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党团工作 > 正文

    [论英雄、枭雄、成功英雄、失败英雄、民族英雄和国家英雄] 民族英雄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19-01-13 04:26:06 点击:

      一      最近一段时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何平编剧、导演的《天地英雄》先后在银幕亮相,寂寞的影坛上刮起了一股"英雄"旋风,舆论界惊呼:"我们进入了"英雄"时代!"
       谁是英雄?英雄是社会上少数杰出的人物,英雄以外的就都是凡夫俗子、芸芸众生了。当社会分裂为敌我双方时,我方有英雄,敌方也有英雄,但是由于存在着利害的冲突和情感的褒贬,所以我方只称己方的英雄为英雄,而称敌方的英雄为枭雄。他们的关系可以用图一来表示:
       在历史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斗争,在冲突斗争中有的英雄成功了,有的英雄失败了。英雄是按人的才干与能力来划分的,而不是按成功与失败来划分的,但是人们往往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成功者是英雄,失败者是狗熊或者是枭雄,只有少数杰出人物在失败后仍然被人们视为英雄,例如荆轲、田横、项羽、关羽。如果失败者是我方的人物,那末就出现了极大的难堪,于是人们就想方设法为他们辩解,其中,就有称他们为民族英雄的,例如岳飞、文天祥、史可法。其实,成功与失败,我方与敌方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英雄的评判与界定,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图二来表示英雄:
       然而,当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往往没有这样简单,因为在历史上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例如在宋元之交就同时存在着国家统一与民族利益两个评判标准,这样宋元之际的价值取向就要用图三来表示:
       对于汉民族来说,第Ⅰ象限的结果当然是最理想的,第Ⅳ象限的结果虽然符合民族的利益,但是却违背了历史的潮流,而第Ⅱ象限和第Ⅲ象限的结果都是汉民族所不愿意看到的;然而对于蒙古族来说却不同,第Ⅱ象限的结果最为理想,第Ⅲ象限的结果也不错,第Ⅳ象限的结果是难以避免的,而第Ⅰ象限的结果当然最不利。当历史出现这样一种复杂局面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再用传统的线性思维的方式来分析历史和评判人物了,我们惯用的一分为二和几几开的方法也于事无补了,而必须把历史人物放到由不同的指标体系构成的价值网络里去进行评判,然后在不同的坐标系中说明不同的价值取向。
      
       近来有人在网上讨论文天祥是不是民族英雄的问题。否定文天祥是民族英雄这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不能否认他只是一个失败的英雄。文天祥的悲剧在于他既不能背叛汉民族去为蒙古族服务,又无力回天重建大宋王朝,因而只能无可奈何地落在第图二的Ⅳ象限里,以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形象来掩盖其抱残守缺、螳臂当车的历史角色。
       史可法的悲剧也在于此。史可法到扬州督师之时明王朝已经灭亡,马士英等人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小朝廷。朱由崧是个昏庸之君,马士英则弄权当朝,弘光(朱由崧年号)朝内内讧不断,这样的一个朝廷也值得效忠吗?不辨善恶、不分明暗,只要是皇帝就尽忠,这正是一切专制独裁的君主所期望的愚臣之道和驭臣之术,哪里是儒家鼻祖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君视臣如股肱,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呢?史可法因抗清被多铎所杀,而第一个表彰史可法的恰恰就是康熙皇帝,大清皇帝的圣旨赫然摆在扬州史可法纪念堂的大厅里,是褒?是贬?是耻?是荣?史可法在天之灵可知否?史可法的确是一位清官,但他不分是非、一味愚忠的迂腐之"忠",却绝无可以效法之处。
       史可法的"忠"是忠于汉民族吗?民族是由自己的国家来代表的,而国家又被王朝政府所掌握,王朝既亡,国家崩析,这个民族的君主和臣民也就成了亡国奴。难道亡国奴中只有殉难者才是忠臣烈士,存活者都是苟且偷生吗?旧王朝亡了自会有新政府,旧国家灭了还可以重建新国家,民族为什么要成为国家和王朝的殉葬品呢?我们不能要求史可法用现在的中华民族的观念去对待满族,但是视外族一律为敌寇不也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吗?
       清兵入关,占领城市无数,战争造成破坏与死亡是在所难免的,但清兵并不是每到一处都象扬州一样屠城的,把汉人杀光并不符合他们征服中原的目的。如果史可法不是坚持抵抗,而是象大多数人一样投降,那末扬州一城人的生命就可以得到保全,但是史可法的名节就坏掉了,他就会成为遗臭万年的变节者;现在他倒是名垂千古,可是扬州一城几十万军民却都死掉了,到底是一个人的名节重要呢?还是一城人的生命重要呢?到底应该保全一城人的生命呢?还是应该保全一个人的名节?理学家认为,"生死事小,失节事大",应该"存天理,灭人欲",他们把人看成是实现某种精神的工具,但却不钟爱人的生命。
       史可法墓前有一副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其意中肯,褒中带贬。史可法虽然忠勇,不过是亡国故臣的执着与梗直罢了,他忠的不过是昏庸之君与灭亡之国而已。扬州城破之日,史可法自刎未成被多铎俘获,多铎劝其投降,遭到史可法的怒斥,但他又恳求多铎不要杀害扬州百姓,其心不可谓不善。然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只要牺牲自己的名节就行了,正是因为合城军民殊死抵抗,才遭到屠城的报复---扬州成了清兵杀给猴子看的鸡。清兵的暴行当然应该受到谴责,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满族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洪承畴、吴三桂投降了,他们固然是大明王朝的贰臣,但是却促成了大清王朝的统一。清王朝也是中国的一个王朝,统一不是最高的价值取向吗?史可法为什么不能为国家的统一作点贡献,而一定要去为一个腐朽的南明小王朝尽忠呢?
      
