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校学习 > 正文

    [试论《包氏父子》与《高老头》父爱的相似性] 高老头的父爱悲剧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01 04:29:15 点击:

      摘要中国优秀讽刺小说家张天翼的《包氏父子》和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都对父爱进行了刻写,两部小说在父爱的表现、父爱的悲剧以及引发读者对父爱的反思上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对这一相似性的阐释和分析在当代仍具有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包氏父子》 《高老头》 父爱的相似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包氏父子》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优秀讽刺小说家张天翼的短篇小说,主要揭示了小市民阶层奴才变主人的普遍心理和欲望,对落后的市民精神垢积进行了讽刺和批判。《高老头》是19世纪30年代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中篇小说,主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表现了资产阶级金钱至上对封建宗法观念在道德原则上的战胜。这两篇小说虽然在创作时间上相差一个世纪,作家的创作出发点也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对父爱进行了描写,在父爱的表现、父爱的悲剧以及引发读者对父爱的反思上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
      一
      从父爱的表现来看,身处阶级社会的老包和高老头的父爱难免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即他们都受到封建宗法的伦理道德观念思想及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的影响,以“父道为轴心”,看重天理伦常,同时期待着自己的子女地位改变后能带动自己的生活发生变化。但在老包和高老头父爱的表现中,我们又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父爱的真挚内涵:两位父亲在妻子亡故后都不再续娶,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子女,为了子女可以付出一切,忍受一切痛苦,甚至是牺牲自己的尊严、丧失做人的原则也在所不惜。
      老包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底层市民,公馆里的一个听差。在长期的奴隶生活中,身处社会底层的老包形成了强烈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伦理思想。他虔诚地信奉着“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幻想着儿子包国维能读书做官,自己能被儿子孝顺,以后过上老太爷的生活并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他把下半生的幸福与理想都寄托在儿子身上。他托人找关系将儿子送进学费昂贵的“洋学堂”,并想尽办法四处借债凑学费。老包按自我的意志向儿子灌输着自我的观念和意图,在自欺欺人中获得暂时的快乐,陶醉于虚幻的未来,这是一位做了父亲的“阿Q”。但在老包对儿子的付出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充满自然天性的爱。在妻子死后,老包除了工作外,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到了儿子包国维身上,他既当爹又当妈,生活十分节俭:棉袍穿了七年也没换一件,破棉鞋鞋帮上破了一个洞也仍穿了三个冬天。在生活中,老包对儿子充满关爱,说话总是轻言细语,有时想教训儿子,可又为儿子的健康着想,担心儿子受不住,气坏了身体。老包是真心疼儿子,对儿子“要买这样没钱,要买那样没钱”的现实痛苦,感同身受。因此,在为没给儿子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富裕的家庭感到真心愧疚的同时,老包把所有的苦都留给了自己,而绝不给儿子包国维增加半点压力。为了不交制服费,老包到银行和学校去苦苦哀求;为了将儿子打扮得体面一点,老包不惜牺牲自己三十年的清白和名誉,溜到表少爷房里去偷“头油”(偷成了浆糊);在儿子打伤同学后担心其家长向法院起诉,老包又赶紧向校长作揖求情,虽已走投无路,仍要力保儿子。
