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调查报告 > 正文

    论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论文学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取舍]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1 04:32:19 点击:

      摘要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巧妙使用模糊语言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读者是文本能动的参与者,正是读者的阅读才赋予了作品意义和价值。译者翻译时必须考虑读者的需求,既要把原作者的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又要尽可能地保留审美空间,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译者根据实际情况对模糊语言做出合理的取舍。
      关键词:模糊语言 模糊美 意境 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好的文学翻译作品讲求形神兼备,但语言文化的差异性常常导致译者面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困境。译界前辈们提出了各种翻译理论,如严复的信、达、雅,鲁迅的直译,林语堂的美学,郭沫若的创造论,朱光潜的艺术论,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等等。这些理论促进了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也为译者们提供了不同的翻译思路和翻译方法。译者要翻译出好的文学作品,往往需要博采众长,将各种方法和技巧融会贯通。文学作品中美是极富感染力的,不仅能愉悦人的身心,还能陶冶人的情操。但翻译中美的保留和传递却经常让译者辗转反侧,难以下手,甚至留下遗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模糊是语言的基本特性之一,运用得当可以产生模糊美感,别具审美价值。作者通常使用模糊语言来传达朦胧美,营造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不过这也给译者设置了翻译障碍,让他们在模糊语言的处理上往往要再三斟酌后才能进行取舍。
      
      二 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的关系
      
      美国控制论专家Zadeh提出的模糊集合论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让研究者们不仅注意中心现象或精确想象,而且开始注意边缘现象或模糊现象。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语言学家开始从语言、逻辑、认知、语用等不同方面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研究。模糊现象在语言中大量存在,语言的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特征之一。“模糊性是现实世界的基本特征和常规现象,作为客观地反映现实世界的语言必然会带有模糊特性;另一方面,出于语言表达的策略考虑,人们也常常故意使用一些语义模糊的词语以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毛荣贵,2005:229)。语言模糊的原因主要在于客观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类大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局限性。语言始终处于一种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动态的和流变的。“客观世界是无限的,而人脑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却始终都是有限的。这种局限性决定人类不得不用有限的词汇和语言来表达无限的信息,这一局限性就决定了语言的概括性,这一概括性也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和流变性”(蒋跃,2007:84)。既然模糊性是语言的基本特征,那么巧妙合理地运用这一特征则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营造出言犹未尽的意境。
      模糊语言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巧妙地使用模糊语言能让语言表达更加有效、灵活、得体和生动,从而使作品更加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模糊言语可以提高表达效果,使话语显得礼貌、得体、灵活,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它具有形象性、含蓄性和幽默性等美学特征”(刘佐艳,2007:38)。例如这则英语幽默:The professor tapped on his desk and shouted, “Young men, order!”―The entire class yelled,“Beer!”懂英语的人知道order既可指秩序,又可指点东西吃或喝,英文作者正是利用语义模糊这一特点让读者忍俊不住、会心一笑。如果直译成汉语而不加注释,可能导致译文读者无法体会这则幽默故事的诙谐之意;即使加上注释,也达不到原文那种让读者会心一笑的效果。而译者利用汉语的语音模糊对原文进行了艺术再创造,译成:教授敲击桌子喊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吆喝(要喝)什么?”――学生:“啤酒。”原文的幽默得以重现完全受益于模糊语言的巧妙使用。“模糊语言是指语词具有朦胧而又广远的语义外延。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穷自己所欲言,不无视或低估受众的能动;而是让读者独立思考,让读者驰骋想象,让读者享受咀嚼”(毛荣贵、范武邱,2005:11)。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生命力需要通过读者的阅读表现出来,正是读者的阅读理解才赋予了作品意义和价值。读者是文本能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因此,译者翻译时要考虑到读者的需求,既要把原作者的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又要尽可能地保留他们的审美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审美的乐趣。翻译涉及两个主体和两个客体:作者和译者、原文和译文,中间任何环节的偏差都可能导致模糊语言的处理困难。语言文化的差异本身就可能造成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透,或者无法用对等的语言译出原文。此外,译者作为翻译主体,有可能根据不同的需要或标准来处理原文和译文。对于文学作品里的模糊语言,到底应该采取模糊译模糊或精确译模糊,还是模糊译精确,都值得推敲和斟酌。
      