       史可法作为一个抗清的英雄而受到清王朝的表彰,其意思是很清楚的---皇帝要的就是这种不分是非的愚忠,难道我们的观念还要追随其后吗?难道还要现在的人们步其后尘吗?
       幸好那些在历史上曾经征服过汉民族的许多少数民族,现在都成了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都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于是有人就把曾经是汉民族敌人的耶律阿保机、李元昊、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忽必烈、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也都说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而杨继业、范仲淹、岳飞、韩世忠、文天祥、史可法等人则是当仁不让、无可非议的汉民族英雄。可是这样一来问题就复杂了:如果把这两班敌对的英雄的肖像同时陈列在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或者镌刻在中华世纪坛的青铜大道上,我们将如何向子孙后代解释?也不知道这两班英雄的在天之灵能不能互相容忍?他们会不会在阴间继续打仗?其实历史上各个民族的这些境遇不同的英雄可以用图四来表示:
       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永乐帝等都是翦灭群雄、建邦立业的英雄人物,他们是汉民族成功的英雄;耶律阿保机、李元昊、完颜阿骨打、成吉思汗、忽必烈、努尔哈赤、皇太极等都为自己的民族建立了丰功伟绩,他们都是各自民族成功的英雄;这两班英雄都属于同一个中国,他们都为我们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贡献,所以他们都是我们国家的英雄。荆轲、项羽、樊崇、窦建德、陈友谅、李自成和杨继业、范仲淹、岳飞、韩世忠、文天祥、史可法等人都失败了,都只能算是失败的英雄,但是他们又可以分为两班,前者是内战的失败者,他们是敌方的英雄,只能称他们为枭雄;而后者抗击外侮,用自己的鲜血与生命维护了本民族的尊严,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他们和成功的汉民族英雄一起都是我们汉民族的英雄,但是这两班失败的英雄对于国家的建立与发展都没有作出什么贡献,因此他们都不能算作国家英雄。
       自古以来我们一直歌颂统一,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赞美就是立足于这一点的,而对成吉思汗、忽必烈、努尔哈赤的肯定也是基于这一点的。如果这是唯一的价值观,那末文天祥、史可法等人的抵抗就是反对国家的统一了,因为元朝和清朝都是中国的王朝,《元史》和《清史》都是中国的正史,为什么中国只能由汉民族来统一而不能由其他少数民族来统一呢?如果肯定了成吉思汗、忽必烈、努尔哈赤,就不能同时肯定文天祥、史可法,否则就违反了逻辑。如果我们可以同时肯定他们两者,那末一定是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因此只有引进这样一些新的概念,把民族英雄与国家英雄分开来区别对待,才能够解决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遇到的难题。
      
      二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英雄》和《天地英雄》的英雄观。
       《天地英雄》是何平根据唐代历史的一些片段编制而成的一个神话故事,不能当作历史来看,但是他把在朝的英雄来栖、在野的英雄校尉李、枭雄响马头子安都刻画的淋漓尽致,无论是摄影还是意境都很具有可看性。
      