      高老头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一个靠投机倒把大发横财的面粉商人,他所处的时代虽是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然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成为时代的主宰。高老头虽以资产阶级的方式发家,但其思想上仍保存着封建家庭的观念,“因为他是暴发户,刚从劳动人民中分化出来,小市民千百年来养成的温情脉脉的封建义务观念,还千丝万缕地与他的灵魂联结着,来不及一切两断。”家庭,妻子,女儿仍是他生活的核心,他恪守着古老的伦理道德,维持着封建宗法制的家庭关系,以“父道为轴心”,认为父爱女、女孝父是天经地义的,因此,他把血亲之爱摆到高于金钱的地位上,并竭尽所能为大女儿阿娜斯太齐和小女儿但斐纳付出所有。虽然因为自身有钱而无地位,所以想通过两个女儿跻身上流社会来抬高自己的身份,并通过丰厚的嫁资,为两个女儿选择了有贵族头衔的丈夫,但高老头的父爱也有真挚的父性体现:妻子死后,凭其资产,高老头本有很多机会再娶,但他选择了把全部的爱都奉献给两个女儿,他把女儿的快乐看成自己的快乐,把女儿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只要女儿们开口,即使是最奢侈的欲望,他也会满足她们。为了女儿女婿的体面,高老头把经营的生意结束,铺子卖掉;当女儿家容不下自己的一份刀叉时,高老头毅然离开女儿女婿的生活,独自住进伏盖公寓;即使在伏盖公寓的生活孤独而单调,即使自己的生活一日不如一日,只要女儿们打扮得漂亮,玩得痛快,高老头也继续为女儿们无怨无悔地付出。为了女儿,高老头不惜将自己所有的积蓄花光,所有值钱的金饰、银饰,包括养老金都卖掉,一点不留。甚至不惜去掉父辈的尊严,去荒唐地操劳。为了使大女儿有钱跟情夫玛克辛偷情,他愿意“去偷,去抢,去卖命”,甚至“杀人放火”,为了使小女儿能和情人拉斯蒂涅胡来,他竟帮其牵线搭桥,购买了一幢小楼供他们幽会,当女儿们得到所谓的快乐和满足时,他高兴得在地下打滚,巴尔扎克称高老头作为父亲“简直是一个神圣的基督教的殉道者”。
      二
      老包和高老头不管是带有功利性的期望还是忘我的付出都终成悲剧,他们的子女最终成为只知索取、不负责任、不尽义务的不孝子女:老包的儿子包国维的功课多门不及格,在一而再、再而三地留级后,最终沦为流氓学生而被学校开除。对父亲,他也无丝毫的温情和怜惜;高老头的女儿阿娜斯太齐和但斐纳在过上有身份的生活后,并没有在家中为父亲准备一个位置,而是在榨干了高老头之后将其抛弃。高老头临终前没有一个女儿主动前去看他,而在他死后也没有一个女儿前去为他送葬。
      老包的儿子包国维身处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当时正值资本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包国维就读于“洋学堂”便脱离了传统文化而接受资本主义文化及其教育制度。但“洋学堂”的教育并没有使包国维成为接受新思想和新文化的积极向上的新人,反而使其灵魂被污染,人格被扭曲。列宁说过:
      “这种学校里的每一句话,都是根据资产阶级的利益捏造出来的,工农青年在这样的学校里,与其说是受教育,倒不如说是受资产阶级奴化。”
      资产阶级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对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和道德产生强有力的冲击,包国维成为精神堕落,好逸恶劳、贪图虚荣和享乐的青年。在他的脑海里装满的是皮鞋、西装、头油。为了满足自己消费的需求,他把父亲辛苦筹借的学费在因留级不用交书费的情况下买了硬底皮鞋,添了头油司丹康,而一点不体会父亲的艰难。家里仅有的一张桌子和一把藤椅是包国维的使用专利,老包连眼镜也不敢放在桌子里,但包国维努力用功看的书却是言情小说。他对郭纯等阔少爷献媚讨好,谨小慎微,奴性毕现;对帮助自己的善良仆人则冷漠骄横;对父亲老包更是凶恶有加,蛮横自私,甚至于还瞧不起显得寒酸的父亲:在同学面前遇到父亲时,他因觉得老包丢自己的脸,所以不认父亲;在老包被债主和校工包围且不堪打击而晕倒时,他不但不为父亲解围,反而视而不见,穿着橐橐响的皮鞋扬长而去。
      高老头的两个女儿阿娜斯太齐和但斐纳处在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成为主宰的时代。她们在这样的以“金钱为轴心”的社会中,已经完全被同化了,作为雷斯多伯爵夫人的大女儿阿娜斯太齐和银行家纽沁根夫人的小女儿但斐纳成为生活放荡的贵族资产阶级妇女,高老头苦心经营的和谐家庭关系和追求的伦理亲情在她们身上从未有所体现。他为女儿们奉献了一切,而女儿们却无情无义,她们疯狂地追逐金钱,花枝招展地出入于上流社会的舞会、宴会。买漂亮的宴会服饰,佩戴高档的首饰珠宝,还找情人、养情人。当她们在经济出现问题时才会想到还有一个慈爱的好父亲可以榨出钱财,于是她们便会来到高老头居住的伏盖公寓向他说着亲热的话来讨好他,一旦获得金钱后她们又会飞快地离开高老头,回到自己快乐的生活中去。如此周而复始,直到高老头变得一无所有,不再能榨出一个子儿时,她们便不再急匆匆地来见父亲。对她们而言,父爱就是金钱,所谓的爱情和热闹的舞会比父亲更重要。父亲重病时,阿娜斯太齐和但斐纳甚至连面都没露一下,在高老头的丧葬当天,她们也只是派出两辆有雷斯多和纽沁根爵徽的空车而已!高老头生活的那个弱肉强食的社会并没有教育他的女儿们要对父亲的付出有哪怕一丝的回报,她们只会无止境地索取,有钱有地位才可能拥有一切的社会吞噬了她们最基本的女儿对父亲的天性的爱。高老头临死前的那段呼号让我们刻骨铭心:“倘若我有钱……她们会来伺候我”,“做父亲的就应该永远有钱!”
