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校学习 > 正文

    吴雪莉:一位“洋教授”的中国情缘:吴雪莉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30 04:51:58 点击:

      河南大学,87岁的“洋教授”吴雪莉是一位传奇人物。  她出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国。65年前,她跟随中国丈夫踏上了中国这片国土,也由此开始了异国他乡的人生传奇。后来,经周总理批示,她正式取得了中国国籍。如今,她的6个子女相继定居美国。她舍不得离开这片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她想与这片土地同呼吸、共命运,她日日散步出门,看着铁塔,听着风铃,她说心里踏实。岁月流逝,一代代学子,听着她用英语讲童话故事,看着她从“金发碧眼”的美人变成“鹤发童颜”的老太太。今天,她依然有一双澄澈的蓝眼睛,瞳仁中似有虹彩,仿佛容纳了整个海洋……
      吴雪莉的家就在开封市河南大学老校区西门一条曲折的老胡同里。2012年8月下旬,在一间中西合璧的客厅里,87岁满头银发的“洋教授”吴雪莉讲述了她与新中国结缘的一生。
      跟随中国丈夫,颠沛流离来到河南大学
      吴雪莉的英文名叫雪莉·伍德(Shiley Wood)。1925年7月15日,她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父亲在政府部门做外交工作。雪莉·伍德5岁时,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他们家的咖啡园破产了,一家人陷入贫困之中。雪莉·伍德16岁时就在底特律打了很多份工,当保姆、看孩子等,后来还进工厂打工。虽然打工很辛苦,但雪莉·伍德没有放弃学业,毅然申请了在密歇根州立农学院半工半读。
      13岁时,雪莉·伍德读过一本关于中国的儿童读物,讲的是一个重庆小男孩的历险故事。令她没有想到的是,7年后,她将与大洋彼岸那个神秘而古老的国度结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不解情缘。
      在密歇根州立农学院,一个叫黄元波的高个子中国留学生闯进了雪莉·伍德的视线。黄元波出生于广西壮乡,他对这个漂亮、开朗的美国女孩子一见钟情。在上世纪那个年代,一个美国姑娘和中国小伙谈恋爱鲜为人见。黄元波为追雪莉·伍德算得上煞费苦心,一有机会见面,就是送花、请吃饭。雪莉·伍德感觉黄元波人很好,在一块儿挺有话说。两人相识3个月后,1945年12月25日,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个圣诞节,他们举行了婚礼。
      1946年,雪莉·伍德跟随黄元波横渡太平洋来到上海,那年,雪莉·伍德只有21岁。在轮船上度过21岁生日的她没有太多伤感,有的只是对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家的好奇。到了中国,雪莉·伍德也有了伴随自己一生的中文名字——吴雪莉。两人在上海短暂休整之后,来到位于西安的西北农学院,黄元波受聘为畜牧兽医系主任,吴雪莉则被聘为外语系副教授。
      跟随丈夫来到中国后,吴雪莉发现了丈夫的一个“秘密”——丈夫并非刚相识时说的29岁,而是35岁,整整比她大14岁。“原来他怕娶不到我隐瞒了岁数,有什么办法,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呗。”吴雪莉这样用中国俗语给自己解嘲。
      1947年5月,吴雪莉初为人母,他们的长子黄礼民出生了。然而,由于局势动荡,1948年他们所在的农学院停课,两口子打点行装,到处躲避战乱。后来,他们一家来到了上海,黄元波在南通大学当教授,吴雪莉在一家商业机构当打字员。
