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调查报告 > 正文

    [模仿—变化—创新—随心:写作教学的途径与策略]被模仿如何走法律途径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16 04:54:20 点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审视当下的写作教学,效果并不乐观,学生写作形式单一,套话、空话、假话盛行,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究其原因,是因为写作教学的缺位、越位和不到位造成的。为此,探寻符合学生实际、遵循写作教学规律的途径与策略尤为重要。
      一、 模仿要有选择性
      模仿,指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模仿是任何人、任何学科、任何学段不可逾越的学习路径。模仿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儿童最初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不能违背儿童这一天性,应从模仿起步。学生的模仿,不是随意的模仿,而是在理解和欣赏基础上的带有审美趣味的选择模仿。
      1.单一模仿
      单一模仿,主要是指对某个词、某句话、某段文章或某篇文章的模仿。学生写作普遍存在着“没什么可写”、“不知怎么写”的问题,如第一学段主要是“写话”,是一个认识字词——写简单句子——写完整句子——写连贯句子的过程。如学生春游中,发出“春天真美丽啊!”的感叹,然后会写下“××春天的景色真美!”等赞美春天的句子。这个句子是受课文中这类句子的启发而学会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习作历程会相遇很多“第一次”,掌握“第一次”,多数是由模仿走向熟练。如写人、记事、状物、抒情、应用文等,必定是从学习、理解、熟悉、喜欢、积累文本开始,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某段或某篇文本为“蓝本”进行模仿,从模仿中逐步领悟和掌握写作技巧。写作也是一项“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创作活动,爬上“巨人”的肩膀就是“模仿”的过程。
      2.组合模仿
      写作过程中学生既依赖模仿,又不满足模仿,即追求“创造性”。有人说,创造是“无中生有”。小学生不可能从单一模仿一步到“无中生有”,需要由单一模仿向组合模仿等多个环节过渡。组合模仿,主要表现为不满对某一文本单向模仿而追求同类文本的组合模仿。“写话”是这样,“习作”也不例外。语文教材中写作训练都安排在一组课文之后,而这组课文与写作训练存在着必然联系,往往也是学生写作的主要模仿对象。但由于课文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学生纯模仿有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推荐同类浅显的贴近学生实际的课外读物供学生模仿。可以把课文视为模仿的方向,以浅显的课外读物为重点模仿对象,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组合模仿的难度,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模仿的兴趣。
      3.立体模仿
      随着学生模仿能力的提升,模仿会从点、面走向立体。模仿的立体性,可以是词语的、句段的,可以是段落结构的,也可以是选材角度的、拟定题材的,还可以是文章布局的、情感立意的,甚至可以是语言风格、修辞方法的。立体模仿是模仿成熟的标志,只有立体模仿才有可能避免雷同和千人一面。如人教版教材五下《桥》一文,结构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气氛;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这些学生都想模仿,但又难以模仿到位,教师要揭示文本特点,并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写作生涯中逐步领悟、回忆和模仿。
      二、 变化要有现实性
      模仿是写作教学必须跨越的坎。写作起于模仿,也止于模仿。写作要满足记实、想象、抒发、宣泄情感等交际需要。一般情况下,成人的写作动机和阅读对象很明晰,而学生往往是模糊的,教师要宽容他们的“无知”,引导他们发自内心来表达,激发表达欲望,鼓励学生摆脱“作业作文”、“应试作文”假话、套话、空话束缚的勇气。模仿可以落实规范,而变化更有利于解决写作的交际需要。
      1.交际需要
      写作是一种用书面语言交际的方式,因为生活中很多时候不可能用口头语言当面交际。这也是写作素养成为人们必备素养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时候口头语言难以把信息及时传递到位,容易辞不达意,难以留下备案,这些可以由写作(书面表达)来弥补。书面表达强调的是表达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对象性。随着网络等通讯设施的日臻完善,书面交际将成为传递信息的主旋律。
      2.表达需要
      学生是不可能阅读到不同作者完全相同的文本。同类文本始终存在“和而不同”,如有些是构思、内容、语言风格等某方面雷同,但始终存在不同,就如“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所在。因学生从小受文本差异、社会差异和物种差异等熏陶的影响,学生写作中自然追求与范文、教师指导和同学作品的不同,努力自成风格。
