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调查报告 > 正文

    警惕韩寒 韩寒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9 04:28:52 点击:

      2008年   1.要了解韩寒,一定要通读韩寒的新浪博客。如果通读韩博,你很快会发现一条重要的分界线――2008年!   2.在2008年之前,韩寒博客虽然也有涉及时政话题,但多数时候,他的博客还是“私人习作”范畴,多为个人生活、赛车、文化圈事件;2008年之后,韩寒的博客重心明显转移到了“公共话题”(尤其是时政话题)上。
      3.2008年,是韩寒从自我走向大众的分水岭。韩寒的上述转型,比较陡峭。比如2007年底的博文《上海一些不合理的交通设施》还蛮平和,摆事实;但2008年之后,几乎再无这样平和的时政文章。
      4.我个人一直比较欣赏韩寒。当我梳理韩寒全部博客时,我才发现自己的这个“一直”,其实恰好也是从2008年开始的。
      5.也就是说,至少对我而言,韩寒是因为从2008年开始关注公共话题,才成为现在之韩寒;否则对我来说,韩寒和郭敬明并无高下之分,都是成功的文化精英,只是文学风格有差异。
      6.持续关注公共话题并发表言论,就是“公共知识分子”。2008年之后的韩寒,所作所为全部是“公共知识分子”的POSE。这是一个客观存在。更进一步,这就是韩寒的主要价值。
      7.但是韩寒多次强调自己只是“竖子”,拒绝“公共知识分子”称谓。究其原因,大众受了太多所谓“专家”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的愚弄,使得“公共知识分子”在网络大众的眼中是一个“脏词”。同时由于民众的草根立场,“竖子”这样略显江湖气的词语,反而是很好的头衔。韩寒聪明地向大众讨了个巧。
      8.但无论什么称谓,“公共知识分子”也罢,或者喜欢议论时政的“竖子”也罢,除了“享受”媒体关注粉丝追捧等等“利益”外,同时也必须承担最基本的责任――尊重事实,尊重理性。
      
      露馅
      1.韩寒博客的内容,在2008年后非常“锁定”在社会热点问题上,特别是网络热点话题。哪里有热点,哪里就有韩寒!
      2.韩寒博客的文字,语感极强,尤适网络阅读。同时,文字幽默、讽刺、善用暗喻等等。总之,从技术角度看,韩寒的杂文国内一流。
      3.韩寒博客的立场,几乎都站在公众认为的“弱势”一面,同情弱势,对抗强权。
      4.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立场”,这就是韩寒,这就是韩寒的魅力。
      5.我自己也因为上述三点,而从不太关注韩寒,到成为韩寒的粉丝。每次读韩寒的文章,总感觉这哥们咋说得那么对呢,咋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呢。但这样的次数多了,直到韩寒的两篇文章出来,我才恍然大悟。
      6.第一篇文章是关于“七十码”的《胡斌进去,胡彦斌出来》。这篇文章的背景,是网络谣传法院掉包,普遍不信任法院。韩寒的文章压根不去分析事实,而是绕口令一般继续传递不信任。韩的不信任与公众的不信任呼应强烈。由于韩寒与当事人有一面之缘,当时我就想,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命题,我会怎么写文章?基本上,我只有一个写作方式,就是根据我的“一面之缘”,去试图分析事实。但韩寒压根没这么做,他只是照例又“正确”地响应了网络公众的情绪。这篇文章,让我心里隐约不安。
      7.第二篇文章是关于泰州的《孩子们,你们扫了爷爷的兴》。在文章中,韩寒压根没有真正试图去分析凶手杀人的原因,而是说,“这个社会没有出口,杀害更弱者成了他们惟一的出口”;“这些杀人事件的产生很大原因是这个社会不公正,不公平”。这两个说法,都不是理性的,但都是老百姓“爱听”的。读到这里,我才顿悟:要警惕韩寒。
      
      警惕
      1.重复一遍,韩寒的价值=永远的“热点”+一流的“文字”+正确的 “立场”。
      2.第一点可算“炒作”,但无可厚非;甚至于,对于公共知识分子的POSE,韩寒必须如此。在这点上,我完全支持他。
      3.第二点可算“才华”,绝对值得敬佩。在这点上,所有玩文字的朋友都可以向韩寒学习。
      4.需要警惕的是“正确的立场”。这里,韩寒的“正确”并非对事实的尊重,而是对公众情绪的迎合。你真的找不出一篇文章,韩寒是站在大众的“对立面”!这太可疑了。大众情绪难道永远正确吗?!肯定不是。(比如第一例中的“七十码”,事实证明法院没有“掉包”)但是,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立场”就只有一条――公众的情绪!
      5.一位网友说,“为老百姓说话”不等于“说老百姓爱听的话”,诚然!
      6.上述所有对韩寒的批评,与韩寒的商业利益没有任何关系。即本文根本不讨论商业利益。韩寒目前的商业利益,都是他应得的。
      7.本文只想说的就一句话:截至目前为止,韩寒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他所有的文章都是在迎合大众的情绪。并且,是“不论事实”地迎合。
      8.本文,说与有心人。
      
      
       (韩世平摘自“麦田的读书生活”)

    推荐访问:韩寒 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