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调查报告 > 正文

    唐绝句作法直证(三) 实用绝句作法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2 04:31:15 点击:

      (接上期)   (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如何以有限追求无限,即令有尽之体积(二十言或二十八言)具有不尽之容量(无穷之意),除了着眼于“观”,尚须于“言”与“意”上下工夫。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造句与炼意。这里先说炼意。这是由“观”――对于描写对象观察、把握所得之意,也可称作立意或“落意”(落想)。要能于一丈室中,将恒河之沙及诸天宝座都摆进去,并能于一刹那展现世界之生灭过程,做到“语绝意不绝”(陈绎曾《诗谱》),这就须要在炼意上下工夫。这一工夫,包括两个方面:句中工夫及句外工夫。
      所谓句中工夫,主要要求“意在句中”,即句中有意。乃与句中无意相对而言。如谓:“‘今日残花昨日开’,若是‘昨日开花今日残’,便削然无意矣”(周容《春酒堂诗话》),就是这一意思。平常所说言之有物,亦同此意。这是一种基本工夫。以有限追求无限,须由此做起。但是,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只求意与语合,即实话实说,都在一句之中,也就没有意思。例如:“莲子擘开须见薏,揪枰着尽更无棋。破衫却有重缝处,一饭何曾忘却匙。”这一绝句,传为东坡所作,则甚不可取(洪迈以为“文与意并见一句中”)(洪迈《容斋三笔》第十六卷“乐府诗引喻”)。因此,必须寄希望于句外。这是以有限追求无限之进一步要求。
      由句中到句外,具体做法为借端托寓,或寄兴。即借助于第三者,以承托所立之意,将其寄寓于句外(言外),而非实话实说,拘泥于句中。此第三者,即为彼物或他物,属于一种中介物。这就是中国诗歌之所谓比兴、寄托及象征,而绝句则尤重于此。有“以前句比兴引喻,而后句实言以证之”者,如:“风吹荷叶动,无夜不摇莲”;“愁见蜘蛛织,寻思直到明”;“桑蚕不作茧,昼夜长悬丝”以及“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也无”;“合欢桃核真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等(洪迈《容斋三笔》第十六卷“乐府诗引喻”)。以彼物比此物,皆极其生动活泼。而其所“落意”(落想),似乎并非完全在言语之外。又有“以言内之实事,写言外之重旨”(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者,如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洛阳才子谪湖湘,元礼同舟月下仙。记得长安还欲笑,不知何处是西天。”“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不知霜露入秋衣。”“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所谓言内之实事,乃陪伴族叔刑部侍郎李晔及中书舍人贾至游览洞庭之情事。时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759),贾至由汝州刺史被贬为岳州司马,李晔贬官岭南途经岳州,李白遇赦放还亦来到岳州。宾主同游,欢谑达旦。