      1950年,黄元波来到河南开封,主持并筹建生物制药厂,吴雪莉也带着孩子随夫迁往开封。从此,他们便在开封扎根生活。回忆当年的开封城,吴雪莉说,那时候开封都是平房,没几栋高楼,河南大学的建筑在开封是最好的,她很喜欢这所老校幽深的庭院和古老的建筑,以及充满朝气的学生。1957年,吴雪莉终于实现心愿,在河南大学当了英文外教。金发碧眼的她很引人注目,穿梭于河大中西合璧的教学楼,成为一道风景线。
      周总理批准,“洋教授”加入中国国籍
      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吃饱肚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吴雪莉家有几个孩子,补贴的粮食不够吃,日子很难。在动荡的年代里,吴雪莉的丈夫黄元波被关进了牛棚,吴雪莉只得一个人维持全家的生计。
      当时,吴雪莉美国的一个老同学在瑞典,听说中国的情况后,给她寄来了一小桶白面粉。那时候,大部分家庭都得吃粗粮,白面粉是宝贝。当时,很多家庭喜欢做烙饼,她突发奇想做面包,把面放点糖,上面弄个大铁锅盖盖上,密封起来,就成了个中式的“烤箱”。吴雪莉说,虽然“烤”的面包不算好吃,但是成了孩子们在那个特殊年代一点温馨的回忆。几个孩子非常喜欢吃面包,央求着让妈妈再请老同学寄面粉,吴雪莉说,一个人要靠自己生活,不能依赖别人。
      日子虽苦,但吴雪莉仍旧过得很有成就感。她是个热心人,在大学都不开英语课的那个年代,不少附近的孩子们在她的熏陶下,都能用简单的英语对话,这让吴雪莉很开心。
      虽然吴雪莉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国家,她的儿女们却并未因此而少受磨难。
      吴雪莉的6个孩子都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先后到农村插队。大儿子是“老三届”,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大女儿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上了当时的河南医学院;小三和小四两个女儿都与大学擦肩而过;只有小五小六赶上了恢复高考,考上了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1962年,吴学莉离开美国16年后,突然收到了母亲的消息。
      道逊夫人是吴雪莉的母亲,又是世界和平理事会委员,同时,她与美国著名进步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是好友。1962年,在斯特朗的介绍下,道逊夫人从莫斯科来到了中国,并见到了周恩来总理。随后,她和分别多年的女儿团聚了。道逊夫人很想念女儿,她对中国,对河南大学印象很好,也想留在这里。两年后,道逊夫人来到河南大学,成为一名普通的外籍教师。周恩来总理多次向道逊夫人发来问候,并亲自函告河南省委及有关部门,要求妥善安排好这位美国专家。吴雪莉说,母亲很喜欢这里朴实的学生和踏实的学风。1975年,道逊夫人在开封去世,至今骨灰还保存在这片她热爱的土地上。
      时光催人老,吴雪莉最好的年华都给了这片土地。但那时,吴雪莉仍是一个外国人的身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每逢坐火车出门,吴雪莉都要到公安局备案。吴雪莉希望有朝一日获得中国人的身份。1975年,她的这个美好的心愿终于实现了。经周总理批示,吴雪莉正式取得了中国国籍。她很开心,她成了地道的中国人,这意味着她已真正融入了这片土地,她喜欢这种感觉。   育人50余载,“滑稽美人”桃李满天下
      在河南大学校园中,吴雪莉常以“滑稽美人”自称,这是有典故的。
      加入中国国籍后,弟子不无敬意地说吴老师是“华籍美人”(中国籍美国人)时,她却眨眨那双闪烁着睿智而幽默的眼睛补充说:“是‘滑稽美人’(funny Beauty)!”其实在开封人眼里,“滑稽”含有随和、宽厚,带有幽默、智慧,不乏风趣与博识之意。