       《英雄》是依据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改编而成的影片,虽然没有拿到国际大奖,但是却在大陆创造了2.5亿元的票房价值,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一部国产商业片,所以获得了一个特别奖和金鸡奖。这部影片虽然没有明说谁是英雄,但是从编导精心的安排、营造的氛围、烘托的气氛和巧妙的包装中我们大家都能体会到:成功的秦始皇毫无疑问是英雄,而失败的无名、长空、残剑、飞雪也是英雄,甚至连忠心护主的如月和临危不惧的书馆先生也都很英雄。张艺谋在影片里倒是没有以成败论英雄,但是《英雄》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把独裁者的贪婪与权势欲说成是为了天下的安定,把忍辱吞声、屈从强权和不抵抗描写为一种英雄行为,而把独裁专制、强暴征服、践踏人权说成是人民向往的统一。
       四川才子魏明伦在看了《英雄》以后评论说:"其色彩、光影、构图、动作,炉火纯青,超级精品。艺术形式美极了,市场运作棒极了。张艺谋是惟美主义的大艺术家,又是票房主义的大实干家。《英雄》导演本人就是文艺界的当代英雄。"但是"这部巨片最后总结式地这样告诉当代观众---秦始皇是统一天下的大救星。反抗秦始皇的人们不识天下大局,都不算真正的英雄。刺客无名终于迷途知返,改变"屠龙"初衷,他不失为一位小英雄,而天下最大的英雄乃秦始皇也。一言概括主题"劝君少刺秦始皇"!"他戏作七言八句曰:"劝君少刺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虽死魂犹在,易水已枯人健忘。历代多行秦政治,史记枉作好文章。欣赏英雄新电影,莫从姜女哭城墙。"实在是一针见血的批评。
       对于秦始皇,古人倒并没有因为他统一中国而肯定他,而是一贯地否定与贬斥他,因为他是一个和夏桀、商纣、隋炀齐名的暴君。而我们现在肯定秦始皇,是认为他统一中国是顺天应人的事情,既符合历史的潮流,又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不顾历史事实的瞎说。秦始皇统一中国真的是顺天应人的吗?各国人民真的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吗?事实并不是如此。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楚国一直是秦的主要对手,与秦国相持不下。秦军灭楚颇费周折,经历了相当艰难的过程。
       公元前226年,已被秦国所灭的韩国旧都新郑发生了反秦事件,秦王朝立即派兵平叛,但是新郑与楚国旧都郢陈相距不远,新陈反叛的余波激荡着陈。为了镇静郢陈,防止郢陈与毗邻的韩地再出事端,秦王政派为秦效力的楚公子昌平君驻守郢陈。
       同年,秦欲伐楚。《史记・王翦列传》载秦王政向年轻将领李信询问取楚兵数所宜,李信以20万为答;问王翦,王翦答非60万不可。秦王政以王翦胆怯,罢归家居。公元前225年,秦王政派李信、蒙武带20万大军攻楚。李信进取楚的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北),蒙武进取楚的寝(今河南沈丘县东南),取得了初步胜利。但此时却出现了一件意外的事,即作为李信秦军后方的郢陈忽然落入了秦国的敌人之手,李信不得不以全部南攻之师返师攻夺。《史记・王翦列传》载,李信攻破郢陈后,"引兵而西,与蒙恬(武)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田余庆先生在《说张楚》(《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一文中分析认为,郢陈不测,是由于昌平君由附秦变为了抗秦,郢陈遂由秦军的后方城市变为楚人抗秦的主要据点,迫使李信不得不回军北上,重新夺取,而尾随秦军西行的楚人,田先生认为只能是昌平君在郢陈所聚之师,他们紧追不舍,斗志旺盛,使20万秦军的伐楚行动彻底失败。于是在公元前224年,秦王政不得不再强派已告老还乡的王翦带领60万大军再次攻楚。王翦攻取陈以南到平舆间地,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省宿县东南)南,迫使楚将项燕自杀。接着,王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而楚将立昌平君为王,继续在江南与秦对抗。直到公元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在江南的抵抗,昌平君自杀。至此,楚国才最后灭亡。从李信、王翦两次攻楚中可以看出,秦国为了灭楚,投入了巨大的兵力,才打赢了这场比预想中要艰难得多的战争。
       秦楚之战激烈而持久,中间多有反复,这在楚国遗民中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亡秦必楚"之说反映了楚人强烈的复仇愿望。陈胜反秦,建都于楚国旧都陈并称"张楚",得到了广泛而强烈的响应,正是因为此举激活了楚人强烈的仇秦意识。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过短短十几年,陈胜吴广就揭竿而起,山东六国群起响应,惟独秦国人民没有响应起义,反而跟着章邯去镇压起义。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派吴广、周文、宋留分率三支大军直逼关中。周文的主力军在沿途受到关东农民的热烈响应,一路势如破竹,仅几十天就横扫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突破函谷关,拥有车千乘,众数十万,顺利地越过了古代号称九大天险的首险---崤塞,进抵关中东部的戏。但是进入关中后,形势便急转直下,周文军队在关中腹地得不到任何支援,关中的各阶层都是站在其对立面的。吴广的军队进攻关中门户荥阳也是久攻不下,与秦军呈僵持状态。宋留的大军也被阻挡在南阳城外未得入关,而当章邯指挥关中秦军反击时,短短两个月之内,周文、吴广的百万大军即被击溃。起义军在关中的失败和在关东的胜利一样地迅速,关中与关东迥然有别---关东是起义的温床,关中则是起义的坟墓。地域之间的对抗由此可见。
       在这场起义中陈胜吴广并没有提出什么反映农民利益的要求与主张,"帝王将相宁有种乎"反映了陈胜只想解放自己,"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说明他根本没有想过还要解放农民,"天下苦秦久矣"和"诛暴秦、伐无道"反映了六国对被秦国征服的不满。秦末的这场大起义分明不是一场为农民争利益的斗争,而是战国时代六国合纵抗秦的延续,这场斗争的发动者、领导者和主力军都是楚人。秦末的人民大起义说明秦的统一并不符合被秦所灭的六国人民的愿望。
       《史记・高祖本纪》谓秦始皇常说:"东南有天子气",因而东游以厌之。秦之东南就是楚地,可知秦始皇是十分关注楚地动静的,时刻提防着楚地发生反秦暴乱。史籍所见江东的金陵、丹徒、曲阿、由拳等地都有秦始皇东游时掘地厌天子气的记载,而这一带地方都在当年王翦率军灭楚扫荡江南的范围之中。这种种事实都预示了秦末以武力反秦的发动者和主力军非楚莫属。后来楚人在楚地首先发难反秦,证明秦始皇当年的东南之忧确实是有根据的,同时也可证明,秦末起义并不是什么农民起义,而是以楚国为首的六国遗民的反秦斗争。
       陈胜在陈地建立张楚政权以后立即就进行了分封,项羽攻克咸阳后也马上分封了18个诸侯王,刘邦在建立汉朝前的分封异姓王是一种手段与策略,但是他在建立汉朝后大封同姓王和后来晋武帝也同样大封同姓王的做法表明,自西周以来,由整个王族共享天下而不是由天子一个人独占天下的思想是多么地根深蒂固。这接二连三的分封说明秦的统一也不是历史的必然。
      