但诗篇并非仅仅着眼于此,即“赋物必此物”(刘熙载《艺概》卷三“赋概”),而乃由洞庭说到湘君。谓汪洋万顷,秋色渺渺;湘君已矣,不知何处凭吊。谓夜空澄澈,未可直上;借取月色,买酒到白云边。谓洛阳才子,月下神仙;向西而笑,不知何处长安。谓秋月未沉,晨雁已起;白�满船,不知霜露入衣。谓帝子不返,空余秋草;湖面洁净,分明画出君山。由洞庭到湘君,由湘君到君山,已完全进入彼岸世界。所谓“寥廓幻杳”(钟惺《唐诗归》),其所承托之“重旨”,诸如“迁谪之感”(李�《诗法易简录》)、迟暮之思(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等等,虽未曾着得一字,却似乎可以通过彼物或他物,仔细加以领略。这就是句外工夫。
      (3) 意连句圆,神圣工巧
      这是造句工夫,乃通常所说布局及定型之重要手段,亦拓展绝句容量之一有效措施。具体做法,大致包括:一、一句一接,未尝间断;二、分两层写,更觉萦纡;三、三句为主,四句发之。而此数端,则皆颇为注重以圆转活法尽其神明变化之妙。
      所谓绝句,原来已有一句一绝之意。如《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其辉,冬岭秀孤松。”即为此体。但一句一绝,乃藕断丝连,并非一句一断。因此,诗家加以变通,即从绝之另一面――不绝想办法,以为语绝意不绝,方才为绝句活法,并以“打起黄莺儿”(金昌绪《春怨》)及“松下问童子”(贾岛《寻隐者不遇》)诸作为典范,以予见证(杨慎《升庵诗话》卷十一)。由一句一绝,到一句一接,即由绝句到“接句”,做到意连句圆,以见神圣工巧(张端义《贵耳集》),这是造句之基本功。前人教人作绝句,大多从此入手。
      一句一接,未尝间断,乃对绝句之整体而言;而分层,即在此基础上,对前后二联之组合进行特别安排。这种安排,除了上文所述平分式结构方法之安排而外,尚有许多讲究。这就是说,所谓分两层写,不仅着眼于材料分配与组合,而且颇为注重造语。这是一句一接基础上所进行之变化。
      例如,王勃《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诗篇分两层写,上二句悲路远,下二句伤时晚(黄叔灿《唐诗笺注》)。上下所写,一悲一伤,虽并非一正一反之组合,但悲与伤互相关联,正正相加,却倍添其念归情绪。这当也属于平分式结构方法所构成之一结构方式。这是对于通篇材料之安排。而对于造语,所谓分两层写,亦颇费心力。即:上二句对仗,将两种物事――由于悲伤而停滞不前之江水及因为思归而更加遥远之路程,并列推出,下二句不对仗,并用一虚字(况)转换,以高风及黄叶,逐一进行烘染。前后二联,由整严变为单促,由平实变为流动,因使得所写情绪,“更觉萦纡”(黄叔灿《唐诗笺注》)。这是一种安排方式,颇显示其造句功夫。而另一种方式,上二句不对仗,下二句对仗,亦颇多讲究。如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前后二联,似乎由奇变归于平正,实际上,因下二句“寓流走于整对之中”(李�《诗法易简录》),却同样“流动不羁”(王夫之《姜斋诗话》)。两种安排,使得二联组合,更加富有姿彩。这是分两层写之一变化方式。
      分两层写,或前以对起,后以散结;或前以散起,后以对结。皆颇能尽其转换之妙。此外,前后全对,或全不对,亦常有佳作出现。究其原因,仍须进一步探讨第三句之奥秘。此第三句,乃全篇之关键,即转柁处(施补华《岘佣说诗》)。其妙用,不仅在于承接,如实接、虚接、逆接、进一层接(马鲁《南苑一知集》),而尤其重要者乃在于转换,如反与正、顺与逆之相依相应(周弼《三体唐诗》)。这就是“三句为主,四句发之”(李重华《贞一斋诗话》)之意。有关事例甚多,恕不一一列举。
      
