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校学习 > 正文

    头上一片青天_头上三尺有青天等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5 04:23:00 点击:

      眼下无疑是电视“红楼”大热的日子,胡玫啦、李少红啦、投资千万啦,当然还有那折腾一溜够选得出选不出的“秀”们⋯⋯这样的日子,谁会说起曾经的林妹妹陈晓旭――一个死去的人?谁又想象得到她跟电视的最后故事?
      10月29日是她的生日。我在这一天偶然看到了“撒点野”的博客,里面的内容说实话让我很震惊:
      陈晓旭生前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2003年央视《艺术人生特别节目――红楼梦20年聚会》。出于对王扶林导演的尊重,那一版《红楼梦》台前幕后的主创(除宝钗的扮演者张莉外)响应他的号召几乎悉数到齐,包括一贯低调的她和欧阳奋强(欧阳奋强为了赶上飞北京参加这个聚会的航班,连夜从外景地开车回成都,以致于路上还出了车祸)。
      然后在那个节目上,他们遇到了朱军。
      “当主持人朱军问到陈晓旭的第一次婚姻时,陈晓旭很犹豫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从播出的录像可以清楚看到陈晓旭当时复杂犹豫的表情。但是《艺术人生》和朱军的风格是嘉宾越是痛处的地方,就越要问到底;你愈合的伤口他们就是要再揭开,直到让你哭为止。哭,是《艺术人生》的一个最大特点,不管你哭是缘于惊喜还是真正触及到了伤痛。在朱军一再追问下,陈晓旭很不情愿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录完节目的当晚陈晓旭就觉得朱军的问题和自己的回答有些不妥,因为这个事儿涉及到别人。她马上就打电话给《艺术人生》节目组,希望把那段采访剪掉,不要播出。节目组答应了。但是在播出的时候,这段采访并没有剪掉。节目播出后,陈晓旭接到了当事人的电话,对方非常不高兴地说了陈晓旭。陈晓旭在电话里向对方道了歉。事后陈晓旭很委屈也很无奈和后悔回答了朱军的问题,伤心节目组如此不尊重个人意愿,为了收视率伤害当事人。她私下还悄悄哭过,但这些事儿她只对几个好朋友说过。”
      那一晚,“同样受到朱军追问而受伤的还有欧阳奋强。当朱军提起欧阳奋强夭折的儿子时,欧阳奋强不说,朱军一个劲儿追问,直到欧阳奋强回答为止。回答了戳到自己隐秘又多年不愿提起的痛处,欧阳奋强当场哽咽。”
      陈晓旭和欧阳奋强自此远避媒体。4年后,他们一个撒手尘寰,另一个连自己的哀伤都要彻底封存拒不向任何媒体提及。
      “撒点野”是个活得很嚣张的人,对他的风格我个人并不怎么欣赏。但他这次的几句话在我看却是平实但直指人性:“‘红楼20年聚会’当然是好事,可陈晓旭和欧阳奋强都是已经习惯了平淡不引人注意的生活的人,婚姻、丧子都是平常人会遇到的事情,怎么节目就要抓住这些事情不放而且还要放大呢?”
      这样的事在北京深秋的日子听来,让人愈发觉得手脚冰冷。
      我之前对陈晓旭并无特别的怜惜,觉得她离我很远,与我无关。但是这一次,我却不行了。“质本洁来还洁去”,一个静默的女子清寂自守了一生,不过就为这么一点小小的念想。但是临了,却这样地被人欺负了。是的,“欺负”,就是这两个字。我想不出什么字比这更对。在这里,被利用的,是老实软弱的人不忍驳他人情面、不好意思令局面不可收拾的善良,而利用者所为的呢,不过是一个节目的收视率。
      收视率是什么东西?!人心呢?
      黄秋生说:“这是个最好的年代,这是个最坏的年代。”
      我同意某些人说:这是个人心很脏的年代。
      “撒点野”问:“不知道《艺术人生》节目组和朱军半年前获悉陈晓旭病逝消息时,有没有产生对陈晓旭的内疚?”
      不知道。也没有人知道。大家只知道某些节目收视率正好,主持人正红。
      而我,这样的年代,但愿有一个古老传说是真的,那就是――头上三尺有青天。
      (摘自《燕赵都市报》)
      
      13亿人同一天扫墓吗?
      苏文洋
      
      法定假日调整方案征求民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来,我已经对取消五一黄金周明确表示过不同意见,再说自觉无甚新意。假如要从中找出一点有意思的话题探讨一下,莫过于以此为样本,分析人的一些思维方式。
      调整方案其实就是五一减为一天,清明、端午、中秋各放一天假。从结果上看,假日总数增加一天,对民众来说,多一天假总比少一天假好。我预测过,到2050年,“三天打鱼(上班)两天晒网(放假)”将成为公众休假的常态。依据是,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到2050年,又翻了好多番。翻得太多了,富得流油了,自然就要放假,“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当然,现在还不行,生产力还达不到,一年放多少天假是由生产力决定的,饿着肚子天天放假,谁也不干。法定假日调来调去,也无非是朝三暮四,抑或暮四朝三。从五一拿出两天,国家“补贴”一天,给咱们传统的清明、端午、中秋节日都放一天假而已。
      对这三天放假,大伙肯定支持。但是,把这三天假戴上弘扬传统文化的帽子,未免夸张了。那么多年不放假时,这三个节也是过的。比如,清明节扫墓,哪一年不扫了?年年中秋都有人弄出“天价”月饼,政府发文件指导包装,都有点过大发了。唯独端午节的声势小一点,这与南方赛龙舟,北方无龙舟可赛有点关系。有专家说,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在今天尤其重要。我琢磨着,一边吃着粽子,一边想着屈原,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未必吧。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吃有关,不论是灶王爷还是屈原,都只是中国人吃的一个理由。这是一种农耕社会文化的传统,带有很强的民族饥饿色彩。我清楚地记得,在大饥饿的年代,人们连供奉先人的祭品也统统吃光。而今,我每年去八宝山扫墓,几乎看不到有人把这些祭品收去吃掉了。
      一个节放不放假,最好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别弄得与“弘扬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回归”这类宏大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话,大家就不好张嘴讨论问题了。
      我们赞成在保留三个“黄金周”的基础上,清明、端午、中秋各放一天假,不放也问题不大。有条件的地区或部门,可以自行放假。在现代社会里,这三天假放不放,该爱国的照样爱国,该当汉奸的照样当汉奸。我不认为端午节放一天假,汉奸就少了或没了。汪精卫、周作人身上的传统文化比现代人谁的身上都多,还不是一样跑到日本人那里当汉奸。
      一个国家的节假日安排和作息时间,最好不要轻易调整或改变,特别是不要七八年就折腾一次。政治上不要七八年就来一次运动,生活上也不要七八年就来一次折腾。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正常秩序,才体现尊重人的工作规律和生活规律。当年,搞夏时制,理由是节能,全国人民折腾一回,又折腾回去了。这很像搞黄金周,也是一些专家论证,搞的时候一大堆理由,好得很;不搞也由专家论证,也是一大堆理由,似乎又一无是处。取消五一黄金周,算不算七八年折腾一回?有专家认为,五一黄金周有安全隐患大、景区人满为患种种弊端。难道清明节集中一天放假,大家都在这一天扫墓就没有安全隐患、墓区爆棚?其实,人是能够自我调节的,很多人已经把黄金周调整到好好休息周,在家休息周,家人团聚周。 (摘自《北京晚报》)

    推荐访问:头上 青天 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