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校学习 > 正文

    【职业教育实现语文学科与人文精神融合的有效策略】 职业教育学 马建富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5-04 04:41:40 点击: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尊严与发展,表现为对生命的维护、追求与关怀。语文学科本身就具有人文性特点,语文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主动地利用文本(教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服务,才能“目中有人”,并唤醒学生的生命体验;只有积极主动地研究文本(教材),运用科学适宜的教学手段,丰富人文情境,并创设思维情境使他们悟文明理。因此,在语文学科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应成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一、更新理念——培育人文精神的前提
      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昭示我们的语文教育仅凭单纯教师简单地传授知识或技能训练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因此,必须更新语文教育的思想方法与训练途径,在建立“大语文”观念的同时,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的融通,力求用崭新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创新的精神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做到确定问题、体验探究、扬弃捕捉、整合弘扬、建构生成、唤醒生命。如在《寂静的春天》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前人口、环境、资源等日益突出问题,发挥文本对人类环境道德、生态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贫困、污染、生态等问题,在拓宽知识视野、正确认识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挖掘潜能——培育人文精神的关键
      很长一段时间,职业教育语文课过多强调作品思想性的分析,使语文课变成政治课,这简直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剧。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距离感、困惑感、脱节感,成了政治说教的“传声筒”,学生的语文素养营养不良,表现为内化不足、内存不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体验人文精神?可采用同化学习、组合学习、问题解决等方式,从帮助学生发掘智慧潜能角度,让学生体验人文精神,使学生将新、旧知识纳入认知结构中形成知识链;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氛围,使学生自我发掘智慧潜能并增强创造与完善意识。
      比如执教《项链》这篇小说时,可以站在学生的立场,变换教学思路:玛蒂尔德错在哪里(七嘴八舌找原因)—诵读小说相关描写(齐心协力找词句)—排查人物个性缺陷(不拘形式谈想法)—剖析社会实现迁移:①你是否在当今社会遇到此类现象?②一旦你有如此人格缺陷该如何面对?③在今后的生命体验中该如何接受玛蒂尔德的教训?(口头或书面交流)。一石激起千层浪,《项链》的教学没费什么劲就产生了效果,这让师生共同体验到在语文学科教育中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是多么重要。
      三、学生发展——培育人文精神的核心
      当前,语文学科教育还存在诸如以下现象: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现象还较普遍,学生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课堂主人;语文练习及考试还过多地依赖“标准化”答案,难免缩小学生发展的空间;学生整天忙的就是上课、作业、考试,符合学生个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实在太少;学生对教师及学习参考书的依赖性还较强,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语文学科与人文精神的融通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近年来的语文教育,我总有一种“生产作坊”的感觉,我总以为应让语文教育从“襁褓”中走出来,教者要建立真正的大语文教育观,师生共同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命的体验,在“走进”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促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感悟有质的升华、对自我的发展有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教《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并运用学到的自然科学知识,自己尝试做一件类似景泰蓝的工艺品,并写一段介绍这件工艺品的文字让同学及老师品评。学生认为这是他们自我发展的好机会,不仅做成了件件漂亮的工艺品,还写下了段段意想不到的精彩文字。
      四、教育艺术——培育人文精神的保证
      我们的语文教育长期以来追求的是“求同思维”,要求学生把所讲的知识消化吸收,然后运用从老师那里获得的方法、途径去解题、去应试。这实际上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禁锢,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影响教师执著、严谨、宽容等人格魅力的张扬。因此,在实践语文与人文精神融通的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学会“探索—比较—发现—创造”的求异思维,进而充分展示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因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体验生命、人格完善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人格所施加的影响,而教师的人格力量则来自于学术水平和道德情操的完善与统一。
      综上所述,语文教师必须挖掘语文教学中蕴涵着的真、善、美,着力启发、耐心引入,促进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发展学生的认知与思维能力,促成内化、探究与创造,达到心智高涨,真正实现语文学科教育与人文精神融通。

    推荐访问:职业教育 人文精神 融合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