      三 结束语:顿悟与渐悟
      
      本文写作,在课余时间进行,加上必须兼顾其他文章及文稿之经营与操作,乃断断续续,停停打打,自开场白之“绝句速成法”发表,至今四五个月,尚未完工。但因此过程,相对而言,有较为充裕时间仔细阅读与思考,却将文章逐渐做“大”起来。即由天籁到人工,由无法到有法,已将范围拓展至绝句创作之各个方面,诸如落想与设色,乃至布局与定型等方面。这么一来,固然令得有关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更加不容易把握,亦即欲速而不达,但由于问题之复杂化,主要乃在于综合与分析,即由个别到一般之归纳以及由一般到个别之推演,我相信,这当有利于将前人经验系统化,因而也当有利于对绝句之全面认识。因此,在结束语部分,我想阐明两个问题:(一) 绝句创作既然甚是讲究天籁,即将天赋资质看得十分重要,那么,一般人对此,究竟应当如何合理进行抉择?(二) 人工锻炼,或快,或慢,情况各不相同,创作过程中,对于前人经验,究竟应当如何有效加以运用?
      先说第一个问题。所谓抉择,乃对于自身资质之判断。主要看看是否具备应有之天赋,是否适合于写诗、创作绝句。亦即:绝句虽只有四句话,二十个字,或二十八个字,看似容易,实际并非个个都玩得。勉强从事,既耽误自己,又危害别人。宜认真对待。
      有一位老前辈,在介绍怎样做研究工作时,曾揭示一段经历。谓:中学时代,开始模仿填词。大学时代,“天天作文、作诗填词,一心想做诗人”。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生活条件很好,环境极美,颇有意继续作诗填词。某日,将二千多首诗词稿,上呈梁任公、王静安审阅。梁、王曰:“理性过多,才情过少。不宜为诗。”并劝其研究历史或小学。一盆冷水,一夜不眠。“辗转考虑到第二天一早,一根火柴烧掉了诗稿”。这位老前辈,就是姜亮夫教授。做不成诗人,却成为一位大学问家。事迹载《治学偶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而今看来,这位老前辈之烧掉诗稿,应十分可惜,因堂堂诗国,上上下下,竞相为诗,仍然是“诗多好少”,大批诗集,或有书号,或无书号,尚未被烧掉,却不一定能够比被烧掉之诗稿来得好。不过,从整体人文生态看,大批诗集,既无才情,又缺理性,浪费资源,误己害人,自己不舍得烧掉,终将被别人烧掉。所以,我认为,老前辈之抉择,乃明智之举。这是一个方面意思,乃对有意做诗人并且已作出一定努力之作者而言;另一个方面,对于初学,则未可轻易言“败”,简单说“不”。记得韵文班有一名学生,试作两首小诗(五言绝与七言绝)。一首较为满意,一首打叉,表示不满意。但打叉一首却相当好。一不小心,可能将天才扼杀。小诗题称“榴花”,曰:
      昨夜榴花初着雨,轻盈一朵娇无语。天涯可有解花人,莫负芳心千万缕。
      此诗一经传播,书信四处飞来。或恳请赐玉,特邀联吟,或表示愿为立传,载入《中华诗人大辞典》。甚是名不虚传。
      再说第二个问题。这是对于前人经验之把握及运用。因为既已有了抉择,认为可以尝试,就当付诸实践。而此实践,乃属于一种见证,既需要诗内工夫,又不可缺少诗外工夫。亦即:此实践过程,要能有效进行,除了天才妙悟,尚须刻苦锻炼。同样宜于认真对待。
      我十分赞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所载一段故事。谓:五祖弘忍禅师命诸门人各作一偈,若悟大意,能见本心般若之性,即付衣钵,为第六代祖。大弟子神秀,志在必得,诚惶诚恐,半夜里,将所作悄悄书于壁间。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五祖见偈,唤秀入堂。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要求重作。而当时仍在碓坊服杂役之行者慧能,请人代书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徒众见之,无不嗟讶。五祖亦深为赏识,因秘密授之禅法,付以衣钵。
      故事所说乃禅理,但应与诗理相关。例如:慧能之顿悟,除了“根性大利”(五祖语),当不能排除踏碓八个余月所起作用。这是五祖着意安排,亦可称为诗外工夫。而神秀渐悟之未合师意,可能因其身为教授,善于说法,却未见本性,亦即工夫不到家之缘故。可见,学道与学诗,一样都并不那么容易。因此,如何见证诸法,使得实践过程之顺利进行,顿悟与渐悟二法,可引为借鉴。这是我为第二个问题所寻找的答案。
      最后,在本文结束之前,想借此机会,表达三大愿望。
      第一,愿我学生及其他读者,不必读我此文,即可写好一首绝句。因为在此世间,乃先有绝句,而后才有绝句作法。究竟是否有此天赋或悟性,不妨一试。相信诗中之神品,多数并非作者事先读了有关作法一类书籍而后依样“画”将出来之所谓“神品”。
      第二,愿我学生及其他读者,读我开篇所发表“绝句速成法”,即可写好一首绝句。因此速成方法,简单扼要,颇便入门。未曾尝试写作,几分钟内即可摸清头绪,按部就班;已曾尝试写作,对照此法,相信亦能够进一步得以完善。
      第三,愿我学生及其他读者,读完全文,能够写好一首绝句。这当然比较辛苦,不能不付出代价。但因文中所列举,都为前人经验,并非本人杜撰,工夫从上做下,必能得其真髓。
      当然,如果读完全文,仍然写不好,甚至写不成一首绝句,那也只好恳求诸位多加包涵,或者另请高明了。这是后话。
      (作者单位:澳门大学中文系)

    推荐访问:绝句 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