结果显示来看,在2.0以上的男生占总体的15.5%,女生占学生总体的10.5%,男生比女生超出5%,3.0以上的男生占学生总体的3.7%,女生占学生总体的3.0%,男生超出女生0.7%,这看上去似乎只是一种测量误差的区别,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但是,从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获得的536份有效问卷中,男生为277人,而女生为259人,显然,整体的女生人数要少于男生,进一步的统计分析(表三)发现,2.0以上的男生占男生总体的29.9%,而女生仅占女生整体的21.6%,男生比女生高出8.3%。这与作者的预测有一些不符,作者从感官上认为初一学生正值青春期的开始阶段,女生发育得比较早,比男生有更多的人数进入青春期,她们的生理特点使得她们可能在心理上更脆弱一些,症状要比男生多一些,至少是接近一些,但为什么统计结果与预想的结果不符呢?这可能与女生更愿意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同父母或朋友分享有关,而男生倾向于保守自己的秘密,因而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机会倾诉或宣泄自己的一些情绪,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因此,在心理健康辅导中或学校教育中更应该关注一下男生,给他们一些倾诉机会。当然可能仅是测量误差所致,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研究,不能轻易地下结论。

    4.学生的强迫症状、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不容忽视。

    从表四中我们可以看到,表现为强迫症状的有89人,其中症状比较明显的有11人,表现为对敌对症状的有66人,其中症状较明显的有12人,表现为人际关系明显的有65人,有12人表现比较明显。需要指出的是:强迫症状是指那些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空了”、“记忆力不行”等);敌对主要包括厌恶、争论、摔物,甚至是斗争和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等;人际关系敏感是指一个人的不自在感与自卑感,尤其是在与其他人比较时更突出,自卑感、懊丧、以及人际关系明显相处不好的人,往往是这一分子的高分对象,与人际交流有关的自我敏感及相反期望,也是产生这方面症状的原因。此外,焦虑与偏执两个因子在2.0以上的虽不及提到的三种症状,但是3.0以上却分别为15人、14人,比上面三种情况都高,值得深思。

    5.一般情况下心理健康不良学生存在的都是多重症状。也就是说只要是症状存在的学生,他的症状一般不是单一的,而是两个甚至是更多种症状存在,如某男生,他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明显、忧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分别为4.1、4.3、4.4、4.2、3.8、5、4.5及3.6,在某一因子为3.0以上的学生中,无一人是单一因子在2.0以上,只有4人是两个因子在2.0以上,其他都是至少三个因子。

    6.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到:部分学生有待于学校和家庭的进一步关注。一些有症状者(2.0~3.0之间)通过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有意识的帮助,多引导,施加一定的爱心、耐心,在班级和家庭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必要的话配以一定的心理辅导,是可以调整过来的;对于症状较严重者(3.0以上),需要进行心理辅导(会有一定的难度,最主要的是如何使这些学生能够心态自然的接受辅导,通常这类学生都比较敏感),这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一般情况下要先发动班主任,取得他们的帮助,进一步个别了解这一群体的学生,找到症结发生的根源,做到对症下药,对于单一辅导不是很有效的症状,如人际关系敏感等可再加以小团体的辅导,在团体辅导的活动参与中认识人际交往的必要,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学会一些人迹交往的技能技巧,这样效果更好一些。对于个别学生(单一分子在4.5以上)建议做进一步的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建议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

    二、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正处于重要的发展阶段,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和性格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沿着相应的方向发展,而其发展方向取决于学生接受的教育和家庭引导。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学校的影响,更有学生自身的因素。

    (一)家庭原因: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就是自己的父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目标不适当、教育方法不正确、父母身教缺失、家庭经济贫困、家庭结构裂变等等这些不稳定的因素都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学校原因: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校风、班风、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因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2]比如有些学校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学校领导和教师盯住高考和中考。

    (三)社会原因: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文化因素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现象都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其身心健康。据有关调查,不良网络、网吧已经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杀手”。

    (四)个人原因: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心理发展错综复杂,他们追求成人感、独立性意向、自尊心等心理目标。但这些心理目标与现实生活中的依赖性出现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的青春期有普遍提前的现象。他们的心理成长速度远远跟不上生理的成长步伐。

    三、解决农村初中新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教师应该善于应用环境心理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較为舒适、和谐、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的心理能够在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得到健康发育[3]。

    (二)家庭是学生教育的最初场所,家庭环境与家长的素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的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三)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他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的开展教育学生并不是学校一个部门的事情,要努力建立一个校内外一体化教育体系,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宣传活动,呼吁全社会关注中学生身心发展,给中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要尽力倡导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共同来关注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给中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四、结论

    总之,笔者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搜集了大量关于“农村初一新生”心理问题的相关文章,进行了综合的整理分析,为了能够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积极探讨其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求有效的对“农村初一新生”的教育对策。本文主要利用SCL-90对“农村初一新生”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等因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解决对策中关键抓住“农村初一新生”学校环境及社会因素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为“农村初一新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农村初一新生”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然而,由于个体心理存在内隐性,本文仅用调查、访谈、文献这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很难全面的掌握“农村初一新生”的心理问题,这在我们今后的学习研究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全面地、深入地对“农村初一新生”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16-25.

    [2]鲁忠义.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9.

    [3]崔竹莲.如何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5(9):182-183.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 新生 初中 农村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