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调查报告 > 正文

    马克思主义重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6 04:46:29 点击:

      〔摘要〕 日常生活世界是研究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新领域,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自觉。关照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和改造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以日常生活维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人民群众生活的行动指南,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个体生活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世界,理论自觉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5-0040-03
      一、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逻辑
      以日常生活维度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需要思考的是马克思主义能不能与日常生活对接。的确,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并没有特别阐释“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但马克思主义在不同层次上与日常生活保持着独特关系,呈现出了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逻辑。
      其一,“人们自己的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根本视域,是世界观得以产生的基础。早在任《莱茵报》主编时期,马克思就曾批判青年黑格尔派把现实生活排除在理论视阈之外、陶醉于纯粹的抽象思辨、构造自我完满的哲学体系的做法。他一方面批评德国哲学脱离实际,艰涩、孤芳自赏的弊端,另一方面又根据自己对哲学的理解,把哲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当作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 〔1 〕 (P58 )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1 〕 (P73 )所以,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世界是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人的世界,正是在此视阈下,马克思揭示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社会生活实质的实践性,发现了人类历史的秘密,构建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其二,日常生活的现实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动力。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现实生活包括非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个人全部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构成了非日常生活领域。在对二者的关系理解中,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世界和意识存在的前提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在实际生活中的现实的个人。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1 〕 (P67 )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简单事实是:“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2 〕 (P776 )
      马克思发现了日常生活的意义,但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对实际地生活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与资本家的经济社会生活、日常生活进行了考察,由此构成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重要基础。由于劳动是人对自然的关系活动,是日常生活首要内容和展开的基础,所以,马克思首先对资本主义劳动进行了批判,由此发现了一个最常见的基本经济事实,即劳动者及其产品的异化,进而指出了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异化,并透过劳动异化看到了劳动与人的关联性,即劳动是人的生成过程。所以马克思把劳动的自由、劳动的权利,劳动工具与劳动成果的归属看作是使劳动者从日常生活各种桎梏下解放出来的前提条件,进而指出了劳动异化与私有财产的关系及人的解放问题。这就触及到了人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的物质根基,即只有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切入了现实生活的物质根基,而不是形而上的绝对理念式的诉求,所以才把工人阶级生活的改造,诉诸于社会矛盾的解决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改造的基础上,开启了生活改造的现实路径。 正由于此,马克思主义本质上不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变革理论,而是生产方式的革命的理论。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理论与列夫菲尔、赫勒等日常生活文化批判理论质的不同。
      其三,日常生活的解放是自由人联合体的最后体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是通过在实践中否定束缚人的社会关系,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人联合体的最后体现就是人类生活中的不合理不公平现象消灭,劳动异化消灭,日常生活的解放。“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范畴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为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1 〕 (P85 )
      上述三个层面说明: 第一,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内在视阈, 马克思主义正是从现实的个人的生活出发创立了实践的世界观。所以,马克思主义走向日常生活不是外在于马克思主义的权宜之计,不是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的品位,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的根本要求。第二,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研究,是对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对人自身价值和人生存意义、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注人、发展人、解放人的人文情怀。这是马克思主义关注日常生活的旨趣所在。第三,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关注是一种实践哲学式的关注,它从日常生活出发,但又不囿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反思和超越。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日常生活维度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的内在逻辑表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决不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生活化。从理论属性上讲,马克思主义不是生活哲学;从效用上讲,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囊括大众日常生活的具体问题,为大众提供立竿见影的工具。正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伊格尔顿针对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与生活的内在关系时说到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某种人类哲学或宇宙奥秘,它并不应该责无旁贷地从改变敲碎熟鸡蛋的习惯到尽快去除小黄猎犬的虱子种种事情发表意见。马克思主义,笼统地说,叙述了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是如何转变到另一种生产方式的。