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校学习 > 正文

    【时代挽歌】 罗大佑提前写好了一个时代的挽歌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12 04:51:12 点击:

      成长是一件猝不及防又不可避免的事情。孩提的时光,总是以匪夷所思的速度从指缝间飞走,似乎只是和伙伴们放了一场风筝,在院子里玩了一次丢手绢儿,在老师眼皮底下偷偷打了个盹儿,绿了杨柳的春风便悄然拂去这无忧无虑的岁月。所以,每当情不自禁戴起耳机,沉浸在“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的旋律中时,总有一种萦绕不去的别样酸楚。
      如是,我们懵懂着、惶恐着、怀念着,却又不得不和成长妥协,让流逝的岁月掩盖那些童年的纯真,给自己披上厚厚的保护色。张倩怡的《再见童年——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后回眸》(以下简称《再见童年》),恰在不经意的瞬间,触动了尘封已久的心弦。或者,只是一种无谓的怀念,很随意地,从书架上抽走了这本书。
      《再见童年》一书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里面记录的是各种传记回忆童年时所建立起来的有血有肉的历史生活画面。作者利用一百五十余位名家的自传,通过他们对童年的回忆,捕捉他们童年的一言一行、一事一物之微,条分缕析,串联组合。这也是它最有趣、最值得回味的部分。大年初一外出讨饭的彭德怀、长期逃学的沈从文、屁股挨板子的郭沫若、满脑子地狱惨象的胡适……辗转在枕边,一页页地翻阅《再见童年》时,我感到自己仿佛从一座岁月的画廊中走过,蜿蜒的走廊两侧排列开一幅幅关于童年记忆的图画。我像是一位时光的参观者,手中的文字就是我的入场券,与过往时空中的民国大师彼此凝视。那些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大人物既单纯又不平凡的童年情景,在这些文字的缝隙之间慢慢舒展开来,周遭的喧哗和浮躁变得安静,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注入体内。即使时空相隔,文中浓厚的生活情趣依然带给我丰富的想象,那些诸多再也无缘得见的童年掌故风物,被我们召回心中,成为手心里可以牢牢握紧的凭证,在黑夜里,照亮我们和所有那些拒绝遗忘童年的人们。
      《再见童年》,主题在“中国童年”,童年所经,自然以受教为主,从作者所举于教育篇者多达二十三题,可窥一斑。在作者笔下,除了描写传统中国童年生活及其变迁而使之成为趣味盎然的知识外,文字间另有深意——“消逝的人文世界最后回眸”,它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消逝的时代,和消逝时代的传统。这是一个很尴尬的话题,现在越重视教育的家庭中的孩子可能越不快乐,因为我们把考上大学作为读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事实上孩子的快乐或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方面我们都忽略了,丢了教育的核心价值,那些所谓的才能训练班、才艺训练班,都是为了考试而不是为了成长。
      “历史总喜欢给我们开玩笑,今日放弃的,将来我们会缅怀或者抢救。”作者在《自序》里如是说。如果将旧时如何教育孩子和儿童如何受教的方法总结起来并与今日相比,我们会发现这不但有趣,也很有必要。在今天看来,私塾教育与科举制度尽管有颇多落后可笑之处,然其小班制的学习方式,由默背至解题的强制教学过程却在某种程度上使儿童在压力并不太大的情况下强制性地打下了文史基础。这不是开玩笑,难道打板子的一时肉疼会严重过为争过高考之一桥二十年间的心力交瘁?还是那摇头晃脑间念诵的四书五经更难于那书包里永远也做不完的沉重作业?而学童们虽然作的终究是八股文字,倒不见得不比当下学几册支离破碎的“指定篇目”高明,这或许也是为何今日罕见可以超越民国时期的国学大师的原因之一吧。
      鲁迅曾说:“倘有人作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做一个明确的记录,给人明白我们的古人以至我们是怎样被熏陶出来的,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 那个印象中永远是一头根根直立的短发和刀子般犀利眼神的斗士,都有着不曾忘却的天真烂漫、妙趣横生的“百草园”,而属于我们的童年,属于我们的快乐,是否真的无可挽回,只能留待在那些后人的文字与记忆中寻找人文世界最后的回眸?

    推荐访问:挽歌 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