      三
      老包和高老头的父爱及其父爱的悲剧引发了我们对子女教育的深沉思考:只有张弛有度、合理指导、有尺度的爱才是父母对子女真正的爱。而青年的教育和培养又受社会思想的影响,只有在真正进步的思想导引下,人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老包和高老头对子女的教育是失败的,当他们那有一定功利色彩但却真挚、无私的父爱过分偏执后,便会发展为不计后果的溺爱,即在生活中不加分辨地满足子女一切正当和不正当的要求,为他们做一切合理和不合理的事!鲁迅在“五四”时期曾写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来反对旧习惯旧思想的绝对父权在家庭中对子女的羁缚。他在文中反对“长者本位”,认为“本位应在幼者”。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国长期的封建历史时期,父亲确实是一家之主,说一不二,具有无上的威严。对待子女问题上也确实以禁闭为主,子女受控制,受压抑。但若对“幼者为本位”不当理解,过度运用后又会朝另一个极端发展,形成过度的娇惯与放纵。包国维的自私蛮横,阿娜斯太齐和但斐纳的了无亲情,都由骄纵而生。无节制、无规范、无尺度的父爱,终将害了子女,也害了自己。当我们看到在今天仍有像老包和高老头这样的父亲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父爱是人类的一种崇高的情感,它不仅包括父辈对子女们的无偿的给予(精神的与物质的),而且还包括父辈对子女们施以正确的教育,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但无偿的给予不能等同于溺爱,更不能等同于放纵。”
      从包国维、阿娜斯太齐和但斐纳都因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而人性扭曲,直至连最基本的做子女的道德都沦丧来看,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显然是双刃剑,是互为作用、不可分割的。马克斯和恩格斯曾经说过:
      “资产阶级撕开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如果说封建思想是落后的思想,是旧事物;那么,我们发现封建的伦理观念对父子关系和父女关系的强调则巩固了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加强了相互间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而资产阶级思想作为新事物,它的金钱关系却使青年的人性扭曲丧失,一味以自我为中心,以享乐为目的。并使抛弃家人,抛弃亲情成为理所当然、毫无顾忌的事情。当“落后”面对所谓的“文明”时,在去粗存精后,我们从确实弊端较大的旧思想中找到闪光点。这说明只有真正进步的新思想,才能推动人类真正的发展。包国维、阿娜斯太齐和但斐纳如果还存有一些伦理观念的话,老包和高老头就不会如此可怜,如此可悲。
      
       参考文献:
       [1] 晁召行:《谈高老头的父爱及其典型意义》,《许昌师专学报》,1986年第3期。
       [2] 叶成青:《关于高老头的“父爱”的再认识》,《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
       [3] 列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青年团的任务》,《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
       [4] 鲁迅:《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5] 杜肖楠:《“父爱”的悲剧――〈高老头〉中关于父爱问题的争议及再认识》,《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6] 马克思、恩格斯,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共产党宣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
      
       作者简介:钟敏,女,1976―,贵州黔西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工作单位: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

    推荐访问:相似性 父爱 父子 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