      “滑稽美人”是吴雪莉在课堂上的自我定义,她上课从来都不是干巴巴地讲。她把会话课搬出教室,在校园里让学生用英语来介绍一花一草一物,食堂中用英语来描述大饼、馒头、面条、米饭,在图书馆用英语来借书、还书……别出心裁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后来,《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的名篇,经过她的精心挑选和认真翻译,变成了中英文对照的自编讲义。她还把童话改编成剧本,把角色分配给学生来表演,从此课堂上有了狼外婆、小红帽、卖火柴的小女孩,也有了学生们的欢声笑语。
      吴雪莉的学生,现任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的关合凤说:“滑稽美人”也是她上课的写照,她上课都要戴着首饰,打扮得很漂亮,而且上课时特别活跃,给同学们学鸟叫、狗叫,经常师生乐成一团。在20世纪80年代,大家都不知道圣诞老人是什么样的。圣诞节时,她就粘上白胡子,戴着圣诞帽,扮圣诞老人给我们看。在相对闭塞的年代,她为学生们讲述国外的见闻,成为学生们看世界的一双眼睛……
      上课虽活跃,吴雪莉的严格和认真在河南大学却是出了名的。她不管遇到什么事,一律以上课为先。她认为耽误学生的时间简直就是犯罪。吴雪莉的学生说,老师最鲜明的特征是严厉,她对论文制定了极其严格的规定,从论文选题到定写作提纲,每个学生至少要面谈4次,文章在2万字以上,绝不允许抄袭。有时,相关的指导老师都看不下去,出面向吴雪莉求情。吴雪莉一概不听,称现在要求严格,将来受益无穷。如此几次,再也没有人向她“求情”了。“她的责任心和认真的态度,让你不得不尊敬。”关合凤说。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吴雪莉就常常给国外的报刊、出版社撰文,写她一个西方人对古老中国的新奇认识、新鲜感受。伦敦的一家出版社曾来信感谢她为众多读者介绍了东方伟大的文明发祥地,撩起了他们心头神秘面纱的一角,并鼓励她继续创作。
      20世纪60年代,中国高校的外籍教师屈指可数,吴雪莉很快被外文出版社相中,来信约请她翻译小说《在和平的日子里》。虽然吴雪莉的汉语说和写都已不成问题了,但翻译中文小说心里还是底气不足。她找来小说的原创,认真阅读着,那些在和平日子里转业为工程兵的战士深深打动了她,一行行清丽的英文从那台老式打字机中流出,流到不少西方人的心中。
      此后不久,还是吴雪莉,还是那台打字机,《苦菜花》英文版诞生了。后来,吴雪莉又先后出版了《英美文学批评史话》《实用英语教程》,并为伦敦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翻译了45万字的材料,为《陈云文选》翻译了初稿。
      1988年,应中共中央马列主义编译局邀请,吴雪莉前往北京,翻译国家领导人在全国七届人大会议上报告的部分初稿。吴雪莉的翻译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和马列著作编译局专家的认可和称赞,并被作为这类词汇的标准译法。也正因为吴雪莉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上作出的努力,《人民日报》把她誉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红娘”。
      在吴雪莉的书架上,摆放着一封来自北京中南海的贺卡:“吴雪莉吾师:过好大年喜迎奥运”,落款是“学生万伯翱”。吴雪莉说,万伯翱是全国人大原委员长万里的长子,是她曾经教过的学生。1963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万伯翱响应号召离开北京来到周口一家园艺场当工人。1972年,万伯翱被推荐为工农兵学员来到河南大学外语系上学,当时吴雪莉是他的英语老师。吴雪莉说,万伯翱乒乓球打得很好,后来代表开封市集训,学习倒是落下了,感觉真是对不住他。