      三 翻译中模糊语言的取舍
      
      语言的模糊化在特定的情境中能够产生艺术美,文学创作中有时模糊比清晰更具表现力,美的意会比言传更具感染力。特别是汉语语言注重神韵,文人们推崇深邃的意境,力求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读者如临其境,在思想情感上受到感染。模糊性是意境创造的本质特征,“意境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是模糊美,或者说含蓄美、朦胧美”(孙迎春,2002:87)。由于语言、文化和思维等诸多差异,要在译文中再现原文的意境已属不易,而要保留原文的模糊美就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有时需要译者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造,力求最大程度地为译文读者保留对原文的审美空间。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转换,而是更深层次的文化转换。“文学翻译并不是发生在真空中,当两种语言发生碰撞时,它们是在两种文化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的。由于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表达特色,所以每一种文化都存在于与另一种文化相互作用的环境中”(王宁,2006:46,48)。以汉英两种语言为例,汉语注重整体感应,讲求意会,不注重分析和逻辑;英语则看重逻辑分析,善于客观描述并讲求形和。英汉互译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经常导致译文和原文无法完全对等,特别是涉及到模糊语言时。到底是保留其原有的模糊,还是用精确的语言将原文作者的“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常常让译者绞尽脑汁、反复斟酌。笔者认为,译者应该从译文读者的接受度出发来考虑模糊语言的取舍。如果保留语言的模糊性不影响读者的理解,甚至还能扩大审美空间和提升美感,当然是宁取勿舍。不过,如果译文读者无法理解模糊语言的言外之意,尽管可能会出现模糊美感的磨蚀,译者还是应该向译文读者明示原文作者的意图。毕竟读书首先应该知道作者要讲什么,要是连意思都不能领会,又何谈美的体会和欣赏呢?例如这段文字:“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多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林公园,阵阵桂香扑鼻而来。”作者用了几个排比句罗列出几种桂花的品种及其特色,为了行文需要进行词藻堆砌,是典型的汉语表达方式。如果逐字译成英语则容易让读者觉得没有逻辑而且繁杂拖沓。这种情况下译者最好舍去原文的模糊含义,用确切的英语译出原意,帮助译文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不妨采用模糊语言译为: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 of osmanthus trees. In full bloom are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 colors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park with fragrance of their blossoms.译文简洁流畅,逻辑清晰,符合译文读者的习惯,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再以《德伯家的苔丝》中一段景色描写的翻译为例,原文是:It was a typical summer evening in June,the atmosphere being in such delicate equilibrium and so transmissive that inanimate objects seemed endowed with two or three senses,if not five.There wa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near and the far,and an auditor felt close to everything within the horizon.The soundlessness impressed her as a positive entity rather than as the mere negation of noise.It was broken by the strumming of strings.这段描述使用了大量的精确语言,条理清晰,具有典型的英语特色。如果逐字直译成汉语,很可能让中文读者摸不着头脑,毫无美感可言。如这段翻译:“那是一个典型的六月黄昏。大气的平衡如此精微,传导力如此敏锐,就连冥顽的无生物也有了知觉――如果不是五种知觉的话,也有两三种。远和近已失去了差异,地平线以内的声音都仿佛近在咫尺。这一片寂静在她耳朵里并非是消极的默无声息,而仿佛是一种积极的实际存在。而这寂静却被拨弄琴弦的声音打破了”(丁国旗等,2005:43-44)。该译文可以说是以精确译精确,但晦涩难懂,主要原因是译者没有考虑到中英文的区别,没有意识到汉语总是借景抒情,非常注重意境美,而意境美的营造离不开模糊语言。因此译者翻译此文时应该根据汉语特色,使用模糊语言来营造出模糊美感,从而激发中文读者的审美兴趣。现在看另一段译文:“这是六月里特有的夏日黄昏。暮色格外柔和静美且极富感染力,连那些冥顽之物都仿佛平添了几分灵性,有了各种知觉。远近一切,难分彼此;天际间任何一丝声息,听来都恍如近在耳畔。她觉得这静寂并非单纯的悄无声息,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感受。不想这静寂却被瑟瑟的琴声打破了”(马红军,2000:121)。译文作者以模糊译精确,摆脱了原文框架的影响,进行了艺术再创造,舍去了精确语言,采用了模糊语言营造意境,抓住了汉语美感的精髓,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顾及了译文读者的审美需要。
      
      四 结语
      
      语言之美在于言外。作者为了追求象外之意,常常借助于语言的模糊性,使用模糊语言来营造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但创造美感的模糊语言却常常成为译者翻译文学作品时的障碍,到底是采用精确的语言还是模糊的语言来翻译原文让译者不得不再三斟酌。译者不妨从译文读者的接受度出发来考虑模糊语言的取舍:如果保留语言的模糊性不影响读者的理解,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当然是宁取勿舍;如果使用模糊语言造成译文读者理解困难,尽管会出现模糊美感的磨蚀,译者还是应该向译文读者明示原文作者的意图。
      
       参考文献:
       [1] 丁国旗等:《汉英翻译过程中模糊美感的磨蚀》,《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10期。
       [2] 蒋跃:《解构主义的翻译观与语言的模糊性》,《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
       [3] 刘佐艳:《模糊言语的美学功能和民族文化特点》,《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 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5] 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毛荣贵、范武邱:《语言模糊性与翻译》,《上海翻译》,2005年第1期。
       [7] 孙迎春:《“意境”译法探索》,《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
       [8] 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中华书局,2006年版。
      
       作者简介:王慧,女,1973―,四川威远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成都大学外国语学院。

    推荐访问:取舍 模糊 翻译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