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校学习 > 正文

    [心理效应———教育中的秘密武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后感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4-08 04:43:58 点击:

      为什么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师生之间没有产生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只要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一秘密武器,就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中,在教育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期望效应———世无朽木不可雕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几个名单给了教师,说这是“新近开的花朵”,会很有潜力。8个月后,再次测试的情况是: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其实,先前的测验所得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意拟定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期望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旦有意知觉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期待、鼓励和赏识的目光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尊重和相信学生,点燃学生助动力,促其健康向上发展。
      曾经接过一个班,我发现有好几个学生是单亲或离异家庭,单亲学生明显已在当今社会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他们正在承受着小小年纪不应承受的痛苦。曾克强同学,父母离异,如今父亲又为他找了个后妈,可对他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又生了一个宝宝,而且家里条件又比较拮据。这学生父母离异前也是不求上进,如今,缺少管教,更是变本加厉,对人不理不睬,平时贪玩懒惰,学习已退至不及格。但我并没有放弃他,因为我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经过调查了解后,我经常找他促膝谈心,几次住于我家补习功课,还告诉他:幸福生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有一次春游,我资助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爱心感动了“石头”孩子,表面上生性贪玩不求上进的他其实有一颗伤痛的心,每每谈到父母他总会哭泣,后来他付出了努力,语文75分,数学81分。他自己也兴奋地对我说:“谢谢你,老师,是你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相信我会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一句肺腑之言,却也让我感触甚多:只要我们教师笃信“期望效应”,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学生就能从教师的期望中得到信心和力量,表现出超强的勇气和力量,迈上成功的大道。
      二、空白效应———响鼓不用重锤敲
      “中国画”巧妙的画面空白,往往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受到丰富的艺术意境和内涵。人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空白效应”。在教育工作中,“空白效应”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学生自主教育的有效手段,而“掌握火候,精心设计,灵活运用”是实施的技巧。
      例如,班级一学生在路上嘲笑盲人,甚至捉弄盲人,被校外红领巾监督员批评。在这个情境下,我并没有就此对他说教,而是设计了一个场景对这个同学进行教育:先把这个学生带到操场,告诉他,老师和他做一个“游戏”。然后蒙上他的眼睛,让他自己走回教室。结果,上课铃响了,他没有找到教室。然后我摘下他的遮眼布,把他领回到办公室,让他把自己失去“光明”后的感受写下来。并让他把自己的感受讲给班里的同学听,大家听完后,各自发表了看法。我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让道理深入学生的心,避免了逼学生承认错误,带来心理上的压力,给学生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反省的余地,这个余地就是教育的“空白效应”。
      “空白效应”能对学生的自主教育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运用“空白效应”,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应“空白效应”。总的来说,因人施教,因“地”制宜是原则,教育者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三、鲶鱼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这样一种现象,挪威的渔民们捕捉了沙丁鱼后就急忙赶到市场出售,但由于沙丁鱼喜群集、生性不好动,往往窒息而死。惟独一个老渔民每次都能卖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其奥妙是在沙丁鱼中放几尾生性好动的鲇鱼。鲇鱼在沙丁鱼中穿来穿去,沙丁鱼受到影响也摇头摆尾,促进了空气的流通,增强了自身的活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鲇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任用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恰当地运用“鲶鱼效应”,可有效地激活班级竞争机制,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创设一种“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
      四、南风效应———月穿潭底水无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轻柔温暖,使行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运用“南风效应”就是要实施情感管理,要尊重和关心学生,多点“人情味”,蹲下身子看学生,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状态,让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何尝不是时常扮演着南风和北风的角色呢?教育心理学中强调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然而,扪心自问,自己所教的学生中总有特别讨人喜欢的,也总有专门调皮捣蛋的,当然也会有一些天生资质比较差的。于是,做教师的就难免时而南风,时而北风。学生争气,表现突出,自己的心情好的时候,就像阵阵南风,吹暖了每个人的心窝;当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就变成了刺骨的北风,变得不可亲近,人人避而远之。
      当然,南风的角色更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能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小韩同学是出了名的打架王,铁了心地不做作业。刚开学一周,作业难得光临,更是在操场与高年级同学打架,一气之下,居然没来上课。午饭前,我便把他请来了学校,对他进行了例行的常规教育。可我发现这对他毫无作用,他依然无动于衷,而且他似乎很不服气,耿耿于怀。这下,只能暂且“押后”,“择日再审”。
      于是,我便经常留意,时不时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经过我多日的观察,我竟有意外惊喜,我发现与他爱打架形象截然相反的一面。他的整洁,他的爱干净令我吃惊不小。每次放学,拿走书包,我习惯走到教室后面一瞧,许多同学的课桌里都成了“垃圾站”,可他的课桌里却是摆放整齐,井然有序,难得的作业也能做到干干净净。这种品质多么可贵,何不在班上好好表扬一番?于是,“罪人”成了“模范”。我也蹲下来与他促膝谈心,告诉他:每个孩子都是苍穹中闪亮的星辰,你也可以成为最耀眼、最独特的星星。在和风细雨的谈话中,在我的大力表扬之下,他劳动更来劲,经常在班上评为“劳动之星”,大大提高了他的积极性。我也对他态度改观,不计前嫌,终于他慢慢变了,成绩有了提高,心理变得阳光,他的改变让我惊喜,让我庆幸。
      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多扮演南风的角色,放弃高高在上的权威,既师亦友,拿出童心,拿出真诚和宽容,去倾听、去理解、去发现,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善意和关怀。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先避开问题的实质,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走到温暖的“阳光”下,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和风习习吹掉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然后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从而使教育达到“月穿潭底水无痕,竹影拂阶尘不动”的境界。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巧妙地运用心理效应,从“心”开始,用“心”打造,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江阴市实验小学)

    推荐访问:秘密武器 效应 心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