      万伯翱只是吴雪莉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如今的吴雪莉早已桃李满世界了。在她的客厅兼书房里,书架上除了2000多册书之外,放满了来自国内外的毕业生寄来的贺年卡。这些年来,吴雪莉已送走了3000多名毕业生,培养出了300多名硕士生。无论国外或国内的学生,只要到了河南大学,总要去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师,吴雪莉为此感到幸福。
      伴随63年的国旗,一辈子的信念
      吴雪莉有一个跟随她大半辈子的“宝贝”,就是中国的国旗,已经陪伴她63年了。无论是在上海、西安还是开封,每年的国庆节,吴雪莉都会,忙前忙后张罗着,把国旗找出来。老人的大孙子黄峰神秘地说:“除了我,谁也不知道她把国旗收在哪里。其他人碰一下她的国旗,老人都不允许。”国庆节当日,当天安门前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吴雪莉都会神色凝重地在自家门口悬挂起这面五星红旗,以庆祝新中国的生日。
      国旗也是有“故事”的。
      1949年9月,上海,吴雪莉正旅居于此。人们沉浸在迎接新中国成立的欢乐气氛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大街小巷飘扬。离国庆节仅有4天,吴雪莉非常渴望拥有一面五星红旗。9月30日下午,排了很长时间队的吴雪莉终于买到了渴望已久的五星红旗。第二天清晨,吴雪莉在自己家门口挂起了国旗。此后,这就成了一种固定仪式,60多年,风雨无阻。
      后来,吴雪莉的日子好过了,孩子们看见许多国旗都是绸子的,非常好看,就说“要不换个新的吧”,吴雪莉却一直没有换。她说,正是这面国旗见证了自己在中国的成长。她在中国待了大半辈子,始终把中国、河南大学作为自己的家,她对这片土地可以说爱得深沉。
      1984年丈夫去世后,吴雪莉的5个子女先后移居美国。大儿子今年在河大退休后,也移民到美国。吴雪莉却留了下来。很多人奇怪,放着这么便利的条件,为什么没随子女去美国安享晚年?事实上,远在美国的哥哥和妹妹等亲人曾多次邀请她回美国定居,但她都拒绝了。对此,吴雪莉说,自己在河大生活了快60年,母亲和丈夫都在这里去世,事业和学生也在这里,家就在这里,就像树扎下了根,已经习惯了这片土壤,离不开这里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每隔几年,吴雪莉都会去美国探亲。到了美国,她都要向亲朋好友介绍自己在中国的见闻感受,诸如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国的山山水水……连吴雪莉都搞不清楚,她是在向自己的同胞介绍另一个国家,还是向不了解情况的外人介绍自己的国家。
      半个世纪过去了,吴雪莉虽然在开封搬了多次家,却始终紧挨河南大学校园。在河南大学西门的一条老胡同中,顺着曲折巷子走,一条砖石小径通往一栋幽静的两层小楼,那就是吴雪莉的家了。老太太喜欢种植,院子里四季常青,绿意盎然,竹子、菊花、月季、丝瓜等,没什么名贵品种,却充满了生机和喜悦。她最喜欢开封土生土长的丝瓜,既种、又赏、还吃,连佩戴的耳坠也是两片金黄的丝瓜叶。
      小院中,老人高高的个子,满头银发,打扮得和普通老太太无异,讲一口地道的开封普通话,光听口音,真听不出是一个“洋老太太”。走进老人的家,墙壁上,挂着老人年轻时的照片及儿女们从大洋彼岸寄过来的全家福。茶几上、地上,堆着3岁曾孙的玩具。老太太如今和长孙一家生活,已是四世同堂。平日里,她最喜欢游泳,年轻时在龙亭公园湖里游泳的乐趣,一直是她所津津乐道的。此外,作为一个在开封古城被熏陶感染了半个多世纪的异域人,养猫和养鸟也是老人的爱好,两只三黄猫和窗台前那几只羽毛鲜艳、“叽叽喳喳”叫着的鸟儿成了这座小楼里特有的风景。
      现在的小院,老人已经住十几年了,大孙子黄峰曾动员奶奶搬家,可老人不肯。她说,守着被岁月浸润的河大校园,日日散步出门,就能看着铁塔,听着风铃,就像她年轻时刚来到这里一样,她要守着这里一辈子,将来骨灰要撒在黄河里,和深爱的土地永远在一起。

    推荐访问:中国 情缘 教授 吴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