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校学习 > 正文

    四月荐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2-09-03 21:30:03 点击: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

    作者简介


      史蒂芬·法辛(Stephen Farthing),英国画家、艺术史作家,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士。自1977年开始,一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曾任牛津大学拉斯金绘画学院院长、纽约艺术学院常务董事、伦敦艺术大学绘画研究教授等。著有《艺术通史》《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501位艺术大师》《现代艺术指南》等。

    内容简介


      《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由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士、画家史蒂芬·法辛担纲主编。83位艺术家、博物馆管理者、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品收藏人组成的国际撰稿人团队对3500年人类绘画史上680余位画家的1001幅代表作进行了兼具专业性与知识性的品评,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艺术遗产。英文版于2006年初次面世,历经2011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三次修订。本次中文版根据2018年的英文第4版翻译制作。
      史蒂芬·法辛教授担纲甄选,由艺术家、博物馆管理者、艺术评论家和艺术品收藏人组成的国际撰稿人团队以敏锐的视角为每一幅画撰写了兼具专业性、知识性与可读性的画评。通过阅读书中对画作的精辟讲解和对画家的介绍,你将认识绘画史上那些具有纪念意义而又颇具争议、吸引人眼球而又令人难忘的1001幅作品,包括从古埃及壁画到当代油画中颇负盛誉的名画,及大量曾被忽视的杰作和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现代绘画宝库。
      书中收录的作品有些收藏在巴黎的卢浮宫、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等著名展馆,很容易找到,也有一些收藏在不易到达的偏远画廊,它们都值得我们去看一看。《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将为你的艺术之旅导航。相信每一次审慎的回顾都会伴随美丽的再现,每一次随意的翻阅都是艺术修养的积累。

    媒体/名人评论


      在观赏这1001幅画作的过程中,你兴许会邂逅一万多幅图画也未可知。……本书就是希望能够告诉你,如何去看,以及到哪里去看。——杰夫·戴尔,英国国宝级作家
      本书是一次丰富而充满惊奇的精品绘画巡览,而非加长版的奥斯卡提名名单或者我私人爱好的随意展览。——史蒂芬·法辛,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院士,著名画家,本书主编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让我们了解艺术的发展史,《有生之年一定要看的1001幅画》则可视作它的“图本”,让我们能直接欣赏艺术作品。——张维军,清单控丛书主编
      对大部分无缘游遍世界美术馆的读者来说,这部永远翻不完的瑰丽画册就是绝佳选择。——英国亚马逊网读者五星评论

    《家族、土地与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

    作者简介


      易劳逸(Lioyd E.Eastman),著名汉学家。曾师从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1907-1991)研究中国史,现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系教授。由于他对中国研究的杰出贡献,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1989年曾授予他
      学资深学者”荣誉。代表作有《家族、土地与祖先》《毁灭的种子》《流产的革命》《国民党中国的法西斯主义:蓝衣社》等。

    内容简介


      本书突破以往西方学界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研究范式,从全球史的视角考察了1550至1949年近四个世纪中国社会在经济基础、社會形态和精神信仰层面的巨变,呈现了该领域新的研究成果,是了解16世纪以降中国社会变革的权威著作。
      明清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模塑了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作者运用大量史料,对中国社会复杂且深刻的变迁予以清晰的阐释,探讨了人口变化趋势、阶级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和制造业与信仰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多方面的问题。
      对于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一直以来备受争论的问题,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与李约瑟关于中国科技停滞的思考,以及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形成了言之有物的对话。此外,作者还描绘了他对于中国人的理解——友善和冷漠、勤劳和懒散、进取和保守、慷慨和自私,这些自相矛盾的国民性,与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提出的“差序格局”,形成了有效的对话。

    媒体评论


      该书对模塑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经济和社会背景进行了扎实的研究,各章节观点明晰,史料丰富。——《历史》
      对研习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的人来说,该书是非常有益的资源……本书对1550—1949年近四个世纪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变迁做了完美诠释,在全球化语境下为中国这样一个地域广阔且情况复杂的社会描绘了持续的图景。——《历史学家》
      作者对很多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直接和明晰的探讨,成功地撰写了一本值得称道的书。该书不拘泥于成规,充满活力,让人受益匪浅。——《亚洲》
      《家族、土地与祖先》为以往强调政治史和思想史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补充,该项研究反映了美国学者及他国学者对中国研究的兴趣所在和新的研究趋势。——《经济史学刊》

    推荐访问: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