      3.抒情需要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动辞发方成文。”情动,一是交际的需要,二是情感宣泄和释放的需要。小学生写作是记录儿童生命成长的过程,是儿童与他人进行情感沟通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练笔方式。所以,写作特别要注意学生的写作兴趣、态度和过程,特别要强调学生对交际对象的真情表露和表白,满足学生抒发情感的需要。习作追求学生记录真实的儿童生活,实现真实的儿童学习语言过程,而不是学生用稚嫩的习作去教育别人,说大道理。因范文背景与学生生活实际、感情基础的不同,学生写作中的不同选材、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文章结构都是为了满足学生因人、因事、因情不同的交际需要。
      4.审美需要
      爱美是人的天性,小学生更是爱美、审美的天使。学生间会因家庭、经历、兴趣不同存在美感差异。这种审美差异是引发写作差异的法宝。首先,教师要用美育的视角走进学生的美感世界,鼓励学生从生活中、阅读中去寻美探美,以审美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观察世界,观察他人。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美中不足的地方,引导学生向健康、积极、崇高的审美方向成长。最后,鼓励学生用“美”的眼光、“美”的情怀去发掘身边、自然界、社会中的美,同时挖掘自身的内在美。用“美”之笔描绘生活、自然和社会。
      三、 创新要有新颖性
      《课标》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与内容”第三学段习作中指出:“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在“教学建议”中又指出:“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由此,不难看出写作教学中学生想象的重要性。想象是不满足现状的“求新求异”,想象是创新、创造的基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写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   1.联想要具体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没有联想不成文,无论诗歌散文,写人记事,小说散文都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写作是对现实生活素材浸注个人情感的艺术加工产物。艺术加工是写作教学的主要成分和过程。写作最少有这样几类:一是因某事某文某人而展开联想,如背景的充实,情节的细化,人物关系的处理,故事的后续发展等,即进入情境后的自由发挥;二是因某事某文某人联想到他事他文他人,属于联系性联想,如学了《桥》一文,联想到汶川地震的情景;三是通过某事某文某人中的某点、某片段展开发散性联想,如《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由唐僧西天取经中所发生的事联想为神魔之间发生的故事。小学生有联想的天赋,但怎样联想才更具体,更合理,哪些联想内容可以纳入写作题材,怎样恰当有效地表达联想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具体指导。
      2.幻想要大胆
      当今社会是一个鼓励幻想、追求梦想成真的社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嫦娥奔月”的幻想,变成今天飞船登月的现实。“千里眼,顺风耳”由如今网络等通讯设备代替。写作教学要与时代对接,走进学生生活才有效,才能促进学生发展。因此,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幻想,不怕离奇。因为小学生的幻想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效应。只有引导正确、指导得法、辅导及时、诱导有效,才能活跃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开发,为创造发明奠定基础,更能丰富写作素材。
      3.理想要崇高
      随着学生的年级升高,理性思维将会逐步占据主导。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树立崇高的理想。如从学生自身特长和条件出发,设计自我人生,如“二十年后的我”,通过社会调查,设计发展蓝图,了解社会不足与弊端,明确将来需要承担的改造社会、保护自然的责任。写作教学要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价值取向。理想是正面的,与妄想、空想是格格不入的,这一点很重要。
      四、 随心要有真我性
      作文教学倡导“写真实内容,表达真情实感”,排斥“空话、套话、假话”。但事实上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在于,一是“真实内容,真情实感”理解的偏差,认为“内容真实与真情实感”要保持原始性,不容更改。如果真这样做,写作就会变成“流水账”、“现场直播”。二是对从素材转换为题材和文本缺乏有效指导,即教师主导的缺位。三是应试教学的功利性,导致“应试文”的盛行,放弃了“内容真实,真情实感”追求,写作围着考试分数转。写作教学要回归本真,重点抓好拟题、作前和评价三个环节。
      1.题目真我