       统一是指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走向一体化,这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趋势。当今的欧洲不是正在走向一体化吗?当今的世界不是也正在走向一体化吗?统一绝对不是坏事情,但是统一的实现却完全是要靠人去做的,而不是什么历史的必然。问题的本质与关键在于究竟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统一?统一以后地方与个人的主权是否受到损害甚至被剥夺?究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去实现统一,还是为了独裁者、强权者的利益去实现统一?
       我们看到,当今欧洲和世界走向一体化的过程是以不损害各个国家的利益为前提的,然而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途径却不是地方平等的联合,而是嬴政暴力的征服;他统一中国的结果不是维护人民的主权与利益,而是强化皇帝的专制与独裁。当诸侯国变成郡县以后,地方的主权丧失了;当国人变成编户齐民以后,人民本来就很有限的主权也丧失殆尽,成了"尽人皆是的奴隶"。对于这一点,古人尚且朦胧地知道反对,他们斥秦始皇为"暴君",而今天的某些文人却对其歌之颂之,真不知道他们究竟安的是什么心?
       秦国灭亡以后刘邦重新统一了天下。汉承秦制,汉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延续秦朝的,但是汉初在不废除郡县制的同时恢复了分封制,以此兼顾了王室贵族的利益,又实行了一系列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和轻徭薄赋的政策,以此兼顾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因此同样是专制集权的汉王朝就被社会上下所接受了。中国历史上统一天下的都是强权者,他们无一不是通过武力的征服来实现国家统一的,但是有的独裁者实现了统一,而有的统一者却失去了天下,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兼顾人民的利益。
       国家的统一当然是不可动摇的,但是决不能以武力的征服为手段,也不能以牺牲地方与个人的主权为代价。如果要人们甘心情愿地去做奴隶、乖乖地献出自己的主权,实际上是在为虎作伥,或者他们自己就是一头吃人的老虎。我们不是反对统一,而是反对以武力征服和独裁专制的方式实现统一。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从他的利益看,他是一个成功的英雄;但他又是一个独裁者,从人民的利益看,他只能算是一个枭雄。
       崇拜帝王、屈从强权、甘作顺民这是人民缺乏主权意识的表现,只有当人民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并且自觉地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才能实现民主。学者文人是先知先觉的社会精英,我们有义务把这个道理告诉人民,而不是告诉人民等候出现一个新的秦始皇来解放我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强权者的身上。然而,综观当今的书城影坛荧屏,一股"帝王热"扑面而来,赞完皇帝颂皇后,说完妃子唱格格,要不就是非凡超人的大侠,中国人的帝王崇拜和英雄情结不知到何日才可休矣?也不知要到什么时候,人民才能成为真正的英雄?

    推荐访问:英雄 民族英雄 枭雄 失败