讲起体育锻炼或封嘴进食是否是最好的减肥之道,没有引起你的兴致,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缺陷。妇女运动目前对百慕达三角仍然一言不发,也同样不是它缺点。” 〔3 〕 (P33-34 )看不到这点,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庸俗化。   从日常生活的价值与意义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不是要混淆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把日程生活政治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不同于非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个有意义和价值的领域。日常生活作为个人生存和发展领域,尽管与非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毕竟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自身的结构、内容和发展规律,是充分展示人的自在性、自主性和个性的场域。改革开放前,我们也有过马克思主义走进日常生活的努力,但今天看来,由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与日常生活关系的误解,过于重视非日常生活领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忽视日常生活领域,甚至以非日常生活挤压日常生活的现象,导致日常生活畸形。如:日常生活中,大众的衣食住行严重的趋同非日常生活:为防止生活“资产阶级化”,个体的衣着全国上下一片绿;吃饭要经常忆苦思甜;人们的日常交往必须提高阶级警惕,与“黑类分子”划清界限,甚至找对象、结婚也要依赖组织;传统节日提倡“革命化”等等,生活逻辑被政治逻辑所代替。这是今天我们必须吸取的教训之一。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其实质在于对日常生活的改造与引领,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以各种形式回归大众化的日常生活场域,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价值批判和意义反思,通过改造生活和引领生活,内化为人民群众生活的行动指南,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升个体生活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思想武器。
      日常生活的文化属于大众文化,指导大众日常生活的思维总体上看是经验的、非理性的,西方学者也以此来否定理性主义文化。但当我们对实际生活进行考察时,都会发现其深层次上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人们生活、生命的价值理念,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无不隐含着不同个体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体现着不同的生活境界。执着于理想生活,追求生活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思考的更高立意。所谓对日常生活的文化批判,引领生活,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大众通过对现实生活的价值批判,逐步改造由于历史积淀所形成的传统的风俗、习惯、文化心理、思维方式中已不适应现代人发展的传统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克服其产生的负面效应,在对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反思、生活境界提升的层面上,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渗透到大众的日常思维、日常行为准则、日常心理,引领大众,为大众提供超越日常生活物质世界实现个人价值升华的意义和信仰体系,并作为一种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当代日常生活中去。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必然是一个引领大众批判和超越现实的过程。
      三、日常生活维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
      一般意义上讲,大众化是一种思想影响现实的模式,任何一种主义要变为现实的力量都有一个大众化的问题。如何影响?无非是依据理论力量和实践力量两种理路。笔者认为,非日常生活视阈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比较倾向于用理论逻辑说服和影响大众。从内容看,注重突出马克思主义内容的宏大性,理论的精致性,“以理服人”;从过程来看,往往是政治家、理论家自觉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并通过国家、政党一整套宣传理念、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传播马克思主义,使大众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往往成为被教育、被影响的客体;从大众化的路径看,多着眼于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的过程的展开,实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播;从手段来看,自然会把重心放在马克思主义表达方式的通俗化、传播形式大众化方面。毫无疑问,不管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还是哲学的、文化的角度看,这种模式是必需的。但我们如果仅仅局限于此,不触及大众基本生存形式——日常生活,就可能导致把马克思主义悬浮于大众之上,其结果必然是弱化马克思主义在大众中的影响力。这也是造成当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官热民冷”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日常生活维度,不仅仅是停留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形式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过程、路径的新拓展。这个过程的推进应主要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将理论直指大众存在状态,研究大众日常生活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话语体系,研究中国现实、解读中国实践,让大众真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讨论他们自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解决他们现实的困惑,马克思主义是他们自己的理论。近几年,中宣部理论局组织推出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理论读物《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辩证看 务实办》等,在寻找理论与群众生活的结合点方面,给我们很多启示。
      二是将马克思主义宏观的、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大众生活的价值导向、价值标准、思维方式,通过对大众生活、消费、交往等日常生活行为的引导,逐渐使马克思主义内置于大众生活,成为大众构建自身生活的精神基础。
      三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实践化,将思想融入实践,通过实践的逻辑说服和影响大众。要不断改善大众的生活,使大众通过自身生存环境、生活水平的变化,真切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给自己带来的切身利益,进而增进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日常生活内容最直接、最具有制约性的是物质劳动和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内容,这也构成马克思主义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直接对接点。所以,以日常生活维度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要的任务是改善大众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大众物质生活水平。国内学者提出民生维度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其实就是这个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推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英〕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M〕.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责任编辑 王建军

    推荐访问:维度 大众化 日常生活 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