      《课标》2011年版与“实验稿”相比较在作文命题上降低了要求,从“实验稿”的“提倡学生自主命题,少写命题作文”改为“改进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改“自主命题”为“自主选题”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为此,作文命题首先要为抒发真我提供空间。命题的空间要放大,空间越大,学生可选择的余地就越大,体现“真我”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师生拟题尽可能宽泛、自由,主要给学生提供方向,减少限定和束缚。其次,作文命题要为捕捉真我把握时机。时机是一种玄妙的催化剂,这种催化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拟题时的及时性和生成上。那就是要“让作文题成为儿童作文的诱因”,“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去写他们熟悉的、理解的、有触动的、喜爱的、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实物实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2.作前真我
      作前准备是写作教学普遍被忽视的环节。多数教师习惯于细化指导来代替“作前”的学生自主积累。由于这种状况存在多年,很少有人怀疑,从而导致了学生习作时要么“无话可写”,要么“千篇一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一是还原真我环境。习作布置不能依教材“按部就班”,等上完一个单元课文才布置习作,应该提前到上单元课文前,并把相关的活动穿插在其中,甚至可以在开学初就把一学期习作计划和任务告知学生,使学生有个长远的规划,做到“有备无患”,还原真我环境。二是创设真我体验。如有位特级教师,上课前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文具盒,课堂上自己充当义务推销员,课上让学生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文具盒,然后请代表说说挑选的理由,并允许更换。学生们非常兴奋,有场景、有活动、有交流、有体验,多数学生一气呵成,交流中发现多数学生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处处闪现真我的光彩。三是记录真我的细微。有人认为,习作教学不理想不在于“怎么写”,而在于“写什么”,这是有偏差的。事实上,“写什么”不存在问题,关键在“有米赖于炊”、“有米当无米”。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培养写作主体体察细微之处的自觉意识,养成作前发现和积累的习惯。
      3.评价真我
      习作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功能,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写作教学目标的程度,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改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
      (1)珍视学生的真我表达。在对学生习作评改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语言的表达,不能从自己的角度和喜好对原文表达方式进行大范围的修改,只要没有太大的原则性错误,尽量保留原貌,有不理解的地方应与学生交流,征得学生同意后再提出修改意见,当问题比较严重时,应该推荐学生去阅读同类文章,开展学生自我和小组合作后修改;其次,尊重学生的选材。学生选材的视角和兴趣与教师不同,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从学生的视角鼓励、尊重学生的选材。小学生作文重点不在“正确”,而在于有所发现,表达真情实感,重在过程。
      (2)关注真我的完善。习作评改中一定要给学生一种自我完善的环境和机遇。作文修改评价重点在“作文内容、文字表达”,“要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共同提高写作水平”。为此,习作评改建立“习作修改共同体”,设立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家长评价等栏目,每个栏目都要求写上评语,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和修改建议,并打上星级。习作评价共同体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作评价习惯,形成唤醒和完善真我的合力,让学生在评改过程中获得心理认同。
      (3)提供一个习作交流的场所。在这方面许多教师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可供借鉴,如小组内评改和交流只限于小组内,不够开放,为了打破这种局限,有教师在教室周围挂起绳子,全班学生作文本都挂在绳子上,学生可以随时阅读并交流,在此基础上定期不定期举办学生作文交流活动。通过大面积的交流,充分地发掘了学生表达真我的内驱力,使真我表达成为习作全过程的强大动力。
      模仿—变化—创新—随心,看似写作教学的持续推进过程,但事实上写作教学中不是这样线性推进的,他们是糅合在一起的,只不过有时会对某个学段或某个环节某项要求更突出而已。总之,写作教学是一项复杂、动态的系统过程,需要教师精心呵护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 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 张化万.习作教学答问录[J].小学语文教学,2011(3).
      [5] 倪鸣.唤醒“真我”:小学习作教学之境界追求[J].语文教学通讯C,2012(7-8).

    推荐访问:模仿 随心 途径 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